衣冠不南渡 第65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朕会让户部帮你,但是完全靠钱财粮食来解决,只怕是有些不太容易。”

  “臣也是这么想的,臣还有一个想法”

  裴秀轻声说道:“当今太学里的学子越来越多,若是能让他们前往各地担任治学吏,设立一个期限,太学的学子们想要参与考核就得先做这件事根据他们在当地的表现进行评分,以分优良,陛下以为如何呢?”

  曹髦有些惊讶,这是想要安排实习吗?

  曹髦皱着眉头,“这么做不是不可以,只是各地的情况不同,若是同时前往地方,从洛阳前往南国就需要很长的时日,如此一来,岂不是对远赴的学子们不公了吗?”

  裴秀笑着说道:“只要陛下应允,其余的事情,总是能想办法来解决的。”

  “好,那伱先去拿出个具体的办法,若是可行,朕可以应允!”

  裴秀笑着离开了此处。

  张华在马车边上等待着曹髦,扶着曹髦上车之后,曹髦跟他说起了这件事。

  “华尚书对裴尚书极为不满,不愿意再前往礼部。”

  “我看华尚书,虽然正直,但是完全不懂得变通,尚书台各部若是不能彼此联系,只怕难以成事。”

  张华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曹髦却说道:“这就是朕让你给他做副手的原因。”

  “他不懂得这些,你总是知道的吧,你要多辅佐他,帮着他来完成这些事情,裴秀这个人吧,还是很擅长做事的,只是生性懒散。”

  “你要多跟裴秀接触,钟会那天说的很对,若是没有足够的人才,是很难创造出一个盛世来的。”

  “如今先后收复了蜀地和吴地,官吏早已经是不够用了,若是再收复别的地方,只怕是无人可用了”

  两人一同回到了太极殿内,张华很是熟练的守在了门口。

  至于曹髦,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要见。

  还是偷偷的去见。

  没错,正是刘路。

  刘路早已在东堂内等待着曹髦的到来,再次看到自家皇帝,刘路赶忙起身行礼。

  刘路看起来风尘仆仆的模样,他是刚刚从辽地所赶来的。

  两人许久不曾相见,都有不少话要说。

  刘路先是恭贺了曹髦大一统的伟业,随即说起了北方的事情。

  “羊将军很快就要遭受庙堂的弹劾了,文鸯多次出兵,在塞外搞劫掠,高句丽和拓跋部都被他给吓到了多次派遣使者,希望羊将军能加以管束。”

  刘路苦笑着说道:“我的人刚刚到达宇文部,宇文部就被灭了,目前我只是在拓跋和高句丽之中安排了人手。”

  “我安排在高句丽的密探说,高句丽王对文鸯的行为极为不满,想要出兵伏击,却又怕引起大魏的讨伐,便派人与拓跋部联络。”

  “我看羊将军是完全不担心会引起战乱,他只想要治理好辽地,对其余的事情完全不理会。”

  曹髦很是平静的听着刘路说起塞外的情况。

  “现在是不能再出兵了,天下刚刚平定,应当以内政为主,塞外的这些人,随时都可以收拾,也不用这么焦急。”

  “唉,如今要治理的地方实在是太多,羊祜如此着急,也是因为辽地的情况,可朕如今是真的分不出什么东西给辽地了”

  刘路急忙说道:“陛下,天下初定,这是也能理解的事情,您不必担心,这些地方也迟早能治理好的。”

  曹髦点着头,“定然如此。”

  刘路又汇报了其余的事情,如今典事府的手已经彻底伸进了河北地区,幽州各地,也都有了刘路的人,一切都被查的清清楚楚。

  两人聊了片刻,刘路方才忍不住感慨道:“从未想过,这典事府能做到如今的地步。”

  他又看了一眼曹髦。

  “就如陛下当初在元城的时候,怎么都不曾想过,能达到如今的地步。”

  曹髦笑了起来,他令张华弄些酒来。

  两人吃了几口。

  “不知不觉,也是过去很多年了朕也已为人父。”

  “是啊,谁能想到呢,时日如梭,当初臣不过是逃亡元城的一个逃犯,若非陛下收留,至今只怕早就死在官府的手里了我看到陛下的第一眼,心里就知道,陛下定然能建立一番伟业!”

  “哦?这是为何啊?”

  “因为陛下跟其余贵人都不同,臣见过收留游侠的贵人,但是那些人吧,收留游侠不是为了培养打手,便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不同,或者纯粹的取乐。”

  “而陛下见到我的时候,眼里的不忍,是真真切切的,陛下还分了我块饼吃”

  刘路咧嘴笑着,“从那时起,我就知道,陛下是要做大事的人,这就是那些豪侠说的仁君!”

  “哈哈哈,朕倒是记得不那么真切了”

  “自从陛下入宫之后,就恍若变了个人似的就是变得有些吓人,还是如今好,又如同当初元城之时了。”

  “这大一统还是有些作用的。”

  刘路挠着头说道。

  曹髦举起了酒盏。

  “来,此盏为大一统!”

  “唯!”

甘露之治

第1章 分其心

  太极殿内,曹髦坐在上位,来自吴国的群臣们分别坐在了他的面前。

  孙皓这位归命侯也在其中,就坐在曹髦的身边。

  众人面前都摆放着美酒,除却孙皓之外,却没有人敢动手去吃。

  对吴国大臣来说,宴会往往带着些不太美好的回忆。

  曹髦看向了众人,笑着说道:“在朕这里,诸公不必惧怕,能饮酒者则饮,不能饮者无罪。”

  众人脸色通红。

  万彧忍不住开口说道:“我主已经归命投诚,陛下何以还要这般羞辱呢?”

  如今坐在曹髦身边的这些人,都是吴国活下来重量级大臣,其中有三台重臣如孟宗,丁固,贺劭等人,还有如卫将军滕牧,车骑将军刘纂,大鸿胪张俨,丞相万彧,五官中郎将丁忠等重臣。

  还有如刘俊,脩则,顾容,步阐在内的诸多将军。

  至于那些年轻人,他们尚且还没有资格坐在曹髦的面前。

  曹髦听到万彧的话,顿时笑了起来,“朕请诸公饮酒,怎么还成了羞辱呢?”

  “万公可能与朕解释一二?”

  万彧几次张开了嘴,却根本无力反驳。

  孙皓只是自顾自的吃酒,完全没有要参与这些事情的想法。

  曹髦认真的说道:“诸位来到洛阳也有一段时日了,有不少的大臣向朕上书,说可以将你们囚禁在洛阳或者邺城,让你们勿要再外出”

  群臣的脸色果然有些愠怒。

  曹髦又紧接着说道:“朕当即下令惩治了这些大臣,朕心怀天下,自古以来,帝王皆重中原,而轻四方,朕独爱之如一!”

  “既归天命,则为帝臣,便无高下之分,也无尊卑之理。”

  “朕在北方,常常听闻南国多名士,多豪杰,经此一战,大司马,大将军皆对南国豪杰赞不绝口,朕以为然。”

  “朕今日所庆者,非得吴土,乃得吴贤也!”

  “诸位远在南,对朕或有不知,而朕却知诸位。”

  “丞相万彧,虽出身卑微,却能劝谏吴主,少徭役,轻税赋,劝吴主唯人以贤,可见万公颇知治政之道,有君子之德。”

  “请公暂且与御史台当值,若朕有什么不当之处,公可以与当初劝谏吴主之时那般,直言劝谏,朕绝不怪罪。”

  原先还很是憋屈的万彧,此刻却是一脸茫然。

  啊??

  万彧的官职很大,在吴国担任丞相,但是他的地位却很低。

  一来是因为他的出身实在是太低了。

  他的家庭甚至都不能算是个地主,只是个富户,跟魏国这边的王经差不多,而王经还好歹是大族的门生,是崔家所提拔出来的,别人看在崔家的脸上也不敢对他怎么样,但是万彧这就完全排不上了。

  在大族问题最严重的吴国,万彧这出身,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所嘲讽。

  另外,他也没有什么资历,说起来,在吴国群臣的眼里,他只是个靠着谄媚混上来的皇帝宠臣而已,就跟钟会看张华差不多。

  都觉得他是個无用草包,就是运气好,与孙皓相识,在孙皓发达后一飞冲天。

  因此,万彧哪怕是在担任丞相之后,还是被很多大臣看不起。

  史书记载,孙皓经常在宴会中,趁著酒酣时,下令侍臣嘲弄大臣,并以此为乐。

  当时王蕃嘲讽万彧:“鱼儿平时生活在水里,若是强行跳出来,就会死掉,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位置,不能强行改变,你万彧出身卑微,本来就是个吃草的羊,如今披上了虎皮,仗着宠爱提升到了三公以上的位置上,你又该如何报答这样的恩情呢?”

  万彧非常的愤怒,就说当初在圣王治下,没有出现过无能的官员,在造父家门前,没有出现过瘸腿的马,你这么说我,就是在诋毁皇帝!

  后来王藩就死了

  万彧在孙皓上位时做出了极大的功劳,而孙皓对大臣嘛,那是真的没话说,群臣不敢怪孙皓,也只能从他这里出气了。

  但是曹髦却觉得,这厮并非是个无能之人。

  孙皓能上位,这家伙可是立下了大功的,而且他还活着的时候,孙皓的政策尚且还是有利于社稷的,能听得进他的劝谏,直到万彧劝谏太多,被孙皓直接杀掉之后,孙皓方才开始全方面无死角的折腾,底层百姓们也就此感受到了孙皓的大恩大德。

  曹髦觉得这厮是个可造之才,况且因为出身跟吴国群臣不是很亲近,可以利用他来治其余的吴臣。

  同时,其余吴人看到连万彧这样的人都得到了如此重用,自然也会想要在曹髦这里求个前程。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