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65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张华还挂着散骑呢,是可以陪在皇帝身边的。

  钟会进来之后,都没有多看张华一眼,他坐在曹髦的身边,开始说起这人才的问题。

  虽然没有说是谁,但是字字诛心,就差将张华什么的都在当尚书郎这句话给说出来了。

  钟会不喜欢张华,他也不喜欢华廙。

  华廙的年纪同样不大而且模样并不是非常的俊美。

  曹髦只当作什么都没听出来,认真的听着钟会讲述。

  “那士季觉得,该怎么提升国内贤才的数量呢?”

  “自然是要效仿文皇帝,广设学校。”

  “陛下,这些年里,庙堂一直都在忙着吏治,农桑,军事,这教学的事情,只是在办吏治的时候顺手去做,却没有正式的开始动手。”

  “这就导致国内乌烟瘴气,出现了很多德,不,配,位的大臣们,甚至还是由这些无,能,之,辈来负责大魏的人才提拔,无能的人能提拔出有才能的人来吗?”

  “臣以为,可以让吏部和礼部联手,一同来解决学校的问题,增加国内的贤才,倘若连这点都办不好,那就算不上是合格的官员了!”

  张华若有所思。

  钟会一脸不悦的离开此地后,曹髦笑着说道:“你勿要在意,钟士季对你还是很看重的,常常在朕的身边念叨”

  张华一脸的平静,他不在意这个,他开口说道:“陛下,钟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如今天下平定,陛下的疆域扩大,也是该将精力放在教化天下的方向上,科举虽然能提拔出有用的贤人,可是唯独教学才能发掘出更多的人才来。”

  “臣在蜀地,曾跟当地的一位名士攀谈。”

  “此公对当今的贤人很是轻视,说如今的猛将远不如关羽张飞,如今的谋臣远不如诸葛亮法正。”

  “我告诉他:当今不是没有关羽张飞那样的猛士,只是因为在圣王的治理下,他们不必出来厮杀搏斗,可以安心待在家里,做自己的营生。”

  “当今不是没有诸葛亮和法正这样的贤人,只是因为在圣王治下,不必再你死我活,他们都在家里安心治理经典”

  张华又说道:“天下的贤才是一定有的,若是能发掘培养,让他们都能为庙堂所用,则盛世至矣。”

  “哈哈哈,有道理。”

  “你回答的还真的是巧妙,按照你的说法,天下没有再出关羽张飞这样的人,倒还算是不错的事情。”

  “这件事,朕会再与华廙等人商谈的这时日,孩子也该醒了,走,与朕再去看看阿温!”

  曹髦一般只有面对心腹大臣,才会带着他们去见自己的孩子。

  例如钟会,毌丘俭,王昶等少数几个大臣才有这样的特权。

  其余大臣根本是见不到的,而张华则是能被多次带过去见阿温。

  张华也确实很喜欢这个孩子。

  张华也有个儿子,叫张祎,不过年纪还很小,都达不到去太学的年纪。

  “殿下这模样,多类陛下,往后也定然是如陛下这般神武之人!”

  曹髦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笑声里满是自豪

  “什么??学校?”

  “这是谁提出来的?”

  裴秀抬起头来,眼里满是愠怒。

  自从被曹髦原谅之后,这厮又开始了摆烂生活。

  他所提交的那封教化书,成为了如今曹髦用以治理各方蛮夷的重要依据,因为这巨大的功劳,曹髦也就容忍了这厮消极工作的事情。

  裴秀是最怕麻烦事的,做事认真,基本不会出什么纰漏,做完就开始享受,过去都是服个散什么的。

  如今陛下禁止服散,他就偷偷吃酒。

  新尚书华廙找到了他,跟他说起要开设学校的事情,裴秀顿时暴起。

  华廙皱着眉头,对裴秀这懒散的模样很是不喜欢。

  “裴公,这件事乃是陛下所吩咐的!”

  “您是想要违抗陛下的诏令吗?”

  裴秀大手一挥,“伱父亲都不敢这么与我说话,勿要给我按罪行!”

  “这件事本来就不好办,当初文帝时,出身不高的士人不能参与五经考核,学成之后只能前往各地的学校去教书,这是文帝留下的规矩,延续了很多年,可到当今陛下,他却废除了这项规定,允许所有人参与。”

  “现在谁还愿意主动前往学校去教学呢?都等待着庙堂开科。”

  “建一个学校不难,让各地招收学子也不是问题,可他们都需要老师来教导啊,你能凭空变出老师来吗?”

  “如若不能,就勿要在此处大吼大叫!”

  裴秀一番话,直接堵住了华廙的嘴,华廙的脸色涨红,“唯公知道此事不易吗?为人臣者,本就该为君王分忧,便是赴死也不该迟疑才是!阁下妄为尚书,得到陛下这般厚爱,却只懂得饮酒自娱,怠慢朝政,我定要向陛下弹劾!”

  裴秀平静的听着这人将自己训斥一顿,随即愤怒的离开。

  他摇着头。

  也不知道华表是怎么教出这么一个憨傻痴儿的。

  这治理天下,操办大事,又不是比谁的口号喊得响亮。

  提出这件事的人,是存心跟吏部,还有自己的礼部过不去。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裴秀抚摸起了下巴,当真是麻烦啊,要怎么去解决这老师的问题呢?

  总不能将吴人都抓起来当老师吧?

  皇帝陛下行仁政,这恶果却要我来承担要不干脆劝谏皇帝?让他再次效仿文皇帝的政策,让那些庶民出身的士人都乖乖去教学生?

  不行,这般劝谏,一定会死的很惨。

  这是哪个不怀好心的给自己挖的坑啊,还有这个华廙,怎么就让一个愣头青来担任吏部尚书呢?这厮是急着往坑里跳哎,想要安心待在洛阳吃个酒,还真是不容易。

  这祭祀的事情还没办完,又来了个学校的事情

第192章 致大一统

  “儿孙曹髦,今破贼安邦,天下一统,特来祭告先祖!!”

  祭祀的时日终于到来。

  这是曹髦上位以来所进行的最大的一次祭祀了。

  群臣们浩浩荡荡的站在庙外,曹髦独自站在了最前头,在诸多礼仪郎的陪同下,宰杀了牲畜,进行了这次的祭祀大典。

  而刘禅,孙皓等人都是要出来给曹髦站台的。

  他们站在这里,就代表着曹髦已经结束了三国乱世。

  随着曹髦的告知,礼仪郎率领群臣再三叩拜。

  然后就是宣读一系列的祭文,这些祭文都是由国内的大名士们所书写出来的,每一篇拿出来都绝对是难得的精品。

  看得出,裴秀是做了不少的准备,光是这些文章,就能看出裴秀绝对是很早就开始准备这件事了。

  在宣读祭文之后,又有宗室长者出来,向先祖宣告曹髦的政绩,好让先祖对此感到欣慰。

  这位长者正是曹据,按理来说,其实曹宇更适合这个事,但是曹宇远在燕国,年纪又那么大,让他从燕国飞速赶过来,那就是有意谋杀了。

  故而,曹髦让曹据来负责这件事,这位过去曾跟曹髦争过皇位的宗室贤长,此刻却哆嗦着来宣读曹髦的政绩,也不知道他的内心深处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然后就是由刘禅和孙皓出面,两人向曹家先祖请自己过去不识天命的罪行,并且声称已经得知天命在魏,愿意从此一心一意的侍奉大魏天子,再也不敢生出二心来。

  随即,太后也正式露面,她作为长辈表彰了曹髦的贡献,肯定了曹髦的大业,激励曹髦要更加的勤奋,建立更大的功业。

  最后则是由曹髦来负责收尾工作。

  他宣布改元甘露,以兴雅政。

  裴秀的这次祭祀安排的非常周全,没有出现任何的纰漏,从群臣,宗室,乃至那几个“俘虏”的站位,到各类的祭祀用品,礼仪官的朗读等等,都完全符合规矩。

  这并非是很容易的事情,像这样人数超过了千人,并且参与者各個地位不低的活动,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操办好的。

  祭祀仪式结束的时候,曹髦非常的开心,悬在他心头上的一块巨石终于消失,他浑身都轻松了不少。

  在一系列繁琐的仪式之后,曹髦责令群臣往后也不得怠慢,要治理好天下,为王先驱。

  群臣纷纷领命,接受了皇帝的教诲。

  看着心情不错的皇帝,裴秀找准了机会,急忙凑到了他的身边。

  曹髦看着一旁的裴秀,笑着说道:“裴君,你这次的安排很是不错,朕非常的满意!你有心了!哈哈哈,居然让安乐公与归命侯一同念祭文,内容还是那般的你是怎么让他们甘心念出来的?”

  裴秀笑着说道:“只是因为陛下的圣威,孙皓不敢拒绝。”

  “哈哈哈~~”

  曹髦再次大笑。

  “裴君莫不是有什么事要相求?”

  “不敢!”

  曹髦示意裴秀跟上自己,随即走下了高台。

  裴秀老老实实的跟在了曹髦的身后,低着头,少有的乖巧。

  曹髦忽然开口问道:“是这学校的事情吧,朕废除了文皇帝的政策,导致各地现在都无人可用了,所以你觉得很头疼,想要劝谏朕重新启用文皇帝的政策,是不是?”

  裴秀赶忙严肃的说道:“绝对不是!”

  “陛下行仁政,让天下士人都能参与考核,不再以出身而定,这是有利于天下的大事,臣怎么会反对这件事呢?”

  “哦?”

  曹髦眼带笑意,瞥了一眼裴秀,“那裴君对这件事是很有信心喽?”

  裴秀一愣,他清了清嗓子,“陛下,臣一定会全力做好这件事,只是可能不需要吏部来帮忙,倒是需要户部的相助。”

  “你想通过钱来解决这件事?”

  “正是如此,陛下,只要各地学校内的治学吏的待遇够高,就定然会有人愿意担任,虽然不能说是什么好办法,却也是解决部分问题的”

  曹髦抿了抿嘴,“裴君啊,这天下刚刚平定,哪里都需要钱粮啊,蜀地和吴地的税已经被朕免掉了,而多年的战事,各地都需要钱粮来进行建设。”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