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90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这个数字和柳鹏程大概算出来的差不多。可是在柳鹏程心中,这依旧是没有意义的,是无用功,还是那句话,无法保证这个钱已经被花了。

  举个很极端的例子,这钱是有,被老杜一把赌局输光了行不行?

  所以柳鹏程还是原来的老方法,从人入手,只要找到了帮着老杜藏这笔钱的人,那就不是证明这笔钱存在的问题了,应该是连凶手都找到了。

  但是柳鹏程并没有着急,而是静静地等着三天的时间。

  部里的资料终于发过来了。

  柳鹏程也接到了穆哥的电话。这次给他们准备串并案的资料,其实是很费劲的。当时可不是信息化办公的时候,在部里浩如烟海的资料里寻找几份案卷谈何容易啊。

  而且说是找“开肠破肚杀人案”的资料,哪有那么好找的!

  我就说一件事,两伙人打群架,动了刀,有人用东洋战把另一伙人中的一个人砍了个开肠破肚,这能算不?

  当然不算!

  所以,部里一共给他们发过来五起案子的资料。从1982年到1996年。时间跨度长达14年。

  刑警支队不说,犯罪中心的所有人一时间都在伏案阅读这些资料。而柳鹏程干脆掐头去尾,先看第一起和最后一起。

  第一起案件是发生在滇南省,时间是1982年。死者是一名医生,也是当地医院的副院长。他依旧是被人晚上杀死在家里,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他开膛破肚的部位,可不是在肚子上,而是在前胸,他被人开了胸。让柳鹏程非常不解的是,这明明不是什么疑难案件,而且嫌疑人的指向非常明确,明明就是一位医生干的,要说开胸和划破肚皮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开胸的难度可大多了!

  可是从案卷来看,这个案子的侦破却非常敷衍,笔录也做的乱七八糟。愣是把案子拖成了陈案。

  部里的态度也非常奇怪,这个案子和其他的案子不同点实在是太多了,怎么也发了过来?

  看过了第一件案子,柳鹏程又开始看最后一个案子。

  最后一个案子,是1996年,发生地是东北松江省松江市。死者是一名乞丐,发生地点是一幢冬天停止施工的建筑工地。死者和老杜一样,浑身刀口,最后被一刀封喉,也是开肠破肚,和现在的案子是非常相似的。

  别看是一个乞丐,松江市警方也是下了力气来查案的,可惜的是,由于受害人的身份和那个倒霉地方。尸体是过了好几天之后才被工地的打更人人发现的,而在案发之后,尸体被发现之前,一场大雪完美地掩盖了嫌疑人所有的痕迹。而一个乞丐的社会关系更是无从查起。

  柳鹏程看了看这些案件的简要资料,六起案件如果按照时间排列,分别是1982,1987,1990,1992,1996,再就是1997这起案件。

  再看这些案件的发生地点,从西北到东北,西南,江南真是天南地北啊!而且,没有任何两起案件是在同一个省的!

  柳鹏程皱起了眉头。这也太奇怪了!

  这个时候,肖教授走到了柳鹏程身边:“小柳,有什么发现没有?”

  柳鹏程说道:“第一个时间。”

  柳鹏程随手拿出一张白纸,画出了一条线,简单粗暴的用笔分成了大概十五份。然后分别点出了1982,1987,1990,1992,1996,1997结果年份,如果单独看数字还不那么直观,那么像是柳鹏程这样单独画出一个坐标轴来,就看出来了。

  第一起和第二起相隔五年,然后是三年,然后是两年,然后是四年,然后是一年。这就非常奇怪了。前后都很正常,也符合变态杀人的特点,那就是时间间隔越来越密,可是中间的1992年到1996年却再没有犯案。这可是四年的时间啊!而1996年嫌疑人再次犯案之后的1997年,却只是相隔了一年的时间。

  肖教授看了看柳鹏程画的时间轴,说道,我们假设这些案件是可以串并的,那么1992年到1996年的四年时间,嫌疑人没有犯案就是不正常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种呢?

  肖教授接着说:“我先说一种不太可能的,就是他在这期间接受了心理疏导治疗!”

  这绝对是一种可能,接受了知了,自然不在犯案了,但是可能性不大也是真的。因为在92到96年的时候,国内的对外开放的心理诊所两只手都能数过来。

  在一旁过来围观的洛教授也说道:“那我也说一种吧,这期间嫌疑人受伤或者是疾病。”

  这也是一种,而且可能性不小。

  然后是钱老,他笑呵呵地说:“他可能在服刑,但是没有交待余罪。”

  这个可能性也有,而且很大。

  柳鹏程说道:“也可能是他生活有了重大变化,比如成家了,比如调动了一份好工作等等。”

  这个还真有可能,嫌疑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心中的犯罪欲望就不那么重了,但是当他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开始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厌倦的时候,又开始犯案!

  戴主任也说道:“还有一种可能,我个人认为是可能性的比较大的,就是他犯案了,但是没有发案!”

  大家还在讨论可能性的时候,柳鹏程的手机响了,他拿起手机一看,居然是赵局办公室的电话,急忙接起来:“领导好!”

  赵局还是那种非常直接的风格:“小柳,串并案的资料看到了吧,那第一起案件是我加上去的!”

第367章 专家看法与黄金蝴蝶

  柳鹏程终于知道那起案件出现在串并案的资料里面是怎么回事了。首先这个案子确实是部里现存资料中最早的故意开肠破肚为犯案手段的案子。然后,这个案子就和柳鹏程看到的一样,有很多让人费解的地方,尽管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是赵局的意思是,如果确实是系列案件中的一件,或者是能在系列案件中找到相关线索,一定要把这个案子破了。

  最后,赵局打这个电话也是提醒柳鹏程,不要被这个案子牵绊,说明这个案子为什么会出现在资料里。

  柳鹏程说了赵局的意思之后,戴主任说道:“那就按照领导的意思办吧,大家在侦破的过程中看看能不能顺便找出这个案子的线索。”

  话是这么说,可是十几年前的案子,尤其又是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哪里又那么好找线索的,别的不说,资料里的照片还是黑白呢!

  在这个时候,洛教授突然说道:“我倒是认为这确实是系列案件的第一起!”

  所有的人都惊讶地看着她!

  尤其是柳鹏程,心说这姐姐是怎么回事,她也不是给领导拍马屁的人啊,怎么弄出这么一句啊。

  洛教授好像没有看到大家的眼神,继续说道:“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她在一沓子复印的材料中翻出一张纸,说道:“这是原始的验尸报告。大家可能不知道,所有的外科医生做手术的手法都有一些差异,或者是自己的特点,有些特点不是很明显,有些就非常明显,我们面对的凶手,就是个特点鲜明的人。”

  戴主任马上出声打断:“你的意思是说凶手是个外科医生?”

  洛教授说道:“对,我们的嫌疑人一定是一个外科医生,而且是一个有开胸手术独立主刀能力的外科医生。”

  这下大家就非常振奋了。

  有开胸手术独立主刀能力!整个明州才有多少个这种医生啊,起码是副主任医师以上啊!那82年的一个边陲小县才有几个这种医生,如果能证明凶手确实有这种能力,有能和后面的案子连上,甚至只是和现在这起案件串并上,那都是非常大的收获。

  专案组立即下达了命令,明州市局也动了起来。

  一个半小时之后,来自明州市卫生局,明州市几大医院的外科专家都集中在了明州市公安局第一会议室里。皱着没有看着一张张照片和一份份法医报告。

  对于他们来讲,看这些东西没有任何不适,他们承受能力比法医要强很多,因为法医看到的仅仅是死去的尸体,而他们看到过不知多少次一个人由生到死的过程。所以你说谁的承受能力强?

  这些公安局请来的专家,一直在看那些资料,不时还交头接耳的讨论,到了晚饭的时候,本来局里都准备好了,请这些专家吃一顿,结果这些专家中的头号专家,也是明州卫生局的副局长说道:“找点简单的东西,在这吃吧,吃饭的时候我们还能交流一下,你们也不用派人陪着,我们忙着救人,这混蛋忙着杀人,早抓到没准就是救了人命。”

  市局没辙,只好用上好的大虾煮了面条,还有一些饮料给专家们拿过去。结果各自闷头看资料的专家们把晚饭弄成了学术会。讨论了好一阵才结束了晚餐。

  到了晚上九点多,明州市局的领导,专案组的人,犯罪中心的人都进入了会议室,卫生局的吴副局长说了他们经过讨论的几点看法。

  吴副局长说道:“为什么是看法,而不是结论,因为里面有一些是我们主观的东西,大多数是一些经验,这个是没有办法作为证据的,但是所有的这些看法,都是经过我们几位集体讨论的,至于信不信,这个是你们公安局的事情。”

  这些专家的看法有以下几条:

  第一,所有这些案件都是可以看做同一人作案,就是因为一些手法,或者说是习惯。

  第二,82年那起案件中,罪犯是有开胸能力,并不代表具有做开胸手术的能力,实际上他更像是一个医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学过理论,也做过解剖大体老师之类的实践,但是经验太少,就是手术台站得太少。

  第三,所有的伤口都是手术刀造成的。这个是经验,要不法医早就做出结论了。如果是一个案子,他们也看不出来,但是在这十几年间,手术刀经历了一次回收再用式和一次性抛弃式的重要换代。

  这些医生一下就看出来了,刀口的变化。但是吴副局长强调,这是经验看出来的,你说一二三点,还真说不出来。因为无论是哪种手术刀都是非常锋利的。这也是所有的法医报告都没有提到凶器的主要原因,因为嫌疑人非常狡猾,都是划伤,没有一处捅伤,只要有一处捅伤,法医马上就能弄清楚到底凶器是什么。

  而划伤不一样,被手术刀的刀刃划个口子,和被锋利的裁纸刀的刀刃划个口子,谁能在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上写有区别这几个字?

  其实是可以的,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出三维图,现在任何一个地市级的公安局应该都有这种能力和技术,也都有这种软件,但是那是1997年!只靠眼睛和笔,谁能写明白啊!

  第四,罪犯的技术一直在退步,高度怀疑最开始的时候,罪犯是医生,后来就不是了。

  送走这些专家都已经是半夜十一点了。大家都没有休息,而是连夜开会,一个个小组派到发案地区去,看看还能不能找到线索,没有线索,搞到点情报或者是当地警察的猜测也好啊!而且还可以根据这边的一些推测进行排查。别的不说,这罪犯也太能跑了,这么多的地方,总得有一个是他的老窝吧。

  眼看一组组的警察都出差了,柳鹏程却没有走,他得等着取耳坠。

  三天的时间到了,柳鹏程依旧是带着小刘和小杨来到了老工首饰铺。也终于看到了他订制的戒指。

  老头说的珍珠不大,也真不大,不仅不大,而且还不圆,几乎是长条形的,也不知道老爷子是从哪里弄来的废料。

  珍珠被做成了蝴蝶的身子!

  这两只以珍珠为身的蝴蝶,还有一副黄金翅膀,漏雕的黄金蝴蝶翅膀薄如蝉翼,在蝴蝶的头部的位置,还有两只细如毫发的触角,柳鹏程翻过来才看出来,这只蝴蝶分成两个部分,翅膀,黄金身子,触角都是一体的,然后珍珠是镶嵌上去的。整只蝴蝶被吊在黄金细链上,链子的另一边,是黄金钩子。

  阳光照来,蝴蝶似乎展翅欲飞,翅膀的金光和天然珍珠的七彩光芒交相辉映,柳鹏程的心中冒出一个成语:“巧夺天工!”

  老头笑呵呵地说:“怎么样,还满意吧?”

  柳鹏程也笑着说:“满意,太满意了。”

  这是什么首饰啊,这是艺术品啊!

  老爷子似乎也很满意,还送给柳鹏程一个紫檀的首饰盒,一看就是老货,可不是新的。等柳鹏程收好了耳坠之后,老爷子说道:“既然满意,那就欢迎下次光临?”

  呵呵,这就开始赶人了?柳鹏程是不可能走的。直接说道:“我还得和老爷子打听点事儿,不知道杜老板在您这里弄了多少黄金啊?”

  老爷子脸色丝毫不变:“杜老板我不认识,我这里不卖黄金,黄金是国家统购统销的,谁私下交易谁犯法。”

  “唉,”柳鹏程长叹一声,打开自己的手包,把首饰盒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又拿出了几张照片递给老爷子:“几十年的交情,杜老板这个下场,您可不能不管。”

  柳鹏程的左手紧紧攥着一瓶刚刚买的速效救心丸。

第368章 金倭瓜

  柳鹏程手里拿着速效救心丸干什么?

  他是怕老爷子抽过去。

  那么他给老头看的又是什么呢?

  是老杜遇害现场的照片,彩色照片。

  老爷子看着老杜遇害的惨状,手都哆嗦了起来。嘴里喃喃地说道:“他是个好人,就是走,也不应该这么个走法啊!”

  柳鹏程在他手中把照片拿了回来,放回了自己手包。说道:“杜总在和你重逢之后,非常高兴,还和自己的司机说自己居然遇到了童年时的好友,如果您再不说话,杜总这个下场,唉!”

  老头回到屋子里自己天天坐着的椅子上,喝了一口水,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你不是老杜女婿的朋友吧。”

  柳鹏程先看看他确实没有什么异常,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这才说道:“我也不算是骗您,我和他的女婿确实认识,但是还算不上朋友,我是警察。”

  柳鹏程把自己的证件递给了老爷子。

  柳鹏程给他的可不是自己庆湖分局副局长的证件,是犯罪中心副教授的证件。

  老头戴上了老花镜,仔细看了看还给柳鹏程,才说道:“副教授,是挺厉害,这才几天的事情啊,每次杜少爷还都是一个人来,你们还是找到我了。”

  柳鹏程说道:“那,咱聊聊?”

  老头说道:“唉,我别的都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就是我闺女,好好的学财会的中专生,下岗了。孩子还得上学,女婿也不争气,你说这可怎么好!”

  这下三个人都听明白了。这是老爷子谈条件呢。

  小刘是他们三人里唯一的明州人。小刘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我可以把你女儿介绍到三资企业。而且我保证算你投案自首,如果你说的事情真的和我们的案子有关系,我算是你立功。就算是你犯罪了,我保证你不会判实体刑。”

  其实这几个保证,就第一个是真的,剩下两个都是虚的。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是想往三资企业推荐人,要不是和对方非常熟悉,要不就是说话的人非常“硬”,而小刘是个警察,估计警察里也没有多少像是柳鹏程一样自己弄起一个香港的服装公司的奇葩,所以这个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老头又没有被采取强制措施,也没有人家任何的犯罪证据,他现在自己主动说了黄金的事情,你当然得算是人家投案自首,而且他说的事情如果真的是重大线索,这么大的案子你必然得算人家立功。

  还有第三条,七十多岁的技术老宅男,犯的罪行又不是暴力犯罪,你判个实体刑试试,司法局第一个急眼,律师和监狱都是司法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