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88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这个时候,柳鹏程的电话响了起来,他一看是一个不认识的电话号,是明州本地的,于是接了起来,居然是小夏。

  小杨看到副驾驶的柳鹏程接了一个电话,然后露出了惊喜的表情,说了几句挂断电话之后,柳鹏程说道:“调头,回明州!”

第362章 旧案

  戴主任看懂柳鹏程去而复返,非常惊奇,问道:“你刚才没走?”

  柳鹏程笑着说:“走了,半路接到了受害人原来的司机小夏的电话,说是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知道对我们是不是有用,就又回来了。”

  戴主任说道:“还是晚上见面?”

  柳鹏程点点头:“跑小客的,赚点钱就全靠挤时间多出几趟车,晚上就晚上吧。”

  戴主任点点头:“但愿有点能有点收获吧。”

  柳鹏程问道:“查串并案的事情,部里有回复了吗?”

  戴主任说道:“按说如果有类似的系列案件,部里应该有印象,可是这过了两天了,部里还是没有动静。可要是说以前这凶手没有犯过案,又不符合法医鉴定和心里侧写的结果啊。”

  柳鹏程说道:“那就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这家伙确实犯案了,但是现在还没有发案,就是谁都不知道。第二种就是,找到了类似案件,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部里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串并案,这样,要不我问问吧。”

  戴主任笑着说:“差点忘了你就是部里出来的,那你问问吧,就算是没有正式的结果,咱心里有个数也好。”

  柳鹏程心说你忘了才怪了,我要是刚才回了平洲,你今天晚上就得把电话打过来。不过柳鹏程也理解,人家合格的领导不可能主动让你去做自己搭人情的事情,就看你会不会做下属呗。

  柳鹏程也没有废话,当着戴主任的面就打起了电话。

  柳鹏程的电话是给穆哥打的,杨哥在北滨的警务改制结束之后就调走了,去了西部某省省厅做政治部主任。不仅是正处级别,而且距离副厅一步之遥,很多省的这个职位都是兼任厅委的!

  穆哥就是接替杨哥的,他原来不是部里的,是赵局在下去视察的时候发现的人才。

  电话响了几声就接通了。传出一个很有磁性的声音:“是柳局长吗?领导正在开会。是有什么事情吗?”

  语气是不卑不亢,不远不近。

  他和杨哥是两个风格,杨哥是嘻嘻哈哈的性子,看不上你脸一板,就事论事,一句话都不和你多说。要是看你顺眼了,咋的都行,柳鹏程去首都可没少被他拽去簋街灌啤酒。

  穆哥则是看起来对谁都一样,就是那种不卑不亢,不远不进,好像是永远小心谨慎。

  可能这和成长的环境也有关系。杨哥是标准的大院子弟。他和柳鹏程亲近,很大的原因就是他觉得他和柳鹏程都是大院里出来的,尽管两个大院隔了好几千公里,他那个是部委是大院,柳鹏程从小是在部队大院。但是这位哥哥就是认为她们俩是一种人,还给柳鹏程介绍了不少大院长大的,里面有部委的,也有部队的。

  穆哥据说家庭条件一般,他可是政法大学法学毕业,而且成绩优秀,却分到了一个地级市公安局。这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好在金子在哪都能发光,这不就调到部委来顶杨哥的缺儿了。

  等到柳鹏程说完了事情和简要的案情,想请穆哥催促一下的时候,穆哥却没有回音了,柳鹏程以为他要打官腔,说赵局长开完会和他说一下的时候,穆哥迟疑的说道:“这样的案子,我就知道。我也知道他们正在给你们找类似的案件。”

  柳鹏程万万没有想到穆哥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穆哥说的“他们”应该就是总局负责档案或者积案整理的工作人员。

  穆哥停了一下,继续说道:“柳局长,无论是局里还是领导,都对你们这个案子高度重视,一来是现在这个时候,还有就是这个案子本身。但是,串并案确实需要时间,因为这不是一起两起案子,总局也怕给你们传递错误的信息,反而影响了你们侦破工作。

  这样吧,我用私人关系,让我原来的工作单位,给你们传一份案卷过去,能不能串并上,我不能保证,希望你们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吧。你把传真号告诉我。”

  不长时间,明州支队综合大队的传真机就接到了一份长长的传真。

  1987年3月初,秦川省洛河市洛东区红旗东街。

  改革的春风吹拂下,八百里秦川大地也焕发出勃勃生机,洛河市作为西部重要的纺织、轻工业基地,发展的也非常迅速,红旗东街作为洛河市的主街之一,正在进行整体搬迁改造,要拆掉还是解放前盖的已经摇摇欲坠的破平房,新建洛河师专附属小学和一片六层的住宅区以及附属设施,包括邮局,幼儿园,粮店,商店等等。

  由于正在搬迁的过程中,人家也不可能让这么多居民一夜之间搬空,所以还是有个期限的,有些和父母,子女和亲属说好借住的,或者是单位给解决了临时住房的,或者是早早就租到了合适的房子人家自然是早早的搬走了。

  这天早上,居委会的林大姐和李大姐照样走街串户的溜达一圈,看看这家少点什么,那家有什么困难,其实这都是借口,主要还是掌握剩下的这些人家的搬迁情况,眼看月末这些房子都要拆完,人家施工队就要入场施工了,早一天盖完,大伙就早一天住进暖气楼。

  就在走到李铁柱家里的时候,两位大姐却怎么也敲不开门了。

  李铁柱是纺织六厂的工人,听着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人肯定是个爷们,实际上也是,他不仅是个爷们,还是个身高一米八十多的大汉,今年已经二十六了。父母双亡之后,自己住在这个非常小的平房里。他有一个姐姐,说起来也算是嫁到了附近,姐姐的婆家走路也就是十分钟,但是随着他姐夫在部队的职位晋升,他姐姐已经带着他的外甥随军远赴东南了。

  别以为纺织厂就全是女工,其实也有男工人只是不多就是了。李铁柱就是纺织厂机修车间的工人。别看他五大三粗,却长着一双巧手,他不仅是工人,而且还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技工,他的学历虽然是初中,但是可是在纺织学校进修过,学的就是机械。厂里的设备出现了故障,要是不想找絮絮叨叨的老师傅的话,那就只有找他了。

  李铁柱相貌端正,而那个时代是不流行“小鲜肉”的,像是他这种“工人脸”的汉子才是姑娘们的最爱,结婚嫁人的最佳选择。

  加上李铁柱工作好,工资高,家里也没有什么罗乱事。自然成了纺织厂的女工们心中的“白马王子”,而他当然也有女朋友,他的女朋友是厂里的技术员,人家可是正经的省轻工高专毕业的大学生,在厂里的质检科工作。

  姑娘父母家里条件也非常好,爸爸是市七中的语文老师,妈妈是市纺织中专的老师。哥哥在市里的运输公司当长途大货车司机,开大解放。那可是非常好的工作。小伙子自己住,姑娘有时候也会过来,邻居什么的也都是认识的。都说是个大方开朗,又有文化的好姑娘!

  小伙子人是很好的,会的也多,谁家的房子漏水,家具坏了,甚至是自行车,缝纫机出了点故障,他总是乐呵呵过去帮忙。也从来不提报酬的事情。

  两人都打算结婚了,可是这个时候传出了他们这一片拆迁改造的消息,于是决定在新楼房举行婚礼,在这之前他们俩订了婚,还领了结婚证,就等着搬进新居之后双喜临门!

  两位大姐敲门敲不开,又看到大门并没有上锁。可是这个点儿铁柱要是再不去上班就迟到了!两位大姐感觉到了事情有点不对了,去派出所找了警察过来,才开了门。

  不大的卧室里,李铁柱和他的女友不着片缕,浑身刀痕,被人开肠破肚!

第363章 两块七

  当时这个案子震动了整个洛河,洛河市局,秦川省厅和部里都先后派出精锐力量来破案。几乎把整个城市翻了一遍,却没有任何进展。

  说没有进展也不对,他们还抓到了几个嫌疑犯!

  柳鹏程看到这里的时候,眼睛都瞪圆了,有嫌疑犯?还抓住了!

  那是86年年末的事情了,洛河的一家小羊汤馆里。

  三个年轻人点了一盘花生米,一盘醋拌萝卜皮,两屉牛肉包子,三碗羊汤。正在喝酒。准确点说,是两个年轻人在陪着一个另一个年轻人在喝闷酒。

  喝闷酒的年轻人叫石小军。是李铁柱女友的前男友。或者说他认为自己是人家的前男友。他的家庭条件一般,老爸原来是洛河农机厂的工人,因为84年的时候,厂里最后一批接班名额,所以提前退休了。把工作给了自己的小儿子石小军。

  八十年代是农村经济飞速增长的时候,农机厂当然是红红火火,工资高,奖金高也是个不错的工作,问题就是石小军有两个哥哥。大哥是公汽公司机修厂的大集体。二哥在园林处是个临时工。当时只有老三没有工作,也没有成家。老爷子就报了老三接班。大哥二哥尤其是大嫂二嫂当然就不愿意。

  老三上了班,工作表现还不错,当父母的就开始给小儿子张罗对象,介绍人介绍的就是李铁柱的女朋友,两人倒是见了几面,石小军当然相中了,姑娘有文化,工作好,长的也漂亮。可是人家姑娘没有相中他啊!没房结婚只是一方面,另外那家庭情况也没法嫁过去,嫁过去干啥?天天和俩嫂子干仗吗?

  所以人家姑娘和他吃了一顿饭,看了一场电影就约不出来了。因为人家姑娘家里已经把他的家庭情况都打听出来了。

  石小军不甘心,总去厂子找人家,直到有一天,人家告诉他有男朋友了。就是李铁柱。本来姑娘对李铁柱就有好感,只是女儿家的矜持才没有答应他,眼看石小军就像是嚼过的泡泡堂一样怎么也甩不掉,姑娘也顾不得矜持了,就答应了李铁柱。然后石小军再去找人家姑娘的时候,就被李铁柱在厂门口臭揍了一顿,倒是再也不敢来找了。

  说起来这件事也确实是石小军不占理,你和人家姑娘是介绍认识的,姑娘和你吃了见了两面,后来弄清楚你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人家就不想和你处了,况且人家也没有答应过你做你女朋友,怎么着,别人介绍认识了,接触几次人家就非得和你结婚?谁规定的!

  没了人捣乱,李铁柱他俩感情自然是突飞猛进,到了86年末就传出了人家订婚的消息,这不是石小军知道了就找个两个哥们喝闷酒吗?

  按说这事儿到了这里就应该没事了,石小军喝点酒,哥们开导开导就算了。况且石小军在人家小羊汤馆里都骂人家一个多小时了。坏就坏在,这羊汤馆当时还有第四个人。这人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八点了,往常这个时候小羊汤馆都应该关门了。

  可是这不是有三个人还没喝完,老板和老板娘老两口也没有着急撵人,他看出来这个请客的年轻人心里有不痛快的事情,和两个朋友喝闷酒呢,于是,老板两口子把菜上齐了之后就窝在厨房,借着煤灶的暖和气儿听半导体里的秦腔。

  那第四个客人进来的时候,只点了一杯散白酒,一碗羊汤,三个白面馍。老板把东西送过去,就回厨房去了。

  石小军他们三个人也没有把这个客人当回事,石小军继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骂街,两个朋友时而附和,时而开导,他们三个都喝的差不多了。个个走路打晃,说话含糊

  又过一段时间,那第四个客人站了起来,喝了最后一口羊汤,就把杯底那点酒干了。然后走了过来,说道:“堂堂关中汉子,哭哭啼啼的,不就是有人把你婆姨拐跑了么,多大个事儿么,额帮你把他们都杀了,给你出口气。”

  石小军瞪着醉眼瞅人家半天,大着舌头说道:“你谁啊!你能杀人啊!”

  那汉子说道:“杀个人么,多大点事儿么。你告诉我他俩住哪,叫个啥,把额饭钱结了,额就给你出气去,额给他们开肠破肚!”

  石小军的一个朋友还没有彻底喝懵,连忙说道:“就是地么,你可别嚎咧,这位大哥去给你出气去咧!”

  然后打着手势让那个汉子走吧!

  石小军用手背抹了一把眼泪,说道:“真的假的!”

  汉子说道:“真的,你告我他叫个啥,住啥地方!”

  石小军真就说了。

  汉子也真就走了。

  石小军俩朋友赶紧说:“走了,咱也走了,别喝了,大哥都给你出气去了?”

  石小军大着舌头问:“真给我出气去咧?”

  他朋友也大着舌头说道:“那肯定的啊,你看那大哥像是说话不算话地人么,他连饭钱都么结就走咧!肯定去给你报仇咧!”

  这事儿到这也就该完结了。

  三个哥们在一起的时候还笑谈当初石小军被一个穿军大衣的汉子,骗了一顿饭钱。一碗羊汤,三个白面馍和一杯散白酒,一共两块七。

  可是到了年后不长时间,他们就笑不出来了,因为那两口子真的被人开膛破肚了。三个小伙子商量商量,嘱咐好了家事,约在一起去派出所自首去了,雇凶杀人啊,这罪能轻?还是去争取宽大吧!

  派出所他们是进去了,还是自带行李进去的。出来更快,十分钟之后,所长亲自一脚一个照着屁股抡圆了给踹出来的!这都够忙的了,你们来添什么乱!一碗羊汤,三个白面馍和一杯散白酒,一共两块七。杀两个人?

  所长亲自发话:“再来捣乱,拘留咧啊!”

  可是随着案件进展不顺利,各级专案组进驻,全市警察开始深挖排查。上面任务压得紧,派出所终于想起了这件事,把这件事当成线索报上去了。

  这边公安局实在是没有什么线索,本身案发现场附近环境就乱七八糟的,搬家搬得一片狼藉,而李铁柱为了订婚,又把自己家门口和院子里都用水泥抹上了,连个足迹都没有。

  左邻右舍又都已经搬走了,没人听到什么动静。案子进了死胡同,尽管专案组觉得派出所报上来的这个线索非常扯淡,还是把这哥仨都“请”了过来。

  结果是,这哥仨那天实在是喝多了,问那个人的情况,一个说二十多岁,一个说三十多岁,一个说四十多岁。

  再一问老板老板娘,说那就是个穷人,穿着棉大衣,免裆大棉裤。一共花了两块七。

  后来专案组也觉得这个纯扯淡,又把他们三个给放了。这也是案卷中专案组唯一进去审讯程序的嫌疑人。

  柳鹏程抬起头,他突然觉得,那个穿棉大衣的男子就是凶手!要问证据,他肯定没有,这是一种直觉,刑警的直觉。

  动机应该就是——变态杀人!

  不是因为两块七,也不是因为打抱不平,他在寻找受害人!一个杀了还能让他良心稍微过得去的受害人!

  小杨走了过来:“柳局,晚上还约了小夏见面,咱得走了。”

第364章 老交情

  被人打断了思路,柳鹏程有些懊恼,但是看看表也确实该出发了。还不知道小夏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有用的线索。

  和小夏见面的地方是明州刑侦支队的小刘找的,叫红雨伞咖啡厅,据说这个地方距离小夏家里不远,这样谈完之后小夏还能早点回家休息。

  柳鹏程和小夏到了明州都是属于找不到北的状态,所以是小刘开的车,这个红雨伞咖啡厅距离市局还真不近,晚上没有车的情况下,还开了半个多小时,等小刘把车停到停车场以后,他们一下车就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小夏。

  这个咖啡厅不大,因为那个时候时兴咖啡,西餐什么的,所以尽管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但是人还真不少,而且还有刚来的客人。

  这个咖啡厅应该就是九十年代的典型小型西餐厅的装修风格,墙上挂满了世界各地的风景照,桌子上摆着没用的烛台,台上还有个姑娘在弹钢琴,柳鹏程听出来是《蓝色的多瑙河》。

  几人找了座位坐下,穿着类似西式女仆装的服务员就过来问他们喝点什么。

  柳鹏程拿着他们的菜单看了看,问问几人意见,点了三杯咖啡,又给小夏点了一杯牛奶和一份三明治。

  咖啡很快就上来了,柳鹏程尝了一口,味道不错,正宗的雀巢速溶咖啡。

  小夏的三明治和牛奶也上来了。之所以点三明治,就是因为柳鹏程看出小夏在这里有些拘谨,应该是很少或者从来没有吃过西餐。而三明治,是用手抓着吃的,不用那刀叉。

  小夏几口就吃完了不大的三明治,柳鹏程问他还点些什么,小夏急忙摇手,说自己晚上吃盒饭了。只是每天回家都得吃点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