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1329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整件事中真正遗憾的并不是所谓钱永健“数典忘祖”的行为,而是很多人……或者说媒体自那之后还是不长记性,老喜欢去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当然了。

  如今的钱永健方才九岁,如果钱学榘能够将他带回华夏,有些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

  而除了钱学榘外。

  剩下的李耀滋和林家翘也都是不可多得的华人顶尖科学家。

  李耀滋是著名的流体力学专家,名气一度可以与老郭相媲美,后来还担任了全美华人协会会长。

  赴美求学期间,李耀滋还创造了一个在两年之内拿下硕、博两个学位的“神话”:

  1938年获得了MIT硕士学位,次年仅用9个月时间就拿下了博士学位。

  可惜建国后犹豫顾虑所谓“出身”问题,李耀滋曾经多次想要回国但最终都没有下定决心。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依旧没有前往4V为物流工作,并在往后余生一直在推动着统一大业的进行。

  如今有这么封来自首都的信件在面前,李耀滋犹疑不定也是正常的。

  随后陈省身想了想,又报出了几个名字:

  “景均兄,那么李卓皓、健雄、肇中还有政道他们呢?”

  李景均摇了摇头:

  “前面三位已经明确表示不回国了,至于政道……他没有给我任何答复。”

  听到李景均这番话……准确来说是听到“政道”这个名字的时候。

  小杨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华夏有个成语,叫做兄弟阋墙。

  而在物理学界中要说哪对科学家最符合这个成语,那么小杨和小李显然是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他们共同获得了诺贝奖,但却在获奖后分道扬镳,哪怕在2023年都没有和好。

  并且很有意思的是。

  二人闹翻的原因彼此各执一词,自传中对于这件事描述的互相矛盾,他人的佐证也互相矛盾,即便在后世都属于一个未解之谜。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二人矛盾直接的爆发点就是论文的署名先后问题。

  小李想要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前边,理由是国际惯例都是按照字母排序的。

  小杨则认为他的贡献比较大,应该把自己的署名排在前面——因为小杨的数学功底确实要强过小李很多。

  具体的时间节点大概是这样的:

  双方在1952年的三篇论文中对署名先后发生了一些口角,1955年双方写下了宇称不守恒论文,论文发布时双方对署名先后爆发过一次很激烈的争吵。

  1957年,二人获得诺奖。

  1962年,《纽约客》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了一些杨李二人从合作到获奖的经历。

  文章中小李说了一句话:

  “对宇称不守恒理论的突破是我一人所为,与杨无关。”

  至此以后,二人彻底决裂。

  接着在1970年。

  小李发表了一篇题目叫《弱相互作用的历史》的演讲,后整理为演讲录。

  在这篇文章里面小李提出,他本人是“宇称不守恒”的最大功臣,却对小杨的作用几乎不提,而且多次暗示小杨在发明过程之中无关紧要。

  1983年的时候。

  为了澄清事实,反驳小李的说法,小杨在他的《论文选集》中的评注里,提到了小李在1970年的那篇文章。

  他指出小李回避二人合作共同创造的事实,把功劳都揽到身上。

  后来小李为了反击,和好友季承……也就是季羡林之子,合作完成了一部《小李传》。

  也正是这部传记,让杨李二人的矛盾彻底为世人所知。

  如今杨李二人的矛盾在海对面的华人物理圈内并不算什么大秘密,所以听到小李的名字后,小杨便忍不住用冷哼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

  李景均和陈省身对于杨李的矛盾知之已久,不过这种学术上的事儿外人也不太好掺和,所以两人只是彼此对视了一眼,嘴角扯出一丝苦笑便不再说话。

  接着陈省身顿了顿,重新换了个话题:

  “景均,除了小李之外,其他三位都是什么拒绝的理由?”

  陈省身刚才问过四个名字,除了李政道之外的三人分别是李卓皓、吴健雄和丁肇中,三人也都是华人科学家中的翘楚。

  其中李卓皓是生物化学家,世界上首次发现并合成人体生长激素,被誉为“荷尔蒙之父”。

  吴健雄和丁肇中就不必多说了,前者是人类科研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后者则是知名的理论物理大佬。

  “他们三个啊……”

  李景均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们的关系都比较靠近对岸那边,不是对岸大学的客座教授,就是对岸研究院的荣誉院士。”

  “所以他们在立场上就相对和国内有些不契合,再加上他们已经入籍了海对面,所以就推脱不回了。”

  接着李景均沉默了几秒钟,又补充了一句:

  “其他一些不愿回国的科学家或者留学生基本上也都是类似的理由,只不过有些人确实有这顾虑,有些人则是贪图海对面的生活所以找的借口罢了。”

  陈省身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

  早先提及过。

  如今待在海对面的华夏人才基本上都是庚款留学生,这可是由物流集团全程独自操持的项目。

  更别说那些有资格被推选为留学生的人才大多也接受的是“XX大学”之类的教育,他们很多人的亲朋故友当年也都跟着一起撤离到了对岸。

  这种情况下他们未必有钱永健那么“绝情”,但硬要说和华夏大陆有多亲近倒也真谈不上。

  同时这年头外媒的一些妖魔化手段也切实影响到了这些人才的认知,不少人都很担心自己回国就会被抓起来送到大西北去喂驴……

  所以像吴健雄、丁肇中这类已经入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作出拒绝的选择并不意外。

  实际上。

  如果李景均晚上半年……不,晚上三个月来找陈省身,届时已经入籍海对面的陈省身恐怕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轻松。

  “景均兄。”

  过了一会儿,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小杨又开口了:

  “景均兄,如果国内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给大多数原因回国的同胞提供合适的科研岗位,我相信应该会有很多人心动。”

  “但是……俗话讲得好,口说无凭,光是这么一个口头性的承诺,恐怕没太多人会相信吧?”

  “毕竟十年前光亚他们回国时的口号还是为祖国和人民吃苦呢,如今十年过后就有安置每个人专业的环境……至少我认为应该要再拿出点说服力强的东西才行吧?”

  听闻此言。

  陈省身的脸上亦是浮现出了赞同之色。

  在十年前的那次归回热潮之后。

  如今还在海对面的华夏科学家基本上分成了三种情况:

  第一类是十年前还在读书、想归回也有心无力的留学生。

  这部分留学生的数量还是有一些的,但基本上在物理界内的地位暂时都不高——毕竟如今他们也就刚毕业了几年。

  李景均最早提到的那九位愿意回国的留学生,便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类则是铁了心要留在海对面的科学家,他们有的是土生土长的海对面人,有的则是很早就签了入籍协议移民了。

  第三类则是抱有各种顾虑所以一开始没下决心的华夏学者。

  他们中有的是心系国家但顾虑立场问题,比如说早先提及的李耀滋。

  还有一些则是担心自己要转职到陌生的工作领域,这部分绝大多数都是理论物理的学者。

  毕竟谁都知道眼下这个时期的华夏缺乏理论物理的土壤,这批学者抱有这种顾虑是正常的。

  十年前如此,十年后同样如此。

  更别说十年前留学生回国的事儿可要比现在的声势大多了,朱光亚、华罗庚等一大堆知名留学生站台,还写下了热血十足的《公开信》。

  如今出面的却只有李景均一人,诚然,这目前的国际形势有一定关系,但至少说服力上还是有些欠缺的。

  至少……

  要给他们看到一些证据吧?

  说句可能有点直白的话,如果光听李景均一席话就愿意回国,很多科学家也不会滞留到现在了。

  而在小杨对面。

  听到他的这个问题,李景均同样面色严峻的摸了摸下巴:

  “小杨,说实话,如果你要我拿出证据做证明,我现在肯定是拿不出来的——如果没有这封亲笔信,我估摸着这时候也在怀疑呢。”

  “不过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寄信人还塞给了我一张小纸条。”

  “小纸条?”

  陈省身顿时来了兴趣:

  “上头写的什么?”

  李景均看了他一眼:

  “难以下决心者,可看下期《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陈省身眨了眨眼,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小杨:

  “小杨,如果我没记错,这应该是你们物理界的一本期刊?”

  小杨作为顶尖物理学家,对于海对面的各大期刊还是很了解的,随口便给出了对应的信息:

  “对,刚成立两年半的一家期刊,隶属于APS,不过成立至今销量和论文数量都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