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烧成温度跟陶瓷也完全不同,蛋壳瓷的烧成温度为1280℃~1320℃。
有着之前制作蛋壳陶的经验,现在再制作蛋壳瓷就比较简单。
主要是改变胎泥,而且需要做的更薄,因为外面还需要上一层釉。
相比蛋壳陶,蛋壳瓷几乎看不到胎骨,也就是只能看到那层透明釉。
刚开始做,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陈文哲开始做的只能是杯子。
他做的是清代有名的十二月名花薄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每一个朝代都做一套十二只杯子,也可以叫十二花神杯。
等熟悉了工艺,感觉能够出精品,他才最终完成了一套康熙粉彩十二月名薄胎花瓷杯。
当然,之后顺手做一件雍正珐琅彩梅花盌,也就是应有之意。
等这些作品,烧制成功,陈文哲才清楚为什么,景镇陶瓷素以“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而著称于世。
因为人家的工艺水平,真的牛叉!
也是此时,他才真正知道,真正当得起“薄如纸”一词的,就应当属薄胎瓷。
薄胎瓷,就应该是薄如蝉翼,轻如绸纱。
第1123章 卵幕流霞
“会做薄胎瓷,宋代影青瓷也就不在话下了啊!”
观赏着薄薄一层透明釉,整体好像透明,拿着轻若无物的一只茶杯,陈文哲有点感慨。
这样的瓷器,真的像是玉化了一样,还带着玻璃光泽,加上其上青花、绿叶、红花映衬,简直美的不可方物!
“怪不得要做五彩和粉彩,相比青花的淡然,还是五彩缤纷的更加好看!”
陈文哲承认自己是个俗人,他虽然喜欢淡雅的青花,但是他更加喜欢精美的五彩,绚丽的粉彩,还有姹紫嫣红的斗彩。
“一点点的做,先仿宋代影青!”
早就接触过宋影青瓷,但是陈文哲从来没有仿制过。
影青瓷又称映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其前身是青白瓷。
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
当时的影青瓷,绝大部分为薄剔而成的透明飞凤等花纹。
这些花纹由技艺高超的陶瓷艺人,在坯体上刻制之后,以透明青釉,以高温烧制而成。
从此可以看出,宋代影青瓷主要追求两种极致,也就是薄如纸和白如玉。
当然,宋影青是一种青白瓷,也可以说是青瓷。
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
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而不是“白玉”,但是玉化却是所有瓷器的终极追求。
而“影青”的釉色,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白中闪淡青色,厚处闪深绿色,莹润精细,晶亮透彻。
所以前人把它称为“假玉器”,有晶莹如玉的美称;
二是淡青闪黄,这种釉色的“影青”瓷最为大量。
另外,“影青”釉中,还有一种在器物周身加绘褐色的彩种,人们称为“点彩”。
宋时点彩位置随便、自然,面积往往较小,彩色有非常明显的浓淡区别,中心处最浓,呈铁斑色。
不管是什么颜色,什么工艺,现在陈文哲烧制这种薄胎瓷,已经是一点难度都没有。
这一次制作影青,陈文哲也没有打算耗费太大精力,所以他制作的都是碗、盘、碟。
制作的多了点,主要是因为影青之上的纹饰比较多。
而在制作的过程当中,能联系到一些他不常用的技能。
要知道,“影青”纹饰主要是刻花、划花、印花,还有少量的堆塑花纹。
这些技能陈文哲接触到的很早,使用也很广泛,但是他还真没有特意提升过它们的技能等级。
印花没什么可说的,主要是使用工具刻印。
而其中的刻花和划花,其实也是属于雕刻的一种,如果只是因为雕刻,他还这没必要多加练习。
主要是宋代影青的纹饰种类有点多,所以陈文哲才会有兴趣练习一下。
早期影青器皿多无纹饰,或有少量刻划极为简单的花纹,如蔓草纹、水波纹等。
中期以后,花纹显得繁杂,刻花、印花大量出现。
常见的有菊瓣纹、莲瓣纹、石榴花、芙蓉花、萱草纹、云龙纹、龙穿缠枝花、缠枝莲纹、缠枝菊花、缠枝牡丹、风穿牡丹、婴戏牡丹、海浪纹、海浪五鱼纹、水波双鱼纹、莲塘双鱼纹等等。
“影青”的刻花、划花大多数构图简练,给人以雅致之感。
例如海浪纹,仅用梳篦式工具,随意在器皿上划几下,再用尖形工具,在其上划几个随意的弧度,即可出现一幅汹涌澎湃的水波浪图画。
如再添上几条小鱼,那就更有情趣了。
而婴戏牡丹最为精美,一般表现的是两小孩,追逐于牡丹花丛中的图案。
匠人刀法如果娴熟,一般图案就会刻划的流畅有力,会将婴儿天真活泼、烂漫可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样的精品,太过耗费精神,所以也没法多做。
毕竟有些纹饰图案,还是十分复杂的,特别是婴戏牡丹图。
做完了影青,肯定要做几只卵幕杯,这个前面提过,是明代万历时期的精品薄胎瓷杯。
景镇薄胎瓷是在北宋影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真正创烧,应该是始于明永乐时,成化时已有较高成就。
而比较著名的,则是万历时期的卵幕杯、流霞盏等著名产品。
卵幕杯之前说过,是明代姓吴的昊十九制作的。
他出身于制瓷世家,家传师授,制瓷技艺全面、高超。
所制薄胎瓷,薄如蛋壳,妙绝人寰。
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有“卵幕杯”和“流霞盏”。
“卵幕杯”曾被誉为历史上九大登峰造极的瓷品之一,它一枚仅重半铢(二十四铢为一两),真是轻若浮云,奇巧绝伦。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会制作蛋壳瓷,再做卵幕杯就没有什么难度。
所以陈文哲着重制作“流霞盏”,这种瓷器更叫漂亮,它有明若玑珠,色若丹霞的美誉。
明人李日华作诗赞曰:为觅丹砂到市廛,松声云影自壶天;凭君点出流霞盏,去泛兰亭九曲泉。
除了这两种杯子,昊十九不仅善制薄胎瓷,也善制仿古瓷。
所制壶类,颜色淡青,风格典雅,很象宋代官窑、哥窑的制品。
宋代官窑和哥窑的烧制难度,世人皆知。
而知道他的作品类似这两大名窑的作品,你也就清楚,他的作品有多好,有多么难以仿制。
而除了制瓷,昊十九还擅长诗书画。
他的书法,与元代大书法家赵孟罱啤�
他把诗书画装饰到瓷器上,瓷器愈益精美,人们愈益喜爱。
他的窑被称为“壶公窑”,凡壶公窑的制品,四方不惜重价搜求,一时驰名天下。
难能可贵的是,昊十九并不以此谋利,仍然是“席门瓮牖”,家境萧条,生活清贫俭朴,对技艺却精益求精。
幸亏陈文哲的书画功底,现在也已经很不错,要不然他还真没有资格仿制吴昊十九的作品。
现在做蛋壳瓷的技术,他已经十分熟练,在结合万历时期吴昊十九的风格,仿制几件卵幕杯并不难。
所以,他这一次打算耗费功夫仿的是流霞盏。
第1124章 指尖上的国潮
流霞盏是明代饮酒用盏之一,指文人相聚,吟诗流觞乐时小的小酒盏。
吴昊十九所制流霞盏,精莹小巧,最负盛名。
《池北偶谈》中有“浮梁流霞盏则昊十九,皆知名海内”的记载。
盏这个东西,陈文哲很少做,虽然它器型十分简单,但是真正想要做好并不容易。
盏是什么?其实就是小杯子。
如:酒盏、茶盏、把盏。
最出名的盏,肯定是建盏,比如天目曜变建盏。
建盏,始于名窑林立的宋代,是建窑烧制的一款黑釉瓷器。
而流霞盏应该是红釉瓷器,号称指尖上的国潮。
秋水如明眸流转,雀翎与落霞齐飞。
这说的就是流霞盏,不过不是古代流霞盏,而是现代工艺复制出来的流霞盏。
它的全名应该叫:孔雀开屏秘釉流霞盏。
陈文哲是真没想到,他学习一个明代的流霞盏的烧制工艺,居然又一次学到了现代工艺。
而且这一次的收获更大,他不止是可以学到流霞盏的烧制工艺,居然还看到了完整的唐代秘色瓷的烧制工艺。
而这一切工艺,都出自景镇的一位大师之手。
这一次他通过隋侯之珠内的资料库,直接查找到了流霞盏的制作工艺。
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份最高、最好、最顶级的工艺,居然也是现代人研究出来的。
而其中最顶级的艺术品代表作,就是孔雀开屏秘釉流霞盏。
它是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邓希平,花费23年时间研制成功。
这是一种集失传千年的秘瓷技艺和失传六百年的流霞盏技艺为一体,创新出现代颜色釉窑变作品。
什么意思呢,就是失传多年的唐代“秘瓷”烧制技术和明代“流霞瓷”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茶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