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第1108章 十窑九不成
制作胆瓶,不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陈文哲需要一步步提升难度。
想要做更复杂一些的胆瓶也有,除了先前提到黑釉镂空胆瓶,还有其他不少镂空胆瓶、影雕胆瓶。
镂空胆瓶,可以做出很多器型,简单的可以,复杂的更多,陈文哲只是牛刀小试,稍微雕刻了几件简单器型,就不再做。
影雕胆瓶比较特殊,它造型奇特,小口,长颈,下部渐丰,腹部丰满平底,给人以活泼而沉稳的感觉。
一般影雕胆腹部饰鱼戏莲,寓意莲生贵子连年有余。
整体刻以唐草图案错落有致,连绵不断,由卷而舒,给人无限美感。
它口小肚大,易进难出,具有避邪藏宝,聚集人气,财气运气之功。
所以,胆瓶才会长盛不衰,就算流传千年,也让人喜爱。
除了这些器型,胆瓶之中还有好几种奇特的器型。
陈文哲都想做出来,毕竟已经开头,要是这一次不做,还不知道下一次有想法是什么时候呢!
胆瓶这种瓷器,不入古玩市场,很难对它有所了解。
但是,只要入门了,就会知道,这种类别的瓷器当中,珍品还真是不少。
比如号称中华红的小胆瓶,这可绝对不简单。
之前毕竟就说过,要想穷,就烧红,而这一次可是号称中华红。
“中华红”的红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特点?
首先红色饱和度最高,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红,是华夏红釉瓷中红色饱和度最高的红釉瓷。
其次釉面光泽度、纯净度第一。
釉水表面生成一层透明釉,是华夏红釉瓷中釉面光泽度、纯净度第一的红釉瓷。
最终烧制出来的中华红瓷器,釉色与造型交相辉映。
要知道,陶瓷上那片大红,曾是陶瓷史上千古难题。
多少年来,人们梦想把这人间最美的色调搬上瓷面。
在华夏陶瓷艺术长河中,唐代发明了铜红;
后来,有了宋代的钧红瓷。
明清时期的祭红、郎红、胭脂红、豇豆红、珊瑚红等红色釉瓷。
尽管这些红色釉瓷的色泽也并非真正的大红,可就因为那一份“红”,使得烧制工艺要求极高。
因为那一份“红”得来不易,这些陶瓷也就成为皇室内廷和历代国内外收藏家追求的珍品。
因为那一份“红”难成,陶瓷界常诉“十窑九不成”、“千窑难得一品”的苦衷。
民间至今还流传着,“陶女浴火炼红瓷”的悲壮故事。
而对于“大红”的追求,近现代西方各国也竞相投入巨资,可研制工作至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因为釉下彩瓷器要求一定的白度、硬度和透明度,要在1300℃的高温下才能烧成。
而促成陶瓷上大红色的釉料,在温度升至800℃这个临界点时,“红颜”完全褪尽。
这根烧制釉里红瓷器是一样的,铜元素呈色温度是八百度,在高就会挥发掉。
而烧制瓷器的烧成温度,却是需要一千两百度到一千三白度,这就是矛盾。
而在这里,烧成中华红釉色的难度,比釉里红还要更上一层。
此时,需要的是大红,不是什么红都可以的。
所以说,一片“中华红”的的问世,引起了“当惊世界殊”。
陶瓷也从此有了大红,而且是釉下彩大红。
这样的瓷器,虽然是单色釉,虽然是一只胆瓶,虽然器型简单,但是真要制作出来,就说漂不漂亮吧?
所以,不管在它是不是近代才出品的高端红瓷,这种瓷器都以无可抵挡的魅力,成为国礼用瓷。
红釉瓷器,早就在陈文哲的烧制名单之中。
从刚开始的胭脂红,到宝石红,再到现在的大红,一步步提升,终归是让他触及到了最顶级的釉色。
青釉最顶级的三色,他已经完成,红釉也即将走向巅峰,接下来呢?
现在还不是深入研究红釉的时候,毕竟做什么都需要一步步的来。
现在是在对汝窑瓷进行收尾,中间有时间做一些红釉瓷器,稍微探索一下还是可以的。
陈文哲知道,发明高温大红瓷器以前,逾千年来,无论是华夏还是外国,无论发色元素是铜、铁,还是金,烧制成的红色瓷器,其色相约为枣红、棕红、铁锈红或紫红。
这些都不是华夏人最喜爱的与华夏国旗、国徽颜色一致的大红色。
建国之后,国内的一些顶级制瓷大师,现代历经20年艰辛,攻克成千上万个难关,在1200℃以上高温,经多次烧制,终于烧成了颜色鲜艳、高贵华丽、喜庆吉祥,与国旗国徽颜色完全一致的高温大红色瓷器。
这样的瓷器,每件的拉坯、成形、雕刻、镂空、上釉、描金、彩绘,全部采用手工精心制作。
最后颜色鲜艳、发色均匀、光致貌美,这就是国之瑰宝——瓷中之珍品——中华红!
中华红烧制难度很高,工艺复杂,通常要四次进炉。
一是素烧;二是釉烧;三是红烧;四是金烧,在这个过程当中,失败率很高,所以才会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首先红瓷的形成难,铜红在800度要分解,中华红在1150度的高温下成瓷,难中之难。
再就是贵,首先材料贵。
红釉是用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的,金属钽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稀有金属,可以说中国红瓷是用黄金烧成的。
成本高,烧制困难,那么最终的成品就是好。
瓷好,陶瓷通常以烧制温度来划分其优劣。
低温陶重,高温细白瓷、玉瓷轻。
而中华红在上千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玉如凝脂,足显珍贵。
再就是材料贵,红釉是用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的,金属钽是比黄金还贵的稀有金属,且红瓷上的金色图案是用纯度在99%以上的纯金烤制而成,可以说中华红瓷是用黄金烧成的。
中华红瓷只是从用材方面,就体现了高贵艺术珍品的品味与内含的现实价值。
所以,这就是现代艺术品,也不是谁都可以见到,就不要说买到收藏。
这一次是陈文哲想到了胆瓶之中有这种器型,再加上不管是汝窑、珐琅彩,烧制起来都需要三次、五次入窑,所以他就顺手烧了这种四次入窑的瓷器。
第1109章 远超古人的现代工艺
对于陈文哲来说,中华红这种瓷器,除了烧制起来比较麻烦,其他都不是问题。
像是工艺、发色、器型、釉料、瓷土等等,他都可以完美拿下。
只不过,就算他手艺精湛,通常情况下,这种中华红瓷,在烧制中也只能是三件中才能产出一件成品。
大型成品中,十多件瓷坯中,才能有一件成品,这就是所谓的“十窑九不成”。
近乎苛刻的制造工艺与极低的成品率,却是更加彰显了中华红瓷稀缺性与珍贵性。
通过隋侯之珠学过了中华红瓷器的制作,陈文哲有点感慨。
怪不得古人做不出大红的釉色,主要是工艺太麻烦,随机性太强。
就算是他通过传承得到很多经验,也没法保证成功率。
毕竟他得到的传承,也是一些现代大师摸索出来的,就连他们都不能保证成功率,陈文哲这个再传弟子,又怎么能保证成功率?
虽然烧制成功率不高,但是多做几件,还是会烧制成不少。
再说,陈文哲已经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他的烧制成功率,应该比很多人都要高。
所以陈文哲开始更加认真学习中华红瓷器的制作方法,等完全摸熟了,研究透彻了,才真正开始动手。
此时,他按红瓷的用途,日用礼品瓷和观赏礼品瓷,开始分门别类的制作。
日用礼品瓷器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使用为主的器皿等陶瓷质产品。
如碗、杯、盘、笔等。
这些的器胚做起来不难,难的是釉色和工艺。
因为相比古代很多顶级名窑,或者皇家御窑生产的官窑器,现代生产的国礼用瓷——中华红瓷器,都要好的太多。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方方面面,现代人做的都比古代工匠要好。
甚至可以说,从刚开始的瓷土选择,研磨、陈腐、制胎,一直到釉料选择、彩绘、上釉、烧制,所有工艺,每一道工序,都要比古代工艺要好,要更加的精益求精。
这一点,恐怕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现代工艺品怎么可能比古董要好?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不要以为现代工艺品,工艺水平相比古代就低。
事实恰恰相反,以后看到什么“现代无法复制”的那些说法,记住,这不是说现代工艺达不到那件文物的水平质量,而是说未能百分百按照原先的工艺流程,复制出一模一样的效果。
这可能是由于老工艺失传,或者原料不同等等各种原因。
但绝不存在说,运用现代工艺,都做得不如老祖宗好的这种事情。
世界在进步,不管古代的工艺水平有多高,那也是落后时代的水准。
很多工艺,现代人不止是超越古代,而且远远超越。
只是有些古代方法失传了,我们不知道古人怎么做的过程。
最后说下失传这事,一般人听到总觉得好可惜。
可以反过来想,大部分失传的手艺,很可能是因为这个技术方法,已经被更加好的技术替代。
比如青铜器铸造的泥范法,现在可以用石膏,可以用失蜡法,好很多。
冶铜冶铁就不用说了,在瓷器制作上也是一样。
现代人能够使用的原材料,就绝对不是古人能够相比的。
还有工艺,现代人能够接触的古代工艺,能够了解的古代工艺,也绝对不是受限于当时科技、文化等等领域的匠人,能够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