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如唐代至五代的大理三塔,唐代至金代建的云居寺塔和石经,宋代释伽文佛塔等。
这些佛塔、寺庙之中,往往还有一些石书雕刻。
石书雕刻就是碑文一类,碑的种类有纪念碑、记事碑、功德碑、寺庙碑、殿字碑、陵墓碑等多种。
除极少数为无字碑外,一般都是文字碑。
通常碑的碑体上刻以文字,有的伴刻纹饰。
碑座、碑盖多雕刻纹饰、鸟兽、花草、吉祥物,帝王家的碑盖上还雕刻有龙凤等。
制作碑的石料以大理石居多,砂岩、花岗石也常用。
石碑有的个体巨大,有的成为群体碑林。
石书则以石代纸、以镌刻代笔写,巧夺天工。
石碑、石书雕刻名作甚多,如《长安碑林》包括从汉至清的历史碑碣3000多种,是全国最大石书藏馆。
它与正在兴建的开封《翰林碑林》,合在一起可以说是碑的海洋。
这两根地方集历代著名书法家之楷、行、草、篆、隶、魏体书法之大成。
除石碑书和山崖石刻等大型雕刻外,还有另外一些石书石刻。
如帝王陵墓中的哀册,和现代精刻小型石书等。
如唐太子墓中发掘的100余件汉白玉哀册,现代川都用瓦板岩刻制的《三十六计》石书六本共26页1278字,用打眼线装订成册,每页厚2.2.6mm,可供翻阅。
除了这些石雕,就是石狮石刻数量最多。
我国石兽雕刻中,石狮雕刻别具一格,制作量无计其数,装饰用途广泛。
如皇宫、宅院、官衙、庙字陵墓和现代的大型商厦、宾馆、酒楼大门两侧的石狮雕刻和桥梁、碑、坊的石狮装饰雕刻等。
石狮体态造型变化多姿多样,如站、蹲、卧等,千姿百态,且常有地域性差异。
雕刻的石狮取材广泛,多用砂岩、大理石和花岗石雕成。
石画工艺品雕石画,与生活艺术用品石雕石刻种类很多。
如石崖画、天然彩石画、镶嵌石壁画与石屏等石画雕刻;
端翕欲、鲁、洮河、松花、天坛(或盘古)与贺兰等名砚石雕;
镇纸、文具石雕;
茶具、酒具、烟石具、灯具和桌、椅、凳茶几等日常生活用品工艺石雕等,其数量大、制作精;
砚雕等独具风格,成为中华石文化的奇葩,镶嵌石壁画是当代石刻艺术新一绝。
如新落成的中视塔一楼大厅的彩色石山水画雕刻,气势宏大,技艺令人惊叹。
到了现代,石雕也没有成为历史,反而更多,因为加工工具更加先进,加工石雕更加容易,所以纪念石雕开始兴起。
为美化城市,提高人民大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生活,纪念先烈和英豪等,我国修建了一些城市园林和纪念石雕。
尤其是1978年以来,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和纪念雕塑发展很快。
这一时期大理石和花岗石雕刻空前盛行,其中有一批是不可多得的珍品石雕。
如前叙述天门广场的汉白玉浮雕,纪念堂及川都人民南路的汉白玉和蜀白玉雕像,津南开大学的汉白玉雕像。
以上各类石雕刻艺术,往往在一座大的建筑中包罗有两种或几种。
如寺庙石雕中常包含碑、坊、塔、狮等多种石刻。
其相互衬托、装饰浑然一体,形成一套完整的石雕群体艺术,其文化艺术综合价值极高。
这些就是中华石雕文化,既然中华家有,国外也有,而且其艺术水平也很高。
在西方石雕从业人员被称为石雕家,他们跟画家,美术家被看着是同在一个群体。
而在我国石雕从业人员被称为工匠,他们社会地位低下,只被称为一般的普通从业人员,甚至是粗工。
伴随着西方石雕的流入,这些石雕从业人员才被认同,石雕被列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时我国石雕家的地位才被提升,才增加了社会公众对石雕家的认同。
这是西方石雕与我国石雕,有何区别的其中一个原因。
从实践层面来讲,在近代,尽管我国石雕工匠与西方石雕家,在创作形式上极为相似。
但是两者肩负的社会责任,大相径庭。
在我国,石雕人员仍然是传统分工中的一员。
其主要职责是为寺庙建筑塑像、为建筑雕刻石头。
一方面,他们没有独立创作的自由空间。
从表现对象、作品所处空间等方面来讲,他们的作品缺少介入社会现实的能力。
而在西方,在“工作室”自由创作的石雕,能借助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观察,作品力量丝毫不弱于同时代的画家。
接受各方定件、从中获利的西方石雕,其作品则可以进入各种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
比如广场、街头、公园,其作品自然会引起公众关注。
这也是西方石雕与我国石雕,有区别的另一个原因。
“这是一座外国神庙?巴勒贝克神庙?”
就是因为看到了一座外国风格的建筑,陈文哲才会想到西方石雕。
他还真没想到,接下来居然看到了一座缩小版的寺庙建筑。
此时想一想,仿制这座寺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它是《世界遗产名录》中,最神奇的遗迹之一。
只不过,陈文哲看到的这些缩小版的西方建筑,怎么感觉味道不对?
“居然带着点讽刺意味?像是假货?或者他表达的意思,就是说这些建筑是假货?”
看着看着,陈文哲笑了起来,这里的缩小版本的西方古代建筑,每一座看着都有点猥琐。
如果放大到真实版本,看着也许会感觉震撼,但是缩小了,是真不太好看。
这也许就是作者的本意?他就是看不上这些西方建筑?
第1883章 真伪古遗址
如果不了解西方文明,看到这些建筑肯定会感觉震撼。
比如在黎巴嫩中部的贝卡谷地中,有座距今两千年历史的古罗马遗址:“巴勒贝克神庙”。
这座石头神庙非常巨大,即使跟现代建筑比,也算霸气侧漏了。
它之所以称之为“神奇”,是因为它有不少巨石非常沉重。
如主殿“朱庇特神殿”的基石,最轻的也有800吨。
在神殿里面,其中有一块叫“南方之石”的巨石,高4.26米,长21.3米,宽3.04米,重量更是达到了1240吨。
其次是一块叫“孕之石”的巨石,重达1100吨。
在这些巨石下面还有较小的7块巨石,每块估计都有350吨重。
不仅如此:神庙门口还有一块1650吨的巨石。
很多人对一千六百吨,八百吨,350吨这些数字没有什么概念。
那么举个例子,在故宫保和殿后面,有一块御路石,称之为“云龙石雕”。
它长16.57米,重约250吨。
当年为了把它从70公里外的房山运到了城里,使用的是洒水结冰,再在冰橇前方再次洒水,使冰面上形成水膜。
这样才能以最小摩擦力的状态下,一寸寸的拖行。
据明朝史料《两宫鼎建记》记载,西元1420年,我国古人为了运输这块巨石,动用了2万民夫。
其中还使用了1800头骡子(累死无数),200辆16轮大车。
最后花费了十一万两白银……中西方对比一番,感觉明朝弱爆了?
但500年前的明朝,其技术条件和财力,真的不如两千年前的古罗马人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了解一下“马挽具”历史:
在公元8世纪前,西方驾驭马匹的惟一手段是“喉-肚带挽具”。
这种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病,皮带特别容易勒住马的咽喉。
马用力越大,皮带会将咽喉勒得越紧,结果自然会使马窒息。
这种现象在骑兵作战时,表现得更明显。
不论马和骑手多么好,远距离骑马都会遇到严重的障碍。
而劣马则不仅容易疲劳,而且会闷塞至半死。
直到6世纪,随着匈奴人入侵匈牙利,“胸带挽具”这一先进的马挽具,才由中亚传入欧洲。
公元568年,阿伐尔人入侵匈牙利时,将我国胸带挽具和马登传入欧洲。
至公元8世纪后,欧洲普遍用上了这一先进马挽具。
公元前1世纪,我国古人又发明了“颈圈挽具”,一千年后再次传入欧洲。
在“颈圈挽具”的基础上,我国古人又双叒发明了“肩套挽具”。
这种更简单实用的挽具,将在颈圈的两侧的挽革直接拴到车上,直至今天仍在全世界普遍采用。
根据上文我们能够想到:用古代欧洲的马挽具,马会出现好几种情况。
首先因为勒紧喉部,而疼痛罢工;
其次,使马颈部受伤窒或息。
正如李约瑟所说:“(古代欧洲的)项前肚带挽具不可能拉近代的车辆,即使是空车。”
陈文哲特意查了一下,近代欧式马车有多重?约六百斤至一吨。
那么15世纪的我国,在拥有人力物力和最先进的挽具的情况下,运输250吨重物都很艰难。
而欧洲人在8世纪前,他们的马连600斤—1吨的重物都难以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