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还有没有?这种瓷器有多少我要多少,我也是行内人,有一家古玩店,只不过店还没开,这一次出来是为了寻找货源,当然,我不做高仿,只要真品,你这些五彩瓷虽然看着不怎样,但是怎么也是古董,正好用来开店装点门面。”
“你别说,我还真有几件!”年轻的老板笑了。
要不是看到陈文哲一下买了三件戗金器,并没有因为数量多砍价,反而多给了钱,他怎么会把这些明显看着就是古董的瓷器拿出来?
虽然不认为手中的瓷器是珍宝,但怎么看都是古董,是真正古董,现在就不愁卖,就是价格高低的问题。
这一点年轻的老板还是很清楚的,如果不是想要卖个高价,他手中的这一批瓷器,早就卖光了。
今天也就是看陈文哲是个豪客,要不然他才不会这么热心。
第1851章 大明赤绘
年轻的老板还是很得意的,古玩行就是一次开张吃三年。
他这也算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就吃十年的典范。
想到这些东西他已经藏了大半年,年轻的老板就忍不住心动,还是赶紧卖了吧。
虽然没花多少钱收到的,但是压在手中终归是窝心!
陈文哲可不知道这位是什么想法,他也没什么坏心思,就是想要多买几件珍品。
接下来陈文哲还真是有点惊喜,因为他看到了两件五彩玉壶春瓶,还有两件梅瓶。
这还没完,元代的经典瓷器是哪一种?自然是大罐。
所以,陈文哲还看到了四只大罐,而这时还没完,他进入在这四只大罐里面,发现了一些碗盘碟,除此之外,居然还有两只与五彩扁壶。
看到这时,陈文哲都有点自闭了。
面前这位是不是也有金手指,他很明显是发现了一座元代的窖藏。
因为眼前的这些瓷器,都不是出土器,反而更像是窖藏器,因为保存的太好了,还没有泥腥味,更是没有土锈。
“冠绝天下”五彩瓷,真不是吹的。
元代能够做出冠绝天下的青花,做五彩自然也是不差的。
而彩瓷之中分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
这个分类并不是古人在开始生产彩瓷的时候就进行的分类,而是逐渐形成的一个过程。
比如斗彩这个词,明代反而没有人称之为斗彩,明代直到清代前期都称之为五彩。
明瓷就有这个特征,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分类,然后很具体地加上前缀。
眼前的这些瓷器,一看就知道有年头,这一点并不能因为保存的好,而掩盖过去。
这一点显然这位年轻的老板并不懂,他就是个外行。
当然,他肯定也懂一些瓷器鉴定知识,最起码他很确定,这肯定不是明代的瓷器。
明代五彩太出名了,像是眼前这位年轻的老板,肯定会专门学习一些明代五彩的鉴定知识。
这样一来,他可就掉进坑里了。
明朝五彩的特征,第一个是明五彩都叫青花五彩。
它还离不开青花,此时五彩上的蓝色是用青花来表现的。
那它要做一个作品,就有一个问题出现。
青花是第一次就要画上去的,剩下的色彩要第二次再画上去。
因此,当你看到一个还没有二次入窑的半成品,它的画面是非常抽象的。
陈文哲就碰到过无数次,有人拿青花给他看,说这青花非常怪,图案非常地不完整,看不出画的是什么。
这种一般情况下都是半成品,当时没有二次入窑就流入民间。
历史上有人碰到过这种东西的时候,就会偷偷藏起来,然后拿到景镇进行二次加工,就是把有彩的地方全部补上。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专业术语叫:后挂彩,是指间隔了几百年后再度挂彩,有作伪的嫌疑。
后挂彩出现的时候有的商人会钻空子,晚清到民国初年,后挂彩风行。
原因是那时五彩比青花贵,那就一定有人想办法把它变成五彩,有人就拿纯青花的往上添彩。
怎么区分呢,很简单,你设想把那个彩去掉后图案是不是完整的,是完整的,一定是后挂的,不是完整的,只是有可能后挂。
晚明的五彩以红绿为主,色彩的表达比较简单,它不强调过多的彩。
曾有一件这样的大罐,在2000年香江创下过我国瓷器的世界纪录,4400万港币,这个纪录保持了很久。
明代红绿为主的色彩,使其浓重的表现意图一目了然,后来就变成一种流行,就是大红大绿。
过去认为,红配绿是一种很怯的颜色。
但是,它就用红和绿这种颜色强烈的碰撞,形成一种风格。
这种风格在霓虹还被命名为:大明赤绘,以红为主。
明代晚期流行以红为主,但也有以绿为主的,也叫大明赤绘。
有明一朝,200多年,只有万历时期五彩可以和青花抗衡,占有半壁江山。
其主要原因有不少,首先是因为当时奢靡之风充斥市井,五彩比青花热烈,显得宝贵,这种媚俗的倾向就十分的明显。
其次是文化的审美趋势使然,我们把已知的文化排序的时候就会发现,文化的审美是有趋势的。
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比如瓷器,唐代的秘色瓷、宋瓷、元青花、明五彩。
按的是一个从含蓄到委婉,到通俗到直白的这么一个趋势。
含蓄的东西理解它需要你有功力,但直白的东西不需要,颜色的浓而艳非常容易获得人的一般好感。
比如小女孩,当她对社会知之不深的时候最容易喜欢大花裙子,这是天生的,不用人去教,是一种直觉。
对于修养不高的人来说,色彩就不能太素,所以,五彩在明代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陶瓷的过渡期彩瓷生产得非常少,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时候,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就降到最低点。
到了康熙时期,五彩迅速地达到了顶峰,我国彩瓷剩下的两款珐琅彩和粉彩都是这个时期创造的。
当时珐琅彩和粉彩还没有构成市场的重点,再加上斗彩,这一朝真是五彩缤纷。
明代五彩这么出名,元代的五彩混杂其中,就显得有点美中不足。
这才是一些半瓶子醋,不知道元代五彩,看不上元代五彩的重要原因。
五彩元代创烧,明代发扬光大,清初顺治虽然有,但是,只有到了康熙才一时云集,迅速增多。
如果这批五彩瓷不是明代,也不可能是清代,因为清代更加不惜工本制作瓷器。
瓷器好不好,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成本问题。
比如说康熙时期生活开始富足,不再计较五彩二次入窑的成本。
虽然多了一道程序,但是也多了一层美丽,说明康熙时期我们有能力做这件事了。
清朝的经济,在康熙一朝得到了迅速的复苏和发展,可以接受这个成本。
而且还受一般人的喜欢,这是主要原因,跟政治原因关系不大。
当然,不是说元代政府就没钱,就没有好东西。
第1852章 不管大小,五万一件
不说元青花,就说之前的戗金器,就绝对不简单。
在元人蒋祈《陶记》中,曾提到当时瓷器装饰技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
在明初《格古要论》中有“青花,五色花,戗金”的说法。
大海博物馆藏有一只堆花戗金碗,可以看出元代的这种空前绝后的特殊装饰方法。
在神都元代墓葬,及元代窖藏中出土的器物中,都有这种堆贴方法装饰纹样的标本发现。
据黄云鹏先生《黄窑说瓷》著作中指出,戗金,即金箔贴金,是漆器戗金工艺在瓷器上的应用。
元代多在蓝釉,卵白釉上进行戗金。
今仿者多用毛笔蘸本金粉描绘纹样,易辩真伪。
也是因为这个,陈文哲一眼就能认出戗金瓷器。
可惜,他没有发现元代蓝釉瓷器上做的戗金器。
要是能发现一件,很明显更加珍贵。
不过,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毕竟元代开始的大航海,还是很出名的。
早在1975年南韩海域发现了我国元代的“新安沉船”,船上载有一万多件瓷器。
大部分是龙泉窑产品,说明了元代外销瓷的规模,其出口已遍及东南沿海。
为此,在国外的博物馆里,也藏里有元代五彩瓷器标本,例如,霓虹松冈美术馆藏的两件元代五彩瓷器。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详细记载元瓷输出状况。
元瓷出口的主要贸易国有霓虹,朝,越南南越,马来东南亚国家。
还有北非一些国家,像是埃及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中亚、西亚地区的国家,再就是欧洲。
这么大的贸易范围,沉船想来是不会少的。
以后陈文哲还真需要好好研究一下元代的海上航线,到时候发现几艘元代沉船,没准元代五彩瓷、元青花、元代戗金器,都能够有所发现。
可惜,元代五彩还是很少见,因为元人不太喜欢。
历史上,在元代“国俗尚白,以白为吉”的影响下,釉上五彩瓷器的生产数量有限。
由于传世下来的实物稀少,可靠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缺乏,许多人对元代乃至明初时的五彩瓷生产状况,并不十分清楚。
特别是对元末明初的实物,更是缺乏研究,要不然陈文哲这一次还真不能捡漏。
“不管大小,五万一件,要不然这些东西我就继续收藏。”
看到陈文哲双眼放光,这是很喜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