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特别是钧窑瓷器,更是别具一格。
放大镜观察,蚯蚓走泥纹,用气泡一个个串连一体呈立体的爬行状,青蛙卵纹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
还有牛血纹,血色深红暗沉杀气腾腾,庄重威严等等,难以一一叙述。
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难以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是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现。
可惜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就是钧窑瓷器的真实写照。
由此可见,当时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
于是各地群相仿效,窑口林立,但仍然不得要领。
今研究文章汗牛充栋,考古窑口不计其数,因都未见过北宋官造钧瓷,也只能是管中窥豹。
当然,任何技术,只要现代人想要研究,而且舍得投入,就肯定有所收获。
比如从1955年,禹县(今禹州)陶瓷厂就已经开始研制、探索湮没已久的钧瓷胎釉的基本配方与烧成技术。
他们不仅烧制出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等传统色釉,还发展了十多种花釉。
之后还增加了现代日用器皿、艺术陈设瓷等新品种。
这样以来,陈文哲研究钧窑瓷器,就变得比较方便。
毕竟他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如果找到的资料更多,那没准还能站在前人的脑袋上。
可惜,真正的精仿钧窑,做起来还是十分困难。
毕竟钧窑瓷器的一些特征,实在是太过出名。
有人认为钧窑的必备特点,就是釉面具有“蚯蚓走泥纹”。
当然,这不完全正确,只能说是特点之一。
很多馆藏钧窑的釉面,是不具有走泥纹的。
因为在当时的官窑,力求釉色均匀。
但由于少数器皿在烧制中的窑温、釉色原料配比、烧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釉面在温度中的变化还原不一,才形成了走泥纹。
只能说,北宋钧窑做到窑变可控,蚯蚓走泥纹是其特征之一。
用气泡串起一条条呈立体状的蚯蚓奔爬,蛙卵纹,鱼卵纹包裹正欲孵化而出的鱼籽,等等。
北宋钧瓷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在于它对釉面随心所欲的表现力。
钧,即重量,北宋早期官窑钧瓷分量沉重。
中华瓷文化的传统风格,就是外表朴实而内秀其中。
所谓“华夷光暗滋”的含蓄内敛,道出了宋瓷的本质特点。
五代柴窑瓷器发色的鲜美,以及色调的神奇变化,是我国瓷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牌。
在柴窑瓷的光辉照耀下,宋,元瓷艺向着风格不同,但技艺精深非凡的道路上发展,掀开了我国瓷艺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
原创一直贯穿始终,原创是瓷艺生命的灵魂。
一个“隐”一个“显”,道出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内在本质。
从石器时代东方人便对玉石内蕴的无穷魅力深深吸引,拓展了东方人领悟自然奥秘宽度与厚度。
可是直到如今,西方人仍然认为只有闪闪发光的东西才有价值。
对自然环境的细微观察,并在瓷器上把它们表现出来,是钧瓷的核心技术所在。
这种表现艺术的高度让人惊叹,并一直是贯穿北宋和南宋宫廷制瓷的主流技术。
瓷器纹理从北宋的“隐”到南宋的“显”,以至官窑,哥窑纹理的表面形式对元代瓷艺产生了直接影响。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所以,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
第1607章 钧瓷无对,窑变无双
传统钧瓷瑰丽多姿,釉色也不简单,跟之前的单色釉瓷器,更是不同。
钧窑瓷的出现,让瓷器有了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
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
加上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更是让钧窑瓷有巧夺天工之美。
那么,这么美丽的钧窑瓷,到底是怎么烧成的呢?
钧窑烧成温度,已经不是低温,所以它也不是低温釉瓷器。
钧窑的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350℃-1380℃之间。
延承了传统钧窑胎质细腻,釉色绚丽夺目的特点,又结合了现代审美,器形饱满玲珑。
独特研制的玛瑙釉水,在烧制后形成更加鲜明的层次感,十多种釉色绚丽多彩。
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流纹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这样的精美瓷器,其实要是认真研究,从历代以来的文献之中,也可以看到蛛丝马迹。
比如清代道光年间《禹州志》记载:“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之中有镇曰‘神垕’。有土焉,可陶为磁。”
窑变,是钧瓷的一大特色。
清代蓝浦《JDZ陶录》赞美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
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另一大特点,在古籍中同样有记载。
明张应文撰《清秘藏》“均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讹作均,相沿已久,胎质细,性坚其体略重。釉具五色,浑厚浓润,有兔丝文。红若胭脂朱砂者为最,青若葱翠紫若墨者次之。
其釉分为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橘皮釉亦属后起者,故兼有紫斑者居多。无釉之处呈羊肝色或芝麻醤色,乃真物也。
均称厚而匀、元瓷釉厚而垂、均之胎釉皆细、元瓷之胎釉皆粗、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
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民国刘子芬《竹园陶说》“古瓷不重彩绘,所有之器皆纯色,市肆中人呼为一道釉。其实高贵之品,自以一道釉为古雅,青花亦较五彩隽逸。
世风渐薄,彩瓷风行一世,不知古意既失,价值自低,唐宋人尚青,明清尚红,近日西商则重紫,均窑紫器一枚价值万金,安得起古人而正之哉?
虽然彼亦有说以处之矣。宋时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浓丽无比,紫定,紫均,其器皆纯色,元瓷则于青釉中夹紫釉数片而已。古窑瓷器,釉汁滋润,均窑之釉如脂膏。”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
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钧瓷无对,窑变无双”!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钧瓷挂红,价值连城,钧不挂红,一世受穷”等等。
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钧瓷形成,有其复杂的过程。
由于钧瓷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
浅如天青,深如天蓝,比天青更淡者为月白,而且具有莹光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其色调之美妙,为一般窑口的产品所不及。
钧釉在化学组成上的特点:三氧化二铝含量低,而氧化硅含量高,还含有0.5~0.95%的五氧化二磷。
早期宋钧在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之比介于11~11.4之间,五氧化二磷多数占0.8%。
官钧釉的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之比为12.5左右,五氧化二磷在0.5~0.6%之间。
窑变釉是一种典型的二液相、分相釉。
釉中氧化铝含量低,氧化硅含量高,并含有极少的氧化磷。
釉中的红色,则是由于还原铜的呈色作用。
由于采用还原气氛,降低了氧化铁的含量,烧成的釉色以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为主,并出现错综掩映的多种窑变釉色。
窑变釉是一种艺术釉,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也最复杂。
它的最初出现,完全是偶然的。
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某些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出乎意料之外的颜色和形态。
钧窑的釉色基调是青色,偶然有在青色中出现或深或浅的红色或紫色来。
而这种紫色,有时像云后迸射出万道霞光,有时像万里晴空飘浮的彩云,变化无穷。
人们对此现象无法解释,就称之为窑变。
在长期实践中,瓷工逐渐认识并掌握了铜红的成色技艺。
钧窑的瓷工是首先运用铜红工艺的,这说明当时已经能充分掌握铜元素的还原技术,这是瓷艺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
可以说,钧窑不仅开创了我国窑变釉瓷器的先河,而且钧窑器物的成型和高超的烧窑技术,一直为后世赞叹不已。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钧窑瓷器是北宋时期出现的一种最特殊的青瓷。
而它的前身,显然是唐鲁山窑花釉瓷器。
钧窑窑变的特殊性,除了在于强还原焰下呈现的铜,从2价还原到0价而出现的姹紫嫣红外,特殊的釉面结构也影响到它的显色。
一般来说,钧窑的釉区别于其他窑口青瓷的最大之处,是它的釉结晶结构,呈现一定的纤维状。
如果用放大镜观察钧窑瓷器的釉面,不难发现,这种纤维状结构主要是显色部分。
而纤维状结晶和玻璃状均质结晶(就是不显色部分)之间,有很大的气泡。
这些气泡有不少突破釉面,造成钧窑瓷器釉面呈现橘皮棕眼状。
这显然有助于光在釉面的散射,使得钧窑窑变颜色的层次感更加丰富。
这一般是加入石灰碱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