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423章

作者:重庆老Q

第八十九章 实业

1667年2月4日,建业城。

随着新年的即将到来,整个城市愈发热闹起来了。尽管这里地处热带,有点显不出过年的感觉,但政府部门和众多商家,却尽力地在装扮这座年轻的城市,来渲染年结的热闹。花灯,彩带,对联,灯笼,以及家家户户的门上贴着一张大大的“倒福”。

在人口稀少的汉洲境内,也难得开始出现了人头涌动,车马相挨的景象,灯火阑珊的街道上,人们个个脸上挂着掩盖不住的笑容,个个红光满面,兴奋不已。辛勤劳累了一年,多少攒了点钱,是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

靳宝生看到四岁的女儿突然停下了脚步,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一名五六岁的小女孩,而对方手中正拿着一根糖人,不断地舔食着。

“爹爹,我也要。”女儿仰着头,稚声稚气地说道,脸上充满了渴望,旁边七岁的老二也是下意识地舔着嘴唇。

“妞妞乖,糖糖吃多了,肚子里会生虫。”靳宝生看了一眼那个正在吃糖人的漂亮小姑娘,瞧着就像有钱人家的孩子。这个糖人,估计得花三四分钱吧,还不如回家喝糖水,要划算得多。

“你骗人!”却没想到,那个正在吃糖人的小姑娘脆生生地说道:“吃了糖,肚子里不会生虫的。只有牙齿才会生虫!……不过,我娘娘说了,少吃一点,就不会生虫了。……你要吃吗?”

“妞妞乖,不许随便吃人家的东西。”靳宝生见那小姑娘说着,就要将手中吃了一半的糖人递给女儿,慌忙阻止道:“待会,爹爹给你到市场上买肉饼吃。”

“我要吃糖糖。”女儿却使劲地扒拉着父亲,试图要从对面小姑娘手中接过那半个糖人。

无奈之下,靳宝生便要强行抱起女儿,准备离开这里,免得让人看了笑话。小孩子贪吃,若是任由其讨要无谓的零食,那可要平白花出不少冤枉钱的。自己和妻子在工厂里做工,每月辛苦所得,虽然比在大明地界要赚得多,但也不能这般任意挥霍。

“嗨,这位大哥,即将新年,就是要讨得一份喜庆,就莫要让小孩子落得失望了。”那个吃糖人的小姑娘身边有一位年轻军官,笑着朝靳宝生打招呼,同时,手里递过来一根完整的糖人。

“多谢……”靳宝生迟疑了一下,伸手接过糖人,然后递给了满脸泪水的女儿。

“……九哥,你的糖人可是一点都没吃呀。要不,你将我的吃了,可好?”

“我可不稀罕吃这些甜的。要以我来看,不如去烤点肉串来吃,配上一些香料,那才叫人间美味……”

靳宝生看着远去的两兄妹,心中微微一叹,这些大户人家的孩子,想是一辈子都不愁吃穿,可以心无旁贷地去从军,从政,甚至从事各种海贸贩殖,小小的糖人,在他们眼里,恐怕是再普通不过的小零食而已。

待傍晚时分,靳宝生买了一条鱼,称了一块猪肉,打了半桶豆油,扯了几匹棉布,以及一些细碎的年节物品,便带着一双儿女朝家里走去。

靳宝生此前是大明浙江台州人,十年前,跟着一群族人和乡邻一起自发移民汉洲本土。至建业城后,投靠做香油生意的同乡,再加上获得政府的部分移民补助,很快便在城里安顿下来。

当然,这个“安顿”,也仅仅只是在建业城站住了脚而已,他们到现在为止,甚至还没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屋,还一直租住在政府修建的公租房里。

按理说,移民十年怎么着也存下了购建房屋的银钱,不至于还租住公租房。之所以如此,盖因,靳宝生有一个宏大的理想,那就是想积攒一笔创业初始资金,准备开办一家工场,自己当掌柜。

至于项目,他也早已盘算好了,那就是制作生产家乡的各种酱料,不论是花生酱,还是豆瓣酱,甚至此前从未有人做过的辣椒酱,在他看来,必然会有广阔的需求空间。不说普通百姓日常有大量需求,就是那些远洋商船和海军舰船,恐怕对这种味道鲜美的酱料都无法拒绝的。

“当家的,这猪肉买得有些瘦了点,恐怕熬不出多少油水。”

回到屋里,妻子从靳宝生手里接过采买的年节物资,瞅了瞅那块精瘦肉,不免有些抱怨地说道。

“将就着吃吧。”靳宝生说道:“今日市面上的猪肉已然剩得不多了。前两天,咱们齐国的远征舰队返回本土,听说为了庆功,都快将市场上的猪肉买完了。再加上要过年了,这肥肉可不就一时半会有些缺了点嘛。”

“你说这海军打了胜仗,官府就没想着普天同庆,给我们小民发放一些年节礼品?”妻子一边收拾着食材,一边唠叨着,“记得,几个月前,王室接亲时,还给建业城每个居民发了米面粮油,就是每个孩童,都有一个鸡蛋呢!”

“这王室接亲,是喜事,而且王室为了表示亲民,自然要给我等小民发放礼品。但这海军远征舰队跨越数万里海波,征伐蛮夷,那可是去打仗的。不说要死多少人,就是花费必然也是甚为巨大,官府多半是手里没钱给我们发放物资。”

“听说,十几年前,每逢新年时节,王室和官府都会给百姓发放年节物资,以示与民同庆。如今,这国家发展了,却反而不舍得给我们发放东西了。”

“你净想美事呢!”靳宝生听到妻子的抱怨,不由笑了,“十几年前,我们齐国才多少人口?你再看看现在有多少人口!前些日子,官府不是发了一个人口普查通告嘛,咱们齐国在去年的时候,人口规模已经突破三百四十五万了。你想想,要是再给每个人都发放一份年节礼品,那还不得将官库里掏空呀!”

“你说官府也真是的。咱们现在也有三四百万人口了,怎么还一个劲地在大力移民?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万汉洲银元,可真不值当。若是把这些移民的银钱都分给我们这些小民不好吗?”

“谁说不是呀!”靳宝生愣了一下,随即摇头说道:“这官府每年花费数百万银钱,要是拿来分给每个民众,每家每户都能得好几块呢!这些新移民从大明一路到了汉洲,吃的用的,都是咱们这些老国民在供养着,可我们却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

齐国移民已有三十年,像靳宝生这般对政府每年花费大量财政资金移民而诟病不已的人群也是为数不少。他们都认为,与其花费天文数字的金钱从大明辛苦移民,不如将这些银钱来改善国内民众生活。

虽然,在齐国生活水平明显要高于大明,但广大人民群众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永无止境的。看着每年自己所创造的财富,都要拿出一大部分去分享给那些素未平生的新移民,民众的心理有一些怨言,在所难免。

“对了,当家的。”妻子杨氏突然想到了什么,“今日听老薛在说,市面上新近成立了一家互助钱庄,专门给小微个人贷款,用于开办民间个体商社和工坊所需。而且,这家钱庄不需要太多的抵押物便可从中贷款。老薛打算到这家钱庄去借贷一笔资金,准备去开办一家丝织坊。”

“啊?还有这等好事?”靳宝生吃了一惊,“不要抵押物,便可借贷了银钱出来,钱庄就不怕我们生意黄了,还不上钱?”

“这就不得而知了。”杨氏摇头说道:“不过,老薛说,这家钱庄有王室的股份在里面,应该是王上体恤小民创业不易,并且苦于手头资金不足,所以才开办这家惠民的钱庄。当家的,要不我们……”

“我想想,我再想想。”靳宝生有些犹豫,在他内心深处,钱庄里的钱,可不是那么好借的。犹记得小时候,在县里和村里,凡是从钱庄里借钱,那可是意味着是借高利贷,稍有不慎,便是倾家荡产,被那些黑心的钱庄吃干抹净。

虽然,齐国的几家大钱庄受官府管控,利息没那么高得离谱,但人家也不是搞慈善,做救济的,平白借钱给你去使?

——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人,都极度狂热的追求黄金和白银这两种贵金属。而这,也是目前欧洲国家所大力提倡的重商主义的原因之一,以尽可能地使本国获取更多的贵金属。”

齐天缓缓地走在王宫的花园里,内阁总理张文琪、副总理齐远山和太子齐子兴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而我齐国境内,却是金银不缺,不说山阳堡(今澳洲芒特艾萨市)拥有储量丰富的银矿,就是金城(今澳洲查特斯堡市)、桂州(今澳洲珀斯市)、南都(今澳洲墨尔本市)等地的黄金矿场,也是为数不少。但为长远计,我们在十几年前便陆续封存了一些贵金属矿场,以免金银数量太多,而对狭小的国内市场造成价格冲击。”

“众所周知,不论是黄金也好,白银也罢,不过是在市场当中充作一般等价物,既不能拿来穿用,也不能拿来果腹。当年,西班牙人发现并占据了美洲大陆,获取了海量的金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世界贵金属开采量中的80%都为西班牙所有。这可谓是天上掉馅饼,而且还一直掉了一百多年,想不富都难。富饶的美洲让西班牙的财富多得快要‘溢出来’了。”

“看起来,借助源源不断的金银流入,它一定能成就西班牙人千秋万代的霸业。但恰恰是大量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西班牙的衰落。虽然,它曾一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建立起了欧洲霸权。但如日中天的西班牙,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我们都知道,经济增长与金银的增长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升与消费力提升的同步进行。在一个正向循环的经济体里,金银扩大,意味着消费者和生产者手里的货币都增多了,工场会生产更多的商品,消费者也能购买这些商品,由于商品数量增多能稀释物价上涨的压力,从而保持消费者收入增长跟得上物价上涨。”

“但拥有了海量金银的西班牙,却彻底毁了自己本国脆弱的手工工业和不甚发达的农业。因为,金银获取得太容易,以至于豪奢的西班牙人开启了全球买买买的模式,辛苦运回来的金银,一转手就流向了国外,为欧洲的经济发展助力,却造成本国的生产力停滞不前。”

“简单来说就是,西班牙皇室和贵族左手从美洲抢来的金银,右手就流入了能提供丰富工业制成品的、作为竞争对手的英国、法国、荷兰手中,财富只是在西班牙特权阶层倒了一次手而已,并没有变成资本,西班牙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漏斗’。”

“我们齐国三十年来,不遗余力的大力发展工商实业,努力夯实农业基础,看似走了一条最为艰难,也是最为辛苦的发展道路。但这对国家的未来而言,却是奠定百年国运的基础。我们都需记住,实业兴则经济兴,实业强则国家强。未来国家之间,以及民族之间的竞争,比拼的就是谁的工业实力强大,谁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及谁能在未来战争中经得起更多的消耗。”

“所以,不论是市场上各种推陈出新的金融借贷工具,还是蓬勃发展的对外贸易,都应该着力服务于国内的实业发展,而不能像荷兰一样,贪图所谓赚快钱的轻松和舒适,将其变成我们齐国未来发展的主业。”

第九十章 船业

1667年4月3日,建业,造船厂。

一艘满载排水量达六百吨的帆船缓缓地驶入船坞,准备就海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再次接受船厂的整修。这艘船的型制与齐国目前建造和使用的其他帆船截然不同,整艘船仅配备了三根短桅和挂在船首三角帆的纵帆式帆装。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艘船是齐国目前最新研制的全蒸汽动力船,船只的驱动力将完全以蒸汽机为主,而船上所配备的三根短桅帆装和船首的三角帆,只是作为备用的辅助动力。当船舶通过蒸汽动力,以更高的速度和更为可靠的动力输出时,原有的宽大方形风帆就显得没有多少作用了。

更少的船帆,意味着船上的操作人员也会相应的大幅减少,这对于商船而言,可谓是人员成本上的最大化节约。不过,鉴于蒸汽动力船的技术仍处于继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商人们仍旧处于观望状态。更何况,笨重的蒸汽机和煤炭还要占用大量宝贵的舱位,整个型制规模还太小,这一点就使得蒸汽动力船的民用无限期地往后推延。

不过,这艘全蒸汽动力船,在海试过程中,曾连续不停机状态下,连续行驶了两个月,并且在无风或者微风的情况下,曾跑出了14-15节(1节航速为1.852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堪比飞鱼船的速度。

另外,这艘蒸汽动力船还首次启用了铁制锚链,以取代曾经大量使用的大麻纤维缆绳。其实,铁制锚链的成本价不比大麻纤维制成的锚缆贵多少,并且,铁制锚链还不受干湿交替变化的影响。

相对而言,大麻纤维缆绳使用过程中很快就会腐烂,特别是在汉洲以及南洋的热带地区。而且,铁制锚链在岩石中也不易断裂。锚链可以放在小舱中,而大麻纤维缆绳则需要船上最能干的水手往缆箱里卷绕,这样才能没有缠结地迅速拉出,否则,很有可能会出现堵塞。

“蒸汽动力还是有些偏小,满载负荷下,船只的行驶速度不超过八节。另外机器运行时间久了,整个底舱全都是烟气,这也说明密封性太差。”

蒸汽试验船“风雷5号”船长、御武校尉(上尉)罗顺文摘下军帽,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朝黑山特种机械厂的大匠李璋荣说道。

“这种复胀结构的震荡式的蒸汽机可不就是专门为你们船只特意设计的,蒸汽压力是得到了提升,但几道关键的阀门材料却是有些不过关。”李璋荣有些无奈地说道:“这船上的东西,什么都得讲究一个稳定和可靠。我琢磨着,那些黄铜阀门时间久了,或多或少出现了漏气现象。不过,厂子里正在研制新的船用蒸汽轮机,准备用斜置结构的直接作用式蒸汽机来取代这种震荡式的蒸汽机。届时,可能会效果好一点。”

“螺旋桨结构有什么问题没?”造船厂大匠邵克贵走了过来,急切地问道:“桨片有没有损坏?在推进过程中,转速是否保持一致?还有,螺旋桨舱室有没有漏水情况?”

“螺旋桨结构倒是运行稳定,没出什么大的问题。”罗顺文笑着说道:“不过,螺旋桨的舱室还是有些漏水,过几个小时,必须要用抽水机排水。”

“还是漏水呀!”邵克贵闻言,眉头不由皱了起来:“这螺旋桨舱室还专门使用了油脂密封的轴承,甚至还涂抹了不少煤沥青,居然还做不到完全的密封?看来,这螺旋桨舱室还需要重新设计,在艉轴单独做一条通道,或者做成一个独立的艉管,这样就能避免海水渗漏到所有的底舱。”

“但是,所谓防水都只是降低程度,都是要漏水的。不过漏水也没有关系,这个密封舱嘛,不影响其他舱。只要保持这个舱的水位低就可以了。怎么保持呢?往外抽嘛,有抽水的水泵啦。”另外一名船厂的大匠说道:“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将更大功率的蒸汽机装到船上去。你们想想,要是能驱动千吨以上的大船,而且这种大船还可以不计风向和时节,那意味着我们的海上运力将在此基础上不知道提升多少倍!”

螺旋桨在十几年前,便由齐王提出构想,在蒸汽机搬到船上后,立时被应用到这种新型动力驱动的船上。最早试验用的螺旋桨是用硬木做成的,虽然证明了这种新型结构完全比桨轮推进更为方便,效率也更高,但在使用过程中,却无法承受水力的冲击,基本上跑不了几百公里,便毁损殆尽。

后来,黑山特种机械厂便用铸铁,利用一次成形浇筑的方式,制作出锻铁螺旋桨,这才使得这种最新型的水下推进结构得以大放异彩。但是,螺旋桨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更高的旋转速度。因此,螺旋桨蒸汽船上便使用了带有增速机构的蒸汽机。这种蒸汽机使用了钢索、短环链以及齿轮以获得所要增加的速度。

“听那些船厂的匠人们说,才建成没多久的大兴特种造船厂正在研制一种可以航行在海上的钢铁船。”几名水手一边收着几面辅助帆,一边低声地交谈着。

“钢铁建造的船?!”一名水手闻言,不由乐了,“一块铁疙瘩,放到海里,那还不立马沉到水底了!这种铁船,哪个敢乘坐?”

“俺也琢磨着不靠谱。”那名水手说道:“是个人都知道,这铁比木头沉,放置到水里,肯定会沉下去。你说,大兴特种造船厂是不是在忽悠内阁和咱们海军,想着骗些研究经费吧。那几个船厂的匠人们还言之凿凿地说,一旦这种铁船研制成功,就可以横行整个大洋之上,任何国家的战船都无法击沉它。”

“没错,任何国家的战船都无法击沉它,它自个就沉到海底去了!”

“哈哈……”几个水手听了,都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谁说钢铁建造的船就一定会沉到水底?”一名海军陪戎校尉(少尉)听到这些水手的议论,脸上露出轻蔑地表情,“咱们这艘海试的船,龙骨和肋骨就是锻铁构造,也没见它在沉到海里去!”

“长官,这艘船虽说龙骨和肋骨使用的是铁制构件,但船身和大部分外壳都是硬木,这自然会漂浮到海面上,不至于沉没。”

“全钢铁建造的船,在所有人的下意识当中,肯定会沉到水底。”那名海军陪戎校尉想了想,说道:“但是,钢铁建造的船,只要它的船舱是空的,就可以浮在水上。要知道,空心的船比同体积的实心的铁重量要小多了。任何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力随着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水的重力。而钢铁建造的船所排开水的重力也应该可以与它自身的重力平衡,所以,理论上来说,铁船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

“啊?……”

附近的几名水手听了,均不由面面相觑,这铁疙瘩建造的船,真的可以浮在海上?

——

5月16日,大兴(今澳洲布里斯班市)。

在傍晚时分,两艘来自共工岛(今新西兰北岛)的大飞鱼船(飞剪船)在码头明亮的灯塔映照下,轻盈地靠向泊位。

这两艘大飞鱼船是隶属于汉东商社旗下的商船,船上装满了皮毛、鲸油、海豹油、翡翠玉,以及部分金银铜等贵金属。

其实,相较于技术还未完全成熟的蒸汽动力船,商人们却是对飞鱼船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借助洋流和季风的航线上,飞鱼船的速度可以轻松达到12-15节。

从共工岛至大兴城,两千多公里的距离,满载量千吨级的大飞鱼船跑完全程,只需要六七天时间。即使是前往美洲大陆,大飞鱼船贴着西风漂流带的边缘行驶,也只需40-50天,端的是海上“长跑冠军”。

随着二十多年的发展和技术不断完善,齐国目前已经可以建造满载排水量达一千五百吨级别的大飞鱼船。

飞鱼船有小的干舷,较少的上层建筑,不仅改善了船舶稳定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帆的作用。船几乎贴着水面航行。船身的长宽比一般大于6:1,其水下形状设计成最小阻力休,以提高航速,保持一定的横向阻力剖面,使得整艘船的水线非常优美,甚至在首部水线面有内凹,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呈一种适合于快速奔行的态势,在海上能劈浪(剪浪)前进以减小波浪阻力。

鉴于飞鱼船有着超高速的特性,活动于印度、非洲和汉东的(南太平洋)商船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船型,以便可以加快物资流动的周转速度。而那些活动于南洋地区的商船,因为处于无风带或者微风带,反而大量采用三桅帆船型制的船,以便能更好捕捉微弱的风力。

“哦,上帝!每次登陆上岸,美丽的大兴城总能带给我们一种新的惊喜。”斯科特·莫尔坐在马车上,脑袋探出窗外,嘴里发出惊叹声。

“老莫,嘴里鬼叫什么呢?”同行的水手拍了一把斯科特·莫尔的肩膀,“该不是看到某个漂亮的姑娘了?小心人家将你当做无良的登徒子,把巡警招来了!”

“哦,活计们,你们看看外面的街道。”斯科特·莫尔说着不太熟练的汉语,“明亮的路灯!你们看像不像一条条漂亮的彩带,将这座夜幕下的城市点缀得美轮美奂?哦,上帝,在路灯的照映下,大兴城简直就是光明之城!”

“嘿,大兴城的官府可真奢侈,竟然点起了这么多路灯!”一个水手闻言,也将脑袋从车窗里探了出来,“乖乖,这么多路灯,一晚上恐怕要烧不少钱吧?”

路灯最早起源于15世纪的英国伦敦,当时为了使伦敦冬日漆黑的夜晚明亮起来,伦敦市长亨利·巴顿发布命令,要求在室外悬挂灯具照明,这就是路灯的初始形态。后来,他的倡议又得到了法国人的支持。

16世纪初的时候,巴黎居民住宅临街的窗户外必须安装照明灯具。在路易十四时期,巴黎的街道上出现了许多路灯。就在今年,“太阳王“路易十四还正式颁布了城市道路照明法令。

而大兴城因为是汉洲东部最为主要的鲸鱼加工中心,每月都有十数艘捕鲸船拖着体型庞大的鲸鱼来到大兴港,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巨量的鲸油。在这种情况下,大兴府便着手打造“光明之城”,开始修建城市路灯系统。

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大兴城已有人口八万六千余人,成为齐国境内仅次于建业和威海之外的第三大城市。不过,随着未来齐国在完成迁都后,靠着都城距离较近的地理优势,再加上此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蓬勃发展的工商业,这座城市必然会得以“大兴”,人口规模亦会随之快速增长。

“黄,李,我们的船在大兴港停留五日,这期间,你们准备做些什么?”斯科特·莫尔转头问着同伴。

斯科特·莫尔,德意志人,原荷兰东印度公司雇员,在服务期满后,直接跳槽至齐国汉东商社,并成为一艘商船上的资深水手。在汉洲生活工作的第三年,完成入籍齐国,同时还娶了一名来自安南的妇人为妻。

像斯科特·莫尔这种在结束荷兰东印度公司服役期,转投齐国商社的水手为数不少,这一度让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之头疼不已。千辛万苦地从欧洲招募来的水手,结果到头来却白白便宜了齐国人,不断从他们这里获得大量的熟练水手。

为此,荷兰东印度公司将招募人员的服务期限从最早的三年,一度延长到四年、五年,以此来稳定公司雇员的工作期限。

“听说,大兴至长安(今澳洲图文巴市)的铁路通车了,要不,咱们去体验一把坐火车的感觉?”

“嗯?……火车?!”斯科特·莫尔闻言,顿时也来了兴趣,“就是那种在奔驰在铁道上的钢铁巨兽?我曾经在建业城看到过,发出巨大声响的机车,拖着长长一串车厢,像风一样奔行在铁道之上。哦,上帝,这简直就是神迹!”

“神迹?这是俺们齐国人自己造出来的蒸汽机车,在铁道上,一次可以拉上百辆马车的重物。就是载人,也可以拉好几百人呢!得,明日咱们都去大兴火车站,买上一张票,去体验一把老莫所说的神迹!”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