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367章

作者:重庆老Q

作为回报,我们赠送了他们一些棉布、小镜子,以及数只还活着的公鸡和母鸡,希望这些微薄的物资,可以对岛上土著的生活,有所改善。

为了纪念这座小岛,我决定将这座位于大洋深处的岛屿,命名为孤心岛(今复活节岛)。当然为了宣示我们齐国对这个小岛的所有权,我们在离开时,在岛屿的西北海岸边,埋设了一块齐国界碑。”

“风行4号”舰长匡有杰放下炭笔,轻轻地合上了航海日志,端起固定桌子上的一杯清茶,慢慢的品啄着,然后顺手拿起航海图,开始研究着下一段未知的旅程。

……

1月16日,麦哲伦海峡。

齐国两艘主力探索船在以大风、急浪而著称的麦哲伦海峡中,已经航行了十余天。在这条猛烈风浪的海峡中,两岸陡壁耸立,海岬、岛屿密布。峡中风大多雾,潮高流急,多旋涡逆流,海上时有浮冰,非常不利于航行。

舰队一行两艘船上,虽然有几名原西班牙裔军官和老水手领航,但毕竟过了二十多年时间,许多海况和地形地貌,已然很模糊了。

因而,为了确保船队的安全,船行速度放得很慢,同时,借此机会,舰队司令陆祖生一边指挥船只谨慎驾驶,一边命令水手和测绘人员对沿途海域进行测量和地形勘绘。他发现,此次离开汉洲本土携带的所有美洲和火地岛的地图几乎没有任何用处。这些地图大部分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那里获取,其中还有一份有关海峡的地图,是1624年根据荷兰海军上校埃尔米特的粗略草图绘制的,但是,对探索舰队而言,它根本没有借鉴的价值。

此时,海峡里刮起了强劲的西风,卷起的大浪高达五六米。为了安全起见,舰队驶入海峡东侧一处海湾,以暂时躲避巨大的风浪。

这处港湾(今智利火地岛省首府波韦尼尔市),外部狭窄,而内部宽阔,且深入内陆十余里,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更为难得是,岸边就有一条小河,水流缓缓而又清澈。附近还有几名当地的土著人,看见探索舰队船员登陆上岸后,立刻迎了上来。

为了表示友好,土著人把手上类似回旋镖的小棍子扔给了登陆探查的船员。随后,他们决定带着几名陌生人去见自己的同伴,那个地方可能离岸边有一段路程。于是,几名土著在前面带路,边走边留下记号,以便探索船的水手们跟上。

不久,他们抵达了目的地,果然见到了许多土著人,这些土著人友好的接待了十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十几座木屋建在树木茂密的小山上,所有的建筑毫无艺术性和规律性可言,仅仅由一些枝干靠在一起,搭成箭塔的形状。向风的那一面覆盖着干草和树枝,以便遮挡风雪,背风面则开着一道门,供人进出。

整个部落营地大概居住着五六十名土著,他们用高度抛光的木头做成弓箭,用于狩猎。这些土著四肢短小,体格健壮,头上又黑又直的头发耷拉在耳朵和前额上。他们全都披着海豹和骆马的皮毛,一些妇人的脚踝上戴着一小串饰品。她们把小孩背在背上,低着头正在埋头做着手里的活计。

土著们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贝类是他们唯一的食物来源,当然,有时也会猎杀一些偶尔游到岸边的海豹、海狮等海洋动物。他们连最简单粗糙的工具都没有,甚至没有器皿盛放食物。

“我决定,将我们齐国位于美洲大陆的第一处秘密据点就设在此处。”陆祖生在带着几名军官仔细考察了周边环境后,如是说道。

“在此处建立据点的话,他们的日常补给如何提供?”风行3号舰长、仁勇校尉(中尉)樊福德问道:“待我们返回汉洲本土,可能将是数月之后,若是再组织一支探索舰队前来美洲,恐怕将在一年后。如此,卑职担心,没有船员愿意留在这里。”

“此处海湾平静,鱼类丰富,低空中还有不少飞翔的信天翁,以及零星海豹海狮等动物,这些都是食物。我们还可以给留守人员准备一些土豆和谷物,看能否种植。”陆祖生笑着说道:“此处苦寒,前期必然生活艰难。我们的船员不愿留下,可以理解,也不必强求。所以,我们需另外安排一些志愿者。”

“另外的……志愿者?”几名军官不明所以,疑惑地看着陆祖生。

“船上不是俘获了数十名英国海盗和西班牙渔民吗?”陆祖生悠悠地说道:“他们就是这处据点最为合适的志愿者。”

第二九二章 伟大的航行(七)

1656年2月6日,马克萨斯群岛海域。

“风行4号”探索船在离开那座拥有众多巨大石像的孤心岛(今复活节岛)二十多天后,再次发现了几座小岛。

大船沿着一座面积较大的岛屿(今法属波里尼西亚的努库希瓦岛)海岸行驶,寻找合适的抛锚地。一些独木舟从岸边划了过来,一直跟在大船后面。

最后,“风行4号”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港湾,停泊下来,立刻就有二三十名当地土著驾驶着独木舟朝它行驶过来。

在船员表达出善意后,那些土著陆续登上大船。他们用一些面包果和鱼,与船员们交换了一些钉子和小刀,返回岸上。

第二天一大早,更多的土著人前来拜访,这些人带来了许多面包果和大蕉,甚至还牵了一头猪,全部“卖”给了船员们。不过,这次交易过程中并不愉快。因为,许多土著只知道不断地从船员们那里拿走东西,却又不肯拿出物品作为交换。

最后,一名脾气暴躁的水手,抄起一把短刀向其中一名蛮横抢夺物品的土著砍去,将他直接撂翻在甲板上,然后抛入大海。这对那些隐然要开始哄抢船上物资的土著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那些土著在稍稍惊惧片刻后,立时将这场买卖变得公平起来。

2月8日,舰长匡有杰吩咐一名军官带着十几名水手登陆,准备到岸上采购一些新鲜食物和水果。到了晚间,负责采购的船员们兴高采烈地牵回来十几头猪,以及抬回几筐新鲜的椰果和大蕉。这让船上的厨师终于有了足够的食材为大家提供一顿新鲜饭菜了。

然而,可能是因为上岸采购的船员们向土著提供了许多当地人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儿,前些天还对钉子等礼物爱不释手,没过几天就对这些东西显得有些不感兴趣了。

无奈,贸易只得终止,“风行4号”打算离开这里,去往下一个可以采购食物的地方。这些岛屿上的土著都表现出一样的愚昧,一样的原始。他们的食物粗陋而简单,许多时候,他们只是将水果、草根和水混合在一起,做成一种糊状食物。而盛放食物的是一个脏兮兮的器皿,并且这个器皿还刚刚喂过猪。吃饭前,他们既没有洗过这个器皿,也没有洗过自己的手。让船员们见之,无不侧目,随即,胃部不受控制的开始蠕动。

“风行4号”在一段美好的东风之中继续前进,2月17日,接近了一座远远望去如同一个大大的倒挂葫芦状的火山岛(塔希提岛)。这座岛屿由两个火山高地组成,沿岸有许多珊瑚礁与潟湖。

由于海上风平浪静,大船直到2月18日上午才抵达这座岛屿附近。大船刚刚一出现,便有几条独木舟在微风中划了过来。靠近之后,只有少数船只来到大船边上,独木舟上的土著也没有打算登上大船的意思。他们手上拿着新鲜的大蕉和细小的树枝,从大船边上递了上去,以这种方式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表达友好之情。

随后,船员们纷纷购买了他们带来的各种商品,包括椰子、香蕉、面包果、苹果和无花果,这些东西在船员中间大受欢迎。到了下午二时,在几艘独木舟的引领下,“风行4号”驶入了一处平静的港湾(今塔西堤岛帕皮提港附近),并在离岸边四五百米的地方抛锚。

很快,又有许多土著坐船围了过来,船上载着面包果、椰子、苹果和猪,他们打算用这些东西向探索船换取饰品、小刀、钉子之类的小玩意。

岛上有许多面包树,而其果实就如同面包一般,外面有一层很薄的皮,果核有人的拇指那么大,它的果肉是杏白色的,吃起来就像汉洲本土那些欧裔移民做出来的新鲜出炉面包,而且经过烘烤过后的面包果更加香甜。

这座岛屿是整个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小岛,1606年,西班牙人奎罗斯第一次发现了这座岛屿,但因为该岛较为偏远,不在太平洋帆船贸易的航线上,因此并没有在此建立殖民统治。

岛上的大多数居民身材高大,体型健壮且形体优美,与汉洲本土居民相比较,显得更加魁梧,尤其是男人们。身份尊贵的妇人们个头与巴达维亚城中那些欧洲女人差不多,而那些社会地位较低的妇女们则要矮一些,有的甚至非常矮小。

这些土著人的肤色呈浅黑色,皮肤光滑柔软,面容俊秀,眼睛漂亮有神,连牙齿也是异常的整齐洁白。大部分人的头发呈黑色,可能在这一点上与到访的齐国探索船官兵存在共性,因此彼此之间显得有些亲近起来。

岛上的土著几乎都有纹身,通过艰难的交流得知,他们在长到10——12岁的时候,就要在身体的不同部位纹上图案。

这座岛上物产极为丰富,生长着大量面包果、椰子、香蕉、甘薯、山药、甘蔗、构树、各种无花果,以及许多其他树木。这些植物大多是野生的,几乎不需要人类培育和打理。除此之外,岛上看不到任何汉洲大陆或大明具有的水果、蔬菜、豆子或者谷物。这里的动物只有土著饲养的猪、狗和家禽,当然还有野鸭、鸽子和鹦鹉等鸟类。四足动物除了猪狗之外就只有老鼠了,岛上没有发现过蛇的踪迹。岛屿周围的海水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新鲜鱼类,它们俨然就是岛上土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宝库。

可能正是因为各种天然食物太过丰富,根本不虞温饱,所以,才使得这个岛上的土著一个个身形壮大,体格优美。这些土著,可真特么的走运,拥有如此物华天宝之地!

秀美的热带风光、环绕四周的七彩海水,友善和平的当地土著,惬意而悠闲的生活节奏,丰富而多样的食物,使得在海上奔波了数月的探索船官兵们几乎同时生出了一种长居此地的想法,颇有“乐不思蜀”的感觉。

这座小岛,莫非就是老天赐予人类的天堂之地?

……

2月20日,巴西,里约热内卢。

就在“风行4号”航行在温暖的南太平洋之中,并一路途径数个小岛,抵达了那座被认为是“天堂之地”的岛屿时,以“风行3号”和“风行5号”组成的主力舰队却是艰难地从狂风、巨浪、寒冷的麦哲伦海峡中驶出,进入了大西洋海域,然后沿着美洲东海岸,径直往北驶去。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探索舰队最终进抵葡萄牙人所控制的巴西地区,驶入里约热内卢港口。

里约热内卢的建立,最早要追溯到16世纪初。在1502年1月20日,葡萄牙探险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发现了现今城市的所在地瓜纳巴拉湾,并称该处为“一月之河”。当时他们认为海湾实际是河口(事实上,“河”是当时任何大面积水体的通称)。

随后法国也有船队到来,作为他们掠夺巴西红木的大本营。1555年,法国人来了600多名战士和殖民者,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欧洲人殖民地,殖民者主要由法国雨格诺派(胡格诺派)教徒与瑞士加尔文派教徒组成。

1565年3月1日,葡萄牙人成功地占领此城,并将法国人驱逐出巴西。不过,鉴于该城会经常遭到海盗及私掠船攻击,特别是法国海盗。因此葡萄牙人开始在此地建筑城堡,用作防御和抵抗侵略者,并渐渐有了今天的规模。

葡萄牙人在1648-1649年,通过两次瓜拉拉佩斯战役,彻底击败了荷兰西印度公司,夺回了葡属巴西的最大蔗糖产地——博南布格(今巴西伯南布哥州),并于1654年与荷兰人正式签订了和平条约,恢复了葡属巴西的统一和完整。巴西繁盛的蔗糖贸易和广大的种植园经济,得以再次丰富葡萄牙王国的金库。

当地总督闻知,有两艘来自遥远汉洲大陆的探索船停靠港口,随即派出了数名重要殖民官员前来迎接。通过与葡属印度殖民官员和商人的信息交流,在巴西的葡萄牙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这个南方新大陆国家的情况。

虽然,这个“小国”成立仅二十年,但却连续两次击败强大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人出于对荷兰人的厌恶,单方面地认为是荷兰人战败),让葡萄牙人有些刮目相观。要知道,在葡属巴西殖民官员看来,那个垄断了整个东方贸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荷兰西印度公司相比较而言,不论从财力上,还是从军事实力上,都要显得要强大许多。

整个葡属巴西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和众多的人口,而且凭借着本土优势,却与荷兰西印度公司前后打了二十多年,耗费物资人员无数。这一点来看,这个位于南方新大陆的“小国”实力不容小嘘。

另外,听说葡属印度殖民地区就是在这个齐国的暗中支持下,硬是顶住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不断蚕食和挤压,保住了锡兰和印度的十余处据点,避免了被驱逐出东方贸易市场的悲惨下场。他们在两年前,还曾派出探索船前往了非洲大陆,与葡属非洲殖民地取得了联系,并还承诺为该地提供珍贵的东方商品,建立互惠互利的贸易关系。

想不到,齐国竟然又派出了两艘探索船,跨过浩瀚的太平洋,穿越危险重重的麦哲伦海峡,来到了美洲大陆的东海岸。这可真是一次伟大的航行,甚至可以媲美瓦斯科·达·伽马所开辟通往印度的伟大壮举。

抵达里约热内卢港的齐国海军官兵受到了当地官员和商人们热情接待,对这些征服海洋的无畏勇士,表达了他们真挚的敬意。

齐国官兵军容肃整,态度不卑不亢,礼貌中而又略带腼腆,尤其是带队的几名军官学识丰富,对欧洲国家和人文均有一定了解,充分显示出他们是来自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与那些愚昧和无知土著,是截然不同的。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这些来自齐国的海军官兵和绅士们都不是主的子民。尽管其中还有数名欧裔船员,但似乎对主的归属,已然没有那般虔诚了。

不过,这些齐国人在宗教上方面,似乎表现的非常包容,对天主也表达了他们应有的尊重。听说,他们最早还都是属于那个富庶而强大的明国人,因为战乱和饥饿而先后移民到那个偏僻的汉洲大陆,继而成为齐国的子民,效忠他们的国王。

他们的国家有许多城市和村镇,也有很多有工厂和农田,当然,也有王国勤勉的官员和暴力的军队。总得说来,居于汉洲大陆的齐国应该与葡萄牙一样,同样是一个文明的国家。

当一名来自累西腓的中校军官与齐国的海军军官交流,如何针对处于棕榈丛林地区的帕尔马雷斯黑人暴动问题时,他们给出了一条非常高明的建议,“囚笼策略”。

即,在黑人暴动地区的关键要点和主要对外通道附近,以大路为柱,以小道路为链,以堡垒为锁,辅之以封锁沟、封锁墙,从殖民据点向黑人暴动区构成网状囚笼,对黑人武装压缩包围。其战略意图就是要束缚黑人武装的机动性,同时辅以精锐小队奇袭,消灭和摧毁黑人根据地。

看得出来,齐国人针对这种奴隶或者土著暴动的清剿,非常得心应手,一定是经历过许多实战,最终才能总结出这种具体而又高效的作战策略。

当齐国学者向当地的殖民官员询问,可否在巴西引进一些当地特有的物种,以便带回汉洲本土进行移栽和种植,扩大汉洲的物种品类。

对于这个要求,里约热内卢的市政官员们欣然同意。汉洲大陆距离巴西实在太遥远了,即使能从巴西引进一些稀有物种,比如珍贵的当地红木,或者马德拉群岛移植来的甘蔗,难道他们还能以此与我们展开竞争吗?

要知道,早期,因为葡萄牙国小力薄,无力对这么庞大的一块殖民地进行强力的控制和开发,而且巴西也无贵金属出产和众多的印第安人可供掠夺,因此对巴西的开发并不积极,只是大规模的掠夺巴西红木。后来,随着移民渐渐增多,开始建设甘蔗种植园,从事糖类贸易,才稍稍有些起色。但整个巴西地区,工业却非常落后,基本上被来自欧洲的英法荷等国家商品所垄断。

葡萄牙人听到齐国提出想要那种印第安人称之为“会哭泣的树”时,不由惊讶万分。想不到,这些来自数万里之外的汉洲人竟然还知道这种奇特的树木。

不过,他们遗憾地告知汉洲人,这种“会哭泣的树”生长在巴西内陆深处的亚马孙地区,当地的印第安人叫它“赫维”,只是偶尔有教会的神父接触过这种树木,但尚未得知有人移栽到沿海地区。

齐国探索舰队在里约热内卢停留休整了半个月,随后在3月10日,在当地市政官员和众多商人的欢送下,驶离港口,掉头南下,准备进入南纬西风带,经好望角,返回汉洲本土。

第二九三章 伟大的航行(八)

1656年3月22日,萨摩亚群岛。

“风行4号”在那座被命名为天堂岛(今塔西堤岛)停留了十天后,几乎所有的船员都怀着一丝不舍,扬帆起航继续西行。大船在当地几名土著向导的带领下,先往西北行驶了一百六十多公里,陆续发现了若干岛屿(今背风群岛),舰长匡有杰随即将这片岛屿统称为天堂群岛。

在一座小岛上再次补充了一些淡水和水果后,“风行4号”与此地热情的土著挥手告别,径直往西,准备前往中继岛(今纽埃岛),踏上返程的最后一段行程。

然而,数日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风行4号”吹离了既定航向,使得船只稍稍有些偏北。但船上的官兵并未就此担心,因为,即使他们错过了中继岛,再往前行驶,还会抵达东海岛(今斐济维提岛),两者之间也差不了多少天行程。

午后时分,船上中桅的桅顶上瞭望手却在大船的西北方向,发现一块陆地,大船随即朝它驶去。岛上似乎有人活动,岛屿的周边也很方便船只停靠。于是,几名地质和生物考察人员在十几名武装水手的陪同下,乘坐小船前往岛上,准备做一番探查。

他们向岸上不远处的土著发出了友好的信号,但对方却回以威胁和恐吓。船员们试图与土著展开交流,结果没能成功。那些土著凶恶地朝他们冲了过来,同时还扔出了飞镖。军官当即下令士兵对土著开枪射击,在毙伤了数人后,土著飞快地逃回内陆,钻入丛林当中。

岛上的土著样貌和行为都十分野蛮,而且身体强壮,除了胯下有一些遮盖物之外,他们身上其他部位均是赤果着,有些人还在脸上、胸上和大腿上涂着黑色的颜料。

鉴于岛上存在野蛮凶狠的土著,“风行4号”没有继续在此停留,而是继续往西北方向行驶,24日,抵达了一座面积广大的岛屿(今萨摩亚乌波卢岛)。

还未等船停稳,岛上的许多土著就驾驶着独木舟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处于谨慎起见,舰长匡有杰命令炮手做好随时开火的准备,船上的水手也配发了火枪,以应对可能存在的袭击。

所幸的是,岛上的土著并未携带任何攻击性武器,反而是带来了许多山药和柚子,要求与船员们交换物资。

3月25日,清晨,舰长匡有杰带着二十多名船员登陆去寻找淡水。当地的土著礼貌地接待了他们,在接过船员们分发的礼物后,土著非常开心地领着他们前往水源地。

在距离登陆点约一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方圆数百米的池塘。尝试地喝了一小口,船员们发现这个池塘里的水有些咸,可能是混杂了太多底下渗入的海水。土著们比划地说,若是想要取得更加新鲜的淡水,需要深入内陆十几公里(猜测),那里有一处溪流,水质清澈而又甘甜。

船员们在这个池塘仅取了少许的淡水,他们决定明日一早深入内陆,考察一下当地的地理和物种,顺便去看看那处溪流。

舰长匡有杰在带着人返回岸边时,发现留守于此的小船上已经堆满了大量的水果和草根,船员们笑嘻嘻地说道,这些东西都是与土著交易换来的,他们只花费了几把小刀,十几根钉子,以及一些破损的船帆布。

3月28日,夜里,“风行4号”探索船的官兵突然遭遇了众多岛上土著的偷袭,他们驾驶着十几条独木舟,试图悄悄接近大船,然后攀爬上来,抢夺船上的物品。因为在几天的正常贸易中,当地土著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物品可以与船员们进行交换。而大船上锋利的小刀、尖锐的钉子、轻柔的布帛,以及各种精巧的小玩意,让这些土著无法抑制内心的贪婪。

两名值哨的船员在土著即将爬上大船时,非常及时地将手中的火枪打响。虽然没有击中任何土著,但在寂静的夜空里,巨大的枪声将所有的船员立时惊醒。

船员们匆匆的抱着火枪,握着短刀,举着鱼叉,将那些正在攀爬的土著一一打落于海里。几名炮手,将一门3磅的火炮瞄准大船下面的众多土著,装入葡萄弹,狞笑着点燃了引信。

虽然炮口位置较高,几乎没打中多少土著,但剧烈的火炮声响,还是将土著吓坏了,他们顾不得再往大船上面攀爬,纷纷跳入海中,奋力地朝岸边游去。船员们随即在军官的组织下,举起火枪朝下面还未及时逃走的独木舟上,打了一次齐射,海面上立时传来一阵呼号声和惨叫声。

3月29日,清晨七时,“风行4号”朝着岛上的方向连续轰击了三轮火炮,然后拔锚起航,朝东海群岛(今斐济群岛)的方向驶去。

归途,已是不远矣!

……

1656年4月3日,下午4时,拉普拉塔河口。

齐国探索舰队一行两艘船正停驻在一个喇叭口形向南突出的一段岬角附近(今乌拉圭首都蒙德维的亚附近),刚刚,舰队在拉普拉塔河口附近袭击并捕获了一艘西班牙商船。

这艘两百多吨的商船来自拉普拉塔河上游的亚松森,船上装满了谷物和毛皮,准备前往加勒比海地区的古巴。很不幸的是,在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港没多远的河口附近,一头撞上了南下而来的齐国探索舰队。

“风行5号”当即加速冲到这艘商船的西南侧方向,堵住了它逃回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的路线,随后,便开始一场追逐战。

那艘西班牙商船可能未曾料到两艘武装探索船的速度会如此之快,当看到对方快速的向它两面兜来时,它才开始慌忙地抛弃船上的货物,试图减轻船身重量,逃脱追杀。

两艘武装探索船迅速地贴了上来,示威性的向它开了几炮,那艘西班牙商船仅犹豫了不到两分钟,随后便落帆投降。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