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302章

作者:重庆老Q

“可是……”陆祖生脸上呈现出一种恐怖的神情,“可是,他们在生祭活人后,将那人给吃了!……还特么的给我们几个弟兄每人送了一份!”

“……你们也吃了!”董风山瞪大了眼睛。

“老子是人,可不是野兽,如何会吃!”陆祖生羞恼地说道:“我们几个弟兄扔了盛放人肉的陶罐,直接跑回来了。”

“直接跑回来了?”董风山定定地看着陆祖生,神情变得有些凝重,“通知所有人,立刻登船!……一刻都不要耽误!”

“提督大人,你担心……”陆祖生惊疑地看着董风山。

“还真特么的是一群野人!”董风山骂了一句,转身朝海边停靠的小船走去。

当探索舰队两艘武装船升起风帆,缓缓离开驶离海湾时,岸边聚集了一百余毛利人,举着木矛,上下挥舞着,还发出阵阵吼声,随即,几个海螺号也“呜呜”地吹响起来。

“我们也吹号。”董风山站在船楼上,看着岸边张牙舞爪的毛利人,狠狠地说道:“吹冲锋号!”

第一七零章 世界的尽头(四)

1647年12月1日,午后时分,齐国探索舰队一行两艘船沿着岛屿的海岸线驶到一处凸出海湾的地岬处(今新西兰南岛凯库拉镇附近),印入在水师官兵眼帘中,赫然是十余头巨大的抹香鲸,不时地跃出海面。

碧海蓝天之际,一条抹香鲸的身影会突然显现出来,优美的流线体型,紧致光滑的皮肤,就如一位美丽的少女,翩翩起舞在太平洋的万顷碧波之间。它曼妙的舞姿,轻灵而自由,头顶不时向空中喷射水柱,像在向世人宣告:我就是海洋的统治者。

鲸在海面上漂游呼吸十几分钟以后,纵身一跃,把尾巴高高地翘出了水面。舰队中懂行的军官和水手就会告知众人,这个动作表示,这头鲸要到1到2个小时以后才会再出来换气了。

除了巨大的鲸鱼,这片海域还有许多海豚、海狮,以及凶猛的鲨鱼出没,甚至还有一些摇头晃脑的“笨鸭子”(企鹅),在海岸边懒懒的踱着步。

“就凭此处如此多的鲸鱼和海狮、海豹,我们齐国也该将座岛屿占了!”陆祖生一脸热切地看着海岸边众多的海狮,以及不时跃出海面的鲸鱼。

“俺们哪有人来填这座岛屿?”董凤山摇摇头说道:“本土那么大一块地盘,俺们也才只在沿海地带占了若干点。要知道,我们齐国目前最多也就是25-26万人口,如何兼顾这么多地盘!”

“提督大人,我们即使现在人少点,但以后几十上百年时间里,肯定会有数百万人口。若是将时间再拉长一点,三五百年呢?一千年呢?”陆祖生说道:“以后呀,人口只会越来越多,而这个世界上的土地,却是固定的。我们就算不大规模的移民到这个岛上,但最起码弄个几百人过来,先把它占了,留着以后慢慢开发。”

“几百人恐怕占不了这么一个大岛。”董凤山说道:“此地土著强横,还颇有武力,估计人口还不少。一个不好,弄来的人反倒让人家给全吃到肚里了!”

“那就先派一个陆战营的士兵过来,将此地的土著打服了,我们再行移民!”陆祖生一想到前几日,土著营地中吃人的场景,心里一阵恶寒。

“既然要打这个岛的注意,那你们就得好好描绘此处的地理情况,并做好水文地质和气象的勘察。”董凤山不禁失笑道。他发现,凡是此前跟随齐天读书学习过的少年,多多少少都有些激进扩张的欲望,恨不得将发现的所有未知领土都想纳入汉洲范畴,为后世子孙尽可能地创建一个庞大的生存空间。

“遵命,提督大人!”陆祖生笑着大声应诺道。

……

12月3日,探索舰队似乎已经走到了这座大岛的北部边缘,前方再无陆地,舰队随之调转方向,沿着岛屿的北端海岸,朝东北方向行驶。

次日,舰队前方出现一大片支离破碎的半岛和群岛地形,为了确保船只安全,两艘探索武装船将航线稍稍往北偏移,避开这片复杂海域。

“大人,请用餐。”张来富端着餐盘,来到陆祖生面前,恭敬地摆在他的面前,食物很简单,半罐鲸鱼罐头,一截熏肉,几片枯烂的卷心菜,以及半杯蜜酒。

“嗯,放那儿吧。”陆祖生一边观察着船舷左侧的海岸线,一边用炭笔描绘着附近的地形地貌和海岸,对送来的午餐视而不见。在船上,除非是感到非常饥饿,一般的人对船上的食物是根本没多少胃口的。

张来富闻言,轻轻地退出了指挥台,回到甲板上,继续担任着观察员的工作。他是在两年前从大明登州移民而来。不过,最早的时候,他曾是一名运河漕船上的船工。后来,建奴入关,山东总兵刘泽清一路南逃至淮安,占据了运河附近大片地盘。他们这些滞留在淮安的船工与众多漕船,自然也被刘泽清收服至麾下。

不过,随着建奴从北方杀来,刘泽清便裹挟着他们这些漕船,从淮河入海,逃到海州(今连云港),先是降清。后来受清廷驱使,去攻登莱,结果被人家齐国的众多炮舰一战击溃,他们这些船工和漕船又落入到永初朝廷。

还未等所有船工缓过气来,那些强横的齐国水师官兵不由分说,从俘获的船工当中,挑选了两千余人,尽数装船运回了汉洲。

老天爷呀,我们一辈子也就在运河这个小水沟里混饭吃,何曾见过如此广阔的大洋,而且还坐船一路跨越上万里,以至于,最后来到这荒凉的汉洲大陆。

来汉洲本土两年时间,张来富被分配至永昌(今澳洲黄金海岸),在当地政府辖下的运输船上工作,在去年八月时,被齐国水师征召,进入探索舰队中服役。

舰队中的日子虽然清苦且又危险,但好在军饷丰厚,让张来富甚为满意。在大明乱世,人命贱得跟狗一样,对以后的日子,你还能有多大的奢求?再者说了,舰队探索未知海域,也未必尽然都存有危险,待数年服役下来,积存一大笔银钱,正好在汉洲可以好好过日子。

不过,舰队中的规矩太多了,尤其是在行船之时,更是要坚决服从舰队指挥官和各级军官的命令,而且他们似乎什么都要管。

就比如说吧,在船上吃什么东西,自己没法做选择,但不想吃什么,自己总能决定吧。因为自己打小就不喜欢吃酸的,但凡入口,不仅牙齿酸得发痛,而且还感觉整个肠胃都在痉挛抽搐。

十几天前,自己与其他两个弟兄不想吃发下来的柠檬干,偷偷抛弃至海中,被提督大人知晓了,还生气地抽了我们两鞭子,还被罚清洗甲板一周时间。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冤。

在舰队中,所有人对提督大人是又敬又怕,任何犯错的官兵,他都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处罚。他还多次声言,若是有人敢犯大错,以论死罪的话,他会亲手砍下那个人的脑袋。所有官兵对此,也是深信不疑的。因为,据说提督大人在十余年前,是做海盗的,手里最少也有十几条人命吧。

不过,好在舰队副指挥官陆大人较为和气,虽然对犯错官兵也会进行处罚,但好歹他会尽述犯错之人的事由和处罚依据,让人比较信服。

更难得的是,陆大人好像读过书,懂很多东西,而且还会摆弄船上的几样精密仪器,会画图,会写字,这让船上一众白丁水手敬佩不已。

昨日,舰队渡过一道宽阔的海峡(库克海峡),然后掉头北上,沿着另一座岛屿(新西兰北岛)的西端海岸线,探索这座岛屿的地理和水文情况。当时,提督大人询问船上的几个军官,如何给这两座岛屿命名。

陆大人说,在这浩瀚的大洋上,南面这座岛屿就像精卫之鸟投之大海之中的一粒石子,幽暗叠嶂,可称精卫岛;而北面这座岛屿多形曲折,中部隐隐有高耸山岭,犹如共工触山之貌,可称共工岛。然后提督大人似乎非常满意这两个名称,还夸赞陆大人广闻博识,可为舰队指挥后继之选。

在夜间,船队停泊时,陆大人还给我们众多官兵专门讲述了精卫填海和共工触山的古老传说故事,所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更是长了一番见识。

张来富在敬服之余,心中却想着,以后娶了媳妇,生了娃,一定要好好供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就算不能出仕做官,但起码可以进入军中,成为像陆大人那样的一名有学识的军官。

当然,行船途中,也都不是如此平顺。比如,在12月4日那天,我们舰队驶入一处北面岛屿的环抱海湾(今新西兰惠灵顿海湾)时,与当地的土著发生了冲突。岸上的土著试图要驾船来攻击我们,而且并没有像十几天南面岛上的土著那样,先与我们进行沟通。

嗯,可能是一群野蛮人吧,丝毫不想和外界来的人接触,他们驾驶着十几艘独木舟,举着木矛和石块,还想将我们击退。

提督大人当即下令开火反击,船上的炮手们有些恶毒地换上了葡萄弹,朝着蜂拥冲来的土著船只就是一顿猛烈的轰击。我敢打赌,那些被打死坠入海中的土著一定不会有任何痛苦,七八门火炮,无数的炮子和铅弹,肯定会将他们身上打出了密密麻麻的破洞。我们这些举着火枪的水手,甚至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那些剩下的土著,调转船头,就朝岸上逃去。

可能是这些土著破坏了我们的登陆行动,使得我们不得不继续待在船上,因而,炮手们心中有些恼怒,随后又追着他们逃去的方向,又打了一轮炮击,几乎将所有敢冲来的土著都杀死在了海上。

随后二十余日时间,舰队缓缓地绕着北面这座岛——哦,这个时候应该叫共工岛——几乎转了大半圈,在这个岛屿的东海岸,有许多不错的登陆点,以后适合建立移民定居点。但可惜的是,似乎这些好地方都有当地土著占据着。而我们为了避免麻烦,没有再试图靠岸与这些土著接触。

当然,凭借这些土著的简陋独木舟,也无法对我们造成丝毫威胁,在岸上远远看到我们的船只经过时,他们挥舞着自己的木矛,蹦蹦跳跳的,似乎在朝我们示威。陆大人对此表示,以后定要带陆战队的弟兄登岛,让他们知晓现代文明的威力。

至于,啥叫现代文明,我也没搞清楚。不过,想来就是我们要比这些岛上的土著武力更加强大,生活水平要比他们高出许多吧。

对于这两座岛上的土著,提督大人却提出了另一个处理方式,说是我们齐国应该设法将其同化了,并利用这些土著的好勇斗狠的心性,培养成我们的武力仆从,去征服南洋岛屿上的土人。此举不仅可以消耗当地的土人,还能为我们齐国开疆扩土,节约自身武力,可谓一举两得。

虽然不是很懂大人物们讨论的事务,但我私下里觉得,提督大人的法子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当年,我们这些运河漕船的船工随着刘泽清投降建奴,就发现指挥命令我们的建奴军官好些都是原来的汉人,只不过他们是很早就投降了建奴,成为他们的主要“打手”。这些所谓的汉八旗,打起仗来,跟真建奴一眼凶猛,帮着建奴一步步壮大,最后打入了关内,祸害我们千百万的汉人。

1月12日,我们舰队已经绕过共工岛的东北海岸,来到了一处凸出的半岛地区,在此停驻,休整一日。我们特意重新更换了船上的新鲜饮水,还采集了一些可供食用的野菜。接下来,我们可能又要进行一次漫长的航程。因为,提督大人准备就此结束对共工、精卫两岛的探索,开始朝东北方向海域探索前行。

在临时驻停地,我们用渔网捕了一些鱼,美美地吃了一顿丰盛而又新鲜的晚餐,提督大人特意允许所有官兵饮酒一杯,不论蜜酒还是烧酒,所有人都为此欢呼雀跃。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可能在未来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将不会有新鲜的食物和饮用水,并且还要一直待在狭小封闭的船舱当中。也许是半个月,也许是一个月,谁知道呢?

1月14日,探索舰队扬帆起航,离开共工岛(新西兰北岛),航向东北,循着数年前荷兰人的足迹,去寻找那个被他们称为塔布(汤加主岛)的小岛。

相较于极乐岛(今澳洲塔斯马尼亚岛)至精卫岛(今新西兰南岛)这段航程而言,目前舰队往东北方向行驶的海域,不论是天气,还是海况,都要显得格外风平浪静,无愧为太平洋之称谓。

但是,也因为风平浪静的缘故,舰队整体行驶速度并不快,保持着每小时两节的速度,甚至某些时候,遇到无风或者微风的天气,舰队的速度会更慢。

航行的时间可能有二十天,或者一个月吧,张来富都有些记不清了。刚开始,船上的水手们还会经常询问陆大人每日航行了多少距离,但时间一久,大家似乎都没了兴致。每天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仿佛永远到不了尽头,再去询问行驶了多少航程,好像也没什么意义了。

天上更是不见任何飞鸟,这意味着,我们的舰队仍旧处于远离大陆或者岛屿,还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上。现在,船上的水手们都不怎么喜欢开口说话了,气氛变得非常压抑而凝重。

可能是感受到了官兵的低落士气,提督大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将一行两艘船的风帆全部落下,暂时停了下来,打算休整半日。他命令船上的军需官取出了十几罐珍贵的水果罐头,与所有官兵分享。

然后又让情绪低落的官兵们脱光衣服,下到海里痛痛快快地游泳(我认为是变相地让水手洗澡),拿出渔网和钓竿捕杀附近的游鱼,让大家享用两顿新鲜的饭食。

在海里洗了一个澡,连着吃了几条美味的烤鱼,张来富捧着一条烤得金黄酥脆的烤鱼,准备去给陆大人送去。待要接近指挥台时,却隐隐听到陆大人在给提督大人报告,好像舰队的方位有些偏移,与原定航线往东南偏了几度。

我们走错路了?

第一七一章 世界的尽头(五)

“航向发生方位偏移,主要是因为罗盘指针向东南整整偏斜了两个罗经点。”陆祖生有些沮丧地说道:“更为离奇的是,星象仪也是如此。虽然,我前几天,通过航海天文钟测算,发现了舰队所处的位置出现偏差,但我以为是日头方位观察有误,便仍旧以罗盘和星象仪为准。”

“谁知道,今日再看罗盘和星象仪,发现指针又恢复了正常,再核对我昨日通过航海天文钟的测算,我们目前较原定航线往东南偏移了三度。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错过了荷兰人发现的那个小岛。”

“怎么会发生如此情况?”董凤山邹紧了眉头,“航海工具损坏,也不至于两个一起都坏了。……是不是哪个发狂的水手干的?”

“应该不是。”陆祖生摇摇头,说道:“我认为是夜间升起的星星使得罗盘指针发生偏移,应该是地磁偏现象。”

“地磁偏现象?”

“嗯,王上曾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有时会导致大地磁力发生偏移现象。”陆祖生解释道:“前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也有提及,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指南;然常微东,不全南也。估计就是这个道理。”

“呵呵,你懂的倒是挺多!”董凤山哑然失笑,“如今又该如何?”

“我建议直接调整航向,偏西北,我们去找那个荷兰人发现的瓦努阿岛(斐济次岛)。”陆祖生苦笑着说道:“不过,可能又需要耗费十天或者半个月。”

“今日休整半日,应该可以暂时让官兵们提振一下士气。”董凤山转身离开,“下次若再发生这种情况,最好要提前告知我。在大海上航行,来不得半点马虎。”

“……是,提督大人。”陆祖生感到又羞又愧。一个多月以来,凭借自己的航海定位技术,几乎均无出现航线偏差的情况,这使得自己有些盲目自大起来。

待董凤山离去后,陆祖生趴在固定的桌面上,开始重新计算修订后的航线距离和舰队所处的准确位置。

对于陆祖生的一时疏忽,董凤山并没有给予严厉斥责,他相信,对方的内心一定是倍感羞愧的,这个年轻人应该有着自己的骄傲和自尊。这样一来,将会使探索舰队可能错过了那个可以停靠修整的小岛,让处于极度疲惫的官兵,不得不继续在船上多熬一段时间。

是夜,舰队在微风中徐徐前进。此时,航向已经转为偏西北,准备去寻找数年前荷兰人在西北方向发现的另一座岛屿。

天明后,船上的水手大声地呼喊,说是附近发现无数小金枪鱼在游动,还有不少海鸟在空中飞翔。董凤山遂命令瞭望手密切观察周围海面,他怀疑附近存在一个小岛,或者一处环礁。不过,茫茫大海中,试图发现这些小岛和环礁,是非常困难的。

但一整天过去了,舰队官兵均没有在海上发现任何陆地,水手们显得有些失望。

在调整航向的第二天,维持了十余日的好天气似乎就要结束了。天色铅灰,隐隐是有暴风雨来临的前奏,但此时的海面却始终平静如镜。

在船队行驶的附近,出现了许多水草,打捞上来仔细辨认后,董凤山有些失望地又将其抛入海中,那些水草,并不是某个陆地漂浮过来的,而是真正的海草。

晚间,暴雨来临,董凤山命令船队全部落帆,放倒桅杆。另外,吩咐水手,将部分空出的水桶置于甲板上,以便可以接点雨水,替换那些已经变了颜色的饮水。

雨下得很大,随之而来的还有一股强劲的西北风,不仅将船吹得往东南漂移,而且海里的浪涌将船只不断地掀起,又抛下,似乎想吞噬海上的一切。

2月16日,天气变得异常晴朗,在午间,船上的瞭望手突然大声报告,说是看到陆地了。董凤山犹自不信,深切地怀疑桅杆上的那个家伙是不是海上的景象看多了,眼睛出现了幻觉。可随着瞭望手的呼喊,船上部分性急的官兵们却急切的朝桅杆和索具上攀爬,想第一时间来确认这个好消息。

“提督大人,是一块陆地!”陆祖生兴奋地朝董凤山喊道:“我们确实发现了一块陆地!”

董凤山双手紧紧地握着望远镜,看着船的右前方那片黑乎乎的陆地,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沉稳地命令道:“给风清1号发送信号旗,俺们去那里看看!”

两艘探索武装船调转方向,全速朝那块陆地驶去。无论那里有什么,他们都不在乎,他们需要登上那块陆地,需要饮用新鲜的水,还需要新鲜的蔬菜。

在傍晚时分,探索舰队逐渐接近了那块陆地——其实准确地来说是座小岛,在暮色中,那里显得幽暗而又神秘。为了安全起见,董凤山没有下达登陆命令,准备暂时在海边停驻。待明日天亮后,再来拜访这座让所有人渴望登上的陆地。

天明后,三十余名水手携带火枪,分乘三艘小船登陆。在他们上岸后没多久,便消失在茂密的丛林中。董凤山与所有官兵都站在船舷边,焦急地等待他们探查情形后返回。

然而,未及两刻钟,突然听到岸上传来火枪声,船上所有的人立时紧张起来。驻守在岸边二十多个弟兄在留下两人看守小船后,也端着火枪冲入了丛林。

岸边的火枪声时断时续,船上的官兵有些紧张不安,眼神焦急地盯着岸边那片丛林。

“想来应该无大碍。”董凤山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火枪击发的声音非常有节奏,证明岸上的弟兄可以控制局面。另外,这个小岛如此荒僻,应该不会有什么强大的武力。而我们的武装水手已有三四十登岸,占领小岛肯定力有不殆,但要自保退回船上,应该无虞的。”

果然,大概过了不到一个小时,陆续有水手从林中走了出来,在他们的队列中,还拖着几个黑瘦的土著。

董凤山乘坐小船也登上了小岛,找来带队的军官,询问刚才具体情形。

原来深入林中探查岛上情形的武装水手,好巧不巧地遇到了一群正在采摘野果的当地土著。水手本着友好的态度,试图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送与土著,以换取对方的好感,以便为舰队随后能顺利登陆,并在此做短暂休整。

却没想到,几个土著接过水手递过去的礼物后,转身就跑。另外一些土著见状,以为自己的同伴受到了攻击,吼叫着,持着木矛就发动了攻击。他们先是将木矛抛掷过来,并伴有石块、椰果砸来。

水手们骤然受袭,随即开枪予以还击。在击杀了数名土著后,剩下的亡命逃入丛林。

带队军官不作丝毫犹豫,立即带领武装水手,寻着土著逃跑的方向,就追了过去。但岛上丛林茂密,追了不到一刻钟,土著全部消失在丛林里,不知所踪。但水手们在追击过程中,还是陆续射杀了十数名土著,捕获了三人,并将俘虏一路拖到岸边。

瞧着仅下身围着一些树叶草裙的土著,脸上均带着惊恐的神色,董凤山不仅摇摇头,这些未开化的土著,民风一点也不古朴呀。俺们只是想在这个岛上暂时停留休整几日,竟然敢行袭击之举,真是不知死活。

随着岸上临时营地的开辟,两艘探索武装船上的水手们便陆续登岸,但考虑到与当地土著发生了武装冲突,官兵在休整期间,被告知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