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223章

作者:上汤豆苗

莫蒿礼并未着急忙慌地争论,他看了一眼右侧武勋班首沉默的王平章,便知道这对君臣恐怕早已安排好了第二拨援兵的事宜。

开平帝目光深邃,看向大殿中央站着的那些大臣,正要开口训斥,便见殿外竟然传来一阵喧哗。

大臣们面面相觑,直到内监惊喜的声音依次传了进来。

“大捷!大捷!西境大捷!”

第423章 西行

“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痛快的笑声惊飞了屋檐上的落叶。

上午离去的谷范出人意料地又回到祥云商号的总店,还没进门就让笑声穿透谷蓁和桃花的耳膜。两人提心吊胆大半天,又都不是擅于调节情绪的性格,堂内氛围自然显得十分哀切。

谷蓁眉尖蹙起,待谷范进门之后立刻板着脸说道:“兄长,什么事让你这么开心?”

谷范见状便知道小妹起了误会,连忙摆手道:“莫急莫急,为兄有好消息告诉你。”

谷蓁喜色跃上眉梢,也不再介意谷范之前的冒失,紧张又期待地问道:“可是越哥儿的消息?”

谷范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咕唧灌下,而后笑道:“莫急,听为兄慢慢和你说。上午我去了一趟襄国公府,虽然咱爹和襄城侯交情不深,但是上一辈的香火情还在,所以萧瑾的长兄同意联络一些世交,帮裴越撑撑场面。我才刚刚离开襄国府,还没到下一家,半路上就听到一个消息,你们猜怎么着?”

谷蓁银牙暗咬,心想也就是叶姐姐不在,否则一定要揍这个不着调的四哥一顿。

谷范倒是了解她的性格,知道她真的有些急了,连忙说道:“裴越平安无事!你且放心罢!今天朝堂之上,先是兵部尚书刘大夏那个老炮仗将西境战事不利的责任推到裴越身上,要陛下对他革职问罪。你说这个老炮仗是不是吃错药了?他跟咱们武勋没有一点关系,什么时候轮得到他来置喙武勋的官职?”

“啊?兵部尚书?”桃花满脸惊吓,张大了嘴。

在她的认知中,尚书那可是顶天的大官,更何况是兵部尚书,连这样的人都要和少爷为难,这这真是……

她默默握紧了小拳头,似乎想要和那个老头大官儿拼命。

谷蓁既然知道裴越无事,自然就不会过分担心,而且她这两年也找沈淡墨了解过一些朝堂格局,知道兵部尚书只是听着唬人,实则没有多少权势。她白了谷范一眼道:“兄长,小妹竟不知你还有说书的本事。”

谷范哈哈一笑,坐下说道:“刘老炮仗的提议当场就被魏国公挡了回去。这还没完,丰城侯那个老不死的居然跳出来说裴越没有才能,请求陛下罢免他的军职,还让裴越去最危险的南山军寨守城。这个老东西我看是真的活腻了,早晚有一天我会亲手砍了他的脑袋!”

谷蓁无奈地道:“兄长,这些话是能浑说的吗?你不能给爹爹招祸。”

“罢了,且先让他的脑袋在他脖子上待一段时间。当时除了李柄中之外,呼啦啦跳出来十几个大臣,都是要对裴越下手,逼着陛下罢免他的军职。”谷范越说越气,猛的一掌拍在桌上。

桃花惨兮兮地问道:“谷少爷,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家少爷啊?”

谷范轻叹道:“你家少爷也确实太能干了些,本来就有很多仇家,又掌着藏锋卫这个天子亲卫,能不惹人眼红吗?”

桃花听不太懂,她只觉得那些人太可恶,少爷吃了那么多苦才有今日的成就,与他们有什么干系?

谷蓁问道:“那后来呢?可是陛下驳了他们的意见?”

谷范这时才露出一抹恭敬,挺直身躯说道:“不是陛下,是左执政莫蒿礼当堂痛斥这些人,还骂他们是一群王八蛋,骂得痛快!然后这时红翎信使直接入宫奏报,西境北线取得溪山大捷!裴越这小子领着藏锋卫,和长弓大营主帅集宁侯唐攸之一起,在溪山军寨附近和西吴镇东大将军谢林决战,前前后后歼敌六万多人!那谢林号称西吴名将第三,结果被打得屁滚尿流,带着几万残兵败将滚回了西吴!哈哈哈哈哈!”

桃花闻言欢呼雀跃,脸上瞬间荡漾开灿烂的笑容。

谷蓁并不会像她那样表露心迹,但是眼神里郁结多时的担忧一扫而空,一直紧紧攥着的双手不知不觉地松开,轻轻呼出一口气,面容也变得恬静温婉。

她想起一事,又问道:“为何这两份战报不是同时送来?”

谷范回道:“两处战局并非同时发动,成安候路敏先和西吴人交战,落败之后便将战报送回京都,还在战报里牵连裴越,这厮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北线那边的战事迟了两天才爆发,然后倒是将消息第一时间送回京都,只不过北面的路程更远一些,故而迟了这么久。”

“原来如此。”

谷蓁轻轻点头,脸上的肌肤变得愈发光润,她想起那个远在西境的年轻男人,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他那张喜欢搞怪的面庞。

谷范继续说道:“你们不知道那帮之前攻击裴越的官儿,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个个吓得抖如筛糠,要不是两府几位大人懒得收拾他们,恐怕早就让他们滚出朝堂了。”

“为什么呀?”桃花不解地问道。

这些人明摆着是不怀好意,恶意攻讦自己的少爷,难道这样的人还能继续当大官?

迎着桃花疑惑的目光,谷范摇头道:“你不懂,这世上有些事就是这样,不是每个人都像你家少爷那样快意恩仇,就连陛下也只是狠狠训斥他们一番,罚了半年的俸禄而已。此事暂且不提,那位集宁侯这次估计又要擢升了,你家少爷就算现在回京,至少也是一个伯爵在等着他。”

“那西境还要打仗吗?越哥儿何时才能回来?”谷蓁问道。

谷范微微皱眉,他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还要打。”

一个平和的声音忽然从外面传进来,紧接着一个中年男人走进正堂。

堂内三个晚辈连忙起身,一贯肆意的谷范恭敬地行礼道:“席先生,您怎么来了?”

席先生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多礼,对谷范说道:“首阳山那边有王勇盯着,宅邸那边有戚闵看着,其他几个年轻人也都很有能力。总号这边你需要费点心,孙琦那些权贵子弟和三个总掌柜做事没有问题,但是大局不能操之于旁人手里。”

谷范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惊讶道:“先生,您要走?”

席先生微微点头,目光中多了几分他们看不懂的深意,平静地说道:“我要去一趟西边。”

谷蓁知道席先生对于裴越的重要性,可是不知为何,她的自觉告诉她,这位深不可测的先生这次去西边,恐怕会有极可怕的事情发生。

席先生望向谷蓁,看见她通透的目光不禁微微诧异,然后温言道:“你们不必担心,我此番是去帮裴越一把,还有一些私事要处理。你们在京都安心待着,他肯定会平安归来。”

说罢,又看了谷范一眼,朝他微微颔首,然后转身离去。

第424章 抉择

裴越没有想过往后的京都会乱成一锅粥,当他在唐攸之亲笔写就的战报奏章上用下自己的钦差印信时,脑海中思考的依然是南线局势,根本不曾料到路敏竟然会在战败后尝试拖他下水。

谢林主动撤退,这并未出乎裴越的意料,最后时刻他全军压上就是逼迫对方退兵。

从始至终,裴越都没有打算要和谢林同归于尽,那样对整个西境战事并无正面的意义,反而会引起灵州境内的恐慌。

等谢林撑不住发出撤退的命令,梁军便可以追击和袭扰,尽可能地扩大战果,这便是裴越当初告诉唐攸之的计划中最后一环。

就在他和唐攸之汇合商议下一步战略的时候,南线的信使带来一个令人震惊愤怒的消息。

两天前,京军北大营在卢龙寨南面与吴军决战,折损兵力近半,战死指挥使二人,统领以下数十人。成安候路敏在虎城骑兵的拼死救援下,狼狈退回古平大营,整个南线战局瞬间接近崩溃的边缘。

唐攸之是沙场老将,一眼便能看出南边的局势已然变得极为被动和复杂,他望着眉头微皱的裴越,淡然道:“谢林麾下的骑兵还有一定的战力,想要彻底打残他不容易,至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北边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若是南边防线彻底溃烂,西吴铁骑长驱直入,后果恐非我们能够承担。”

裴越沉默良久。

他能听出这位集宁侯的好意,毕竟继续追击西吴败兵要依靠骑兵,长弓军步卒不会轻离防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攸之几乎没有后患,只需要裴越在前出力,他坐镇后方自然可以分到一些功劳。然而他没有做出任何那个方面的暗示,直截了当地希望裴越能领兵南下。

这是一个厚道人,而且当初唐攸之敢于应承他那个堪称冒险的方略,本就说明其人与李柄中之流绝不相同。

思忖过后,裴越开口说道:“侯爷,你是否感觉到南线战事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

唐攸之微微一怔,细细思量过后,颔首道:“成安候将古平军放在鸡鸣寨后面,孤军深入邀战张青柏,莫非是和我们一样的打算?”

裴越回忆着沈淡墨情报里的路敏生平,摇头道:“古平军的战力远远及不上长弓军,南线军寨也有近半落入张青柏手里,成安候根本不可能实行一样的战略。我想不明白的是,他为何坚持要打这一仗?”

打的理由有很多,但是不打的理由更多。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一抹忧色。

唐攸之伸手拍拍他的肩膀道:“莫要太过担心,成安候许是这些年疏于战阵,一时大意而已。裴越,你最好还是尽快领兵南下。”

其实以两人的身份地位,唐攸之并不需要这样客气,几乎与裴越平辈论交。

裴越自然也明白其中意味,但是他最终还是摇头道:“现在南下对战局无益。”

若是换做其他晚辈决计不敢在唐攸之面前这样表态,就算是唐临汾也没那个胆子,但是裴越这般说出口,唐攸之却并未感觉到冒犯与不敬。

人世间有些道理很简单,若你充分展现出自己强悍的能力,那么就可以让旁人忽略二者之间年龄甚至地位的差距。毫无疑问,溪山大捷已经足以证明裴越的能力远超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起一些沙场老将也毫不逊色。

故而唐攸之饶有兴致地问道:“为何?”

裴越冷静地分析道:“成安候已经退回古平大营,南山、鸡鸣和西水三寨岌岌可危,其中鸡鸣寨估计要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古平军不堪大用,除非长弓军南下、金水军北上,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才能抵消这次败仗带来的恶劣影响。这个时候藏锋卫南下能做什么?除了给成安候充当斥候之外,他总不能指望我这点人能够击败张青柏麾下的十余万精锐。”

唐攸之轻声一叹,目光复杂地望着裴越,感慨道:“有些时候锋芒过于外露不是好事,尤其是在朝中。”

裴越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苦笑道:“侯爷,不是晚辈年少轻狂,如今手里揣着上万人的生死,容不得妥协大意。”

唐攸之摇摇头,正色道:“你不是年少轻狂,而是年少太不轻狂。或许你还有些好奇当初我为何敢一口答应你的计划,因为我早已得到某位大人的嘱托。观你这些年行事,过于老成端正,浑不似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人,反倒像是我们这些久经磨砺的官场老人。裴越,需知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你若想走得更高更远,必须要偶尔展露几分少年人的峥嵘之气。”

这番话可谓推心置腹,裴越感激地说道:“晚辈谨记侯爷教训。只是请恕晚辈无礼,侯爷口中的那位大人是否姓沈?”

唐攸之怔了怔,苦笑道:“难怪他说瞒不过你。”

裴越故作惊讶道:“侯爷,连你也是沈大人那一派的吗?”

虽然知道他在逗趣,唐攸之仍旧忍不住纠正道:“我和沈大人都是为陛下和大梁效命,并无派系之分。你刚到灵州时,默云兄便寄来一封书信,将你夸得天花乱坠,我还是第一次见他如此欣赏一个后辈。所以你提出那个方略之后,我便没有多想,既然他都这般青睐你,我便赌一次又何妨?如今看来,还是他看人的眼光更准。”

裴越轻轻一笑,平静地说道:“晚辈回京后会去沈府道谢。”

唐攸之并不知道这两人之间的具体关系,所以也没有将这句话放在心上,他好奇地问道:“既然不想南下受制于成安候,那你打算如何抉择?”

裴越望着远方滚滚狼烟,并未犹豫太久,坚定地说道:“我要带着藏锋卫继续追击谢林,然后在二百里之外转道南下,去虎城。”

这个答案似乎早在唐攸之的意料之中,但此刻听他说出来,这位年过不惑的军方大人物颇为满意地点点头,旋即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而后他轻声感叹道:“后生可畏啊。”

第425章 见虎城

谢林的撤军命令造成十分惨重的损失。

这个时代的军队短兵相接之后,想要从容抽身而出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双方的士气相差悬殊。在付出两万多人阵亡的代价之后,谢林终于集合全军开始狼狈撤退。然而令他异常愤怒的是,梁军竟然没有立刻追击,让他准备好的后手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仿佛蓄力多时的一拳砸在空气里,差点让谢林吐出一口老血。

在西吴开始撤兵之后,长弓军也开始整理阵型清点伤亡。

唐攸之命令他们在溪山寨外扎营,同时撒出去上千名斥候,负责方圆百里以内的警戒,同时还要追踪西吴大军的动向。

数十名武将把部属交给副手,齐齐来到中军帅旗之下。

裴越站在唐攸之身边,为了表示敬意特地拖后半个身位。

唐攸之注意到这个细节,便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扭头对裴越说道:“上前。”

语气虽温和,内里的意味却不容推辞。

裴越倒也没有继续矫情地谦让,他上前半步与唐攸之并肩,至少在今日这个大获全胜的时刻他具备这样的资格。

韦睿等人望见这一幕脸上浮现喜色,长弓军的将领们也未表露出任何质疑的情绪,显然裴越的能力已经征服这些骄兵悍将。

唐攸之轻咳一声,周遭旋即安静下来,他面色温和地说道:“今日大胜吴军,诸位功不可没,本侯会连夜写就请功奏章,明日一早便送去京都。你们的功劳不会有任何遗漏,相信陛下能看到你们的舍命之举。”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显得振奋不已,却也无人大声喧哗,足以说明唐攸之治军之严。

稍稍停顿片刻之后,唐攸之忽然提高声音道:“唐临汾,谷芒。”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