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222章

作者:上汤豆苗

二人相对无言,桃花看着谷蓁泫然欲泣的面容,勉强笑道:“谷姐姐,少爷一定平安无事,不用太担心。”

按理来说,她身为裴越的贴身丫鬟,其实没有资格如此亲昵地称呼谷蓁。只不过谷蓁天性善良,性格又温和,兼之母亲赵氏提点过她,不能真的将这个小丫头当做普通丫鬟,故而几番纠正过后,桃花的称呼算是改了过来。

谷蓁终究知道的比桃花要多些。

藏锋卫被皇帝寄予厚望,由清一色的骑兵组成,在这种大战里怎能置身事外?连那虎城的精锐骑兵都几乎损失殆尽,更何况这支新组建的骑兵?一想到裴越可能遭遇的危险,谷蓁便根本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日上三竿之时,谷范终于回到商号总店。

谷蓁连忙起身,也来不及行礼问安,急切地问道:“兄长,可有越哥儿的具体消息?”

谷范眉头紧锁,摇头道:“暂时还没有。”

谷蓁神色复杂,半是担忧半是庆幸,此时没有消息未必就是坏消息,如果可以选择,她宁愿静静等待,总好过听到那些根本不愿入耳的字眼。

桃花怯生生地问道:“谷少爷,我家少爷他也上战场了吗?”

谷范犹豫片刻后,缓缓点头道:“是。”

见二女又明显紧张起来,他赶紧解释道:“西境战事分为南北两线,裴越和藏锋卫去的是北线,这次落败的是南线。只是我的人也只能打探到这么多,不清楚裴越在北线的具体情况。”

谷蓁察言观色,双手攥着衣角,上前一步问道:“兄长,是否哪里有不妥?”

谷范轻叹一声道:“我也搞不懂这南线惨败是如何跟裴越扯上关系的,但是根据宫里传出来的消息看,之所以官老爷们吵了两天,今天一大早又进宫接着吵,是因为有人说这次裴越也必须负责,甚至还有人请求陛下降旨治罪。”

“啊!”

谷蓁身躯微微一晃,还好旁边的桃花连忙伸手搀住,虽然这小丫鬟自己也是满脸惊恐。

在她们朴素的世界观里,皇帝和两府大臣完全能决定天下所有人的生死,如果裴越真的被满朝大臣喊打喊杀,如今谷梁又在南边,那还有谁能保住他的性命?

谷范宽慰道:“小妹不要害怕,局势还没有到那个地步。我已经以父亲的名义请求世交故旧们为裴越说话,孙琦他们也是如此,再加上右执政洛大人对裴越青眼有加,想来不会有事。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件事真的和裴越有关,陛下至少看在父亲的面上,也不会真的痛下杀手。”

或许是最后这句话起了作用,谷蓁脸色稍微多了两分血色,她在桃花的搀扶下坐回去,微微摇头道:“事已至此,兄长不必记挂我们,还是多帮越哥儿走动。他和裴家早已断了关系,那位洛大人也未必会在这种事情上出面,倘若没有一些真正有分量的重臣开口,局面对他会非常不利。”

谷范略有些讶异,没想到历来足不出户的小妹会有这等见识,他又怎会知道一个女人在面对意中人可能遭遇险境的时候,自然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

他点头道:“你们放心,我这就去办。”

走出商号的时候,谷范心中仍然想不明白,南线战败怎会与北线的裴越扯上关系?就算路敏想找一个替罪羊,也得有足够正当的理由吧?

他更不知道的是,此时皇城内两仪殿里的气氛已经到了何等剑拔弩张的地步。

第421章 构陷

“陛下,微臣认为,此番京军战败,主帅路敏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中山子裴越更是其心可诛,罪不可赦!”

兵部尚书刘大夏洪亮的嗓门在偏殿内回荡着。

这位刘大人进士出身,一辈子没有去过沙场,因为极其擅长打理庶务,被莫蒿礼看中,一步步走上六部尚书的高位。其人性情嫉恶如仇,平生最厌恶那些无视朝廷法度的武勋权贵,对于裴越这个异军突起平步青云的年轻人自然也没有什么好感。

在他之前,关于裴越是否有罪的争论已经持续很久,不过都是品阶稍微低一些的朝臣在议论,等到他出班开口之后,其他人都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

谁也不愿跟刘大炮仗对上。

开平帝面色沉郁,微微挑眉问道:“其心可诛?此话从何说起?”

刘大夏夷然不惧地回道:“陛下,路军机的请罪折子里说的清楚明白。他与襄城侯萧瑾计议妥当,先用京军拖住张青柏的主力,然后虎城骑兵从北、古平军从南两面夹击,如此就算不能击溃张青柏部,至少也能战个平手。在虎城骑兵赶来援护之时,却被谢林麾下的骑兵突然出现并拦住,继而造成整个局势的崩坏。”

开平帝冷声道:“这与裴越有何关系?”

刘大夏朗声道:“路军机之前所言,命藏锋卫北上协助集宁侯,主要是针对谢林的骑兵,却被对方抓住这样的机会,难道他无罪吗?”

刑部尚书高秋忍不住出言反驳道:“刘尚书,那谢林麾下骑兵有五万人,藏锋卫才将将一万人,裴越又不是神仙,他怎么可能对付五倍于己的敌人,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荒谬!”

刘大夏横眉道:“高大人,没人要求裴越击败谢林的骑兵,本官还不至于如此异想天开。但是,骑兵在战场上本来就负有侦查之职,结果他连两万骑兵南下都不知道,导致南线战局溃败,你能说他没有半点责任?”

高秋一时语塞。

刘大夏见状更加得理不饶人,踏前一步道:“如果裴越能早些发现这个变故,及时通知路军机,京军至少能做到自保,而不是陷入泥潭,最后折损两万人!此战路敏当然有责任,但是裴越同样逃脱不了罪责,而且必须重重惩治!”

高秋有些头疼,若非今天一大早谷范就亲自登门,以广平侯谷梁的名义请求他帮忙,又提及他和谷梁之间的交情,他才懒得理会这档子事情。

朝中谁不知道这个刘老头尖酸刻薄?他吃饱了撑的才会和此人发生冲突。

“即便裴越有侦查不利的责任,又如何称得上居心叵测?莫非你认为他故意隐瞒消息,目的就是让京军大败?”御案后面,开平帝面无表情地问道。

刘大夏稍稍迟疑,然后硬邦邦地说道:“陛下,老臣早就听说大梁军中派系众多,定国公府一派,魏国公府一派,成国公府又是一派,有些事虽然没有证据,但难保不会有人生出争权夺利的念头!”

此言一出,偏殿内鸦雀无声,大部分人都目瞪口呆。

这刘老头今天是疯了吗?

开平帝的眼神陡然阴沉,制衡之道是他这些年尽力做的事情,刘大夏这番话岂不是在说他这个皇帝主动挑起臣子之间的斗争?

站在文臣班首的莫蒿礼回头望向刘大夏,眼神冰冷淡漠,淡淡道:“刘尚书,这是什么地方,岂能容你胡言乱语?还不赶紧退下!”

刘大夏望着一手将自己提携到如今地位的恩主,眼中闪过一抹痛苦,然而却对着开平帝跪下,沉声道:“老臣一时情急慌不择言,请陛下治罪。但是,陛下,军中这些年乱象丛生,武勋权贵们眼中只有爵位和军职,拉帮结派争权夺利,简直有负国朝恩典。老臣恳请彻查京军大败之真相,理当先罢黜裴越的指挥使之职,想他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人,有什么能力指挥一卫骑兵?至于他究竟是不是故意隐瞒消息,太史台阁一查便知!”

图穷匕见。

稍稍有些奇怪的是,他言语中将所有武勋都包括进去,武勋班列中竟然没有人站出来反驳他的看法。

开平帝扫视一眼左边的武勋们,目光里逐渐泛起失望的情绪。

就在他要爆发之时,王平章轻咳两声,出班启奏道:“陛下,刘尚书因为西境战事不利一时激愤,老臣以为情有可原。眼下当务之急,不是根据路军机请罪折子里的只言片语就去大索天下,当以西境安危为先。”

一直沉默不语的洛庭开口道:“陛下,臣认为魏国公言之有理。”

开平帝的目光又转向老态龙钟的莫蒿礼。

这位四朝元老颔首道:“京军退守古平大营,虎城依然在大梁手中,南线也还有几座军寨尚未陷落,眼下局势还没到糜烂的地步。此时的确应该调遣援兵赶赴西境,至少不能让西吴骑兵进入灵州境内,否则必然会生灵涂炭。”

除了远在西境的路敏之外,两府三位重臣的意见出奇一致,其他人便没有反对的机会。

刘大夏心中不知是失落还是轻松,若非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把柄落在鲁王手中,他又怎会一反常态要置一个年轻人于死地?

也罢,既然这些大人物愿意保他,自己也免做小人。

只是一想到昨夜鲁王府长史的可憎面目,他就忍不住想亲手毙了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武勋班列之中,京军南营主帅李柄中垂首望地,双手拢在袖中,默默地攥紧成拳。

这两日朝堂上的风波,有一部分是因他而起,若非他授命那些提携过的下属搅起风浪,矛头未必会对准裴越。

只可惜被王平章一言破坏大局。

其实他早已不在意当初与裴越之间的那些波折恩怨,哪怕谷梁曾经马踏丰城侯府门,他也不愿再生事端,然而半个多月前接到一封来自西境的密信,却让他恨不能手刃裴越。

他最疼爱的长孙被裴越一刀砍死,还诬陷他是马匪首领!

眼见这件事就要被几位大人物轻描淡写地带过去,李柄中深吸一口气,走出班列面朝开平帝躬身,双手于身前交错行礼,沉声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第422章 大捷

“说来。”

开平帝的态度倒也算不上冷峻。

开平三年,李子均勾连西吴刀客袭击裴越,沈默云借由此事捅了李柄中一刀。开平帝志在天下,可以允许底下的官员有些许贪墨之事,却绝对不容许他们和西吴或者南周的势力勾结,这便是他的逆鳞所在。

故而李柄中在距离西府军机仅有临门一脚的时候被踢去京军南营,那里可是谷梁的地盘,虽然谷梁被调往南境节制诸军,可南营的兵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李柄中的处境可想而知。

这两年他并没有表露出丝毫的怨望,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主帅的职事,哪怕推进不顺也会徐徐图之。开平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更何况李柄中终究是王平章提上来的人,也是他这些年勾勒出的大梁军方势力版图的一部分,自然不会因为一件事就彻底弃用。

李柄中面色沉静,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王军机所言甚是,西境战事细节如何暂时还不清楚,朝廷不能以路军机折子里的几句话就定裴越的罪。但是如今南线战败,北线亦不知能否挡住谢林的精锐骑兵,臣认为应当及时调整西军将帅。”

开平帝似笑非笑地望着他,缓缓问道:“如何调整?”

李柄中愈发垂首,恭敬地说道:“事关重大,自当由陛下乾坤独断。不过,臣认为方才刘尚书一言甚妥,裴越年轻无才,虽然在蜂窝煤这件事上对朝廷有些功劳,但还没有能力独领一卫骑兵。臣觉着可以罢免他的藏锋卫指挥使之职,令其为南山寨守将,作为古平大营之前最重要的屏障。如此一来,既可以磨砺他的能力和性情,也不会影响西境战事的大局。”

开平帝默然不语,似乎在斟酌李柄中这个提议的利弊。

“陛下,臣附议,请罢免裴越的藏锋卫指挥使一职。”御史台侍御史李端出班奏道,就站在李柄中的身后。

“陛下,臣附议。”工部右侍郎俞子宁紧随其后。

“陛下,臣附议。”

“陛下……”

……

片刻之间,竟然有十五六位大臣赞同李柄中的提议,无论他们之前属于哪个阵营,又或者是哪位大人物的拥趸,此时不约而同地乞求开平帝罢免裴越的指挥使一职。

虽然这个场面略显混乱和繁杂,但是有心人还是能从中发现几分蹊跷之处。

譬如侍御史李端,为人确实清正端方,但是他的正室与鲁王府的一位侧妃算是亲戚。

又如工部右侍郎俞子宁,他私底下与京军西营主帅长兴侯曲江颇有交情。

表面上这些大臣中绝大多数都是文臣,实则与很多武勋权贵都扯不开关系,武勋们这次出手,或与被关在上林狱的裴戎有关,或是眼馋藏锋卫的地位。至于鲁王府为何要对付裴越,这在朝堂上也不算秘密,毕竟七宝阁与祥云商号之间的故事人尽皆知,鲁王妃许氏自尽的消息也早就传遍京都。

面对朝臣们汹汹气势,开平帝毫不在意,他登基十五年若还控制不住这座朝堂,也就没有必要做梦平定天下。

长久的沉默之后,开平帝的目光扫过中间站着的那些朝臣,停留在莫蒿礼身上,缓缓说道:“莫执政,你来说说。”

莫蒿礼似乎衰老得有些快,闻言愣了片刻之后才抬头问道:“陛下,老臣耳背多时,方才没有听清诸位大人的话,不知陛下要老臣说什么?”

开平帝不以为意,淡淡道:“李柄中说裴越不足以胜任藏锋卫指挥使的职事,请求朕罢免他,其他大臣皆附议之。”

莫蒿礼老眼浑浊地望着开平帝,微笑道:“陛下,老臣隐约记得之前送来的军报里说,成安候让裴越那小子领着藏锋卫支援北线战局,是吗?”

开平帝点头道:“没错。”

莫蒿礼微微不解地说道:“既然这次是南线战事惨败,又与北线有何关系?诸位大人,换做你们此刻在北线战场,仅仅依靠成军月余的藏锋卫骑兵,就能看住谢林的五万骑兵?你们谁能做到这一点,现在就站出来,莫说取代裴越,便是老头子这个执政的位置也可以一并相送。”

无人敢开口搭话。

就算李柄中打定主意今日要先剪除那裴家子的羽翼,此刻面对那位神色平静的老人,也生不出反驳的勇气。

莫蒿礼见状又问道:“请问各位大人,北线战局如何已经盖棺论定了吗?如今局势危急,灵州和虎城危在旦夕,你们不替陛下排忧解难,不去思考如何调派援兵,如何准备粮草,如何帮国朝度过这次危机,却为了一个毛头小子的官职扯皮三天!”

他忽然转身,背对着开平帝,纵然这个姿势有些不敬,此刻却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

只见这位老态龙钟的执政望着面色发白的十余位大臣,声音依旧平淡,落在他们耳中却是雷霆一般:“朝廷每年花大笔国帑养着你们,平时明争暗斗倒也罢了,只要不影响朝局的运转,不影响陛下旨意的推行,老头子也不愿惹人厌烦,无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在开口之前到底有没有过一下脑子?一群王八蛋!”

最后三个字仿佛惊雷一般炸开。

站在最前面的李柄中额头上满是冷汗,其他人的身体更是不可控制地颤抖起来。

莫蒿礼胸膛微微起伏着,逐一扫过这些人之后,转身对着开平帝躬身行礼道:“陛下,裴越无罪,不可治罪。眼下当先调京军西营轻装简从赶赴西境,再调邓州、蕲州、化州、渝州四地常平仓中部分粮草运往灵州。”

开平帝轻轻舒口气,开口说道:“京军不可擅动,至于粮草调拨之事,东府直接操办即可。”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