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690章

作者:月关

所以,丘神机也就被送上了斩刑台,由蒙寒空、罗克敌亲自监刑,大仇得报。

安西大都护黑齿大将军冤案得以昭雪,为贺兰圣人讳,所有的罪责当然是编排在了丘神机身上,贺兰圣人只是被丘奸蒙蔽了而已。

前太子,唐治的大伯一家,也是沉冤昭雪,这又涉及一系列问题。

最直接的就是,对于前太子一家坟茔的重新安置。

这件事也是由礼部、户部和工部负责。

而兵部则因为太多的将领调整,包括太多的将领升迁,忙得不可开交。

吏部本来在忙每年年底的天下官吏的“考功”,现在又有大批官员升的升,贬的贬,需要他们及时提出调整方略以供陛下批阅,真比往年还要忙上一倍不只。

这么多事,很多都是需要皇帝拍板的。

楼公和狄公偌大的年纪了,哪怕有他们帮着,唐治也有些吃不消。

唐治将潘明镜提拔为了侍中,这是有宰相权相的,也是江南士族中第一个在本朝出任宰相的人。

同时,唐治又把“多年的媳妇”徐伯夷,也提拔为了侍中。

新增了两个生力军做宰相,唐治手头的案牍才算减轻了许多。

明年的恩科在三月份举行,但许多事情现在就得开始筹备了。

因为,以这个时代的通讯和交通情况,不提前半年通知天下,事情都会仓促许多。

好在唐治早就颁布了明年开恩科的消息,许多前期准备工作,朝廷和地方上已经开始进行筹备了。

不过,关于主考官,唐治只放出风去,主考官设四位,迄今为之,却只有国子祭酒萧平桢一人确定了下来,其他三个人选迟迟没有确定。

对于主考人选,各方何止热议,甚而积极造势起来,都想把既能更多地代表自己这地方利益,又才高德昭,颇具威望,够资格做主考的人拱上去。

是夜,唐治宿在了仙居殿。

这里属前朝、后朝中间的缓冲区的建筑群。

就有点像一个衙门里的二堂。

既不算内宅眷属生活区,也不算前堂对外公务区。

宿在这里,今夜自然是不用召妃嫔侍寝的。

谁都知道,临近年底,朝廷一片繁忙气象,皇帝也有大量奏章需要批阅,定是国务繁忙,所以不以为奇。

只是,如今的女官之首息夫人,却知道皇帝的龙床上,今晚可不只皇帝一个人。

因为,另一个人,就是她!

第732章 钦定,四大主考

体力的疲惫,需要摊开四肢,歇养肌肉。

脑力的疲惫,需要摊开四肢,放空思想,用体力的消耗,来恢复脑力的耗损。

这种情况下,内廷里那些新妇和名义上成了新妇,实则还未受唐治临幸的嫔妃,便不是最好人选了。

息夫人是。

今冬的第一场雪还没有来,但仙居殿上已经用了火盆。

上好的兽炭,燃得殿上温暖如春,就算不着寸缕,也不会有寒冷的感觉。

自从杨紫陌、杨雪迎等人从临时过渡性的女官转为妃嫔,唐治就把息夫人提拔成了女官之首,六尚二十四司,俱在其下,已经是与李公公平起平坐的内廷巨头。

唐治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息夫人与他的关系。

李家庞大的底蕴和巨量的人才,也是他看重李夫人的一点。

而现在,又加上了一条。

一个很可能是事实的秘密。

唐治没有多问,他知道,有些秘密,在时过境迁之后,就已经没有了意义。

他也无意再去探寻根底。

对他来说,他本就是来自另一个时空,不管在这个时空他究竟是谁,那都不是真正的他。

那又何必自寻烦恼?

不过,息夫人这个情,他得承。

所以,他对息夫人真的很呵护。

内廷里人人都知道,陛下对息夫人的看重,并不比妃嫔们少。

也许,是因为皇帝宠爱她的女儿李其瑶?

可是,李其瑶选秀进宫后,便立即提拔成了才人,但至今还是小径曲折,草色轻芜,陛下不曾涉足一步呢。

最近需要处理的事务太多,唐治的脑力的确有些疲惫了。

这个时候,知情识趣、得心应手的息夫人,显然是他最佳的选择。

毕竟是自动驾驶嘛。

当然,说是自动驾驶,其实算是智能辅助驾驶,偶尔还需要他发出一两条指令,和一点点的亲手操作。

息夫人是妩媚明艳的,宛如一盏酿至恰到好处的醪醴,甘美浓醇。

今天唐治很懒,所以息夫人很累。

当唐治身心舒畅之后,脸泛潮红,愈发鲜妍滋润,宛如灼灼桃花的息夫人便挣扎起来,先给他清洁了身子,然后强撑着酸软的身子去备好的浴汤中沐浴了一番。

息夫人去沐浴时,将灯光压得昏暗了,帷帐中的光线便愈发地暗了。

唐治休息了一阵,精神的疲惫感已一扫而空。

这果然是放松身心最酣畅淋漓的手段。

他微闭着眼,调匀着呼吸,便感觉到息夫人已经款款地走回来,掀开帷幔,滑进了锦衾之下。

细细的鼻息喷在唐治的脖颈上,微微有些痒。

唐治没有在意,然后,息夫人便又轻轻偎靠过来。

果然不愧是介于虎狼之间年纪的人,今儿晚上,明明唐治都没怎么动弹,把息夫人累的够呛,可她居然现在还有心情。

随着她大胆的撩拨,身心壮态已经恢复过来的唐治反手便搂住了她,覆身其上。

不对!

这不是息夫人!

唐治双手触及,宛如紧弹的雪石玉冻,这不是三旬左右的人该有的感觉,倒与葭月有些相似。

唐治蓦然张开眼睛,低头向偎在自己胸口的、发烫的脸蛋儿看去。

是李三娘!

内廷选秀后不久,唐治就去了江南。

回京后,各种事务繁忙,有时便是独宿的,以致有了妃嫔名份的人,也还有一半不曾临幸过,李其瑶就是其中之一。

息夫人如何不急?

这个先后早晚,几乎就等于向内廷所有人宣告皇帝的亲疏远近、宠爱程度呀。

所以,身为六尚第一女官,她想搞点小把戏,把其瑶悄悄送到唐治身边,却也没有什么难度。

……

万众瞩目的第二位主考官确定了。

陇右李家的李朗。

李朗是李氏家主李森的叔父,如今李家的辈份最长者,学识也是极深厚的。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而陇右方面,包括与陇右方面有着诸多关系的权贵,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陇右也有人做主考官,幸甚!

而对被拘回京城的李家所有人来说,更是喜极而泣。

这不是李朗一个人的事,这意味着,李家曾经的事情翻篇儿了。

李家有女入宫,都不算彻底改变了李家的命运。

毕竟,敌国也好、反叛也罢,都有女眷入宫的先例,但她个人受到宠幸,并不意味着整个家族得到赦免。

但,李朗成为主考官,却意味着皇帝对李家的态度,以及昭告天下的对李家的态度。

当然,最开心的是息夫人和李其瑶。

她们觉得,这是因为她们侍奉得陛下开心的缘故。

其实,唐治一直在犹豫,陇右,选择谁为主考官。

他本意是想在杨家和李家中选择一个,李家本来就在他的考虑之中。

但,杨家同时有四女入宫,恩宠一时无双。

他还打算把杨玄琰兄弟俩趁着来年恩科提拔起来,予以重用。

如果再让杨家出一位新国号新年号新皇帝时代第一届恩科的主考官,会不会水满则溢,施加的荣宠太多了?

而关陇地区的门阀士族,多以武力著称。文教上,能与山东高门和江南士族论道一番的,也就只有杨家和李家。

对于选择李家有所犹豫,还是在考虑一步到位好不好。

李家毕竟是被他打压过的,要给甜头也得一步步来不是?

就像徐伯夷,现在是侍中,已经是宰相了。

但在宰相里边,他是排名最末的。

这是正常的。

就算他才高八斗,连中三元,也不能一步登天。

纸上得来终觉浅,做宰相,统领百官,不仅需要实践和阅历,还需要宦海沉浮,步步高升积累着的资历与威望。

一下子把他拔的太高,对他而言并不好,会成为众矢之的。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