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689章

作者:月关

唐治若自己颁出一块有形的免死金牌,该杀时,他也不会犹豫。

但,哪怕只是一个口头的承诺,而且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承诺,

他也不想对他尊敬的一位长辈,一位已经逝去的长辈失言。

而且,他也不需要令月公主对他心存感激。

……

唐齐与唐治,坐在花厅里,秋桂飘香,满室芬芳。

但兄弟二人的心情,都有些寥寥。

唐齐沉默良久,道:“陛下不杀令月姑姑,为兄也深表赞成。但,该把她幽禁起来。”

一向性情柔弱的唐齐,喜欢感情用事的唐齐,在面对国家大事的时候,也是理智的。

唐治摇摇头:“大哥,你我都知道被幽禁的滋味。如果咱们当初不是被释出放州,而是一辈子幽禁在蝉鸣寺里,直到老死,那,莫如让我去死。”

“但,姑姑她……”

“她已经没有可能威胁到我了。”

唐治淡定地笑道:“令月公主死了,是为了救朕而死,这是她的儿子,亲口对天下宣布的消息。试问,令月公主还能死而复生么?

她若死而复生,她的子女,便再没有活的可能。而为朕而死,隆重葬入皇陵的她,又能再去蛊惑何人为其所用?”

唐治的目光带出了一抹杀气:“姑姑拉拢的那些亲信,可都是反叛,他们马上就要完蛋了。至于令月姑姑……”

唐治不屑地一笑:“她今日的势力,都是当初借助祖母的宠信而建立的,以后,已经不再是令月公主的她,还有机会拉拢什么人?建立什么势力?”

令月公主一出手,就在常人难以企及的高点。

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她根本不懂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也不屑、同时也没有耐心,一步一步往上爬。

她不会明白,失去这个平台,她什么都不是。

但,如果她心不死,以后她会明白的。

唐齐想了想,轻叹道:“也罢,只是,终究可能会有一定的隐患。”

唐治也叹了口气:“我就是铲除了令月公主和她所有的亲信,以后就再无奸佞反叛了?世上哪有永远的太平。你我的时代如此,儿孙的时代,也一样会有新的人杰来和他们打擂台。”

他苦笑地看向唐齐:“令月姑姑的人生,有按祖母大人的安排走么?你我的人生,有按父亲大人的安排走么?父一辈、子一辈的事儿,都决定不了,去安排千年万年之后的事?简直是痴心枉想。”

我们,活在当下,活出当世的风采,足矣!

……

神都这边的行动,继嗣堂显宗根本没有参与。

行动刚刚开始,踌躇满志的斗院院主傅兰辞就发现自己被包围了。

能无声无息包围他的“秘密总部”,解决外围侍卫,神不知鬼不觉接近过来的,当然是他们的同道中人。

对他们非常了解,而且一直暗中盯着他们一举一动的隐宗。

红线带着古夫人,两个人,两口剑,便于大雨滂沱中登堂入室,见到了傅兰辞。

“当今陛下雄才大略,令月公主的计划筹谋,陛下一清二楚。此去江南,本就是陛下的一个局,一个把所有怀有贰心者引诱出来的局。”

红线平静地对傅兰辞道:“所有参与者,都要完蛋。你们,是想带着显宗走向覆灭,甚而牵连整个继嗣堂,甚至天下士族,走向灭亡吗?”

傅兰辞讷讷道:“可是,宗主他……”

“叶东来完蛋了!”

红线道:“安载道如何?唐浩然如何?洛昂达如何?裴甘丹如何?李家卢家又如何?”

安载道已死,唐浩然已死,洛昂达还在神都当吉祥物,一直想回回不去,裴甘丹下落不明,李家卢家烟消云散,贺兰三思、贺兰承嗣在陇右放羊,唐仲平、韦氏夫妇坟头草都半尺高了……

红线沉声道:“你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朝廷要针对你们,众士族知道了会如何?元老院知道了会如何?你们想万劫不复吗?”

傅兰辞脸色灰败,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红线莞尔一笑,悠悠地道:“叶东来野心勃勃,试图拖继嗣堂、拖天下士族下水,为他一己私欲,搏一世荣光。傅兄深明大义,约束本部,未让显宗自蹈险地,你看这样如何?”

傅兰辞的眼睛亮了起来,期期地道:“元老院,会相信么?”

红线道:“事实如此,他们为何不信?”

古夫人道:“孟姜姑娘隐退,红线姑娘继任。叶东来胡作非为,不堪造就。我看,显宗也该换换当家人了!”

傅兰辞的眼睛更亮了。

第731章 回京,龙归大海

江南之乱,被迅速平息了。

但平波动荡,并未停息。

对整个江南官场的扫荡和清洗,还在继续当中。

政治斗争,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一对一,二对二的问题。

搂草打兔子,是常有的事儿。

并不是你非要参与了令月公主的阴谋,而是你在这个位置上不作为,或者对当今天子虚应其事,那就是借着这个由头进行清理的机会。

不过,具体事情,唐治已经不必亲自出持了。

他把陈长史提拔为了姑苏太守。

陈长史是知道令月公主案件真相的人,直接把他变成一个参与者,这个秘密才能永远成为秘密。

唐治要回京了,扶令月公主棺椁还京。

这种事,本该由贺兰崇胤去做,但是被皇帝“夺情”,由他就地出任了江南节度。

但,兵权是燕八剑的旧部手中,行政上有驻藩江南的寿王唐齐监督,还有遭到大清洗,萧清了一大批人的江南官场,贺兰崇胤如果想有什么不轨举动,是很难成功的。

同时,唐治接见了萧平桢。

有兰陵萧氏、姑苏顾氏、无锡张氏等一大批江南士族纷纷出面拥戴、表态,江南士林对明年改国号、改元后的恩科大比,表现出了极大热情。

唐治更是直接宣布,萧平桢为明年恩科大比的主考官。

主考官当然不只一位,唐治还是需要考虑到对各方士族、士林的公平性。

但这是第一位被明诏天下宣布出来的明年的主考官。

萧平桢自然是感激涕零,张一帆也很高兴,但还是暗中“敲打”了一下自己这位老岳父。

萧平桢这才知道,萧家这一次差点儿就被明州两个“不孝女”给坑了。

如果皇帝想办他,趁着叶胡谋反案,把萧家像陇右的李家、卢家一样给灭了,也不过是弹指间事。

这可把萧平桢吓出了一身冷汗,在返京之前,他先匆匆回到老家,对祖宗家训重新整理了一番,严苛了很多的族规,叮嘱众族老务必严格执行、肃清门风,这才返回京城,以备主考事宜。

此回京城,比出京时更加的戒备森严。

运河上,龙舟船队行过时,所有商船货船必须就近避入港湾或岔河口躲避。

运河两岸,都是当地官府派兵警戒。

许诺带着儿子许远睿也乘上了龙舟。

如今有皇帝撑腰,许诺已经根本不必担心朝廷发还的财产,被远亲族人们瓜分贪没了。

她从许多族亲中,直接挑选了三个一到三岁的娃儿,过继到她亡兄名下。这是为了避免这几个孩子长大,直接成为皇妃的“儿子”。

之所以找三个,一个是更方便开枝散叶,二来是考虑个人天资不同,哪怕从小教养,长大也未必个个成材。三也是因为孩子太小,如果只培养一个,一旦夭折,还要从头再来。

许家财产和三个孩子的监护,全都交给了世交顾家。

不管哪一道程序不合乎礼法,这时都根本不作考虑。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这么一点小事,皇帝还是可以独断专行的,根本不用顾忌太多。

毕竟只是一家之事的特例。

京城这边,在唐治回来之前,便在楼士德和狄阁老运筹、蜀王唐修坐镇,内有谢贵妃,外有未来皇后,暗有狄家窈娘、武有双燕群雄的格局下,迅速回归了正规。

索立言又忙了。

这位工作狂人越忙越有精气神儿,眼看着大理寺人满为患,买卖兴隆,索廷尉便笑口常开,心情愉快。

唐治回了皇宫,陈玄礼、袁成举、郭绪之先行回城,接管宫城重要防务职司,皇宫内的班直、内侍、宫女,利用这次事件,又清理了一批。

倒不是说要打杀关押,而是趁机清理出了一些年老者、手脚不干净者、有一个职司上干了太多年的人。

皇帝要改国号了,皇后也将凤仪天下,新朝新气象,必然也是新人用着更顺手。

常言道吏滑如油,一个地方官的难缠,远不及在当地根深蒂固的那些小吏。

宫里头也一样,这样大批地换血,有助于新朝皇帝和后妃,更加彻底地控制宫廷。

唐治回京时,落叶萧萧,满地金黄,寒风已经有些凛冽。

新年就快到了,还有一个多月。

朝野对于清理叛逆的关注,因为索立言的超高效率,渐渐尘埃落定。

大家的注意力迅速转向了对于来年新朝诸多新政的制定和安排上。

明年的大事说起来还真不少。

改国号,涉及一系列事情。

包括官府、地方各个方面,涉及国号的各种公牍、印章、旗号、牌匾的更换。

改元涉及的问题也挺多,毕竟是新朝第一次改元,规模盛大。不像贺兰圣人晚年,年号说改就改,大家都麻木了,对应的仪式和改变也就有些敷衍,很多称呼、规矩,则是新旧掺杂,都不算违规。

礼部、户部、工部在忙改元大典诸多事宜。

刑部包括大理寺、御史台这边,还在忙着处理叛逆,抓捕的余波还在动荡。

兵部这边也不闲着。

燕赤霞的身份,如今终于公开了。

他是原安西大都护府副大都护,蒙寒空。

被羁押多时的丘神机已经没有用处了,如果皇帝想敲打谁,已经不需要把他拉出来遛达,利用这次反叛案一样可以达到效果。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