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518章

作者:月关

当此时也,秦州,陇城。

狄窈娘站在一大片空旷的工地上,眺望着大风掠去的方向。

听说,那儿就是金城的所在。

这儿的香火院要建好还要很久,那我趁这段时间,去一趟金城,很合理吧?

第552章 同游,谁家红袖

有一种寺院,叫“香火院”。

它也是对外开放的,但是,它是由某一个大户人家私人捐建的寺院,捐建寺院的人家就是这座寺院理所当然的第一护法。

该寺院要永久设一座禅堂,为捐建者或捐建者指定的人奉祀香火,因此该人又称“香火饭主”。

狄窈娘来时,狄阁老就拨了笔钱给她,原意是让她捐建一座小寺,招那么三五个僧侣入住也就行了。

不过,那样的小庙,盖的太快了呀。

窈娘把她的私房钱都带了来,包括但不限于每年的压岁钱,平时从长辈和兄长那里收到的零花钱,还有她写话本儿赚的钱。

她要盖一座大一点的寺院。

狄窈娘一个小女子代表狄家远赴陇右,狄阁老安排的再妥当也不放心,当然要给地方官写封信,请求给予孙女儿一些照拂。

所以,秦州总管把狄窈娘安排在了府里,由府中内眷照料。

内眷陪同狄窈娘勘选地点时,得知她是要建香火庙,就回去跟秦州总管说了一句。

秦州总管想买好于狄阁老,所以也赞助了一笔。

结果这小庙的预算越来越多,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狄窈娘想拒绝也不成,整个工程都被秦州总管接手了。

这一来,狄窈娘更有理由趁着香火院还没建成,四处逛逛了。

秦州总管的夫人年纪、阅历、见识都在那摆着呢,狄窈娘再聪慧,也是个天真的少女,所以很容易就被她套去了话,虽说狄窈娘只说是想去金城走走,但总管夫人察颜观色,已有所觉。

这件事,她当然又告诉秦州总管了。

秦州总管一听,美得鼻涕泡儿差点没冒出来,还有这等好事?

狄相之女与秦王殿下竟然……

也对!很是门当户对啊!

未来的太子妃名份已定,是贺兰娆娆,将来的皇后。

那以狄相的家世、狄姑娘的出身,将来岂不就是副后?

当下,秦州总管便亲自安排了一路兵马,护送狄窈娘往金城去。

等狄窈娘一走,秦州总管不顾留守此地照看香火院建设的狄家管事劝阻,再度扩大了狄氏香火院的建筑规模。

驻兵于左近的胡天一、胡不凡正因为家族中人陆续聚拢、回迁的事儿,来找秦州总管,听说了此事。

他们可是唐治的心腹铁杆儿,一听说这是给未来的娘娘先祖建香火院,哭着喊着非要入一股,于是……规模再度扩大。

而且,将来驻院的僧侣规格也将随之扩大,必须得是大德高僧了。

消息传到西京,关中禅门各宗各院好不欣慰,该当我教大兴啊!玄都观搞些送子的把戏又如何?小道也!还得是我们的恢宏大道,秦王殿下这明显是崇信禅门。

本来正在安排的西进传道僧侣队伍大受鼓舞,众高僧又为安排何人前往天水主持狄氏香火院儿,煞费苦心地选择起来。

……

唐治打算巡视九曲,视察一下接收情况、移民情况、榷场设置和独山驻军。

当然,这只是对外公布的行程,唐治之后还要经青海湖再前往河西。

西域他就不打算去了,他是统帅,非万不得已,不可能再亲身涉险。

部下们不会同意,他若对自己、对他人够负责,也不该再这样做。

但是去河西节度使的地盘走一走却不妨,而且,这位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他也有必要接触一下。

以关注西域孤军的借口过去,这岂不是一个极好的理由?

因此,此番出巡,唐治带了三卫和兵。

郭绪之一卫,袁成举一卫,金城四军镇的林威一卫,就是那个说成语只说一个字,由镇军司马帮他补全的家伙。

就因为他这举动,唐治对他记忆尤其深刻,这不,就用上了。

袁成举领着一卫兵马而来,一见旦增喜绕,就咧开了大嘴。

“小姨子,你姐让我代她问你好啊,这两袭新裙子,是你姐给你做的。”

“小姨子,大王还没收了你呀?你可得努力啦。狼吞虎咽呐!”

“姐夫是说狼多肉少吧?”

“……是么?胡说,你一个蕃人,还能比我懂?就是狼吞虎咽,你得狼吞虎咽呐,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随唐治同行的,还有从“集贤院”突击毕业的一些文官,这是打算充实九曲的。

唐治寄望于九曲之地能成为整个陇右的大粮仓,战略作用非常之大,对那里非常上心。

他还通过崇玄院,召来了大批的出家人,有僧有道,还有番僧和袄教。

文教的作用是潜移默化且旷日持久的一个大工程,见效慢,前期就指望这些出家人了。

不过,唐治也怕他们一家独大,所以来了个“百家争鸣”。

而且唐治作为集贤院院长,早就对带去的这些官员们耳提面命了不只一次了,这些出家人,只负责他们该负责的事情就行了,但凡牵扯到政务和法律,哪怕是极小的事情,也不能开这个口子。

务必泾渭分明,不教他们渗透、沾惹。

这边正打算起行呢,狄窈娘就来了金城。

一听说唐治正要去九曲视察,狄窈娘又喜又怕。

喜的是,幸亏到的及时,再晚一些,唐治就出塞了。

怕的是,自己的借口,只是来金城“游玩”而已,如果治哥哥不带自己一起走,那陇右之行,岂不白跑一趟?

所以,人小鬼大的狄姑娘一见唐治,便打断了秦州总管府大管事殷勤买好的话,生怕他不小心说漏了自己的目的。

狄姑娘一本正经地对唐治道:“大王,我们狄家的旁支晚辈,也有做生意的。有我舅父在广陵,南北贸易,日渐壮大。

如今听说大王收九曲、设榷场、通商贸,我狄家全力支持,而且想把江南美器、神都佳物,贩卖于九曲,于国、于民、于己,都是一桩好事。

窈娘奉家祖之命到天水祭祖,另一桩要事,就是去九曲勘探现场,看看该从何处着手。本想着来金城,请大王下一道通关文书,既然大王正要去,不知小女子可否同行呢?”

秦州总管府大管事乜着这个看貌相顶多十四五的小姑娘,心中暗暗赞叹:“难怪狄家姑娘不长个儿,全长心眼儿上啦!”

唐治听了肃然起敬,狄家不得了哇,这还懂得重大投资之前先做个市场调研,果然是术业有专攻。

袁成举凑到旦增喜绕身边,小声儿地道:“小姨子,你看,姐夫说的对吧?你再不生吞活剥,渣儿都不剩了。”

旦增喜绕面不改色地道:“姐夫,你上回说的是狼吞虎咽。”

袁成举道:“着哇,一个意思,你姐夫学问大着呢。”

林威走过来,大大咧咧地道:“我说老袁,你揍啥呢?那是你小姨子,别老往跟着凑乎,你还想娥……”

镇军司马嗖地一下窜了出来,接道:“皇女英。”

“齐……”

“人之福。”

“左……”

“拥右抱。”

“咋滴?”

袁成举不屑道:“没学问你就别说话,我听你这么说话我噎得慌!”

唐治略一思量,对狄窈娘笑道:“成啊,有何不妥?那……狄姑娘就跟我一起去吧,不过,九曲之行结束,我还要去青海湖走走,届时,可不方便带你同行了。”

狄窈娘大喜,光是一个九曲,这一去就得个把月的时间,可以啦。

她不是个不知进退的姑娘,不会纠缠不休,替唐治招惹闲话儿的。

于是,狄窈娘便带着她的随从人马,加入了唐治的队伍。

……

唐治此去九曲,算是故地重游了。

但是,感觉还真不一样。

上一次去九曲,是匆匆行军,而且正是冰天雪地,不仅没有什么风景,便是有,唐治也无心去赏,他的关注点,全在行军与打仗上。

这一次却是悠然而行,意趣自然不同。

出了关,一条宽敞的大道便显现在草原上。

这不是谁修的道,而是出关的移民、商贾和军队踏出来的路。

路上,还可以看见行人和商贾,依旧络绎不绝。

大地起伏,山川连绵,高处是亘古不化的雪山,山下是碧绿连绵的草地。

湖泊、河流,时而显现其间,极其美丽。

纵然是在后世,这靠近九曲之地的地方,也是风景优美的。

而在这个时代,水土情况更好,当真是一步一风景,一景一陶然,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枯躁。

早晨,大军营帐在一个湖泊旁开始准备起营拔寨。

中军大帐里,狄窈娘还在陪唐治一起用早餐。

旦增喜绕也陪在旁边,她和狄窈娘相处的极好。

出乎袁成举的意料,他这小姨子不但对狄窈娘毫无敌意,反而很快成了朋友。

而狄窈娘性格极好,人家的善意她感觉得出来,很快也和旦增喜绕打成了一片。

狄窈娘一双小手极其灵活,十指如兰,灵巧剥动之下,一颗蛋很快就剥得干干净净,放到了唐治面前的碟子里,然后向他甜甜一笑。

梵音和如露,这些天极少在唐治面前露面了。

她们并不是想和唐治断了联系,一开始甚至一起吃早餐,奈何狄家小姑娘跟她们俩却是气场不合。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