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519章

作者:月关

看见她们不吃蛋、不喝奶,狄窈娘都觉得矫情。

虽然她也知道,作为净素,蛋属于荤腥中的腥。

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以及各种幼仔及禽卵,甚至包括奶和蜂蜜,对于已经受戒的梵音和如露来说,都是不可食用的。

所以吃起东西来忌讳太多,唐治得吩咐随军厨子单独准备一副炉灶锅碗,能使用的食材也少,在这草原上尤其的少。

狄窈娘觉得,她们俩以及和她们一起来的许多禅门宗人,给她的治哥哥添麻烦了,再说了,佛祖当年哪有这样的戒律,所以她就怼人。

狄家小姑娘问梵音:“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心皆不可得。那么梵音师父不想吃蛋,这算什么心?”

梵音和如露一时想不出来,尤其是在唐治面前,很是难堪。

接下来一路行军,她二人在车中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圆满的答案,第二天信心满满地出现在餐桌旁。

狄窈娘又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碗牛骨汤,两位尼师就当蘑菇汤喝了吧。”

梵音如露大窘,思量半晌,无法作答。

再行军时,她们继续苦思冥想,终于想出如何作答,再度共聚餐桌前时,不等狄窈娘开口,梵音便抢先一步,侃侃而谈,如天花乱坠,听得旦增喜绕如痴如醉,叹服不已。

狄窈娘又问:“两位小师父引经据典,大道至理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直如舌灿莲花,令人佩服。却不知两位小师父悟了没有?”

你未悟,如何示道于人?你若说悟了,知识只是知识,与菩提智慧,那是两码事,岂敢轻言开悟?

梵音如露再度语塞,虽然最非模棱两可的含糊过去了,没有当着唐治的面丢脸。

但二人从此怕了狄窈娘,尽量避免跟她接触,如果总是被她问倒,就算苦思之后能有解答,老是让唐治看见,也影响唐治对她们的信心不是?

于是,狄窈娘的耳根子终于清净了,这一路行来,再无人打扰。

景是美景,辰是良辰,九曲风光如丹青,心上人是眼前人,好不快意!

第553章 九曲,愿我如星

唐治一行人来到九岭山的时候,距九曲就已经很近的。

当地官府派了人来引导,大军浩荡向前,就见原野上有牛羊放牧,还有一些已经失去牛羊的牧人跟着移迁过来的汉民在学习耕种。

九曲派来的向导是个蕃官,之前曾给唐治的兵马带过路的。

他策马走在唐治身边,给他介绍着现在叶茹很多部落的情况。

由于连年的战争,尤其是去年冬天这场血腥惨败,各个部落的壮劳力已大量短缺。

这倒使得推行农耕异常顺利了,因为妇孺和残疾者,从事农耕,要比游牧更容易一些。

而且每家所剩的牲畜都不多了,留下几头牲畜充作耕种的工具,倒还勉强凑合,游牧?还游个鬼啊。

而且,有些部落伤损过于严重,相邻的两个部落还有合并的,这些都需要相当长的融合过程,而这也进一步削弱了来自叶茹可能的反抗。

在吐蕃,婚姻制度比较杂乱,贵族头人们都是一个主妻、几个侧妻,此外还有大量的女奴,实际上也任其享用。

普通的叶茹百姓,则是一夫一妻居多,这是占最多数的。

但也有特别贫穷的人物,是一夫多妻。实在是太穷了,只能兄弟几个共娶一妻。

可是现在,几乎每一个只要四肢健全的叶茹男子,都有最少两个妻子。

而这,也在破坏着他们原有的家庭结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这些,就需要地方官员收集更多的情报之后,酌情制定适宜的新的律法了。

唐治一面走,一面了解叶茹现在情形的时候,狄窈娘就自觉地留在车中,跟旦增喜绕闲聊,听她讲述叶茹的事情。

狄窈娘有点率性,她喜欢的人,怎么都好,第一眼就气场不合的人,那她就看不惯了。

而旦增喜绕呢,则是看着狄窈娘,总觉得她比自己还小。

但是,旦增喜娆看得出她对主人的喜爱,而主人对她的态度也不同寻常。

那么,如果主人能接受她,就没理由不接受自己吧?

旦增喜绕没有什么野心,她只要在主人身边有自己一个位置就知足了,所以对狄窈娘特别的好。

梵音和如露,则在听一群高僧讲述此去九曲,如何布道传经,如何扎下根来。

别看整件事儿是由她们牵头的,可真到了决定一些大事的时候,她们的辈份、名望和身份,还是很不够看的。

唐治一行人赶到九曲的时候,已经从这里迁走的叶茹部三位夫人也早已赶来,候在了这里。

唐治对她们很客气,该亮的獠牙,去年冬天已经亮过了,现在她们还记忆犹新。

对侍夫人,唐治尤其的礼遇,这么做,就是给格桑夫人和次曲夫人看的。

他要让这两位夫人明白,他们的境遇好坏,取决于陇右扶持的力度,而陇右认的人是侍夫人,免得她们掣肘于侍飞飞。

当晚,三位夫人就宿在了九曲。

只是,曾经她们是这里的主人,而现在却是这里的客人。

明天,她们还要跟着唐治去看看设立榷场的位置呢。

旦增喜绕被唐治开恩,叫她去与母亲团聚了。

旦增喜绕刚一回到次曲夫人的毡帐,次曲夫人便摒退了帐中奴婢,一把拉过女儿,满脸热切地道:“喜绕,你可曾为大王侍寝过?”

旦增喜绕脸儿一热,羞怯地摇了摇头。

次曲夫人失望道:“大王眼界这么高,看不上我的小喜绕么?”

旦增喜绕不服气了:“娘亲,大王对我很好呢,能在大王身边侍候的,只有我。传召官员什么的,都是我。大王还送了我好多书,教我读书呢。”

咦?这就不像不予重视了。

次曲夫人又重新萌生了希望:“真的?可……你是个女娃儿,大王若是喜欢你的话,怎么会……”

旦增喜绕羞答答地道:“大王怜惜喜绕。大王说了,女儿家,不宜太小成亲。女儿知道,大王为什么教我读书……”

“我想了好久,才想明白的。”旦增喜绕歪着脑袋,认真地想着,得意地一笑:“娘亲,你放心吧,女儿已经想到……办法了。”

次曲夫人大喜,有些事,她做母亲的也不好问的太明白的,既然喜绕这么说,她就放心啦。

她也不是一个人,她的背后,站着她的父兄子侄,站着她的整个部落。

格桑夫人是主事,侍夫人有陇右节府撑腰,在叶茹重新整合、整新分配资源、架构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她拿什么去跟那两位夫人争啊。

没底气的。

除非,喜绕能得到那个大人物的宠幸。

这是关乎次曲背后的一个大部落将来是在叶茹垫底还是能过上好日子的关键。

“委曲了你,好女儿。”

次曲夫人搂住了旦增喜绕,哽咽地道:“母亲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我们的族人,我们的一切,现在,都只能依赖你了。”

“女儿不觉得委屈啊!”

旦增喜绕葡萄似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明儿,我跟大王说一句,总不会叫咱们的族人太吃亏的。”

次曲夫人忐忑道:“你去说?能……能行吗?千万不要没个轻重,得罪了大王,那就因小失大了。”

“不会的。”旦增喜绕甜甜一笑:“其实大王一点都不凶,他人可好啦!”

唐治不凶?

想到当初强大的叶茹,如今各个部落凄惨无比,闻唐治之名而色变的模样,次曲夫人根本不敢置信。

……

九曲州立州之地,就在一片湖泊之旁。

这里日夜温差大,夜晚的九曲,虽在夏日,凉风习习,居然微有寒意。

一阵牛角胡的琴声,远远地传来,这是一种流传在蕃地的曲子,苍凉、悠扬。

忽然间,便从另一个方向,响起了一阵粗犷、豪迈、激越的歌声。

那是关中的梆子腔: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

一头驴两头牛都是牲口……”

很显然,这是从关中迁来实边的农户乘兴而唱。

狄窈娘听得有趣,“咕”地一声笑,但是紧接着,就打了个喷嚏。

她显然没有估计到这儿的夜晚这么凉,穿的有些单薄了。

紧接着,一件披皮就搭在了她的身上,还带着唐治身上的暖意。

“你不冷么?”

狄窈娘扬起眸子,忽闪忽闪的,就像夜空中的星辰。

“哈哈,这点凉意,我没事,吹在身上,还更清爽提神呢。”

见唐治说的轻松,神情也极从容,狄窈娘才嫣然一笑,紧了紧披风。

好暖和!

就像……当初一起从广陵回神都,坐着爬犁,有他帮自己暖觉的时候。

浑身都暖烘烘的。

一想到那一幕,狄窈娘忽然觉得小脚丫有些痒似的,忍不住隔着靴底,缩了缩脚趾。

草原上,有星罗棋布的火光,有毡帐中传来的、有茅舍中传来的,也有露天的篝火。

所以,有的明亮,有的暗淡,有的大,有的小,一如天空灿烂的群星。

但,如此清澈的夜空,群星亦不掩月影。

一轮只有小半隐在云中的明月,悬挂在天空。

月光映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湖水的波涛轻轻拍打着湖岸,发出微弱的涛声。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