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399章

作者:月关

潘明镜与唐治攀谈了两刻钟的时间,期间还送上了一幅亲手画的画。

这份礼看着既雅而轻,可实际上却比金珠玉宝都要贵重,那上面可有他的签押署名。

唐治也很给他面子,当着他的面儿就挂到了墙上。

宾主谈兴正浓,又有人来报,工部右侍郎谭延庆求见。

这位,则是朔北籍官吏们的代表人物了。

潘中丞听了微微一笑,便即起身告辞。

谭延庆来了,唐治依旧在书房接见,双方叙谈也没多长时间,鸿胪寺少卿王建又来了。

接着,前来拜年的官员越来越多,书房候着一位,正堂大厅候着一位,二堂大厅候着一位,花厅候着一位的情况都出现了。

唐修趁着自家兄弟终于休沐,兴冲冲地跑来,要找他去洛河冰钓。

到了汝阳王府门口,唐修一看,门前车马拥塞,至少还有两三辆车子的主人只能候在车上,还没进门儿呢。

中山郡王见状,立即吩咐车子掉头。

车上,唐修很是同情地对小安青黛道:“我这三弟实在是太惨了,连过年也不得清闲,怎比得我逍遥自在,快活洒脱啊?这就叫同人不同命啊!”

小安青黛深以为然。

唐修又道:“他做的这些事儿,我听了就头痛,实是有心无力,想帮也帮不上他。走走走,咱们去洛河钓鱼去,今儿多钓几条,回头你给我兄弟烹一道鲜美的鱼羹过去,叫他补补脑子……”

唐治发现,年前这三天,他根本就别想清闲。

到汝阳王府拜会的人从早到晚,洛绎不绝。

有江南籍官员,以殿中丞潘明镜为代表。

有塞北籍官员,以工部右侍郎谭延庆为代表。

此外,还有岳侍御、唐大宽等亲自收服的心腹,

有已经被他点名调往御史台的官吏和举子,来认码头的。

有看出汝阳王即将崛起,提前来混个脸熟儿的官场长青树,

还有跑来替亲戚、故人、同门、朋友走关系,想进入御史台的……

这时候,一个懂行的贤内助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小谢对所有来拜会的人,分门别类整理成册。

毕竟一下子接触这么多人,换了谁也记不住,可你要是记不住而忽略了谁的话,在他心中可不这么想,他会认为你是拒绝了他,这就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哪些人该回礼,哪些人该笼络,哪些人该慰勉,哪些求上门来,需要你给一个稳妥的回答或婉拒的,有了这薄册,便一目了然。

整整三天,唐治从早到晚不停地会客,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而且这些官儿们说话,都不会用太直白的方式,七拐八绕的,他说一句话,你得反复琢磨,才能明白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这种累,可比体力上的累还要让人疲倦。

第一天晚上,唐治很消停,三叶五弦七思九真美美哒睡了个安稳觉。

第二天晚上,唐治把她们四个唤了进去,按脚的按脚、按头的按头,已经需要用物理手段舒缓疲惫了。

小谢见他懒洋洋地摊在那里,任由三叶五弦几个小妮子时不时地揩他一把油,都懒得反抗的样子,不禁抿嘴儿笑道:“郎君你起的太快,也是妾身思量不周,以后有了准备,便不会如今年一般仓促了。”

到了除夕夜,唐治要携小谢进宫,坐上车子的那一刻,他才长长地吁了口气。

他觉得如今在家更疲惫,进宫反而能得个轻闲。

除夕守岁,宫中布置更是喜庆。

大家见了面,免不得要说句吉利话儿,“福延新日,庆寿无疆”、“福庆初新,寿禄延长”什么的。哪怕是平时很合不来的,场面话儿也是要说上一句的。

老太太陪着大家一起观看了在宫中演出的傩戏。

五百多人的舞蹈队伍,戴着面具,穿上红黑相间的衣裤,随鼓声而舞,甚是热闹。

随后,老太太就回去休息了,吩咐冀王、魏王、令月公主、梁国公四人代表他主持守岁夜宴。

屠苏酒、椒柏酒,随意取用。不过这种药酒寓意虽好,味道却实在有点上头,所以大家喝的也不多。

至于五辛盘,也是一样,里边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芫荽五种菜肴,具有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的效果,可是大家最多尝上一口,实在无法多吃。

所以,到了子夜时分,御膳给大家上了“汤中牢丸”、“笼上牢丸”时,大家才算吃了顿饱的。

这牢丸就是饺子,宠上牢丸是蒸饺,汤中牢丸是水饺,

贺兰三思之子贺兰崇烈和唐仲平之子唐修,为了饺子煮着吃才正宗还是蒸着吃才是王道,还互喷了半宿。

这一场“蒸煮之争”,还引来一大批围观群众,纷纷站队表态。

其实,这只是个由头,说到底还是两家有了矛盾,可大年夜的,谁也不敢在宫中挑事儿,所以得寻个由头互喷。

两个小辈儿为了吃东西该怎么吃争论几句,总不好加罪的吧?

关于这场争论,唐治没有机会参与。

唐治忙着帮狄阁老解决麦芽糖沾牙问题呢。

这是宫里给守岁的官员们准备的一样小吃,胶牙饧,其实就是麦芽糖。

可口倒是可口,只是容易粘牙。

狄阁老人老心不老,吃了一块,结果牙就沾住了。

他张一张嘴巴,感觉牙都沾得松动了,话也说不出,动也不敢动,忽然看见唐治正要走过去围观“蒸煮之争”,狄阁老一把拉住他,指着嘴巴咿唔半天,唐治总算弄明白了,连忙叫人送了壶热水来。

他这边倒水,狄阁老那边喝水,唐治再续水,狄阁老继续喝水……

最后终于把一块麦芽糖化开了,狄阁老也灌了个水饱儿,羊肉饺子都没吃几个,害得老头儿很郁闷,就嘴馋了一回,结果差点儿出了大丑,这真是……

这不是个好兆头啊!今年得更加小心,不要卷入人家的家务事,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及至天明,众皇亲国戚、文武官员则齐聚万象神宫,先为君上拜年。

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香叠瑞烟。

等这一切忙碌完毕,一宿没睡的人们便纷纷回家。

不过,急着回家可不是急着回去补觉,给“君”拜完年了,还得给“亲”拜年呢。

做长辈的急着回去换去朝服,歇息片刻,然后等着晚辈来拜年。

做晚辈的急着回去更换衣衫,然后再去给至亲长辈拜年。

街上,一派新春气氛,爆竹声声,桃符处处,走亲戚的人喜气洋洋。

唐治回到汝阳王府,更换了衣袍,再到府前,准备登车前往冀王府。

他刚把小谢扶上车子,就见一队车驾停在了义阳王府门前,贺兰娆娆从车上走了下来。

看来,她是回来的晚些,这时刚到家。

不过,她父母双亲就住在义阳王府,人家给爹娘拜年也省事。

贺兰娆娆一下车,就看见唐治那边正要登车。

唐治年初二要登门拜访的事儿,贺兰娆娆是昨儿夜里在宫中才听父亲说起过的。

年初二……,你约人家过府饮宴,这表现的也太明显了吧?

甫一下车,看见唐治,贺兰大王竟难得地有点羞涩。

所以,唐治那边刚扬起手来,正要热情地向她打声招呼,贺兰大王“嗖”地一下,就窜进了门去。

唐治晾在那儿,一时有些奇怪,娆娆没看见我?

一定是,要不然她没理由不理我啊。

唐从心的娘当初是远嫁,再加上在他那个时代,年味儿已经越来越淡了。所以在唐从心的记忆里,就没有“年初二,回娘家”的概念。

两家离的这么近,不就是年初二时遛达过去蹭顿饭么?

所以唐治都没跟别人说,自然不明白贺兰娆娆突如其来的小娇羞是为了什么。

这时看见贺兰娆娆,唐治倒想起这件事了,上车后便嘱咐小谢道:“对了,回头你帮我准备一份适合送给长辈的礼物。”

小谢笑道:“若是等着夫君提醒,那还来得及?哪天该去拜会哪位,先去该拜会哪位,应该准备些什么礼物,以及相应的拜贴,人家全都准备妥当了。”

唐治道:“这个你应该是没有准备的,喏,就旁边,义阳王府。明日我要去拜会一下义阳王的父亲大宗正。”

小谢奇道:“明日,拜会大宗正?”

唐治道:“是啊,蒙大宗正相邀,明日要去他府上吃顿酒,你帮我琢磨一下该准备一份什么礼物。”

自从上回让程蝶儿选,送了贺兰娆娆一份不靠谱的礼物,唐治对这方面还是很注意的。

不过,他不知道年初二的特殊意义,自然也无法对小谢交代的清楚明白。

小谢听丈夫说年初二要去拜会贺兰隐,而且还要在贺兰家吃酒,心中却是认为丈夫知道年初二去拜访人家还要在人家吃酒的含义的。

那……该准备什么相关的礼物,还用问么?

所以,一个美妙的误会便就此产生了。

第426章 拜见,岳父大人

翌日大年初二,离晌午还有大半个时辰,唐治便带着四个家将出门了。

两家离的太近,不必准备车马,遛达着就过去了。

拜帖送进去,没一会儿功夫,朱漆大门就轰隆隆地推开了。

大宗正贺兰隐与夫人杨氏亲自迎到了门前。

贺兰隐一表人才,看起来只如三旬上下。

他这夫人也同样显得年轻,本来就只有三十多岁的年纪,因为保养得宜,很可能也是弓马娴熟、练过武艺的,所以容颜气质,直如二十五六的年轻女郎。

夫妻二人站在门口,一见唐治,杨氏夫人便眼睛一亮,上下打量几眼唐治 ,脸上便漾出满意的笑容来。

唐治没想到他们竟亲自迎到门口,赶紧长揖道:“大宗正与夫人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贺兰隐哈哈一笑,迎出门来,道:“汝阳王福延新日,庆寿无疆啊!”

唐治道:“竟蒙大宗正与夫人亲迎,着实惶恐。”

“诶,汝阳王少年英雄,我夫妇二人久闻大名,今日汝阳王能光临鄙府,真是蓬荜生辉,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