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301章

作者:月关

然后,又蘸了点自家秘制的润肤脂膏,在手上均匀地抹开。

他不是什么著名的琴师,所以需要对他的一双手进行特别的养护。

实际上,他只是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洁癖而已。

他一天至少要洗四次澡,洗手得有十几回。

旁人沾过的东西、坐过的垫子,能丢他就丢了,不能丢的,就会叫人擦洗清洁无数遍,直到他又看又闻的,确认“干净”为止。

这样的洁癖,张家老太爷本来觉得也无所谓。

矫情就矫情点吧,反正张家有的是钱,也不用他张大少爷亲手干活。

才用过一次的东西,他想丢就丢了吧,反正张家也不在乎这点花销。

可是等张一帆成年之后,张老太爷才发现,儿子到了极点的洁癖,居然还有一个重大的弊端。

有洁癖的张公子,不碰女人。

对于女人,张公子的心理是正常的。

可是,他的洁癖,让他对女人望而却步。

哪怕是涓净如水、清丽如玉的一个美人儿,他总能从匪夷所思的角度,找出不洁净的地方。

再不然他就跟小狗儿似的嗅啊嗅的,非常人家身上有气味。哪怕把人送去,用热水反反复复地洗,皮都快搓掉了,他还是觉得有味儿。

结果,今年张公子都二十八岁了,还没有娶妻。

张老太爷为了治儿子的病,也不知请过了多少名医,没用。

张一帆在灯下仔细地照了照自己的双手,没有再发现一点不洁净的地方,这才满意地站起身,道:“走吧,我去见一见顾兄和从关陇来的卢兄。”

两名小丫环头前打着灯笼,张一帆大袖飘飘,跟在后面。

他的衣袍宽松,如魏晋衣冠,飘逸潇洒。

头上的冠也高,脚下也是一双高齿的木屐,行走在婉约娴静、清幽雅致的“无波园”内,宛如从远古走出来的一位士大夫。

“水晶堂”上,顾沐恩和卢俊文已经吃了半天的茶了。

卢俊文皱了皱眉,看看堂外,他们俩来了能有大半个时辰了。

幸亏是他俩用过了晚餐的,要不然现在已经饥肠辘辘了。

顾沐恩见他动作,笑道:“不要着急,一帆贤弟晚到是正常的,晚上一个时辰,也是常见的事。我们大家都习惯了。”

卢俊文道:“这无锡张家,这般了得么?居然如此轻慢朋友,你们也不在乎?”

顾沐恩呷了口茶,又吃了口小点心,笑道:“非也非也,卢兄有所不知,我这一帆贤弟,有洁癖,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拿来清洁自己,和他身边的一切了,倒不是对别人不敬。”

洁癖?

卢俊文倒是听说过这种怪癖,而且任何一种习惯,一旦到了“癖”的地步,就可以想见,它是如何地与众不同。

不过,他没有亲眼见过,还是想象不动。

顾沐恩道:“一会儿他来了,拱手见礼就好,不要沾他的身子。啊,他们家的东西,最好少沾。要碰也不是不可以,别让他看见,否则这位贤弟,怕是觉也不睡了,定要连夜清理……到他认为干净的时候。”

卢俊文皱了皱眉,嗤道:“简直是有病!”

这时,远处两盏灯笼,从花木丛中小径,冉冉而来。

顾沐恩精神一振,道:“他来了。”

张一帆进了水晶堂,含笑向卢俊文和顾沐恩两人作了一揖,道:“有劳两位兄长久等了。”

顾沐恩笑道:“贤弟不必客气,这位就是关陇卢家的卢兄。”

卢俊文拱手道:“陇西卢俊文,久仰一帆贤弟大名,今日终得一见,幸甚。”

三人寒暄一番,张一帆便走向主位。

卢俊文就见一个小丫环飞快地走过去,手里捧着个新坐垫,先向张一帆亮了亮。

张一帆仔细看看,点了点头,那小丫环才将坐垫摆在座位上,张一帆这才坐上去。

卢俊文的唇角不禁抽了抽,有种想揍他一顿的冲动,虽然,明知道他不是惺惺作态,而是有病。

张一帆入了座,笑道:“今年,在鼋头举办雅集,小弟为东道。两位兄长肯远道而来,共赴盛举,这是捧小弟的场,一帆感激不尽。”

顾沐恩道:“一帆贤弟客气了。”

卢俊文也笑道:“卢某不请自来,可是打扰了。”

顾沐恩顿了一顿,道:“关于沙洲枕荷坞,陈琛先生的不幸遭遇,贤弟可听说了?”

张一帆脸上露出怒意,道:“自然是听说了,今日,小弟还听说,那汝阳王的人在虞山,还闹出了人命来,简直是无法无天。“

顾沐恩也露出了怒意,道:“雅集,本是我等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可是,我等研习学文,所为何来?江南地界,意然出现如此残暴之人,我等才俊,不可坐视。”

张一帆道:“顾兄所言极是,弟已想过此事,趁着江南才俊尽集于此的机会,我们应该群策群议,商量个办法出来,阻止他继续胡闹!”

卢俊文欣然道:“一帆贤弟忧国忧民,令人钦佩。卢某从关陇游历至此,听闻此事后,也是义愤填膺。

路上,我与沐恩贤弟商议过此事,觉得我等该合众人之力,将他赶出江南。还应该发动江南百姓,向朝廷上‘万民书’,控告唐治,叫他和他的后来人,从此不敢将江南视为鱼肉。”

顾沐恩道:“今年雅集的东道,是一帆贤弟,所以,我二人才连夜造访,希望能够得到一帆贤弟的认同与帮助。”

张一帆从丫环手中接过一块刚烫过的毛巾,一边擦手,一边感兴趣地问道:“哦?具体……两位兄长打算怎么做呢?”

……

唐治坐在榻边,许诺偎在他的怀里,软作一滩泥。

唐治喂她吃了两块点心,又把她晚上端来,本打算给自己服用的一盅冰糖燕窝也一勺勺地喂她吃了下去。

唐治知道,有些人,在身心俱都极度紧张的时候,会出现类似低血糖的症状,头晕目眩、脸色苍白、身体冒虚汗等等,紧张到极致,就会昏厥。

想不到现在就让他碰上一位。

眼见许诺虽还闭着眼睛,但呼吸已经平稳,脸色也渐渐恢复过来。

唐治问道:“怎么样,好些了吗?”

许诺已经歇过来了,只是一想到自己这么糗,实在是没脸见人,所以才一直闭着眼睛。

听他问起,便闭着眼睛点点头,弱弱地道:“嗯,人家好多了。”

唐治叹了口气,道:“得了,你今儿,就在这歇着吧,我去书房对付一晚。”

唐治将她身子小心放平,枕头也放得舒服了,便要起身离开。

可是,他的衣角却被什么一下子扯住了。

扭头一看,就见许诺依旧闭着眼睛,脸蛋儿红红的,用三根手指,紧紧地捏着他的衣摆,期期地道:“大王,我……我们再来过……”

唐治吃惊地道:“还来?你脸又红喂。”

许诺期期艾艾地道:“我……我觉得行了……”

她忽然松开手,往被底一缩,枕上就留了如瀑的秀发,从被底发出了细若蚊蝇的声音:“这样,一定行了!”

第328章 汤汁,代人受过

绿腰奴自幼习舞,最擅长的,就是腰上的功夫。

她的腰灵活得像蛇、柔韧的像蟒。

正因如此,如“凌波”、“绿腰”等极考验腰力的舞蹈,让她跳起来都别具风韵,因而名满神都,赢得“绿腰奴”的美名。

唐治,有福了。

外间,随着虞山“十四义士”的消息越传越广,民间风向,对唐治越来越不利。

很多百姓,也都开始相信,汝阳王是想借查“杀良冒功案”为由,重演“杀良冒功”故事,祸害江南百姓。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当初受难的是江南百姓,而祸害他们的是外地客军。

汝阳王如果是想为他们申冤,来江南寻找受害者家人,拿到证词,去缉拿当年那些军将就可以了,为何会对他们素有清誉的陈先生下手?

而且,烧了人家的山庄,害死一家老小,如此手段,和当年那些杀良冒功的军将,这是何其相似?

谣言越来越广,就连顾老太爷,也对唐治的所为大为不解。

这还是唐治为与他有通家之好的许家洗脱罪名、发还财产的情况下,尚且动摇了他的看法,可以想见,在一些本地人推波助澜之下,有多少江南人采信了这些谣言的说法。

岳小洛虽在军营中,小高公公虽在行辕接收诉状,也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这种无形的压力。

但是当他们忧心忡忡地来找唐治时,却发现唐治有着一颗极为强大的心脏,他根本不以为然。

第三天,他只秘密知会了小高公公和岳察院,便悄然乘画舫一艘,扮成京中豪客,前往无锡了。

随他同去的,在明处,只有罗克敌、程古两位老爷子、小古和程蝶儿,此外还有扮作家丁、部曲、船夫的士卒四十多人。

许诺也随之同去,扮作他的女眷,程蝶儿顺势就扮作了许诺的小丫环,瞧来毫无破绽。

练舞的人,体质就是好,初一日,许诺尚还是玉钩初放钗初堕,杜鹃轻啼第一声。

到第二日,便渐渐品出个中滋味,芹泥融暖飞雏燕,柳条摇曳韵鹂庚了。

今儿登船时,她一个江南水乡女子,习惯了乘船的人,走上踏板时,竟然有些脚软,若不是唐治揽住了她的小蛮腰,怕是一个不稳,就跌下水去了。

实在是昨夜里随风摇曳有余韵,测水浅深多泛声,多了,便有些力乏了。

遵照唐治的吩咐,小高公公和岳小洛都只当他还在行辕,因而没有前来相送。

只不过,从两天前起,唐治就不大外出,似乎是畏惧坊间流言,所以缩在行辕不敢出来。

这更助长了坊间气焰,各种被不断加工,已经让稍具理智的人就觉得漏洞百出的谣言,也在坊间疯传了。

画舫驶出码头,悄然向无锡驶去。

唐治站在船头,欣赏着两岸风光,似乎淡定自若。

不过,对于江南形势,其实他也有些紧张。

因为,世间万事不可能尽数按照他的预估来发展。

他的敌人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人就会随时萌生不同的想法,会出现种种不可测的变化。

因而,他们不可能像演戏一样,完全按照你的剧本,来演绎未来。

可是,他还是要竭尽所能。

渔夫出海前并不知道鱼在哪儿,但他还是要选择出海。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