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261章

作者:月关

所以,岳御史早咂摸出味道来了。

唐治本想拒绝,倒不是他想装什么正人君子,而是这是个女犯,不是他随行的丫环侍婢,虽然这只是小节,可还是容易遭人诟病的。

不过,刚才小高公公哭得不能自己,此刻被绿扇一捏肩,那手法又极好,气血一通,竟尔长长地打了个气嗝儿。

看起来,他还挺享受。

唐治若是正颜厉色地斥退玉腰奴,那小高公公势必也不好再接受绿扇的按摩。

小高公公可是御前的人,唐治正有心与他亲近。

所以唐治心思一转,便也泰然受之了。

……

狄窈娘怏怏地回了府,无精打采的。

这些时日,她听了祖父的话,待在闺阁里,不曾出府。

随祖父去鸾州期间,也是拘在爷爷身边,不够自在。

如今十七公主案已尘埃落定,她终于可以出去撒欢儿了。

狄窈娘马上兴冲冲地奔了冀王府。

结果她在冀王府门口,碰见了唐小棠和她的两位兄长。

狄窈娘这才知道,他们是去长街送唐治刚刚回来,而唐治去了南方。

狄窈娘表面不好说什么,可那一颗心,却似猫在挠着似的,刺挠啊。

勉强装作无事地与唐小棠相聚了一个半时辰,狄窈娘便告辞回府了。

下了牛车,刚刚跨过仪门儿,后边老管事便领着一个头戴幞头、身穿圆领长衫,一脸风尘的男子跟了上来。

狄窈娘听见脚步声,一回头,那满面风尘的男子便已陪笑道:“狄姑娘好啊。”

狄窈娘看着他有点面熟,迟疑道:“你是……”

那人点头哈腰地道:“小人是广陵王府的三管事赵四儿,狄姑娘去广陵做客的时候,小的见过姑娘您。”

狄窈娘恍然道:“啊,我想起来了,你怎来洛邑了?”

赵四笑道:“我们家姑娘觅得一位佳婿,下月初九便结赘婚,小人是给老相公送请帖来的。”

狄窈娘开心起来,笑道:“表姐要成亲了么?我那姐夫什么模样,家世如何?咱们走着说。”

赵四便将安如意的身材相貌描述了一遍。而关于安如意的出身,却是按照金元宝的说法讲的。

狄窈娘听了也替表姐高兴。

她带着赵四去了爷爷书房,也不敲门,便跑进去,开心地道:“爷爷,广陵王家沐惜表姐要成亲了,遣人给您送请柬来了呢。”

正在写书法的狄老爷子搁下笔,笑道:“哦?大喜事啊,王庆觅得佳婿,可喜可贺。”

随着狄窈娘进来的赵四儿连忙双手将请柬奉上,将王家办喜事,邀请亲朋友好友的话儿说了一遍。

狄公身居要职,他要在京里“装死”,贺兰曌也不去管他,但是他想离京,哪有那么容易。

至于窈娘的父亲,如今也去了地方任职,自然不可能为了亲友的婚礼便千里奔波前去祝贺。

而窈娘的母亲,本是王家人,照理来说,她可以去。

但是,丈夫不在,做媳妇的是要负责照料公婆起居饮食、以尽孝心的。

虽然说狄家这等门庭,根本用不着儿媳妇去操劳这些具体事务,但是那也没有抛下公婆自己回娘家参加婚宴的道理。

要知道这一趟来回怎么也得一个多月,又不是亲生父母过大寿,而是本家哥哥招女婿。公婆长辈尚在的话,这媳妇不好久离的。

所以,王家送这请柬,也只是礼数,狄家只需要准备一份礼金,再加上狄窈娘的母亲准备的一份体己钱,由送信人带回即可。

狄阁老便笑道:“王家办喜事,老夫也该表示一番心意。狄春呐,你去准备一份礼物,等赵四回去的时候,把咱们狄家的心意捎上。窈娘,去跟你母亲说一声,赵四啊,你也去见见你家姑娘吧。”

“哎!”赵四拱手一揖,狄窈娘身子一蹦,掉转了身去,跟只小兔子似的,但还没有迈向门口,突然又“嗖”地一下蹦转了回来。

她忽然想到,唐治去了江南!去了江南诶!

狄阁老嗔怪道:“你这丫头,没个沉稳的气势,这一惊一乍的是做什么?”

狄窈娘笑眯眯地凑了上去:“爷爷呀~~~”

这一声叫的那叫一个甜,狄阁老浑身的汗毛都提起了警觉:“你又要干什么了?”

狄窈娘抱住他手臂,娇娇柔柔、细声细气儿地道:“爷爷,人家跟沐惜表姐可亲着呢。你说表姐她成亲,我好意思不去么?”

狄阁老道:“你这疯丫头,才从广陵回来多久啊,这又要去?”

“爷爷~~,爷爷你不是说过么,礼尚往来。表姐她一辈子也就成一次亲,这么重要的事,我能不去?我今儿不去表姐的婚礼,那有朝一日,你的孙女嫁人那天,表姐要不要来呢?”

“你一个女孩儿家,跑这么远的路,你哪次出门,爷爷不担心?哪回不是等你回来,我这心里才踏实?王家这喜事嘛,我让你兄长……”

“哎呀,爷爷~,王家可是我表姐成亲,又不是表哥,我哥去了,也就是吃顿喜酒,我主要是……表姐的大日子,我得去陪陪她嘛。”

“你这不是刚回来么,来来回回的折腾,来日方长,不如……”

“爷爷~,爷爷你是说过么,人间的饭,吃一碗,少一碗,人间的面,见一面,少一面。人生并不长远,来日并不方长。那表姐嫁作人妇,与未出阁的姑娘家,是一回事儿嘛。你就让我去嘛……”

狄窈娘可怜兮兮地看着狄阁老,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就像一只讨骨头的小狗狗。

狄阁老心软了:“你要去……那也成。但是,这一次不要住太久了,等你表姐成了亲,你就……”

“好!成交!”

狄窈娘不等他说完,已然欢欢喜喜地转了身,喜孜孜地对赵四儿道:“走,我带你去见我娘!”说完就风风火火地跑出去了……

第290章 且争,岂无机会

玉腰奴许诺的家是在姑苏城。

而绿扇郑一嘉的家在震泽湖畔,距姑苏城也不远。

绿扇在随那刑部主事赴京就任前,曾在广陵城中接受了当地官吏的饯行宴。

就是在这次宴会上,绿扇认出了一个人,正是当年暗中资助其父神鳌刘大彪自立为王、以致招来灭顶之灾的人之一。

此人是如今的广陵道造船大使李铃舟,但是在十二年前,李铃舟却是姑苏府的录事参军。

如今他虽在广陵任职,而且广陵属于淮南道,不属于江南东道。但唐治要查的是他的过去,唐治此番南来,担任的是江南东道十九洲总巡按,依旧能够查办,还不至于打草惊蛇。

所以,唐治南下第一目的地,便是姑苏。

姑苏在大周各方州府中的等级,是“雄州”,“雄州”是七等州府中的第二等。

那时候大周的县,分为七等,分别是赤、畿、望、紧、上、中、下三等。

赤是其中最高等级的县,“赤县神州”这个词儿中的赤县,便是由此而来。

大周的州府也分七等,分别是辅、雄、望、紧、上、中、下七等。

姑苏是“雄州”,名列第二等。

因为唐治要去的地方是姑苏,所以经广陵而不入,船队直奔姑苏而去。

他的帐内府、亲事府两卫亲兵,已经先他一天,抵达了姑苏城。

一千多名军士,看着似乎不多,可是你要想清楚,这一千多人是去的什么地方,是干什么去的。

他们可不是去边陲要塞和异国军队打仗,而是在帝国的腹心之地,听凭唐治调遣的亲兵,干的是执法之事。

不要说一千多人,就算只有一百多人,除非你敢公然抗法,除非你下定决心对抗天使,担一个造反的罪名,否则这些人马也是够用的。

当然,如果有人想反抗,不冒造反之嫌,变通一个法子来抵抗的手段也不是没有。

否则,栖迟码头也不会因为一场大火,便死了一百八十多人。

荥泽当地折冲府的官兵,也不会突然遇到一伙强大的流匪,而且只是一场普通的剿匪行动,他们竟中了埋伏,让一位旅帅及其部属百余将士,尽皆战死了。

这也是贺兰曌让唐治把他的亲军一千多人全部带上,并赐王命旗牌,可就近调兵的原因。

现在的唐治,在她心目中的份量不一样了。

唐治下江南,对贺兰曌而言,是一次考试。

考试及格,唐治便有了与魏王、梁王和令月公主同台“殿试”的资格。

没有这个过程,就是“空降”。

空降在有一个强大且长久的靠山情况下,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如果这个大靠山是很快就要“调走”的,你还搞空降,那就是坑他了。

苏州刺史,叫郑知卿。

唐治的亲军还没到时,他就已经知道江南东道采风、观察、巡按使将要来姑苏城。

这位三使合一的人,是御史中丞,这就已经叫人不能不隆重以待了,更何况他还是一位郡王,所以郑郡守这几天一直在张罗接待天使的事。

今儿,刚去巡视了唐治将要入住的馆驿,了解了各方面的安排,满意地打道回府,仪仗行至半途,忽然有一个披头散发、衣衫褴褛、浑身臭气的乞丐从路边冲了出来,趁仪仗不备,直冲进去,高呼冤枉。

但他没能冲到郑知卿的牛车前面,只穿过最外层的仪仗,便被人摁倒在地。

“太守,郑太守,小民冤枉,小民冤枉啊。”

车轿中,郑知卿眉头一皱,不悦地道:“何人拦路?”

这时,姑苏府录事邬显道已策马赶到车轿旁,欠身低声道:“太守,是那个名叫李尘宇的商贾。”

郑知卿淡淡地道:“他的案子,蒋判官不是已经审结了么,怎么又来鸣冤?”

邬录事尴尬地道:“是下官等的疏忽,这就赶开了他。”

郑知卿怒气不息,道:“明日,天使将至,姑苏城中乞索之人,俱都轰出了城去,这怎么能还遗漏一人呢,叫天使看在眼中,对我姑苏印象,必然不好。”

邬录事心中了然,忙道:“是,下官知道怎么做了,不会惹得天使不快、太守为难的。”

他立即策马向前,马鞭一指,喝道:“大胆刁民,当街拦路,惊扰太守车驾,把他抓起来,关进大牢!”

“小民冤枉,小民有天大的冤枉……”

李尘宇刚喊了两声,就被一个差役麻利地塞了一条汗巾在嘴里,向他死死摁着他的两名差役一挥手,喝道:“拖走!”

……

姑苏府大牢。

李尘宇被两名差役向前一推,跌倒在牢房中一堆潮湿的杂草之上,几只受了惊了虫蚁,从草堆中慌忙爬开。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