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247章

作者:月关

唐治告病休假的事,自然瞒不过冀王府。

唐小棠与小谢相处的极好,三不五时的就过来串门儿,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冀王知道后,派文典军过来探望了一下,询问了一下病情,得知只是昼夜问案,疲惫而晕倒,所以告假歇养,冀王反而感觉心中大慰。

他是不希望唐治出风头的,一则是怕给他招灾惹祸,二则,如果没招来祸事,唐治太出色,对他们将来认回亲生儿子,也是更加不便。

唐修与一班朋友去汴州游玩了,这一回不仅关佳瑶同行,小安青黛也受邀同去了,所以不知此事。

唐齐听了,便婉拒了一个雅集,赶来探望兄弟。

唐治对他却未隐瞒,他还是很重视与唐齐、唐修两人的兄弟情的。

若今日有所隐瞒,除非一世不曾暴露,否则感情与信任,便会在这些事情中渐渐消磨殆尽。

听唐治说,只是因为来济尘大搞冤狱,假公济私,唯恐牵连到他,这才装病脱身。

唐齐松了口气,笑道:“我三兄弟中,果然是三郎最聪明伶俐,这种麻烦,的确是避远些好。”

唐治道:“本就是装病,却不想因此耽误了大哥的雅集。”

唐齐笑道:“不妨的不妨的,难不成与自家兄弟叙话,不及雅集有趣么。”

唐治道:“我听小棠说,母亲正在给大哥张罗亲事?”

唐治脸上登时放出荣光,喜孜孜地道:“是!”

唐治道:“是谁家的姑娘啊,大哥看过了么,人怎么样?”

唐齐道:“那姑娘叫尉迟长英,是开国鄂郡公家的姑娘,不愧是武将世家出身,英姿飒爽,叫人一见生情。”

说到这里,唐齐忽然有些泄气,道:“我在一次雅集上,见过她,很是中意。不过,我曾写诗暗示情意,她却不以为意,似乎,对我没什么意思。”

唐治想了想,一个武将家的女儿……,大哥写的那诗又比较……

就算是个喜欢文的姑娘,怕也难打动她。

更何况,这位姑娘只怕是个性格极爽利的女子。

唐治便笑道:“大哥你总是文诌诌的,如何能打动得了将门世家的的女子?

你若喜欢她,就要表白的越直白、越霸气越好,这才能打动这样的女子。

写诗嘛,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写的大胆热情,含蓄隐喻、拐弯抹角什么的就别用了,人家姑娘就算看懂了,怕也很难打动她的芳心。”

唐齐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道:“老三,你也知道大哥我生性木讷,不如你教教我,该如何向她倾诉情意?”

唐治道:“我怎么成?我也只有小谢一个女人,这事你该找二哥啊,那大情种,带了已经娶过门的两个侧室,再加上关家姑娘、青黛姑娘一同去汴州游玩,四女之间都不带醋海生波的,那才是高手啊。”

唐齐听了,捂脸道:“我请教过了,你二哥让我灌醉了她,生米煮成熟饭。”

唐治一听,干笑道:“这法子确实不怎……”

唐齐道:“我试过了,喝不过她!”

唐治听得瞪起了眼睛,老大还真试过了?就老二出的这蠢主意?你可真刑啊!

唐齐央求道:“老三,你给大哥出出主意嘛,你看,现在就大哥我形单影只,看着你双宿双栖,老二群宿群栖的,大哥心中实在凄凉……”

唐治失笑道:“大哥这么好的男人,只是不擅表达而已,那尉迟家的姑娘要是不喜欢你,就真是她不知好歹了。”

唐齐听了直翻白眼儿。

唐治忽然想起前些日子无意中一句话,惹得狄家姑娘羞涩不安的事情来,便道:“你若要说的文雅一些,也要直白、热情,大胆。

你就找个机会,对那姑娘说,浮世三千,不得有三,水中月,镜中花,梦中你,月可求,花可得,而你求之不得。

最好找个应景儿的地方再说。武将之女那也是喜欢浪漫的,若她听了稍露羞涩,你就可以趁热打铁,表白爱意了,若是人家依旧不屑一顾……”

“怎么样?”

“天涯何处无芳草,你又何必单恋一枝花呢?”

唐齐兴冲冲道:“行!我记住了,还是你的法子比老二靠谱。待我找个机会,便试上一试!”

第276章 豪门,佳婿难求

狄窈娘这些天很乖,真的不再往外跑了。

狄公很是欣慰,最叫他省心、最乖巧的晚辈,果然就是他的宝贝孙女。

午膳的时候,狄公喊了窈娘来陪他一起用餐。

狄家除了狄公去年初已经过世的老妻,如今也就只有窈娘有这个殊荣了。

“不许挑食!”

狄公瞪起了眼睛:“要多吃菜,菜呢,更清淡些,若吃成大胖子,你将来可怎么嫁人?”

时人所说的“肥”,其实是丰腴的意思。

要说区别,也就是当时更流行玛丽莲梦露似的的丰腴美,而不是奥黛丽赫本的纤瘦美。但也只是哪种风格更受推崇罢了。

那欣赏的可不是大胖子。

洛邑那首“不相称”的歌谣就是唱的世间不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贫穷的波斯人,病怏怏的郎中、瘦啦吧唧的相扑士、肥大白胖的新娘子……

狄窈娘身材娇小,狄公就更怕自己的宝贝孙女变胖了。

不过说到嫁不出去,呵呵,狄公压根儿就没想过这么早就把宝贝孙女嫁出去。

自家这棵小白菜,他哪舍得这么早就丢出去让猪拱了,他还没稀罕够呢。

狄窈娘嘟起了嘴巴,她最不喜欢陪爷爷一起吃饭了,爷爷总喜欢用他的口味约束自己。

老范殷勤地把一盘肉丸子往狄窈娘跟前递了递,笑道:“姑娘吃这个,有菜也有肉,肥瘦相宜。”

狄窈娘挟了一口,剁成泥的肥肉混着鲜嫩的瘦肉做的,香腻弹牙,顿时眉眼弯弯,心情愉悦了起来。

老范又弯腰给狄公布菜,顺口笑道:“小的听说,御史台最近出了一个大笑话。”

狄窈娘马上好奇地问道:“御史台出了什么笑话?”

老范笑眯眯地道:“御史台有位侍御史,名叫唐治的,贪图牢中女囚貌美,又兼那些女囚只能由着他摆布,便仗势欺凌。

谁料,他的身体太不济事,竟然晕倒当场,被人抬回家去歇养了。可御史台还放出风去,说唐侍御是因为操劳公务,才累到晕厥,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呢,却不知大理寺那边早已知道真相,悄悄给他们张扬了出去,太可笑了。”

狄公马上道:“竟有此事?此人名声,一向还不错的,可见,知人知面不知心呐,对一个人,万万不能只看他的貌相,也不能只听旁人对他的评价。

这好在是在朝廷里当官,品行不端的,朝廷不用就是了。可若是女子嫁人,一旦嫁错了郎君,再想后悔,那后悔也晚喽。”

通过大理寺的眼线,狄公已经知道了唐治因病歇养的事儿。

狄公是知道唐治在朔北扮猪吃虎的详情的。

因为当初贺兰曌对如何处置这个曾经担任伪朝皇帝的孙儿有些犹豫不决,曾经咨询过他的意见。

他说,伪朝不比当朝,一隅不及天下。更何况,皇孙只是虚与委蛇,并无谋反之心。圣人越是无视这一点,越能震慑宵小,何必如临大敌呢?

也就是那时候,他知道了唐治在朔北所做的一切。因此,他可不相信唐治是一个色令智昏的年轻人,会因为太过放纵而晕厥。

虽然说,一个人到了花花世界,难免会受到声色犬马的诱惑。但是在女色方面,唐治在朔北时一样可以放纵,那样做不但不会影响他扮猪吃虎,反而更有利于他的伪装。

但他并未放纵。

那么,他如今的晕厥,便大有可疑了。

不过,这也并不影响他授意老范当着宝贝孙女儿的面,故意说出这件事儿来。

以狄公眼光之老辣,当然看得出这宝贝孙女对那个唐治的态度似乎有点不同寻常。

不过,狄公既不舍得自己的宝贝孙女这么早就嫁了,更不想让她嫁到皇家那种是非之地。

狄窈娘听了,不禁皱了皱鼻子。

那家伙果然看懂了我的话,这是用自污的方式脱离风险么?

他倒是不爱惜自己的名声呀。

狄阁老见孙女似乎不为所动,便咳嗽一声,道:“窈儿,你说是不是呀?”

狄窈娘嘴里嚼着肉丸子,腮帮子一鼓一鼓,跟一只可爱的小仓鼠似的。

含糊说道:“可不,女子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嘛,爷爷跟我说过的,选婿,务必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不过,若是我沐惜表姐的话,那就没关系了,大不了休夫再娶嘛,反正是招赘。”

狄公一愣,成功地被她转移了话题:“你沐惜表姐要招赘?你三舅不是从族亲里过继了一个孩子么?他的女儿又何必招赘?”

狄窈娘道:“我三舅从族中过继来的那孩子,养了十二年了,还是养不熟。那孩子去年不知从哪儿知道了他的亲生父母,偷偷回去认了亲,私下来往着,却瞒着我三舅一家,还打算等他接掌了家业,便认回双亲呢。

三舅发现后,马上就请族老开了祠堂,把那孩子从自己这一支儿除了名,送回他本家去了,就此决定,要给女儿招赘,不再过继了。”

狄公听了,不禁摇头:“不是亲生的,终究不是一条心呐。哎,当年震泽湖匪作乱,你三舅父若不是因为在战乱中受了伤,从此再无所出,也不至于偌大的家业,却没了后人打理了……”

……

广陵,又称扬州。是大周南方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这里的盐业、造船业、铸钱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都十分发达,故而有“扬一益二”之称。

也就是论经济规模,扬州第一,益州第二。在这方面,神都洛邑都要屈居其后。

洛邑是大周朝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其经济发展,却是远不及扬州。

扬州俗尚商贾,不事农业,乃国朝经济命脉之所在。

扬州码头每日舳舮相接,衣冠萃集,繁华无比。

人口上,也只逊于洛邑,排名全国第二。

这里人口流动极大,也因此对游民的“过所”控制极为松懈。

极其发达的商业流动,促成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而安如意,逃出洛邑后,想着他是北地人,朝廷搜捕他时,必然更注重北面。

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一路南逃,顺利抵达了扬州。

而且,他还化名茹新,投到了一位东瀛商人的门下。

这位东瀛商人,本名河内树人,因为经常与中原交易,还特意取了一个既好听又好记的中原名字,“金元宝”。

你若提起河内树人,扬州城中商贾实在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可若说起“金元宝”,那认识他的人就多了。

金元宝很喜欢“茹新”,身材颀长、容貌俊美,还是天朝上国的人,却为他所用,带出去很有面子的!

不过,这一天,金元宝带着茹新去拜访王三爷回来,却是闷闷不乐。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