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 第248章

作者:月关

他经常到广陵做生意,因此在这儿置了一幢宅子,随他经商的同伙,都住在此处。

见金元宝神色不愉,众人便问起缘由。

金元宝沉默片刻,叹气道:“广陵铸钱使,已经换了人了。”

众东瀛商贾闻言大惊,其中一人道:“换人了?那我们此来,岂不是无法完成大将军交代的任务了?”

另一个商贾道:“是啊,大将军要求我们购买六万贯铜钱回去,这件事要是办成了,我们便可以受到大将军庇护,成为东瀛最大的商贾了。可铸钱使居然换了人,我们怎么办?”

东瀛列岛,早期的时候一直是以物易物。那时也有中原货币流入东瀛,但是很少,被东瀛人称为“渡来钱”,当成奢侈品或者装饰品收藏、使用。

随着发展,东瀛王权不断强化,而且开始全面学习东土上国。

随着革新和文化、商贸的发展,以物易物渐渐制约了东瀛列岛的经济发展。

这时民间就开始自发地用东土的钱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了。

东瀛朝廷也察觉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有着诸多弊端,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他们便学习东土上国,铸造铜钱,并且在部分地区开始尝试流通。

不过,由于大周的货币工艺水平高、精整程度高,远胜他们本土铸造的货币,因此本土币很受民众嫌弃。

而且,他们的铸造工艺不仅粗糙,还落后。

此时的大周,一年可以生产八十万贯铜钱,可他们的铸钱司生产的不仅是劣币,而且忙活一年,也就能生产两万贯左右的铜钱。

所以,东瀛的统治者们决定从东土大量进口铜钱,以满足本国市场流通之需要。

而金元宝,就是承接了这个任务的人。

他与广陵前铸钱使有交情,以前每年过来,都从这位铸钱使手中买个一两千贯铜钱,做为奢侈品运回本国售卖。

所以,他想着只要给的金银够多,就算六万贯的铜钱数量谈不下来,三五万贯也还是可以买到的。有钱能使磨推鬼么。

谁料,广陵铸钱使居然换了人,这一下真是抓了瞎。

素不相识的,即便是给出再好的条件,人家肯理你才怪。

一位商贾焦急地道:“那王三爷呢?能不能请他想想办法,或者出面引介,让我们尽快与新的铸钱使搭上线儿?”

金元宝沮丧地道:“王三爷正在忙着招女婿呢,我只委婉地提了一嘴,他就很不耐烦地回绝了。”

一位商贾道:“招女婿很很麻烦么?难不成还影响他做生意了?”

金元宝摇头道:“你有所不知,王三爷无后,他想招赘,是为了尽快为他生个后人,否则再大的基业,最后还不是要落到他人手上?那他赚的再多又有何用?”

一位商贾道:“这事儿应该耽误不了太久吧?王家招婿还不容易?”

金元宝叹气道:“王三爷的条件很苛刻,这男子要家世清白,相貌俊秀,识文断字,最好是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

金元宝说着连连摇头,国家承平多年了。家世清白又识文断字的,家境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这样的人家更不可能父母皆亡,没有兄弟姐妹。

旁边一个商贾的眼睛却亮了:“要是这么说,那茹新不是正合适么?”

金元宝一愣,那商贾道:“茹新符合条件啊,就是这家世清白……茹新是什么家世?”

另一个商贾道:“管他什么家世,不就是需要家世清白么,咱们帮他造一个清白家世出来不就行了?王三爷有了满意的女婿,咱们这事儿,他还好意思不上心帮忙么?”

“嗯……”

金元宝还有些不舍得的,他还想带着茹新回东瀛在同行们面前显摆呢。

不过一想到办成了这件事所能获得的回报,金元宝一拍几案,道:“不错,能成为富甲一方的王家女婿,想来茹新也是求之不得,咱们就这么办!”

第277章 一石,起千重浪

广陵王家,自从放出招婿的风声,登门的媒婆,几乎快把门槛儿踏破了。

其中有些一听就不行,比较合乎条件的,便会叫人领上门来,由王三爷两夫妻相一相。

王沐惜姑娘藏在屏风后面,也会悄悄地看一看,是否有她中意的郎君。

只是,哪怕王家富甲一方,肯做上门女婿的,那也必然是家境贫寒的。

而家境贫寒的,就算那少年生得不太差,谈吐气质也绝对比不了王家这样的大富之家。

于是,一连几天看了不下上百个年轻人,也没挑出一个十分中意的人来。

王三爷夫妇和王沐惜姑娘,都快挑花了眼了。

这其中,也有一些,达标的条件比较多的,都留下了名姓,等着王家筛选第二轮。

这一日,刚刚又送走了媒婆领来的一个年轻人,王夫人轻捶着后腰,嗔怪道:“你呀,宁儿就算偷偷与他亲生爹娘来往又怎么了,那不正说明这孩子重情重义么?赶走了他作甚,害得我们现在为了择个佳婿,如此劳神?”

王三爷冷哼道:“那孩子才三个月,就被咱们家抱了来,他和生身父母,有什么情有什么义?生恩还大得过养恩去?

他不但与他们偷偷来往,不告诉你我,还对他们许诺,等他当家作主,便把他亲生父母和兄弟都接来。

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孝不如无。现在不把他赶走,等到你我老迈苍苍,主不得事情的时候么?”

这时,一个下人跑进来道:“老爷,金元宝求见。”

王夫人噗嗤一笑,道:“他这名儿当真喜庆,就为这个吉利劲儿,搁谁不见呐。”

“不见!”

王三爷烦躁地道:“老夫现在头痛欲裂,哪有功夫理他。”

那下人道:“老爷,金元宝说,他给咱家带来一个少年,一定合乎老爷的要求。”

“哦?”

王三爷狐疑地看了那下人一眼:“把金元宝请进来。”

一会儿功夫,身高不到一米五的金元宝昂首挺胸地走了进来,后边跟着安如意。

安如意本来就昂藏挺拔,人品俊逸,再有金元宝这片绿叶作陪衬,登时就更加的玉树临风了。

王三爷夫妇一见,便是眼前一亮。

外形气质上,这是他们见过的上百个年轻人中最好的一个。

其实,王三爷夫妇所见的年轻人中,要说长相,也还有那么一两个可以说与安如意平分秋色。

可问题是,那举止与气度……

安如意可是朔北节度使家的公子,三代公卿,累世将门,这等气质,那些穷到想给人家当上门女婿的人家出来的孩子,怎么比?

所以,只一眼,这年轻人就入了王三爷夫妇的眼了。

只是不知他其他条件如何?

王三爷神色缓和了许多,忙客气地请金元宝坐下。

王夫人一问,这位叫茹新的年轻人父母双亡,没有兄弟……

王三爷心里就更满意了几分。

自从那个小白眼狼偷偷私会亲生父母,还许诺等他当了家,要把亲人全接来王家,王三爷对这一点就很在乎。

虽说赘婿和继子不一样,上门女婿几乎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权力,可问题是自己的女儿太过忠厚老实,如果对这女婿言听计从,那跟他当家又有什么区别?

这也是王三爷对过继的儿子失望之后,迫不及待要找上门女婿的原因:

赶紧成亲,赶紧生子,趁着他还不算太老,从小开始调教。

最好在他两腿一蹬入了土的那天,他的孙儿已经能跳过父母这一辈,直接当门立户,那就最好不过。

王夫人再一问,这茹新不但识文断字,而且武艺高强,登时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屏风后面,突然传出一声轻咳,王夫人知道这是女儿也表示满意的意思,更是笑容满面。

不过,她依旧问道:“却不如茹新你,是何家世?”

金元宝一本正经地道:“茹新,他的父亲,当年曾与我一起做生意。后来,海上风浪,不慎落水而死。我与茹新的父亲,情同手足,所以,就抚养他长大。

这些年来,我从东瀛,跑广陵这条线。他则是从东瀛,跑朔北这条线经商。如今朔北刚刚经过大乱,原本的许多生意,都在战乱中毁去,要想重建,颇费功夫,利润又不高,所以,我便带他来了广陵。”

本就是商人的王三爷眼睛一亮,道:“这么说,茹新还懂做生意?”

安如意不卑不亢地道:“晚辈之前,多与朔北商家做生意,朔北商家,不比南方精细,晚辈于经商一道,只能算是刚刚入门。”

王三爷哈哈地笑了起来:“年轻人,懂得谦逊,是好事!”

王三爷对这年轻人也是越看越满意,便点点头,笑道:“茹新啊,你的生辰八字,且给老夫,老夫找人给你们两个算一算,若是八字相合,那么……就这么定了。”

屏风后边,王沐惜捂住了羞红的脸庞。

虽然她的相貌较为平庸,但是气质蛮好,这一羞红,更增了几分妩媚。

这几天看了那么多的少年郎,也有几位,勉强能入得了她的眼。

可是直到今天看到这茹新,她才明白,原来这世上,真有一见钟情的说法。

八字么?希望一定相合的吧!

王姑娘双手合什,默默地向上天祈祷起来……

……

一拜,仪门。

二拜,官印。

来济尘身着朝服,神色肃穆,庄而重之地拜过了仪门和官印。

一旁岳小洛赶紧递上三支点燃的香。

来济尘双手接过,上前一一插进香炉,再退后三步,双膝一沉,跪在蒲团之上,又是郑重地一拜。

祭衙神之礼结束,来济尘缓缓起身,将手一伸。

岳小洛赶紧将一份奏章双手递上。

这奏章,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份奏章的“目录”,旁边四名御史捧着的厚厚的卷宗,那才是他要上奏天子的奏章。

来济尘双手接过奏章,将身一转,神色肃穆地道:“走!”

戊申月,丁未日,七月廿五。

大朝会的日子。

大朝会,应该算是天子跟群臣见见面,联络一下感情的日子。

因为真正的重要大事,哪有放在这等场合,不分官阶大小,人人可以与闻的?

上一篇:我是异界大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