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86章

作者:云何梦晚

“很好。”

苏牧点点头,他确实觉得很好,单独强调法治,会使得世间良俗逐渐被践踏,单独强调礼治又会使人们过分被约束。礼法并治虽存在缺陷,却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办法。

“只不过还不太健全。”

“哦!”介子休好奇的哦了一声,问道:“先生所指的是哪方面?”

“如刊印书籍,作者的权与利,律法中就没有明确规定。”苏牧将心中的想法,梳理一下,接着又道:“又如,工匠制作出一样东西,他所付出的时间和钱财,律法同样没给予保护。”

“嘶~”介子休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苏牧说的完全超出了他思维的界限。

著作权与专利权法,是超越时代的法律,他不明白很正常,苏牧会想到这些,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屁股问题,他虽然能力有限,但研究出一些简单实用的产品还是能做到的,他制作了个马桶就收手了,是觉得研究出来,很快就会被人学去,利益完全得不到保障。

介子休道:“先生不知,朝廷对刊印书籍也有所规定。”

苏牧道:“略知一二,不过规定太过笼统,只强调了署名权,没保护作者的利益。”

“还请先生赐教。”

介子休起身拱手,他如今的职位是候补推官,今后从政的路子,基本已经确定是在刑名这个方向,故此才这么上心。

苏牧抬手请他坐下,娓娓道来。

“既为法,自然要强调权与利,朝廷对作者的署名权有所规定,对于作者的利却只字不提,这是极为不妥的.......”

两人灯下交谈,多数时间都是苏牧在说,介子休在细心听,每每听到苏牧的独到见解,介子休便起身一礼,连道学生受教。

苏牧从著作权起始又讲到民刑讼,一问一答,诸类繁杂,都做了深入的交流。

介子休作为一个刚入官场的小白,自是受益匪浅,竟不觉已至深夜,直到沈云初和穆书蝶携手下楼,他才尴尬起身,拱手告辞。

夫妻二人回家的路上。

介子休连连称赞苏牧非常人也。

穆书蝶对沈云初也是赞不绝口。

介子休在遇到苏牧之前,可没有如此豁达,穆书蝶看在眼中自是高兴,心中对苏牧夫妻两人多了一丝感激。

苏牧房间内。

沈云初问道:“夫君与介推官谈的如何?”

“很好。”

苏牧伸手一拉将她拉进怀里,刚刚没吃了她,此时看还有谁敢来打扰。

“夫君~”沈云初害羞的嘤咛一声,软软的靠在他怀里。

苏牧轻轻在她唇上一吻,随后将她拦腰抱起走向床榻。

片刻后,她轻启朱唇,如同樱桃破开,丁香微吐,吟唱出一曲清歌,婉转、悦耳、动听。

第137章 三好学生

翌日,苏牧又乘着许青娘的乌篷船穿过湖面,来到白鹿书院。

他心中虽惦记太平村的私塾,却不好这么快就逃课。

寻思着等会儿课间再去触怒老夫子,让他把自己赶出去,然后偷偷去太平村。

奈何目老夫子今日压根不理他,任由他在课上走神。

苏牧落得了个无趣,只得当个三好学生,跟着认真学习。

晏公卿有意培养他成为教书先生,故此让他学的都是科举考试的内容。

此时的科举制度,分为,县试、府试、院试;解试、会试、殿试,前三试为童试,通过三试者便是秀才生员。

有了秀才功名就可以参加解试,也叫乡试,又称秋闱,乡试(解试)通过便是举人,考中举人就可以做官了,但举人做官前途有限,故此更多的人会选择继续去考会试和殿试。

会试被称为春闱,通过会试便是贡士,贡士相当于准进士,只要殿试时不出意外,就可以顺利成为进士。

童试主要考诗词和经贴墨义,此间的学子有的还在为秀才功名努力,有的则在准备参加来年的解试。

包小满和贾峪都是秀才,明年秋天要考解试,如果通过,后年春天就可以去参加会试了。

程烬则连个童生都不是,来这里完全是混日子,程家也不指望他能自己考取功名,只求他来这里能学点东西,将来好借父辈荫恩请求朝廷封赏个一官半职。

大魏每年选取的官员很多,通过科举入仕的只有三分之一不到,更多的是通过父辈荫恩做的官。

介子休那一介进士不过五百名,而去年朝廷授出的官职高达一千五百名,考取进士是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却从来都不是士族的唯一出路。

但有一点,荫恩得到的官职上限很低,士族子弟如果都如程烬这般不思进取,逐渐也会被新兴起的士族所替代。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几十年时间,时间就像永不停息的车轮,将那些腐朽的士族远远抛下。

故此,士族子弟也不都是不思进取,比如包小满是包家的第三代,人虽喜欢玩乐,读起书来却异常刻苦,因为他没有别的路可走,包家到他这一代如果不能崛起,就要彻底没落了。

苏牧完全没机会参加科举,但他在太平村的弟子有机会,故此他觉得认真学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帖经、墨义、策论、诗赋,是科举考试时的科目。

帖经、墨义考的主要是四书五经。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五经全加起来也没多少字,但真要融会贯通,没有十年寒窗是绝不可能的。

好在苏牧记忆力异于常人,之前在家里便经常研读,倒不是一窍不通。

策论是结合时事写议论文,又称问策,策问,随着考试级别的提高,此项分值占比也会加重,策论的题目通常会直指朝廷时政利弊,但怎么答很重要,是一味的歌功颂德,还是直指时政利弊,完全看个人取舍。

通常来说,歌功颂德成功率比较高,毕竟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你在策论里骂他施政不力,他肯定是不喜欢的。

诗赋对苏牧来说反而是最简单的,因为他脑子里存货还有很多。

帖经的试题类型,是考官任意选取四书五经中的某一段,留下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他的默写出来。

其实就是填空题,将四书五经全部记下来,这一项考试问题也就不大了。

而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问答题。

需要的不止是背诵能力,还需要通词达意的将题目的意思解释出来,也就是释义,一般都是学习一些大儒和高官的释文,能有独到见解则更好,但你的见解必须能得到考官的认可。

科举对苏牧来说,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他如果不是赘婿,还真想去试一试。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整本《大学》不过两千余字,苏牧闭目轻吟,很快背完一遍。

在苏牧看来,大学是一部神书,书中道理发人深省,他每次研读都会觉得治国理应如此,古人不是不明白书中的道理,只不过国家太大,人口众多,各方利益盘根错节,再加上施政者能力有限,很难将书中的理想变成现实。

穆老夫子走到苏牧桌前,问道:“你在读大学?”

他之所以对苏牧态度大变,是因为一大早女儿穆书蝶来了一趟书院,将昨晚他们夫妻拜访苏牧的事告诉了他。

女儿女婿与苏牧关系缓和,他自然不会再去针对苏牧,反而关心起苏牧的学业来。

苏牧点了点头,起身施礼。

“见过夫子,是的,学生最近在读大学。”

“哦!”穆老夫子哦了一声,轻捋着胡须道:“老夫考校考校你,‘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何解?”

苏牧愕然,他没想到,这老夫子突然要考校自己。

不过,这次他没有选择顶撞,娓娓答道:“回老夫子,此两句之意为,仁德之人,运用财物帮助他人,自然会得到众人拥戴,不仁之人,利用身份地位以搜刮财富,终必招来亡身之祸。”

穆老夫子点点头,又问:“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何解?”

“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很好,你读大学有何感悟?”

“学生读大学,感如,一国之君,一朝之臣,一域之民,若都如大学中所言行事,人们都将无比幸福。”

苏牧心中确实有此感慨,前世那种盛世,不止没能达到这种程度,反而世风日下。此时的社会有礼的约束反而距离书中理想更近,人们差的反而是最容易获得的财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穆老夫子点点头,甚是欣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时至今日,你还觉得密国公周宗说被囚禁致死,冤枉吗?”

苏牧;“.......”

这老头原来还记恨上次那件事。

苏牧从来没觉得周宗说帏薄不修(男女通吃)是对的,笑着回道:“学生从不觉得密国公冤枉,而是觉得其子祁国公行的是至孝,不应生受指责,何况斯人已逝......”

穆老夫子闻言,略一思忖,点点头,“善。”

说罢转身离开。

见这老头今日反常,苏牧很快明白了,介子休夫妻肯定是跟他说了什么,才导致他对自己态度大变。

第138章 关于酒榷

清晨,天空又飘起了雨。

沈家院子里一片安宁,雨水淅淅沥沥在落瓦砾上,顺檐而下,滴在檐下的木桶里,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

阁楼上。

苏牧感受到鼻尖的痒意,伸手挠了挠,睁开眼看到沈云初正拿着一缕发丝刮自己的鼻尖。

见他醒来,沈云初甜甜笑了。

苏牧伸手将她拉进怀里,抬手在她的俏臀上轻轻一拍。

沈云初脸上一红,折腾了一下,发现被他抱的死死的,只得老实的趴着不动了。

白鹿书院每十天有一天旬假,苏牧在沈云初的监督下,生生在书院上了十天的课,才得以休息。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次旬假临近端午节,故此书院多放了五天假期。

换句话说,苏牧可以休息六天,五月初一至初六。

国际妇女劳动节啊!

终于放假了。

苏牧闻着娇妻身上传来的阵阵幽香,不禁感慨。

不过这个五一与前世不同,这是农历五月初一。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