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360章

作者:江边鱼翁

“肿瘤不是被彻底切除了吗?难道还能作怪?”

周灿更加不解了。

他的医学知识尚浅,诊疗经验更是称不上有多丰富。至少与那些有着四五十年诊疗经验的老医生相比,差远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听过吧?不是有个经典的多米诺骨牌游戏吗?抽掉其中一张骨牌,会产生连锁反应,最终造成所有的骨牌倒塌。”

柳老举了一个例子给他讲解为什么有的术后综合症无法避免。

“那颗脂肪瘤生长了许多年,甚至有可能与患者一起出生的。它与患者的身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把它拿掉,就等于打破了这个平衡。所以患者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你要记住,做任何一台手术时,都不要把病灶看成是一个多余的身体部分。”

“就像那颗脂肪瘤,你应该把它看作是身体的一个器官。它能长到那么大,甚至已经属于患者身体上的一个重要身体器官了。”

柳老给周灿的讲解让他耳目一新。

这些知识只有经验极为丰富的老专家才有可能在实践中领悟出来。在书本上根本学不到。

任何一部医学典籍、检索,都不可能记载这种理论知识。

因为它不符合医学的正规内容。

就好比正史与野史,肯定是有区别的。

野史能让读者了解到一些正史无法记载的有趣内容。

年老的医学专家们就是一部活着的医学野史。

他们的许多理论在医书上没有,却又有一定道理。

而且在实践中真实存在。

“照您这么说,一颗痣,一颗肿瘤,又或者多长出来的一根手指,都属于身体的一个器官。只是这个器官普通人没有,属于患者才有的独特器官,是这个意思吗?”

周灿有着一丝明悟。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柳老说的这种独特理论,让他茅塞顿开,对疾病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就好比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你的理解力非常强,就是这个意思。多长出来的手指,甚至第三只手,第三条腿,都容易被医生认定为患者身上的一个器官。但是一颗肿瘤,或者一颗皮内痣,却往往容易被医生认为它只是一个病灶。这是诊疗中的一个误区。”

柳老笑着微微点头。

“以后你独立行医时,一定要把这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切一颗肿瘤前,可以考虑一下它与身体周围脏器的关系,以及对身体产生的作用。这对于正确治疗患者的疾病更有帮助。刚才这位脂肪瘤患者,过两天让他转到内科治疗会更好。”

内科与外科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医学科室。

内科在病理、药理方面的研究远胜于外科。那位出现术后综合症的患者,转到内科治疗对他的病情更有利。

把一颗肿瘤当成器官来看待,太新奇了。

周灿静静的思考着学到的全新理论。

吃完饭,两人略作休息,又再次走进了手术室。

继续奋战。

必须尽快把普外积存的手术患者全部解决掉。

疯狂的手术再次开始了。

这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性患者,耳内流脓,下颌角后下方有包块,压之耳内分泌物增多,继发感染后出现疼痛、发热等症状。

周灿尚属于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病例。

普外科是一个最杂的科室,什么样的病人都有可能接诊到。

“他的这种病称之为腮裂瘘,需要手术将瘘道清理掉方能根治。”

柳老给周灿、吴紫雨等人讲解。

“诊断这种疾病时,除了患者会出现耳内流脓,下颌角后下方有包块的症状,患者常会觉得口内有腐臭味。手术时,便会发现第二、三、四鳃裂瘘管在胸锁乳突肌前缘有瘘口。”

这种疾病比较少见。

周灿仔细观察着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症状。

为以后的单独行诊积累经验。

其实,所有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他都看过患者的检查资料,了解过他们的病情,病因。

这位腮裂瘘患者,他还特意查了不少资料,加以学习。

“有时候,患者身上的瘘口很细,细如针尖或小凹陷,很容易被忽视。即便不挤压,该处也会常有少许分泌物。这也是患者自觉口内有臭味的原因。”

柳老继续给他们讲解。

手术主刀仍然是周灿,柳老在旁边指导。

“做腮裂瘘手术,除了术中要格外小心,术后也得当心咽侧壁水肿和咽旁血肿引发的呼吸困难,应严密观察,做好术后监护与住院管理。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这个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其实就是死亡。

只是当着患者的面,医生们说话往往比较隐晦。

哪个行业都差不多。

就好比找律师帮忙打官司,如果律师听完案由后,说这个案子可以试着打一打,胜算还是蛮高的。那基本上就是能赢。

如果律师说这个案子的诉讼期会很长,那就得当心了。

也许是在隐晦的提醒你,这个案子的胜诉率不高。真要打,多半也是输。

医生们给患者说话时,比律师还隐晦。

比如进行完体格检查后,眉头紧皱着“这个情况要当心,情况不好,很不好。”那么多半都是恶性肿瘤或者其它绝症。

这时候只要还有手术机会,或者还没错过治疗时机,那就赶紧治。

再拖下去,多半凉凉。

周灿已经在帮着麻醉医生给患者实施麻醉手术。

很快,麻醉实施成功。

周灿又赚到了1点麻醉经验值。

与100点经验值奖励比起来,一次只赚1点,让周灿多少有些不满足。不过他也明白,100点经验值奖励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一天能捞个一两次就算是很不错了。

麻醉术想要捞到这种奖励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也许以后进麻醉科规培一两个月,跟着酆医生混的话,捞这种100点麻醉经验值奖励的机会可以多一点。

外科医生至少需要到麻醉科规培一个月,这是为了让医生深刻学习麻醉知识,了解麻醉手术实施的全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特别是麻醉师对患者生命体征支持、保障的那一套实操经验非常值得学习。

在生命保障方面,重症医学科真要追根问祖的话,麻醉科是它的师父。

第224章 首次获200经验值奖励,这是传衣钵吗?

患者麻醉成功后,周灿站在主刀位上准备实施手术。

“小周,这是你第一次做这种手术,有几点一定要注意。”柳老在周灿动刀前说注意事项,说明手术存在极高的风险性。

“术中需避免损伤颈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和副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

这就是一个正常提醒。

就算柳老没说,周灿也会小心操作。

“这个病会导致炎症反复发作,故应在急性炎症控制后及早手术切除。如果瘘道细小,无分泌物或分泌物甚少,又或者患者是2岁以下幼儿时,应暂缓手术。”

手术指标不符合,那就坚决不能手术。

否则容易出现过度医疗,弊大于利。

周灿认真的听着,把这些宝贵的诊疗经验都记在心中。

“术前要做瘘道造影,想必就不用说了。这个手术容易造成大出血,所以还要做好输血准备。”

柳老继续指导着周灿与下级医生们一些手术的要点。

做这种瘘道造影,多使用碘油。

目的是为了查清瘘道的方向、深度与走行途径。

有些瘘道可能不止一个走向,这种更需小心。

如果术前不做造影检查,冒然手术,即便手术经验再丰富,也有可能栽跟头。

“这位患者应采用两个水平切口,所有瘘口在颈部下1/3时,都应采用两个水平切口。沿着下颈部瘘口周围皮肤作横向的梭形切口,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另作一个更大的横形切口。”

柳老已经提前把刀口位置画出来了。

但是仍然给周灿等人讲解了一遍。

“如果瘘口位置高者,做一个横形切口即可。刀口位置根据检查结果来定,要避开动脉大血管与重要神经。”

颈部手术作业一直都被医生视为高风险区域。

周灿实习近一年,想要捞一次颈部缝合机会,柳老都答应得非常勉强。

要不是看周灿在那台甲状腺手术中立下大功,压根就不会答应。

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出上级医生们对颈部的风险评估有多高了。

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别说是颈部缝皮,就连动刀子都敢让周灿来操作。

这一年半的时间,周灿的进步实在太大了。

正常情况下,一位普外科的医生从实习结束到有能力独自在患者的颈部动刀子,哪怕只是最简单的切开表皮,打开一个创口,至少需要六年以上的时间。

三年规培,三年住院医手术锻炼,上级医生才会考虑给个颈部切开表皮层的锻炼机会。

那还必须是表现优秀的那种高年资住院医。

吊儿郎当的,做事毛躁的,想都别想。

事实上,在颈部做手术,基本上都是三级以上的大手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