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65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虽然徐佑在项目中,是首席研究员的地位。

但徐佑仅仅是在寻找超导材料上,做出了主要的贡献。

在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工艺上,徐佑也只是偶尔在场,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工作中去。

对于徐佑的能力,陈平秋肯定是认可的。

只是,陈平秋觉得,徐佑不该在他不了解的领域上指手画脚。

“好了,其实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在方向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不管是哪个方案,我们都会继续进行下去。”邢书平打着圆场道。

见邢书平这么说,大家也都不再说话。

毕竟邢书平的地位,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比不了的。

“徐佑今天怎么有些冲动呢?”乔森心想道。

跟徐佑接触了两年,乔森还还从来没见过,徐佑有这样的举动。

但徐佑刚才说的那一番话,却并不是因为冲动。

在这之前,徐佑在整个团队中,确实并没有出现过这种,言辞有些激烈的发言。

徐佑知道,不管自己的能力有多强,怎么说自己都只是一个在读的学生,对这些教授们,还是要尽可能的礼貌。

不知不觉中,徐佑的为人处世方式,也开始变得有些圆滑了。

这种圆滑,好,也不好。

说起来,徐佑还是在跟罗文坤吃饭的时候,开始思考这些为人处世的方式。

太过单纯,就容易在社会中吃亏。

但太过圆滑,却会逐渐丢掉自己的本心,迷失自己的方向。

那天,徐佑和楼嵩一起做数学题,一起探讨黎曼猜想。

让徐佑感受到了年轻的活力,以及做科研的初心和快乐。

因此,今天在听到陈平秋那否定自己的发言后,徐佑终于决定不再忍耐了。

迁就这些老一辈的教授们,徐佑可能会在项目组中过得更安稳。

可徐佑的初心,是寻找科学的真理啊!

没有在原有成果上进行突破的决心,仅仅想要取得一些保守的成果。

抱歉,这不是徐佑能够接受的。

大会结束之后,邢书平照例将徐佑和乔森叫了过来。

刚刚会上徐佑回怼陈平秋的一幕,邢书平现在还记忆犹新。

说起来,就算是邢书平自己,也不会轻易去和陈平秋这么说话的。

当然,前提是陈平秋不会先去讽刺自己。

陈平秋的话,明显是没有把徐佑当成首席研究员去看待。

在这个时候,就应该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不能满足于一些差强人意的成果。

项目的目标,可就是实现195K以上超导材料的应用啊!

徐佑知道,自己刚刚的话,会对部分教授有些冒犯,便向邢书平说道:

“邢院士,很抱歉刚刚我的话语气有些重了,还得让您帮忙圆场。”

徐佑的道歉很有意味,只是向邢书平道歉而已,并没有向其他人道歉。

而且,也没有说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以及以后不会再这样做了。

邢书平闻言却笑道:

“你道什么歉,你又没做错什么。202K就是我们的目标,这个材料的成型技术,我们是肯定不会放弃的,除非还发现了其他超导临界温度超过195K的材料。”

邢书平也不喜欢太过圆滑的孩子,像徐佑这样有些激情和性格,才是最好的。

当然,仅仅不放弃这种材料的成型工艺研究,并不代表能够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还是怎样去开展研究。

“邢院士,之后我想参与到202K超导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工作中去。”

第214章 成事者,要有宽广的胸襟

听到徐佑的话,邢书平和乔森都是一愣。

对于徐佑在超导领域的造诣,两人都是毫不质疑的。

可以说,在当今的世界上,也找不出谁能比徐佑在超导领域具有更高的成就了。

只是……

对于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上,徐佑真的具备参与到研究工作中的实力吗?

对此,邢书平和乔森都是心存怀疑的。

可当邢书平回忆起徐佑这两年来的各项成果。

确实涉及的领域非常之广。

像徐佑这样的交叉型人才。

想要拓展更多的研究领域,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好,徐佑,那之后你就加入到材料部分的研究中吧。超导部分基本都是你在做,你对这些材料也是非常了解的,期待你能够为项目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一定会尽全力的,感谢邢院士的理解。”

回去的路上,乔森和徐佑谈起了刚刚会上的事情。

“徐佑,今天的你,跟之前好像有些不同啊。”

乔森没有说得太详细,相信徐佑也一定能理解自己的意思的。

“乔老师,刚才你也觉得是我冲动了,是吧。其实并不是冲动,我也没有膨胀。我只是觉得,在那个时候,我不应该再退让了。我也完全有这个资格和这个能力去做出这个决定。”

看着徐佑冷静的样子,乔森不禁再次对徐佑刮目相看。

刚才听到陈平秋说这些话的时候,乔森心里也是十分不爽的。

从项目地位上来看,徐佑可是首席研究员,地位上仅次于邢书平院士。

要是从重要性上排序的话,徐佑更是可以排在第一位。

邢书平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镇场的作用。

可是,换做乔森的话,也是不会有勇气,像徐佑那样直接回绝的。

这么多年的工作之后,乔森知道,想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为人处世一定要圆滑。

包括学术圈,也是如此。

不只是要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否则,是很容易吃亏的。

乔森知道这样做并不值得提倡,可他也无法改变这样的局面,只能选择适应规则。

对于徐佑,乔森真的是打心眼里的佩服。

“徐佑,说心里话,我真的挺羡慕你的,在那些教授的面前,也能做到不卑不亢。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不要因为今天的这些事情,跟陈平秋或者其他教授之间产生什么隔阂。毕竟我们是一个团队,要是因为这些问题而影响到项目的进程,那就是一种内耗了。”

“放心吧,乔老师,我明白的。”

相比之前,徐佑的胸怀早就宽广了太多。

徐佑还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自己还会因为厌恶一些老师的作风,不想请教他们问题。

现在的徐佑,完全可以更释然的去看待这些事情了。

回到蓟大之后,徐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家把行李箱收拾出来。

在参与到材料的制备和加工项目前,徐佑一定要先补充足够多的理论知识。

看个几箱书,是最起码的事情。

徐佑拖着行李箱来到图书馆,把看到跟材料制备、成型加工相关的书,都给放到了行李箱中。

几天下来,徐佑硬是吃透了几百本书。

基本上将市面上可以学到的材料制备、成型加工的知识,都学习了一遍。

虽说还不能保证,马上能用于实践。

至少理论知识,已经是相当的丰富了。

带着满脑子的材料知识,徐佑加入到了项目的材料团队之中。

因为邢书平就是材料专家,整个制备和加工成型的研究工作,邢书平一直在跟着走。

而陈平秋,在项目的成型加工研究中,也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

再次见到陈平秋,徐佑并没有刻意的去回避,反而主动的打起了招呼。

“陈教授!”

徐佑的脸上洋溢着微笑,仿佛两人之间从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徐佑,你来啦。”

陈平秋也是一脸微笑的样子,同样似乎忘记了几天前发生的事情。

陈平秋知道,徐佑在项目中的位置无人替代,又是邢书平眼中的红人,自己还是不能轻易招惹。

只是,在陈平秋的心中,依然对于徐佑的想法表示否定。

这种新型材料,在结构上,就是很难成型加工的。

陈平秋可是研究了几十年的材料成型技术,在这方面,怎么也不可能比徐佑一个外行差吧。

徐佑和陈平秋打完招呼后,继续礼貌的向陈平秋请教着,关于这种材料在成型加工上的难点问题。

这就是徐佑现在的胸襟。

我不同意你对于问题的看法,但我认可你的能力。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