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乐要加糖
“哦,没什么,就是最近和几个朋友,一起参加了个大创实验,写完论文之后,投了一下试试,就被《Science》过稿了。”
“不是……发个《Science》在你眼中,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我们宁江大学,整个学校一年也未必能发几篇N/S。我做科研这么多年,可还一篇N/S都没发过呢。”
“没事儿,老爸,你才四十出头,机会还有很多呢。”
“哎,我这辈子基本也就这样了,能在华夏材料界占据一席之地,就不错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未来还得靠你们这一代了。”
在这之后,蓟大的学生们,也得知了,其实徐佑四人的课题,本来仅仅只是一个大学生创新实验的课题。
但能把大创实验课题,直接做到《Science》封面的程度,确实是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而当黄子维被实验组的老师们问到这个事情时,也没有把徐佑等人先斩后奏的事情说出去。
只说是因为觉得过稿的希望不大,便没有张扬这件事情。
没想到后来这么顺利,得到了《Science》编辑的大力认可。
其实对于这个研究成果,实验室里的一些教授确实是相当觊觎的。
要是能把这个成果归在自己的身上,那对于他们来说,是益处非常大的一件事。
但既然论文已经发表,他们也再没有机会得到这个成果了。
……
不知不觉中,蓟京已经进入了冬季。
“蓟京好像也没比盛城暖和多少啊。”徐佑感叹道。
虽然蓟京的位置比盛城南一些。
但到了冬天,外面还是一样的冷。
徐佑也终于可以拿出来,陆知瑶送给自己的那条围巾了。
果然,在蓟京还是能用得上的。
出门的时候,徐佑将围巾围在脖子上。
确实感觉暖和了许多。
这条围巾的用料很好,质地非常柔软,保暖效果也非常不错。
围巾上趴着的那只小猫,也是给人一种很萌的感觉。
而陆知瑶对于围巾底色的选择也很考究,是那种男生也完全可以戴出去的颜色。
徐佑的室友们,对徐佑都非常羡慕,也想有一个这么体贴的女同学。
这一天,徐佑吃完早饭后,便来到了王相武的实验室。
昨天王相武就告诉徐佑,徐佑设计的那款新型的光源,已经加工完成,今天就可以进行实验了。
徐佑等待这一天,也已经好久了。
到了实验室,赵为佳看见徐佑,热情的和徐佑打着招呼。
“这些天没见,你又在《Science》上发了篇论文,徐佑你真是一天也不闲着啊。一个大创实验,都能让你做成这样的水准,真是太可怕了。”
“师兄过奖了,我的队友们也很强,还有也离不开王老师的帮忙。”
“哎,你这围巾不错,特别好看,在哪买的啊?给个链接,回去我也买一条。”
“哈,师兄,不是买的。”徐佑笑道。
看徐佑的样子,赵为佳一下子就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真幸福啊,还有女孩儿给你织围巾,我怎么就没有这种魅力呢?不过也是,你不仅学习好,科研能力强,长得也这么帅。我要是个女孩儿,我也喜欢你这样的。”
这个时候,王相武也来到了实验室。
见到徐佑,王相武也不忘对徐佑表示着祝贺。
“恭喜你啊,徐佑,做一个大创实验,也能发到《Science》,还上封面了。”
“老师,还得感谢您帮忙,能用上超算,要不然我们再过一年都不一定能算出来呢。”
“客气了,这点儿小事儿不算什么。好了,我们准备开始实验吧。”
在王相武的领导下,大家在实验室中,做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这个关于量子纠缠光源的问题,也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了。
徐佑还记得,在第一次的实验中,光子的收集效率,只有可怜的1%。
第129章 我们成功了!
在更换成微纳结构材料之后,收集效率相比之前提高了不少,但也只维持在12%左右。
而且,收集效率波动比较严重,非常的不稳定,光源品质也出现了下降。
这样的实验结果,实用意义是非常小的。
而这一次新的实验,大家也都非常希望,能够做出更高的收集效率,同时也能保证光源的品质。
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实验即将开始了。
“我们先用重复频率为79MHz的皮秒激光,进行双光子共振激发。”王相武说道。
吴鸿利用仪器调整着激光的参数,以保证激光的波长,在激子线与双激子线之间。
在π脉冲处,利用雪崩光电二极管,对光子进行着计数工作。
随着实验的进行,实时的吸收效率数值,也在仪器中反应了出来。
而当大家看到数据之后,都是一脸激动的表情。
“这么高的吗?收集效率竟然已经达到了90%左右!”
相比上一次的12%,这样的提升,无疑是质的改变。
当然,现在的收集效率,只是比较粗略的,没有经过任何修正的收集效率。
实际的收集效率,应该还会更低一些。
在做完几组数据后,王相武决定,先对这几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毕竟刚才90%的收集效率,还是有一定的水分的。
只有通过修正后的收集效率,才是更有说服力的。
吴鸿打开软件,完成数据的同步后,对刚刚的几组数据进行着处理。
在实际的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扣除光路的损耗,并进行APD效率修正,才能得到最终较为精确的收集效率。
完成了数据的处理后,最终的收集效率出现了。
“85.3%?已经很不错了!”
虽然还没有达到90%这样的超高效率。
但与之前的12%相比,这无疑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虽然说这只是单光子的收集效率,但确实已经远超我们的预期。这样高的收集效率,完全可以说是具有实用性的!”
看到最后的结果,王相武的心情非常的兴奋。
这证明了,徐佑所设计的新型光源结构,确实是非常成功的!
吴鸿对此也是感到十分激动。
虽说在看到徐佑设计图的时候,吴鸿就有一种预感,这绝对会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设计。
但毕竟理论与实际并不完全划等号,只有真正做出了理想中的实验结果,才能证明理论是正确的。
这几个月来,吴鸿也一直等待着实验开始的这一天。
而今天的实验结果,终于证明了这个新型光源结构是成功的。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纠缠光子对的实验吧。”
相比单光子,纠缠光子对的收集效率会更低一些。
但只要能达到50%以上,就算是比较不错的效率了。
在完成了几组实验之后,吴鸿再一次进行着效率值的修正。
与单光子不同的是,这一次,需要对双激子态准备效率和纯度进行修正。
而当看到修正后的收集效率后,大家的心情再一次振奋了起来。
“75.4%!已经大大超过50%了!”
能把纠缠光子对的收集效率,做到这样的一个级别,已经是非常震撼的一个数据了。
这一下子,整个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们,也终于可以稍稍释放一下几个月来压抑的心情。
这个有关华夏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的课题项目,在大家的心里,意义都十分的重大。
即使短期内无法对外发表科研成果,大家也并不会因此而忽视这个项目。
作为华夏顶尖的科研人员,他们都想为国家尖端科技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儿贡献。
“好了,都沉稳点,实验还没结束呢。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行。”
王相武努力抑制住内心的喜悦心情,督促大家冷静下来,继续进行接下来的实验。
仅仅高的收集效率,并不能完全代表光源结构的实用性。
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光子的纠缠保真度、不可区分性的测量。
在持续几天的实验之后,各项数据也都完成了测量和修正。
除了非常高的收集效率之外。
光子的纠缠保真度,以及光子的不可区分性,同样在非常高的范围内。
“通过光栅分光,将激子光子和双激子光子分别送往一端,我们最终得到了88.6%的纠缠保真度。通过对两个激子光子的干涉测量,激子和双激子光子的不可区分性,也分别达到了90.1%和90.3%。”
对于这样的结果,实验组也再没有了任何的奢求。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徐佑所设计的新型光源结构,都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这样的突破性成果,已经不仅仅是可以在顶刊上发论文的程度,更是可以直接用于光量子计算机上的突破性技术。
这一次,徐佑又成为了项目中的关键,贡献出最重要的光源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