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03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对于这样的理论,黄子维也是第一次听说。

“没错,我们认为,Planet X是一个原生黑洞。因为它的体积太小,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发现它的存在。”

“倒还是非常有趣的理论啊。挺好的,算是给Planet X的存在多了一种新的解释了。”

黄子维觉得,这个新的理论,应该就是他们的最新的课题进展了。

虽然这个理论,听起来匪夷所思,但也确实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就凭这个新颖的理论,也是有希望在大创的评选上,拿到一个不错的奖项的。

“不错,有这样的创新性是非常好的。好了,没什么事情的话,我那边还有工作要做,你们就继续进行你们的课题吧。”

黄子维以为,他们已经汇报完自己的课题进度,便要先忙手头的其他工作去了。

第127章 我连论文都没看,就成指导老师了?

“别急,老师,我们还没说完呢。”

徐佑没想到黄子维这么着急要走,连忙把黄子维叫住。

“怎么,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没错,我们不仅创建了这个新的理论模型,同时也证明了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听到这话,黄子维不禁皱起了眉头。

“已经证明理论是正确的?怎么证明的?”

其实刚刚黄子维也只是觉得,Planet X是黑洞的这个理论非常新颖而已。

至于这个理论的证明,黄子维自然是不相信,他们是能够证明出来的。

毕竟如果Planet X真的是黑洞的话,那它的体积也太小了。

这样小的黑洞,还从来没有人发现过,只能说是一种假说而已。

至于证明它的存在?

别说是这么小的黑洞。

就算是那些巨大无比,质量百万倍于太阳的黑洞。

发现起来,都不是易事。

“老师,您看一下我们的这个论证过程。”

接下来,四人给黄子维详细解释了一下,关于徐佑的理论,楼嵩建造的模型,如何从庞大天文的数据中,检索出吸积耀斑等等一系列过程。

当然,也包括利用到了超算的这样一个事情。

看到这些新颖的理论,精细的模型,以及详细的论证过程后。

黄子维也从一开始的诧异,到渐渐开始相信,最后完全被四人所折服。

“真没想到,你们四个竟然厉害到了这种程度,连超算都能用上。要知道,我们天文物理实验组,也是很难使用到超算的。”

就连黄子维自己,也从来没有机会,和超级计算机打过交道。

除非是整个实验组,有特别重要的项目课题,才会去申请使用超级计算机帮助运算。

了解了他们的课题进度之后,黄子维对这个课题的评价也完全不同了。

“真的是非常不错啊。论文好好写一写的话,不止是大创的评奖,这个成果说不定都会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呢。来,我现在就给你们讲一下,论文应该怎么去写。”

这个时候,黄子维也顾不上手头的其他工作了。

这个课题的价值,已经完全超过了黄子维的想象。

罗文坤也不打算再瞒着黄子维了,直接摊牌道:

“老师,其实论文我们已经写完了,并完成投稿,通过审核了。”

听到罗文坤的话,黄子维一愣。

“已经投稿通过审核了?”黄子维诧异道。

“是的,这个时候,期刊可能已经快发出来了吧。”

即使到现在,黄子维依然以为,他们是在开玩笑。

明明前些日子自己问的时候,课题还处于僵持的状态之中。

怎么现在,不仅课题突然实现重大突破,而且论文也已经写完了,甚至还要登刊了呢?

直到黄子维看见,邮箱中那一个个审稿意见回复。

黄子维才终于相信,这些孩子所说的,确实是实情。

“竟然就要在《Science》上发表了?你们……哎,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们好了。”

此时的黄子维,心中多种情绪交织在了一起。

包括对这个研究成果的惊叹,对于在《Science》登刊的惊喜,对他们背着自己擅自投递论文,也感到一些不满。

大家见黄子维的情绪有些琢磨不透,也都没敢说话。

黄子维这样的态度,明显不只是在为他们的成果感到高兴。

“你们是不是担心,我把你们的成果给抢了啊?”

沉默了一会儿后,黄子维突然问道。

这一下子,四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没有没有,老师,我们就是想给您一个惊喜罢了。突然看到您指导的学生,能把课题做成这样,您心里一定也很高兴吧。”罗文坤说道。

“你们确实是想给我一个惊喜?不是惊吓?不知道实验组的老师们问我,我要怎么去解释啊。”

就在前几天,和别人聊这个事情的时候,黄子维还拿他们寻找Planet X的这个课题开玩笑来着。

谁知道,黄子维竟然一直被蒙在了鼓里。

这要是让实验组的其他老师们知道,没准还以为,黄子维也在刻意隐瞒这个事情呢。

此时,黄子维心里也清楚,这四个孩子,肯定是因为信不过自己,才决定私下里发的论文。

不过,这个课题成果,毕竟都是这四个孩子自己做出来的。

黄子维除了在前期教他们一些基础知识外,也没有对他们课题中的关键部分做出过什么指导。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再去责怪他们,也没有什么意义。

“算了,这怎么说都是一个好事情,还是恭喜你们,这么年轻就能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不过下次……估计也没有下次了吧。”

“老师,您放心,这篇论文的指导老师位置一定是您的。我们非常感谢您为这个课题的付出,没有您,就没有我们的这个课题成果。”罗文坤说道。

“呵呵,这话说出来,你自己都不信吧。哎,我得好好看看你们的论文了,要不然别人问,我什么都说不出来,那可就更不好解释了。”

事到如今,黄子维也只能选择接受这样的事实。

虽然在实验组那边,这个事情确实不太好解释。

但能以指导老师的身份,登上《Science》,对于黄子维来说,也算是一个很大的荣誉了。

很快,最新一期的《Science》期刊,正式发布了。

让他们也没想到的是。

这一次,徐佑四人的这篇论文,竟然登上了《Science》的封面。

这说明了,即使在科研强者如云的《Science》上。

他们的这个科研成果,也是非常亮眼的。

这个消息,也很快从大洋彼岸的米国,传到了华夏。

媒体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又是紧锣密鼓的编辑着各种文案。

“太阳系中第九大行星的秘密被发现了!原来它竟是……”

“华夏科研团队,在天文物理上取得重大进展!整个科研团队,无一人超过18岁!”

“荣登《Science》封面!四名蓟大大一新生创造了历史!”

“太阳系中第一个黑洞被发现!天文界或将引起巨大地震!”

看见这些充满噱头的文案,网友们纷纷在网络上尽情的吃起了瓜。

第128章 重启量子光源实验

“不会吧,真的存在这么小的黑洞吗?只有西柚那么大,听起来好可爱,真想摸摸看。”

“天啊,这个消息太可怕了吧!不会有一天,我们都被这个黑洞所吞噬了吧?”

“这么小的黑洞,而且离我们这么远,还是不需要担心的。等它长大到足以吞噬地球的程度,那个时候地球估计都早就不在了。”

“如果我要是把这个黑洞一口吃掉的话,那这个黑洞是不是就会彻底消失了?”

“可惜这个黑洞还是小了点儿。要是足够大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引力弹弓效应,让我们航天器的速度大大增加。这样一来,飞出太阳系也是很可能的事情了。”

“没那么容易的,等航天器靠近黑洞,就会直接被吸成面条了。而且,这么远的距离,想要到达那个位置,都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还是先研究可控核聚变才是正道。”

除了这些关于研究成果的讨论之外。

大家对于这个课题的作者们,也是非常的津津乐道。

仅仅是四个大一新生,竟然就能做出如此厉害的成果,让《Science》都直接将它作为封面。

而其中,徐佑的名字的出现,更是让大家再次记住了这个华夏的天才少年。

“我说仅仅是四个大一的学生,怎么会这么厉害,原来里面有徐佑啊。这个孩子研究的领域还真是广,不管哪个方向,都能做出这么厉害的成果。”

“不只是徐佑,那个叫楼嵩的孩子也很厉害,这届IMO满分第一名,听说还提前三个小时交卷来着。韦神当年也就这个水平。”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奖和菲尔兹奖,我们终于有希望拿到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已经是徐佑的第三篇论文了。真不敢相信,才上大一,就能发三篇论文,还是含金量这么高的期刊。想想我大一的时候,连高数都学得很费劲。这就是人和神的差距吧。”

徐佑的亲朋好友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是向徐佑发来了祝贺。

徐佑的父亲徐洲,更是对自己儿子取得的成果感到不可思议。

“儿子,你那篇投《Nature》的论文不是还没修改完呢吗,什么时候又搞了篇《Science》出来?”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