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549章

作者:兴霸天

“请起!”

李彦扶住他,又关照道:“那位李管家,你可以盯住他,却不必提前下手,以免招惹不必要的误会。”

曹正惊道:“原来院长什么都知道,我明白了,但我会盯着他,让他好好干活的……”

李彦失笑:“也行吧!”

送走曹正,他回到书桌前,拿起粉笔转了转。

宋朝书院遍地开花,教育在平民百姓之中开始普及,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进步,但依旧做不到人人有书看,抄书依旧是相当普遍的事情,更别提先生教学时,习惯以口述传授了。

所以粉笔和黑板的出现,可以让知识进一步下沉,造福底层人民,当然还远远达不到依靠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矛盾的地步。

古代农耕经济所限,方方面面的条件都有所缺失,哪怕将先进的发明在古代重现,往往也难以普及,尤其是之前门阀垄断的朝代,直到宋朝这个经济发达的时代,才有了理论上基础,真正实施起来的话,又会面临各个阶层的冲击……

李彦放下粉笔,收敛思绪后,将桌案上的书籍翻完,正想着去那里多弄点孤本来看时,屋外传来一声威严的“嗷呜”声,然后悉悉索索的“喵喵”声汇聚。

李彦来到窗边,就见后院聚集了一群特殊的师生。

小黑俏生生地立在讲台的位置,一只只狸奴窜了出来,有秩序地蹲好,仰着脑袋看向它。

好似场景复刻,之前李彦是先生,众好汉是学生,现在小黑是先生,汴京街头的各色猫儿,无论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成为了它的学生。

李彦饶有兴致地看着。

造成这一幕的原因,是他把【神奇宝贝大师】这个天赋,以【贵为人师】点化给了小黑。

这原本只是一个尝试,结果小黑立刻把汴京的猫,收拢了一大批过来,组成喵喵军团。

此时天赋时效已经过去,但小黑每每路过一只猫儿,对方都会恭敬地垂下脑袋,它雄赳赳气昂昂地巡视着自己的追随者,时不时探出爪子,进行着交流。

等到小黑回到讲台上,又昂起下巴“嗷呜”了几声,猫群有节奏的“喵喵”回应,四散开去。

小黑这才跃进屋子,开始绘报情况。

李彦看着它所画的图,眉头微扬:“金明池不远处的船坞,是明尊教的据点,卢俊义八人抵达后,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让张顺去请他哥哥张横,带着相熟的船夫来帮忙……”

小黑继续画画,情节还较为复杂,好在李彦懂得它的心思,你画我猜,将情况也弄得七七八八:“里面订了外送,索超拦下‘索唤’,用银钱与之达成交易,自己扮成‘索唤’的模样,进入船坞内查探情况。”

“探明了里面的人员后,卢俊义立刻下令正面强攻,让花荣射杀哨岗制造混乱,又与索超里应外合,杀了明尊教徒一个措手不及。”

“等到他们想要逃亡时,张顺和张横从水路包抄,逼得明尊教徒前后不能兼顾,再到丁判官带着开封府衙的捕快冲杀进去,明尊教徒的士气已是几近崩溃。”

“但几乎没有投降之人,反倒是负隅顽抗的极多,想要点火自杀,被朱武、蒋敬和时迁阻止,接下来安道全救治伤员,用银针制住了那些极端的信徒……”

看到最后,李彦舒服地撸着猫儿,露出欣慰的笑容:

“没白费我的一番心血,这场赢得漂亮!”

……

“哈哈!多亏了哥哥的教导,我们赢得漂亮!”

就在李彦满意的点头,觉得这段时间的教学卓有成效时,船坞据点里面,身上沾了不少血迹的卢俊义,看着地上横七竖八倒下的邪教徒,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之前跟着李彦围剿无忧洞,都是单纯的战斗,当时觉得不动脑子挺好,但此次真正指挥了一场战斗,哪怕大部分主意都是群策群力的结果,却也十分享受。

而最惊讶的不是别人,正是曾经与他们较量过的丁润:“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林公子都不出手,只让你们来,就能将这个据点的邪教徒一网打尽,真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卢俊义笑道:“什么事情都让哥哥亲力亲为,还要我们作甚?”

旁边的索超也道:“丁判官,这种事可以多多益善,以后尽管叫我们来!”

丁润可太乐意了:“好说!好说!”

正在这时,有捕快来到面前,对他耳语了几句,丁润面色微变,立刻起身往船坞深处走去。

捕快进进出出,将一个个箱子搬出,丁润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是宽袍、面具和佩刀,惊咦道:“这不是‘佐命’的装扮么?难道‘佐命’是明尊教的人?”

朱武早早站在边上,冷声道:“怕是这邪教的栽赃嫁祸之计,准备了这么多套衣服,用心歹毒啊!”

丁润明白过来了:“确实是很歹毒的计划,看来这明尊教和‘佐命’之间有冲突啊,呵呵,都是造反逆贼,还互相内讧?”

朱武很想说“造反的目的不同,手段也不同,岂可一概而论”,但这话真敢出口,丁润立刻就拿他进开封牢狱了,为友人报仇,这位判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涉及造反大罪,丁润是不会放过的。

所以朱武抓住主要矛盾:“明尊教所做的事情,必定是伤害京中的百姓,激发民怨沸腾,丁判官要防范于未然!”

丁润面色微变,眼中喷薄出杀意,又感到棘手:“明尊教的据点肯定不止这一处,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京师这么大,人又那么多,如何防范呢?”

朱武看着箱子,冷冷一笑:“我有一计,可以让明尊教作茧自缚,在京师名声丧尽!”

第621章 明尊教慕强,拜明王不如拜“佐命”?

“冬至来了!”

继天宁节的纷纷扰扰,惨淡收场后,整个汴京再度因为过节而欢腾起来。

对于古代来说,冬至无疑是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冬至一阳生,这天的到来,代表了世间阴气渐收,阳气转盛,又是一年循环的开始。

正因为这样,朝廷中安排了明堂大典,自从仁宗年间,每三年还要固定举行郊天之礼,被称为“三岁一亲郊制”,是泰山封禅之后,国家最重大的祭天典礼。

民间更是热闹,百姓们纷纷穿着新衣裳上街,哪怕穷困潦倒的贫寒子弟,也会花去微薄的积累,甚至是向人借贷,在这一天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稍有余财的,更是庆贺往来,享用美食,大如年节。

看着杂技队伍敲锣打鼓,行走街上,再见各种关扑开办,行人涌入,岁安医馆的孙掌柜收回目光:“林医师和安医师,今日是不会来了。”

几个伙计也确定了学徒们的动向:“其他人也去街上庆祝,我们可以祭拜明王了!”

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他们的眉宇间明显流露出虔诚之色,孙掌柜点点头,亲手从药柜的暗格里,捧出了一尊精致小巧的木像,放到台前。

那木像乍一看上去,就是普通的佛像,两尺高大,宝相庄严,慈祥示人,只是色泽稍显古怪,双手一黑一白,佛像身上又有四条诡异的纹路。

黑白是暗合摩尼教的明暗二宗对立,通过由明转暗,从暗归明的斗争,还原太初天地未开之际,明暗各自独立存在的平衡情况,由此明王降世,带给世间纯净的光明,再无任何邪恶。

四条纹路则是明王赐予凡人的清静、光明、大力、智慧四种力量,也是信徒所能祈求的庇护。

此时汴京其他百姓在祭祀先祖时,明尊教徒同样在举行对明王的祭拜,孙掌柜带着五六个他亲自发展出来的信徒,拜倒在明王像前,口中喃喃低语,发出不同的祈愿:“愿明王赐予我全家光明之力,无病无灾,寿福永享……”“愿明王赐予我儿智慧之力,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相比起清闲自在的“清静”和擅于习武的“大力”,“光明”和“智慧”更受普通人青睐,尤其是孙掌柜,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好不容易求了个嵩阳书院的入学名额,那可是天下八大书院,若能得明王保佑,考中进士,让他再供奉多少钱,都是心甘情愿的。

不过一想到这里,孙掌柜的眉宇间不禁浮现出一抹阴沉。

近来林医师来医馆的时间少了,安医师也不再天天坐诊,听说是去了另一座同样是以岁安为名的书院。

而没了这两位,尤其是看病速度极快的林医师,医馆的收入陡降,供奉给教中的钱顿时少了,上次交接之人就明显表达出不满,孙掌柜心中也是又气又急。

“哗——”

正想着怎么让两位医师专务正业,让医馆的收入恢复前几个月的水平,外面突然传来喧闹声。

孙掌柜赶忙起身,将明王像收回柜中,伙计则踮着脚到了窗前,往外看去。

片刻后,他们放松下来:“原来是贼人巡街!”

孙掌柜舒了口气,想到上次巡街还是无忧洞的贼子,被愤怒的百姓打死的场面,笃定地道:“得明王开眼,无忧洞才能扫平,此次肯定又是明王降罚,令贼人被抓!”

话音刚落,伙计们的脸色却变得古怪起来:“你们听见那捕快的呼喝声没有?”“听……听到了……那被抓巡街的,是我教中人啊!”

孙掌柜脸色剧变,三步并作两步到了窗前聆听,果然就听到开封府衙的快班弓手,对着两侧的百姓高呼:“今擒获明尊教贼子,巡街示众!巡街示众!”

“我教弟子,得明王庇护,怎会被开封府衙擒住?”

孙掌柜先是不可置信,然后五官扭曲起来:“明王定会降下神罚,惩罚这些罪人!”

伙计们的脸色更是极为难看,主要是兔死狐悲,他们可不想成为被巡街中的一员,下意识地看向药柜,生怕那明王像被搜出来。

孙掌柜其实也有恐惧,但心中的神明被触犯的怒火,压过了对自身安危的担忧,咬着牙道:“入教者皆是兄弟姐妹,他们在受苦,我们岂能躲在一旁?”

说罢,他推门而出,在一群伙计敬佩的注视下,向着街边而去。

但凡游街,无论是好的进士游街庆贺,还是坏的犯人游街示众,都会汇聚海量的人群,再加上今天本来就是冬至,街上人潮汹涌,都往这边挤了过来。

孙掌柜汇入人群时,那押送囚犯的队伍都看不见了,只能听到周围人的议论:“这些明尊教徒怎么穿的那么古怪?”“是啊,个个衣袍宽大,戴着面具,平日怎么分辨?”“他们以前也是这般穿着么?”

孙掌柜怔了一怔,明尊教徒倒是有穿宽袍的,为了遮掩身材,以防被抓,但面具是不戴的,教内有身份的高层,会佩戴不同色泽的头冠,象征着明王的赐福。

“莫非不是我教中人?”

他想到这里,不禁笑了笑,往前面挤去。

那巡街的队伍走得极慢,倒是很快被孙掌柜赶上,然后就发现确实如其他人所言,押在囚车里的犯人,个个身穿宽袍,戴着冰冷的面具,打扮出奇地一致。

旁边的百姓替他问出了疑惑:“这些人连长相都看不出来,到底是不是明尊教徒啊?”“哼!公孙判官不在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用无辜者充数!”“嘘!小心皇城司!”

诸如此类的困惑,一直持续到人群里有人突然吼了一嗓子,才得到答案:“这不是之前通缉的朝廷大逆‘佐命’么?”

包括孙掌柜在内的百姓先是一静,然后窃窃私语,眼神交流:“是啊!”“对对,‘佐命’就是如此打扮!”“怎的会有这么多?”

提到“佐命”,就不得不提及之前那沸沸扬扬的弑母传闻,哪怕近来太学舞弊案关乎科举的公正,更加牵动大家的心,但那件事的记忆是不可能轻易淡忘的。

可奇怪的是,“佐命”与明尊教为什么扯到了一起,还出现这么多相同打扮的人?

两侧维护秩序的捕快笑了起来,随意地回应起来:“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这些贼人不都是谁更强大更有名气,就扮成谁么?明尊教羡慕强者,私底下扮成‘佐命’再正常不过!”

四周的百姓哦了一声,露出恍然之色:“听说那江湖好汉也是这般,谁的名气大就听谁的!”“没想到这明尊教居然如此追捧‘佐命’?”

孙掌柜脸色凝固,心中狂吼:“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我教有明王降世,是得神明庇佑的,‘佐命’又算什么?这些人根本不是我教中人,都是假扮的!”

那个大嗓门则再度提出质疑:“既然是这般,又怎么知道他们是明尊教徒?”

捕快笑道:“去前面看吧,他们被缉捕时的证物,都在衙门前堆着呢!”

孙掌柜闻言拼了命地往那边挤去,就见开封府衙门前,确实堆了不少箱子,里面正是衣袍面具,更有一尊一人高大的明王像屹立。

换成之前,孙掌柜看着雕像的目光会十分崇敬,但此时与那些箱子摆放在一起,却觉得有股莫名的讽刺感。

四周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也在低声谈论,不时传来轻笑声:“今日可开眼了,一群邪教弟子居然崇拜另一位反贼,私底下齐齐扮成别人的模样?”

“‘佐命’会不会就是明尊教中人啊?”

“真要是的话,早就说了吧!‘佐命’可是敢在皇城前叫骂的大逆,相比起来,这明尊教众又算什么,和无忧洞的贼子一样,躲躲藏藏的老鼠罢了,真是可笑!”

这里毕竟是汴京,去大相国寺崇佛的人和在各大道观信道的百姓很多,明尊这种被朝廷明令取缔的信仰并不根深蒂固,出了这等事情,反倒令他们油然生出一股自豪感。

而不仅仅是孙掌柜,还有不少明尊教信徒被吸引过来,怔怔地看着这一幕,吕师囊麾下的卓万里同样藏在人群里的,惊怒交集地听着旁人的议论,恨不得撕烂他们的嘴。

但随着议论和嘲笑声越来越多,他再想到汴京内传播消息的速度,脸色已是惨变:“大哥,这次我们怕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令他安慰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官府的说辞:“这些犯人全都戴着面具,到底是不是邪教徒?”“是啊,你们不会抓了别人冒认吧!”

自从公孙判官一事出了后,众人对于开封府衙的信任一降再降,怀疑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可等到人群围得足够多了,丁润走出衙门,先是对着四周抱了抱拳,然后干脆了当地一挥手:“将他们的面具揭开!”

捕快们上前,把面具揭下,人群陡然一静,之前怀疑的人顿时闭上了嘴。

因为面具下的一张张脸庞,嘴里都缠着布帛,但只要是清醒的人,眼神都极为凶狠,那种一旦恢复自由,马上会点火焚烧身躯的决绝,绝对不是抓了无辜百姓冒领功劳,而是真的被朝廷明令禁止的邪教中人!

没错了!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