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418章

作者:兴霸天

婉儿倒是不担心这个,她修炼千秋诀之后,身姿愈发轻盈,哪怕距离数丈开外,也有把握接住这位小师弟,不过看着武后精神焕发,容颜不老的模样,想到不久前见到的圣人模样,心头却是沉下。

过程并未发生什么,武后抱着皇子好一会儿,将小家伙放了下来:“真是乖孩子!”

李瑞完全不害怕,漆黑的眼珠跟着飞舞的蝴蝶移动,然后一路小跑着扑回母亲怀中。

眼见儿子回到自己的怀抱,皇后这才松了口气,却见武后摇曳身姿,来到面前:“这孩子活泼好动,比起陛下小时候的身体强壮许多,你照顾他辛苦了,很有母仪天下之态!”

皇后低声道:“这是我应该做的,不敢受母后夸赞!”

武后摆摆手:“不必叫得这么生疏,这又不是诏书,还称母后,叫娘娘便是……以后多带着孩子,来我宫内走动走动,满足我这个老人含饴弄孙的心愿,皇后能否依我啊?”

皇后其实不想去,但孝道当先,终究不能说不行,只得应下:“是!”

武后满意地点点头,眼神一转,又看向命妇群里的上官婉儿:“上官小娘子出落得愈发楚楚动人了,你母亲可有为你做媒,许配人家?”

婉儿淡淡地道:“我除了娘娘外,还有师父,这就不劳太后操心了!”

武后凤目凌厉起来:“真是够伶牙俐齿的!”

婉儿小嘴一抿,凶巴巴的。

她可不是良善之辈,有了唯识劲和千秋诀打底,练起尚宫曾经教给她的无影针,愈发得心应手,真要斗不过武后,找个机会给对方来一针,看她还横什么!

当然,那是下下之策,毕竟武后的身体太好,太后突然猝死,又是泼天大事,怎么看都有问题,难以收场,如果已经缠绵病榻,才能顺理成章。

想到真正将要缠绵病榻的,反倒是当今圣人,皇子这么小,真要发生那种事,本已稳定的朝局又要风云突变,婉儿暗叹一口气:“师父你快些回来吧,为陛下多分担些政务,别再那么闲散了……”

同样想到即将班师回朝的李元芳,武后收敛厉色,恢复云淡风轻,又勉励了众命妇几句,在众女畏惧的注视下,踌躇满志地返回长生院。

婉儿眼珠转了转,还是准备出宫后,和狄伯伯好好商量商量,如何稳定接下来的朝局,其他命妇也各怀心思地离去。

皇后裴氏回到自己的宫中,看着活泼的李瑞,忍不住心头的担忧,带着儿子,往贞观殿内而去。

等到内侍通报,她牵着儿子的手走入殿内,首先闻到的就是一股浓浓的药味,混杂着西域安神香,形成了一股熟悉的古怪味道,令她仿佛回到了先帝在世之时,紫宸殿也是这般模样。

好在昨日没有完全重现。

李治喜欢端坐在御幄内,用一层帷幕遮住,不仅遮掩住病容,还可以观察到外臣,臣子却只能看到圣人隐隐绰绰的身影,用以营造出一种高高在上的皇权神圣。

而李弘没有选择那么做,就是倚在龙椅上,脸色苍白地聆听着群臣的禀告。

眼见妻儿出现,李弘面色一喜,想要站起身来,却身躯晃了晃,一时间未能起身。

看着夫郎虚弱的模样,皇后眼眶微红,赶忙松开儿子的手,轻轻碰了碰他:“去你阿耶那边!”

李瑞一溜烟地跑过去,咚咚咚跨上台阶:“阿耶!阿耶!”

李弘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欢喜笑容,张开双臂,拥着儿子:“慢点跑!乖孩子!”

李瑞用清脆的声音说着今天的趣事,末了还道:“……刚才见到祖母,她要带我去捉蝴蝶呢!”

李弘前面听着很高兴,直到这里,脸色顿时沉了一沉。

阶下向皇后和皇子行礼的众臣听了,目光也波动起来。

李弘稍稍沉默,开口道:“献俘之事不必劳民伤财,大肆操办,你们退下吧,去政事堂商议后,拿出章程给朕过目!”

群臣领命:“是!臣等告退!”

出了贞观殿,郝处俊、裴思简、李义琰、郑仁通四位宰相神情各异,彼此间对视一眼,很快移开。

其中裴思简步履匆匆,隐隐被孤立起来,郝处俊看了看长生院的方向,满是担忧,郑仁通想着来恒去后的江南势力,李义琰则暗暗叹息。

实际上,他们对于皇后参与政事并不排斥,且不说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并称二圣,即便是太宗,也是常常征询文德皇后的意见,只要那皇后不像武后那般手段狠厉,又有喧宾夺主的可能,群臣是不会反对的。

可惜并不是每一位皇后都是独孤伽罗、长孙氏和武后,正如李治的第一任王皇后是个怠惰之人,连亲蚕礼都懒得做,如今的裴氏性情开朗,与李弘夫妻情深,脑子却不太好使,还被命妇糊弄过。

也幸亏李弘根本无力纳妃,否则连后宫的勾心斗角,她都不见得能摆平,更别提处理国家大事了。

如此一来,就完全可以预见,倘若当今圣上真的英年早逝,皇子李瑞年幼,即便登基为帝,那正常情况下也该由太后听政,这位是个好糊弄的,就不得不考虑身为外戚的河东裴氏,会不会壮大到难以遏制,操持神器的地步……

新的政治风暴已经开始酝酿,最关键的是,后宫还有一个从不安分,偏偏又极有能耐的武后,时刻等待着重新掌权的机会。

而贞观殿内,裴氏看着李弘,伸手轻轻抚摸他削瘦的脸颊:“陛下!你不能再如此下去了!”

曾经的太子,虽然病弱,但神情平和。

此时的圣人,满脸病态虚弱,眉宇间却又带着亢奋,其实更加危险。

李弘一手摸着儿子的头,一手轻轻抚摸妻子的手,柔声道:“之前政务处理,我就已经到了极限,你也屡次劝说我不能再操劳,可许多政务我必须处理,最后还是病倒……当圣人不是容易的事情啊,更别提我还想当明君,想要开创盛世大唐!”

裴氏听出他语气里的无奈与不甘,内心大恸,赶忙道:“陛下会好起来的!一定会的!”

李弘微微摇头:“我从小病到大,对于自己的身体其实最清楚,幸得孙真人调养,否则早就倒下,而这一病,就又回到最差的时候……”

他说着说着,悲从中来:“我只是不甘心啊,仅仅是一个新罗,我的身体就撑不住了,本以为至少能撑到灭掉吐蕃,我大唐没了外患,可终究是天不假年!天不假年!”

裴氏泪水终于抑制不住,涌出眼眶。

李瑞懵懵懂懂,看着落下泪水的父母:“阿耶!娘娘!你们不要哭好么?”

“不哭!阿耶不哭!”

李弘紧紧拥着妻儿,泪眼模糊的看着空阔的殿宇,依稀间仿佛看到那道端坐着,也依旧英武的身影。

想到那位在外征战,最有能耐的臣子,也是最好的朋友,他喃喃低语:

“元芳,我恐怕时日无多了,你快些回来吧……”

第447章 李元芳:我来为圣人改命!

“来了!来了!”

今日的洛阳,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街头上人头攒动,挤得密密麻麻,个个踮起脚尖,翘首以盼。

终于,长长的车队从定鼎门中出现,新罗俘虏团出现了。

不过相较于正常的囚车押俘,这次颇为新奇,上到前新罗王金法敏,前新罗太子金政明,下到那些并没有提前投降的新罗群臣,都站在宽大的辇车上,翩翩起舞,表达出对唐皇的感恩之情。

原本百姓们看着新罗俘虏是有些失望的,穿得跟唐人一模一样,一点特色都没有,现在顿时爆发出轰天叫好声。

毕竟当年颉利可汗是押送入京,李世民怒斥一番后,选择宽宏不杀,收胡族之心,长安从此才多了一位舞王,现在则是一步到位。

欣赏着新罗上下一路舞动的身姿,每位大唐人都与有荣焉,有的也在街道两边尽力起舞,在小小的空间内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气氛热烈到了极致。

紧接着,又有震天欢呼爆发出来:“李将军神威!李将军神威!!”

李彦端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穿着一身威风凛凛的甲胄,显得英武非凡,成为万众瞩目的所在。

迎着众人发自内心的欢呼雀跃,李彦也朝着两侧频频抱拳,心情喜悦。

他的名望终于有了一个巨大的突破。

【名望:名动一方(大唐)】→【名望:威震天下(大唐)】

【成就点+1000】

此前出使吐蕃、光复吐谷浑乃至托孤辅臣,都是积累,灭新罗终于量变引发质变,到了威名远播,大唐各州县都知道忠武将军李元芳的地步。

这对于信息传播度很低的古代,是极为难得的,毕竟很多州县,连当朝宰相是谁都不清楚。

他的祖父李靖当年名满天下,也是灭了曾经多次侵扰中原的强盛突厥,却也正因为威震当世,李靖自知功高盖主,选择阖门自守,明哲保身。

此时眼见李彦端坐在高头大马上,在两侧百姓的欢送下往王城而去,远处的街道上,一道瘦削的独臂身影静静看着,眼神里既有欣慰,又不免浮现出担忧。

就在李彦视线转过去之前,身影一闪,消失无踪。

即便如此,李彦依旧有所察觉,定定往那边看了片刻,才收回目光。

在一浪接着一浪的欢呼中,也在金法敏等人跳到腿脚酸疼之际,长长的天街终于走完。

礼部和鸿胪寺接手,迎入紫薇宫内,开启规模浩大,却又不过于铺张的仪式。

群臣齐聚,歌舞升平,偏偏没有看见圣人的身影。

李彦此时已经收到了婉儿传递的书信,大致了解京内的局势,脸色不禁凝重起来。

正常情况下,李弘应该在城门迎接,正如当年在长安城外,大唐使节团献俘勃伦赞刃和吐谷浑伪王那般,但此次圣人却依旧位于宫内,显然是身体难以为继,无法全程参与,要等到最后关头才会出现。

一场本该盛大热闹的仪式,由此多出了几分暗流涌动。

李彦的目光与李义琰等宰相接触,又看向自己的一众心腹,都感到了他们的无可奈何。

其他困难都有办法可想,圣人身体的好坏是最无力的。

哪怕是狄仁杰,也只能期盼太医能调养好圣人的身体。

甚至说得更实际些,能多耗上几年,让皇子尽可能长大一些……

而就在这时,内侍曹安出现,传达圣人敕令:“请李阁领入贞观殿面圣!”

群臣并不奇怪,谁都知道这位是圣人的心腹,如今终于从新罗回归,第一时间召见是再正常不过的。

只是想到当年先帝也是对这位托孤的,有些臣子的眼神又不禁怪异起来,更是有几分蠢蠢欲动。

难道这么快的时间,就要昨日重现了?

不过皇子过于年幼,这位李阁领就算能再得遗诏,也不可能像如今的圣人与其之间这般君臣相得了……

对于许多不安于现状的臣子来说,当真是大好机会啊,尤其是之前被狠狠收拾的勋贵子弟们,更是恨不得拍手叫好。

而李彦跟着曹安,来到贞观殿外,以前两人路上都会轻声闲聊几句,这次却是一路无话。

直到殿外,李彦才不出意外地发现,这位忠心耿耿的内侍眼眶微红,出言安慰道:“放心吧,陛下不会出事的。”

曹安怔了怔,不知为什么,突然就有了信心起来,重重点了点头。

等到李彦走入,就见殿内空荡荡,李弘虚弱地坐在龙椅上,强行露出笑容:“元芳,你终于回来了,朕近来身体抱恙,本该迎接王师凯旋的,可惜终究没看到你们的英姿!”

李彦道:“陛下保重龙体重要!”

李弘欣然:“你没有让朕失望,重现当年李公神威,此番灭新罗,我唐军取得辉煌大胜,如今鸡林道都督府更是局势安稳,更甚先帝灭百济和高丽之时!”

李彦道:“是陛下圣明,内卫情报为先,三军将士用命,又有新罗人心慕王化,连佛门僧人都能冒险深入,绝非臣一人之功。”

李弘笑笑:“你我就不必客气了,元芳可知来恒已被罢相?”

李彦眉头微扬,在他看来相比起如今暗流汹涌的朝廷气氛,这都算一件小事了,没太明白李弘为何特意提起:“臣知道。”

李弘正色道:“朕有意让狄怀英入阁,你以为如何?”

李彦脸色变了,毫不迟疑地道:“陛下,臣以为不可!”

“举贤不避亲,狄怀英是我亲信,当年在并州为县尉时,我就看重他的破案之能,与之接触后,更是十分钦佩他的才华与为人,但他如今的资历,实在不足以为相!”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