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419章

作者:兴霸天

“在官场之上,一味的论资排辈不行,但完全不讲资质,火速提拔也不可取,臣年少身居高位,已经惹得无数人妒忌,如果狄怀英此时入阁,更会引起上下群起而攻之,不仅发挥不出才能,更难免落得惨淡下场!”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狄青。

很多人认为狄青之死,在于宋朝的重文轻武,成为枢密使后才会被文官集火攻击,各种污蔑,这点绝对占据相当一部分原因,毕竟是时代风气,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主要原因恰恰是宋仁宗。

本来狄青平定侬智高之后,完全可以再缓几年,顺理成章地成为枢密使,庞籍就是这般建议的,结果宋仁宗一心要火速提拔他,第一次遭到群臣反对罢手,第二次干脆把几名宰相关在宫内,不同意给狄青当枢密使就不放他们回去,臣子终究还是逆不过皇帝,只能同意。

偏偏那段时间,宋仁宗又因为迟迟不立储,与许多官员处于对立状态,于是乎狄青这个被皇帝火速提拔的亲信,就成为了背锅对象。

再加上狄青确实倒霉,自从当上枢密使后,天灾就特别多,现代人知道这不关个人的事情,古人迷信,舆情汹涌,自然要罪责归于人,认为是天谴启示,群臣先攻击仁宗不能“简宗庙”,也就是不立太子,用天人感应给皇帝施压,仁宗在立太子这点上特别反感,还是不理会,然后狄青顺位躺枪,水灾、彗星全部成了狄青的责任,大汉每逢天灾还要罢一位三公呢,狄青又岂能例外?

这个过程中,其实不少文官包括欧阳修,都是出面保狄青的,但政治博弈就是这样,狄青最后还是被贬官外放,结果天灾还真就停下,老天爷跟这位“武曲星”开了个恶意的玩笑,哪怕外放的地方就在开封边上,但狄青还是满怀悲愤,很快就病逝了。

狄青与狄仁杰都姓狄,狄青功成名就后,还有人建议他攀名人,说自己是狄仁杰的后代,被狄青否认,说出了与朱元璋类似的话语,“某出田家,少为兵,安敢祖唐之忠臣梁公者?”

李彦可不希望狄仁杰落得个跟狄青类似的下场,哪怕他知道狄仁杰的能力,一旦成为群臣攻讦的对象,也绝对不好过,他还希望这位千古名相能为大唐保驾护航二十年,才不贪图区区数年时间。

眼见这位如此坚决地否定自己的提议,还是头一遭,李弘怔了怔,沉默下去,片刻后叹息道:“元芳此言不无道理,朕因为身体问题,终究是操之过急了……”

李彦看着这位虚弱而焦虑的圣人:“陛下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我的丹元劲引起陛下的赞许吗?”

李弘有些迷糊:“有么?”

李彦的记忆清晰无比:“陛下当时说‘力不内耗,气不外逸,李武卫功力好深厚’‘我幼时也想练此真劲,可惜身体太弱,只能希翼心神清静,不染外瑕’……”

提醒之下,李弘想起来了,长叹一口气道:“是的,道教乃我李唐国教,皇子不需动武,练一练道家丹元劲,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李彦道:“可惜丹元劲需要心神纯澈,排除心中杂念,大部分皇族子弟心思太杂,也是练不成的,而陛下的心境符合丹元劲的需要,体质却又偏弱,终究失之交臂……”

李弘隐隐明白了他的意思,摇头苦笑道:“元芳是想我通过练劲强壮身体?这不成的,从小到大有诸多名医为我诊断,每个人的回答都很一致,我的身体太虚弱了,根本支持不了练劲。”

李彦道:“陛下,你信我吗?”

李弘并无迟疑:“普天之下,我最信的就是皇后与元芳。”

李彦道:“那就容我失礼了!”

他起身走上前去,来到龙椅之前,伸手按在李弘的身上:“陛下,这是劲力。”

李弘感到一股温暖的力量涌入体内,浑身暖洋洋的,不由地赞道:“元芳好深的功力,天赋绝顶,我是由衷的羡慕啊!”

李彦笑笑,很快收回了手,李弘的身体又发寒起来:“可惜了,即便是如元芳这般功力,也只能强壮自身,对待我等病弱之人,是治标不治本的……”

久病成良医,李弘在这方面确实看得很清楚,劲力就像是火炉,放在边上时可以取暖,让身体变热,可一旦离开,体质虚弱的人还是会冰凉下去,因为那完全是外力作用。

所以哪怕是最擅于疗伤的无量劲,也只能治愈丘英那样的旧伤复发,而不可能改变李弘的体质虚弱,这是连神医孙思邈都束手无策的,只能用药物调养,并且关照他绝对不能操劳,否则元气散尽,药石难医。

李彦自然更清楚利弊,运起千秋诀,将一股精纯至极的力量传递过去:“陛下,这是我自创的真气。”

李弘起初有些不解,他并没感觉有什么不同,依旧是一股温和的力量游走四肢百骸,顶多是在细微之处更加精妙,但当李彦的手掌离开时,他不禁动容。

因为体内的力量并未散去,依旧在治愈着他的身体!

李弘顿时精神一振:“元芳,你此法能维持多久?”

李彦道:“外来之力终究是外来之力,用不了多久还是会散去,但这股真气比起劲力有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体弱之人也可以修炼,逐渐改变自己病弱的身体,延年益寿!”

李弘神情复杂,不知是喜是惊:“元芳之意……是让朕……”

李彦肯定了他的猜测:“不错,我想让陛下修炼真气!”

李弘皱起眉头,沉默下去。

说实话,换成别的臣子说这番话,他绝对认为是天方夜谭,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要谋害他。

毕竟他现在虽然恢复到身体最差的时期,但还没有立刻去世,勉强支撑一两年时间还是可以的,可如果练了这所谓真气,万一有个意外,皇陵那边的进度就完全赶不上了。

不过眼前之人是李元芳。

不仅是因为单纯的信任,更因为这位的能耐,让人信服!

从同仇敌忾拿下武敏之开始,到后面监国辅政,直到今日的君臣相得,李弘最终深吸一口气:“好!请元芳教我!”

他说到这里,更是想到自己的宝贝儿子:“自从瑞儿拜元芳为师,你还没有教过瑞儿一天吧,都是上官小娘子在带着他,接下来也劳烦元芳费费心……”

李彦熟练地岔开话题:“现在是陛下的身体要紧,婉儿深得我所传,我对她是很放心的!”

李弘刚要再说什么,真气就游走于脆弱的经脉开始周天运行,基础内功的法诀传入耳中,不多时他就晋入一种似睡非睡的状态。

李彦露出欣慰之色,这位从小就与病魔斗争的圣人,悟性其实不错,心态也好,这就更多了几分把握。

太狂的话,也不必多言。

正如那时扶李弘上位,定紫微帝星……

此次就以内家真气之法,为圣人改命!

第448章 国之柱石,定海神针

“陛下还没来?”

当武后、皇后带着一群命妇入场,看到空着的主位时,前者目光微微闪烁,后者的脸色则控制不住地变了。

政治人物是必须时常露面的,圣人为九五之尊,一国之主,更是要现于人前,如果自始至终都不出现,群臣难免恐慌,甚至会生出圣人已崩,秘不发丧的可怕猜想。

不过由于种种礼仪的耗时耗力,除非那种精力特别旺盛的,一般也不会全程陪同。

实际上,想要知道皇帝身体如何,看他们开不开朝会,在大朝会上能陪同多久,就能窥知一二。

李弘近来基本停了朝会,献俘盛会比起大朝会更加重要,却迟迟不露面,身体状况自然很糟糕。

武后想到这里,端坐在席位上的腰背更加挺得笔直,望去精神焕发,威仪十足。

群臣的视线,先是望向脸色难看,坐立难安的皇后,然后下意识聚集在这位面无表情,气场全开的太后身上。

不得不说,这两位一经比较,确实高下立判。

且不说高台上的暗流涌动,下面的节目表演也是一场接着一场。

等到天色暗下,灯火点起,金法敏父子领衔起舞的大曲奏到高潮时,通报声终于响起:“圣人至!!”

群臣立刻起身,武后和皇后也站了起来,看着远处一座高大封闭的帝辇被抬了过来。

李弘从太子时期,就得李治赏赐帝辇,往来宫内一直坐在里面,但相比起以前,这次的御辇遮起了帘布,只能隐约看到一道身影端坐在其中。

“你拒绝我的帮助,现在与昔日端坐在御幄内的先帝,又有什么区别?”

武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扫了眼随行的李彦,眼神顿时凌厉起来:“不信任家人,却相信外臣,真是糊涂!”

李彦的感应何等敏锐,立刻回望过来,目光中倒是没有什么厉色,依旧是往常的平和淡定。

武后冷哼一声,收回了视线:“李元芳,你现在能宠辱不惊,且看你能维持到几时!”

有皇帝的支持,即便是自己这位太后,也奈何不得这位大权在握的臣子,等最予以信任的皇帝没了,再来较量不迟!

眼见帝辇被抬到宽大的主位上,李弘似乎是强自振作的声音从里面传出:“诸位免礼,此番与公同心,共襄盛举,乃我大唐之幸!”

群臣齐齐高颂:“吾皇万岁!大唐万年!”

这本是准备好的礼节,可此时说着,总隐隐透出几分言不由衷的感觉。

甚至连舞台之上的金法敏父子,都感受到了异常。

金政明与父亲把臂同舞时,就低声道:“父王,这大唐皇帝显然要不行了,他只有一个独子,年纪还很小,乱兆已现啊!”

金法敏仰天看向漫天星辰,许下心愿:“大唐人亡政息,朝局混乱,我新罗复国的机会就来了,真是天助我也!”

父子俩觉得看到了希望,拼命压抑心中的狂喜,是真的以满腔的热情在舞蹈,甚至将不少臣子的目光都吸引过去。

李彦就看得津津有味,觉得这新罗人别的不行,跳舞确实有天赋。

以后每逢大节日,就让新罗男团上去热舞,也是靓丽的风景线。

其他臣子就没他这么好的心态了,一场本该欢欣鼓舞的盛会,以一种并不圆满的姿态落下帷幕。

等到圣人坐着帝辇回宫,群臣告退,刚刚出了宫城,不少人就朝着李彦这边聚了过来。

狄仁杰、丘神绩等内卫亲信是毫无疑问的,苗神客、元万顷等以昔日北门学士为首的寒门官员,也毫不迟疑地跟了过来,就连原本处于武将队列中的薛楚玉,都和兄长薛讷低语几句后,同样朝着这边靠拢。

薛楚玉虽然年轻,但如今薛仁贵得到起复,以那位老将军在军中的威望影响力,他的表态是不容忽视的。

其他臣子不禁为之侧目,神情变得凝重。

以前不觉得,只是认为这位李阁领能力强,又深谙为官之道,才能得两朝天子的信赖。

可如今看来,他不仅自身光芒万丈,在如此年纪轻轻的阶段,就已经聚拢了这么多能臣,哪怕完全不考虑出身,也俨然是朝廷里举足轻重的一股中坚力量了。

李彦感受到了各方注目,并不以为意,现在确实不是低调的时候,带着众人回到李府之中,进正堂入座。

茶水奉上,众人先润了润喉咙,调整好状态后,李彦开门见山,抛下一枚重磅炸弹:“就在刚刚,陛下有意让怀英入阁,补来侍郎之位。”

丘神绩笑了笑,他之前不就是这般想的么,没想到圣人居然与他所见略同?

狄仁杰脸色则是剧变,不喜反惊,刚要开口,李彦已经道:“我替怀英婉拒了,陛下善于纳谏,并不强求。”

狄仁杰松了一口气,诚恳地道:“六郎知我!多谢六郎!”

李彦笑道:“也就是怀英你了,换成别人,恐怕就算知道不合适,也会心驰神往,那毕竟是宰相啊!”

苗神客情不自禁地点头:“是啊,我等的毕生心愿也是成为宰相,哪怕有几分操之过急,但一想到那个位置,还是忍不住会心动,狄运使真非常人也!”

狄仁杰苦笑:“苗郎中谬赞了,我亦有此平生大愿,只是骤得荣宠,恐有负于社稷,万死亦难辞其咎!”

众人生出敬意,但想到圣人迫不及待地越级提拔狄仁杰,背后展现出的缘由,又不禁心头发寒。

丘神绩眼见气氛不对,干脆代表大伙儿的心声,问出最关键的问题:“六郎,圣人龙体抱恙,到了何等地步?”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双目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位,李彦并没有故作迟疑,直接道:“如今还是未知之数,我也不敢打包票,只能说尽力挽回。”

众人怔了怔:“未知之数?尽力挽回?”

圣人自从勤政病倒,不再早朝,其实大家就有准备,只是不能确定时间。

毕竟先帝也早早病倒,后来又拖了十几年才驾崩,圣人哪怕从小病弱,毕竟年纪很轻,才二十五岁,应该能拖一拖?

他们其实询问的,就是会不会是近期,没想到得到这么个回答。

李彦不能细细解释,他虽然相信在场的人,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李弘的身体没有真正好转之前,这个口风是不可透的,却也叮嘱道:“如今朝中人心思动,尤其是那些本就不务实事,只知争权夺利之辈,更是以为窥到了机会,诸位当各司其职,尤其是漕司转运使,关系到各地州县的行政效率,万万不可半途而废!”

众人稍稍沉默,脸色都有些难看,参差不齐地应道:“是!”

李彦正色道:“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我知大家都难免担心,陛下一旦病重,改革之策必遭反复,如今在漕司之上花费的心血,会付之于东流!”

“但实际上,人不亡政也息的情况依旧很多,每一项改革的推动,本来就是万分艰巨的,我们甚至不能奢求短时间内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那根本不现实,唯有脚踏实地,每每进步一点,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让我大唐盛世变得更加名副其实。”

“当然,这也不免有几分空话套话的意思,事实上我也担心至今所做出的改变,在将来的某一日同样是毁于一旦,历史又回归到了相似的轨道中,并不以人力意志所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