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417章

作者:兴霸天

二十年过去了,那个昔日以新罗侍卫长身份来到大唐,明明有着前朝皇族血脉,却能与国公府奴仆往来密切的能人,说不定已经改头换面,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了。

郭元振紧张地等待着,足足一刻钟后,李彦终于收回视线,摇了摇头:“没有找到相似的人。”

郭元振不免叹了口气,又分析道:“这也正常,描述后的画像毕竟不比亲眼所见,二十年多的时间也会让外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那人由于心怀鬼胎,托病并不入京,我们也没有办法。”

李彦稍稍沉吟后,突然问道:“你去岭南查案这件事,知道的人多么?”

郭元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挺多的,六郎你是知道我的,交友广泛,失踪了大半年,总要给他们一个交代,这件事又不需要特意保密,再加上我还带了那么多手下呢,消息自然瞒不住……”

李彦将画像与厚厚的案卷放到袋子中,递给郭元振:“你命人将此物快马送回洛阳,以备案的名义,存放进内库,要妥善保管。”

郭元振先是愣了愣,然后眉头微动,想到了都官司的那把火,马上心领神会:“我一定交由心腹手下,以最郑重的姿态,存放进看守最严密的内库中!”

第445章 狄胖胖回京,百姓欢腾,佛门沮丧

“回来了!”

狄仁杰挺着小肚子站在船头,看着洛阳熟悉的景色印入眼帘,露出亲和的笑容。

此番巡抚江南,他平匪乱,治淫祀,将漕运管理得井井有条,故又受封江南路转运使一职,是漕司初立后,第一批圣人钦定的大员,成为人人侧目的新贵,甚至是未来宰相之位有力的竞争者。

狄仁杰并不知道,历史上的这一年,他刚刚从并州调入京城,其后一步一个脚印,渐渐脱颖而出,直至厚积薄发,却也因为年岁已高,真正当宰相的时间也就四年,便撒手人寰。

此时的狄仁杰却很清楚,以自己如今的年纪走到这一步,接下来当大有作为,当为这个蒸蒸日上的世道贡献出力量,迎接大唐盛世的到来!

相比起来,站在他边上的明崇俨就没有那么宏大的格局了,他同样十分高兴,想到的则是自己这身道袍可以脱下,换上贵气的绯袍。

正美滋滋地想着升官呢,狄仁杰的声音传来:“崇俨,这北市来往船只更多,码头似乎空阔了许多,是怎么回事?”

明崇俨消息灵通,微笑道:“这是陛下有令,在北市和南市的基础下,又开辟了西市,众多商铺移了过去,北市作为漕运码头,就显得更加井然有序了。”

狄仁杰道:“陛下圣明,东都得诸州物货入都,商事繁盛,原本的两座坊市确实不够用,正该如此。”

明崇俨赞道:“陛下还下令组织丁力,整浚东都往关中的河道,一旦河道畅通,以后关中就不用担心米粮无以为继了,这也有狄公整顿江南,令漕运量大增的功劳啊!”

狄仁杰笑道:“崇俨谬赞了,江南虽是漕运重地,但东都才是天下之中,漕司接下来要以工代赈,将河洛周边无地可耕的丁壮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生计保障,不让丁力闲置于野,这才是长远的考量……”

两人探讨起漕司发展,明崇俨细心聆听,受益匪浅。

狄仁杰也乐意传授,他去往江南后,与明崇俨一接触,就确定了这位是自己人,怪不得六郎敢放心交托,而确实是靠着明崇俨的保护,才能数度化险为夷。

不过狄仁杰对于梅花内卫这个组织很不喜欢,更知道这条路走下去不会有好下场,见明崇俨有意跳出来,自然投桃报李,有意拉他一把。

两人聊着,船只很快正式驶入停泊的内潭,远远就看到圆滚滚的丘神绩和出落得愈发高挑的上官婉儿等在码头边上。

明崇俨毕竟还是梅花内卫的副阁领,此时有意回避,身形一闪,消失无踪。

而见到许久不见的狄仁杰,丘神绩大笑着迎上,戴着面纱的婉儿也开心地唤道:“狄伯伯!狄伯伯!”

狄仁杰走下甲板,都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丘神绩更是大手一挥:“我早在西市定下了最好的筵席,为怀英接风洗尘!走!”

狄仁杰笑眯眯地上了马,朝着如今正当红的西市而去。

一路上见到街上的行人,也个个面带欢颜,喜气洋洋,狄仁杰不禁有些好奇:“这是有什么大喜事么?”

丘神绩声音振奋:“当然是大喜事,征讨新罗的王师,即将班师回朝,献俘于圣人,六郎也要回来了!”

婉儿骄傲地道:“师父和刘老将军灭了新罗,如今街头巷尾都在传颂他们的威名呢!”

狄仁杰由衷道:“新罗虽是小国,然一向对我大唐阳奉阴违,又有侵吞高丽百济之心,此番灭之,确实是剪除祸患,提振人心啊!”

遥想高宗朝前期,可谓战功赫赫,四夷臣服,到了大非川惨败成为转折,安西四镇被罢,西域商路不畅,连新罗这等小国,都敢生出不臣之心。

所幸后来压制吐蕃,光复吐谷浑,如今灭国新罗,尽收辽东,又恢复到昔日强盛,每一位大唐人都与有荣焉。

不过接下来,狄仁杰又发现街上走过的僧侣步履匆匆,神情沉凝,奇怪道:“他们又是怎么了?”

婉儿眼波流转,丘神绩则语气淡然道:“是那些新罗佛寺,强烈要求承担赋税和徭役,如今已经在鸡林道都督府初步实施,如今各寺痛骂其为佛敌,据说还有不少高僧要去往鸡林道,与之论法。”

丘神绩至今还是很信佛的,哪怕手中沾了不少血,也相信佛祖会认可他的惩奸除恶,如果佛门和世俗起冲突,自然会偏帮佛门,但两个地方的佛门势力斗起来,那就是内部纷争,他懒得理会。

狄仁杰想到六郎明显不喜佛教,再看婉儿偷笑的模样,心中就有了数,也不禁失笑道:“佛寺居然主动缴纳赋税,这于国于民,都是大功德了!”

婉儿连连点头:“对啊对啊!”

在百姓欢腾,佛门沮丧的氛围中,三人抵达西市。

“弘农杨氏的上谷房遇到贼匪,被杀了个干净,刑部和大理寺都束手无策,就把案子丢给内卫,结果也找不到线索,连一个嫌疑人都抓不住,哪像六郎一抓就是一群,再这么下去内狱都快空了……”

丘神绩正抱怨着近来发生的大案,婉儿眼观八方,却是低声道:“丘叔、狄伯伯,来侍郎在前面。”

丘神绩闻言脸色沉下,狄仁杰也看了过去。

不远处被簇拥在中间的,还真是来恒,先帝敕封的辅政大臣,五位宰相之一。

但相较于曾经的风光无限,此时的来恒却是精神不振,神态疲惫,直到被身边人提醒,灰败的脸上才露出一股刻骨恨意,咬牙切齿地看了过来:“狄怀英!”

狄仁杰平静地与之对视,既不避让,也没有讥讽,但这种平等对视,在来恒看来,已经是最大的伤害。

这两个人以前并无什么交集,来恒高高在上,父亲是隋炀帝亲信,兄长是本朝宰相,自己也贵为宰相,根本看不上狄仁杰这等地方县尉出身之人。

结果他之前在江南丢下的烂摊子,最终是由狄仁杰出马摆平,并且完成得极为漂亮,在官场上没有比这更大的仇恨了。

政见不同都有可能求同存异,这种高下立分的能力对比,让来恒颜面尽失,根本没有缓和的余地。

此时可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眼见对方红着眼要走过来,丘神绩冷哼一声,上前一步,凶恶地瞪了过去:“我看谁敢打扰我为友人接风的喜事!”

来恒心头一悸,身边的门生故吏更是隐隐散开,最终全部退避到一旁。

狄仁杰颇为诧异,婉儿则笑着解释道:“丘叔现在好威风啊,不仅是关中勋贵,这些心怀不轨的恶人都畏你如虎呢!”

丘神绩得意地咧开嘴:“婉儿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也是这老物要告老还乡,还以为自己是威风八面的宰相呢,也该让他清醒清醒了!”

狄仁杰微微皱眉:“来侍郎要退了?”

丘神绩撇嘴道:“要感激陛下仁德,让他体面地退下,倘若让我们内卫查一查,以他犯的事,肯定是拖到内狱吊起来了!”

三人一边说着,进了如今谢氏商会在西市最好的酒楼,入了席位,眼见狄仁杰面色沉凝,丘神绩挥了挥手,屏退左右。

狄仁杰拿起杯子品了口好茶,润了润喉咙,发问道:“不知来侍郎告老后,谁人继任入阁?”

丘神绩道:“我倒是觉得以怀英之才,可为宰相!”

狄仁杰摇头:“这话不可说,我资历浅薄,任转运使都是陛下信任,岂可为相?”

丘神绩嘟囔了一声:“我这可是真心话,还觉得六郎可为宰相呢,不过他实在太年轻,如怀英这般年纪正合适!”

婉儿则分析道:“陛下也在犹豫,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依我浅见,可能最后会让刘老将军复相。”

狄仁杰抚了抚须,暗叹一口气:“刘老将军如今在稳定辽东局势,并非合适的人选啊……”

李治任命的五位辅政大臣,其他四位的年龄都很大,来恒是最年轻的,偏偏能力和政治手段又是最差。

如此安排十分高明,既照顾到了老臣,又方便李弘稳定朝政后,更换自己的亲信上位,李治在临死前,是真心为儿子铺路的。

但如今李弘在没有考虑好后继人选,就拿下来恒,显然是操之过急了,毕竟来恒一去,江南之地并没有威望资历都能入阁的宰相继任,对好不容易趋于平衡的地域政局,又将产生一定的冲击。

狄仁杰想到这里,低声问道:“太后那边如何了?”

近来宫内高太监等人传出的简报,都传到婉儿手中,她立刻回答道:“自从得知周国公在前线被斩,太后就闭宫不出,在长生院内颐养天年。”

狄仁杰大奇,但凡是对武后有些了解的,都不会相信这位会因为侄子之死受到打击,李彦不在京中,更是兴风作浪的大好时机,岂会错失?

迎着他询问的目光,丘神绩沉默下去,罕见地叹了口气。

婉儿则颤声道:“此番对新罗开战,陛下一直勤政不休,等到大胜的消息传回,陛下就病倒了,如今身体大不如前,近来早朝也停下,政事都在贞观殿内商议……”

狄仁杰端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颤。

最担心的事情,要发生了么?

第446章 李弘:元芳,我恐怕时日无多了……

长生院内。

武后漫步于芬芳的花园中,乌黑的发髻高耸,明明是在赏花,却有种顾盼生威的凛然姿态。

至少入内请安的新任周国公武三思看到这一幕,是作此感想的,定了定神后,才上前拜倒在地:“拜见太后!太后万福!”

武后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询问道:“府上可好啊?”

武三思脸色微僵,声音低了下来:“回禀太后,我是想让其他武氏子弟离开,各安其业,但他们并不愿意,至今还在商量中。”

武后声音严厉起来:“你们聚在一起,只会互相影响,愈发坏事,让他们去往各地,若得上天垂青,或许还有一番作为,本宫那时说得还不够明白么?”

“你现在是周国公,继承我武氏的香火,你主持分家,他们有什么理由与你抗衡?”

“本宫不是赏赐你财物了么,统统赐予他们便是!”

武三思眼珠滴溜溜转动起来,声音愈发低沉:“可他们贪得无厌,并不满足于这点财物,臣又念及同族情分,这才耽搁了,请太后放心,臣回去后一定速速分家!速速分家!”

然而这几句话的功夫,武后已经走远了,都懒得听他狡辩。

经过武氏子弟的磨练,武后觉得她最后的短板,对于情绪的控制,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至少在发现周国公一个不如一个的时候,不仅没有失望,反倒有点想笑。

武承嗣不如武敏之,武三思又不如武承嗣。

武承嗣哪怕天资愚笨,不堪造就,但至少还知道上进,如果武后掌权,可东奔西走,为其造势,武三思则是胆小怯懦,一味贪享富贵。

偏偏一肚子坏心眼并不比武承嗣少,武后赐予他分家的财物,被贪墨了大半,不愿意分给其他武氏子弟,那些人本来就没有一技之长,自然不愿意离开京城,去外州讨生活,全在周国公府内吵吵嚷嚷。

武后稍加尝试,既然对方把握不住,那就任由他们去死,心中很快就没了武三思的存在,转而专注于繁华竞艳,园景美态之上。

走着走着,到了长生院的边缘,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孩童嬉戏的声音。

武后目光微动,不仅没有回避,反倒是特意绕了一圈,走出长生院。

果不其然,就见不远处,皇后裴氏正在陪皇子李瑞玩耍。

紫微宫终究不像大明宫那么大,李弘上台后又没有扩建,还是有可能撞上的,而首先是皇后身边的命妇看到,赶忙齐声道:“拜见太后!”

皇后裴氏这才发现,武后立于不远处似笑非笑地看着,惊了一惊:“母后万福!”

皇子李瑞也似模似样地行礼:“祖母好!”

武后张开双臂:“真乖,祖母来抱!”

皇子李瑞先看看皇后,然后看看位于命妇群里面的上官婉儿,这才朝着陌生的祖母走去。

武后抱起这位嫡长孙,眉宇间满是慈爱,还特意指了指飞舞的蝴蝶,与其有说有笑起来。

另一边的气氛却很沉凝,甚至皇后裴氏脸上都难以掩饰内心的紧张,生怕武后一个失手,将孩子掉下来。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