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316章

作者:兴霸天

与豆卢钦望对峙,两人互相辩驳,牵扯到更多的官员,才是他原本计划的发展,此时都顾不得掩饰:“豆卢阁领,他们都还没审问呢,你怎么就崩溃了?”

豆卢钦望气得发抖,猛然抬起头:“杨执柔,你这卑鄙小人!你我多少年的交情啊!我刚刚听到消息时,还想为你脱罪!你为什么要害我……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啊啊!!”

他显然愤怒到了极致,束缚着双手的链条哐哐作响,嘴里不断嘶吼,那择人而噬的模样,一下子把杨执柔吓到了,生怕他扑过来咬自己,只能弱弱的道:“我哪里知道,你的心理这么脆弱,连辩都不敢辩的?”

杨执柔并不清楚,李彦的切入点,并不是单纯的五大罪状,重要的是之前武后执政,关内大灾,罪名谁来担?

同样的,豆卢钦望心理并不脆弱,恰恰相反,他正是很理智,才会绝望。

如果单单是犯罪,哪怕干的事情再丧尽天良,只要不是谋反,都有挽回余地,高门士族就有这样的特权。

但如果是为上位者背锅,那就彻底完了,圣人不能用错皇后,现在查出他假冒祥瑞献上,这下正好对上,果然是奸佞之臣谗言蛊惑。

他痛快认了,还能为豆卢家保存元气,否则罪名本就存在,狡辩下去没用不说,最后连家族都会被连累。

当然,豆卢钦望在这一点上用去了最后的理智,满腔的绝望与仇恨,自然就聚集到了一人身上,对着杨执柔狂吼。

丘神绩乐了:“我现在如果让豆卢钦望去审杨执柔,他会不会吓得什么都交代了?”

狄仁杰摇头:“那不是审问,你只要一松开链子,豆卢钦望会扑过去,直接把杨执柔给咬死……”

丘神绩笑笑:“这不更是一个最佳的威慑么,有了豆卢钦望,我审问杨执柔的时候,必然是事半功倍。”

狄仁杰顿时明白,也不得不感叹这位在审问上的反应之快:“不错,这确实是不错的法子。”

而杨执柔咬了一个多年好友下水,就是单纯的咬人下水,自身的处境并没有改变,也彻底急了:“献祥瑞的事情,不仅是他,还有京兆韦氏,韦承庆和韦玄贞叔侄……”

狄仁杰目光一沉,既然准备对弘农杨氏开刀,又岂能再对另一个关中大族下手,那是会在地方上出乱子的!

李彦更是直接打断:“京兆韦氏在灾情中出力甚大,得太子殿下赞赏,如今是人人羡慕的榜一世家,杨执柔休要诸多攀咬。”

杨执柔一听对方侍郎都不叫,开始指名道姓,就知道不能继续再污蔑下去,脸色苍白,眼珠滴溜溜转动,思考着对策。

豆卢钦望则知道自己死定了,还想卖人情给韦氏:“我虽铸成大错,但也希望为内卫做一些事情,在此推举韦刺史为阁领,他世务精熟,老成持重,足以胜任阁领一位,李机宜,将我的谏言记下!”

李彦:“……”

这什么地狱推荐,韦刺史正是如今又调任兰州当了刺史的韦承庆,这位如果真当了内卫阁领,然后被弄下去,那阁领就真成高危职业了。

李彦对于内卫的名声还是很在乎的,不愿再听这两人胡言:“神绩,他们就交给你了。”

丘神绩苍蝇搓手,激动不已:“六郎,我是就在边上审问,还是带去另一间审讯室?”

豆卢钦望和杨执柔闻言不说话了,惊惧的看了过来,目光中透着恳求,但李彦摆了摆手:“带走吧,记住不要过度用刑。”

这过度两个字,把豆卢钦望都吓住了:“我已经交代了!李机宜,我都交代了啊,你还要怎的!!”

李彦无视他们哀嚎着被拖走,来到金智照面前。

金智照已经醒了,正闭着眼睛养神,对于旁边的纷乱充耳不闻。

这份镇定倒是让李彦暗暗点头,哪怕双方是敌人,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师门的成员素质相当高。

他开口问道:“你的父王是文武王?”

金智照依旧闭着眼睛,但嘴唇微微抿了抿,透出一丝紧张。

李彦道:“不回话是没用的,你师兄也明白这一点,我这个人喜欢讲道理,你有什么述求,可以跟我说。”

金智照缓缓睁开眼睛,冷声道:“李元芳,你赢了,我们技不如人,落在你手里无话可说!”

“但你就算再折磨我们,我们师兄妹也绝不会透露出别的事情,你休想从我们身上打探到别人的情报!”

李彦有些无语:“你们以为杨执柔是怎么被抓进来的?”

金智照蹙起眉,一副你不要冤枉人的表情:“不是他策反百骑的事情暴露,那个北衙百骑指证的吗?”

李彦都替杨执柔觉得不值:“就算他有错,你们就难道没有一点责任吗?如果我没有从杨府里将你们抓住,来了个人赃并获,他堂堂一位户部侍郎,会如此轻易的吊在内狱?”

金智照信念坚定,昂起脖子:“这也只是巧合罢了,你休想污蔑我们!”

李彦摇摇头,没有在这方面争下去,话题一转:“那说说吧,你身为新罗公主,在我大唐内部兴风作浪,是为了什么?”

金智照沉默片刻,干脆的道:“我是为了保护我的国家,你们灭了高丽和百济,下一个目标就是新罗,我们新罗需要自保。”

李彦收回之前个人素质高的评价,面容沉下:“白眼狼就是白眼狼,厚颜无耻还是你们在行。”

“新罗本是三韩苗裔里面,最为弱小的国家,连倭国都能逼得你们朝贡入质,你的祖父春秋公,还去过倭国为质!”

“如果不是我们大唐出兵相助,你们国家早就被高丽和百济给灭了,现在我大唐没有侵略你们新罗,只是要在被唐军灭掉的高丽百济设立羁縻府州,你们新罗诸多阻拦,反倒变成了保家卫国?”

金智照也怒了:“你这话就完全是唐人的高傲,灭百济灭高丽,我们新罗军队没有参战吗?我们新罗没有功劳吗?”

“前朝炀帝、你们的太宗皇帝,哪个不是挫败于高丽国下,如果没有我们,你们唐人就灭不掉高丽,我们理应得到该属于我们的战利品!”

李彦明白了,主要是杨广把他们给惯的,真以为中原的统治者都是那德行了。

当年百济联合倭国发兵时,就是以杨广三征高丽举例,结果倭国傻乎乎的信了,然后就是白江口之战的惨败,唐军出了那么点人,把两国联军吊起来打。

这还不算夸张的,为了证明高丽的勇猛,一千多年后,朝鲜李朝编造谣言,说李世民率军进攻高丽城池时,被他们的守将射瞎了一只眼睛,才哀嚎着退兵,回到长安四年后就去世了,后世偷国多部电影电视剧里面,都出现类似的桥段。

最神奇的要属一部叫《帝国的早晨》的电视剧,名字就是个玩笑,剧情更是离谱到难以想象,里面讲李世民被射瞎眼睛后,高丽趁势率军反攻,然后一路杀进长安,是的,你没看错,高丽军杀进长安城了,那长安简陋得跟村庄一样,战败的李世民向高丽大将跪地求饶,高丽以德报怨,选择退兵。

这种平行世界都编不出的剧情能拍出来,就是因为后世那一块地方的人,被各种民族主义谣言洗脑,还真就相信李世民被高丽人射瞎眼的鬼话。

李彦这种学历史的知道后,低血压都被治好了,此时看着金智照,也皱眉道:“你也是新罗公主,对于三韩苗裔,各个国家的历史经历,就没有系统性的了解过吗?”

金智照一怔:“什么历史,我刚刚说的不是历史吗?隋炀帝没灭掉高丽,唐太宗也没有啊!”

李彦道:“那你知不知道,太宗没能灭得了高丽,完全是气候原因?”

“那时冬季来临,唐军在苦寒的天气下作战,战场上不伤亡,但生病会死大量的人,太宗体恤士卒,才选择撤兵。”

“而此前,大唐三万军队,已经大胜高丽几乎倾全国之力的十五万军队,斩杀高丽士兵四万多人,唐军自己损失不到两千,如此一来,唐军缴获了大量的牛马、装备、奴仆,把高丽折腾得半废,太宗才班师回朝。”

“当然,如果考虑战略目标的话,我唐军确实算是败了,毕竟没有达成灭国的目标,太宗御驾亲征,居然也没有灭了那小国,实在不该,因此太宗回朝途中,还念及了文贞公的好,言明有他在,肯定会劝告自己不要兴师动众……”

金智照听得面容肌肉抽搐起来,你这叫什么话,都胜利到那个程度了,没灭国居然就算失败?

李世民显然是那么认为的,李彦也认可战略上的失败,说话更是直接:“灭高丽,是我们大唐的实力,你们新罗的求援,不过是一个出兵的借口罢了。”

“你要说有没有功劳,有!”

“但功劳大到让你们去夺战利品?呵,白眼狼的行为罢了!”

完全体会到了大唐人的高傲,金智照气得胸膛起伏:“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李彦看着这位新罗公主,目光中透出怜悯:“明明知道双方差距巨大,又要通过歪曲事实,来守护小国的自尊,真是可悲啊!”

当然,她也必须守着那点自尊,否则一旦认清现实,恐怕就是另一个金良图。

李彦目光微微动了动,不再多言,走了出去。

他知道该怎么审这个新罗公主了,吩咐左右:“去二馆六学,调一些修史的学子过来。”

第314章 正好替薛仁贵平反

二馆六学。

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贤馆。

弘文馆是李渊在武德四年设立,初名修文馆,后来李世民即位,改称弘文馆,学生有数十名,大多是皇族勋戚子弟,跟着学士们一起研读经史。

崇贤馆则是贞观十三年设置的,是太子学馆,隶属东宫,相当于为太子培养下一代的文士人才,李世民对于李承乾是真的没话说。

六学则指的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前三学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专科性质,都属于国子监。

六学已经很不错了,但相比较起来,二馆自然是大唐的最高学府,最顶尖的贵族学校,不仅太子和皇子在里面读书,学生还都是皇族贵戚及京官中的高级子弟。

基本得有个穿紫袍的好爸爸,才能进得去,名额很是稀缺,二馆加起来,大概也就收六七十名学生,入学年龄一般在十四岁到十九岁之间,及冠就不收了。

而里面不仅能陪太子读书,还可以接触到各种学士,由其他官员兼领,五品及以上称学士,六品称直学士。

所以李彦派出郭元振和安神感来二馆六学找人时,郭元振就很兴奋:“我们不仅可以找学子,还可以请学士一起去啊!”

安神感却不看好:“这群二馆学子,眼高于顶,我九弟以前还被他们辱骂过,一怒之下跑回凉州,险些惹出祸事来……”

郭元振问道:“你弟弟考中明经科,铨选一年后,去了哪里任职?”

安神感道:“他既不愿意回凉州,又不想去内卫,去外县基层当县尉了,说要好好历练历练,娘娘劝不住,阿耶倒是挺赞同的。”

郭元振就是偏远县城出来的,其实很难理解这等人的心思,但甭管别的,夸就是了:“你弟弟如此有志向,将来一定会有大成就的!”

安神感听了果然露出笑容:“是啊,九弟很有出息。”

郭元振转回话题:“别担心这些二馆学子不来,这可是来我内卫实习的大好机会!”

安神感一怔:“实习?”

郭元振道:“这是六郎教我的词,就是提前感受内卫的工作,不发俸禄,但为以后入职积累经验,我们平日里,也该多收点实习生,将工作选择性的交付,让他们多多参与,多多历练。”

安神感初听觉得不错,但仔细想想,这不是妥妥的打白工吗,不禁有些无语:“六郎的闲散,你倒是学了个十成,都想到让实习生来替工了……”

郭元振笑道:“他们可乐意得很呢,想要成事,要会得人,这并非偷懒,而是两全其美。”

安神感知道说不过这位,也不再辩论,转而看向去处:“那若论关系亲近,我们应该先去崇贤馆找人吧,当年太子殿下编辑《瑶山玉彩》时,里面不少学士也出过力的,六郎家中不是还有殿下赠予的《瑶山玉彩》嘛……”

郭元振摇头:“弘文馆排在崇贤馆之前,我们如果先去崇贤馆,万一以后传出,难免被弘文馆嫉恨,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要注意,不能给六郎惹麻烦。”

安神感这才恍然:“对对,是我疏忽了,我们先去弘文馆。”

郭元振微笑:“如果弘文馆人员不合适,我们可以再去东宫的崇贤馆嘛,内卫实习的好机会,还是要留给亲近的人。”

两人入了馆内,发现众学子正在校理图籍。

这里是洛阳,不是长安的本馆,随着太子东行的学子和学士也不是全部,在这空荡荡的大殿中,就有些冷清了。

但就算人数稀少,无论是学士还是学子,都十分投入沉浸,或在书架前阅览,或在案桌上写字,手中的黄纸,身侧的墨水,都散发出清苦香气,很有学习的氛围。

由此可见,这些人出身虽然极为尊贵,但绝不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如果是喜爱文学的士子,待在这样的地方,别提多舒服了,安神感也下意识放轻脚步。

郭元振没什么感觉,按照正常姿态走了过去,向四方行了一礼:“内卫李机宜麾下,武德卫郭元振,拜见诸位。”

这个自我介绍相当好使,主要是前面五个字特别响亮,原本沉浸在书本里,根本不愿搭理两个绿袍官员的学士和学子纷纷一怔,纷纷起身走了过来,还礼道:“见过郭武卫!”

安神感也跟着自我介绍,双方见礼后,郭元振微微一笑:“我俩此来,是奉李机宜之命,邀请学士入内卫指教,邀请学子入内卫实习的。”

学士自不必说了,本来就是五品官员,看的是李彦的面子,立刻道:“指教不敢当,李机宜若有需要,尽管说明便是。”

而那些学子有些诧异:“郭武卫,不知入内卫实习是何意思?”

郭元振解释道:“这是李机宜的尝试,已经得到了太子殿下的认可,让有才之人提前熟悉内卫的工作,为以后入职积累经验,多多参与,多多历练,名额不多,机会难得。”

学子们的脸色从诧异转为欣喜:“可有要求?”

由不得他们不高兴,他们固然出身极好,但既然入了弘文馆,正常的途径也是先参加科举考试,考上进士,有了选人身份后,等待吏部铨选,然后再分配官职。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