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1027章

作者:兴霸天

接下来的夺嫡之争,有这位的相助,毫无疑问会让自己的成算大增。

想到不久前自己带着几分嘲弄的话语,景王准备补救,热情地上前扶住:“阁老慢行!”

严嵩表情淡然,手缓缓移开:“多谢景王殿下,老臣不敢当!”

景王脸色一僵,裕王见了稍稍迟疑。

他一向与清流来往,比如王府上的讲学高拱,正常情况下与严嵩乃是敌视关系,可现在看到这个大好时机,终究咬了咬牙,上前同样扶住:“阁老是中流砥柱,小王敬之,理所应当!”

“多谢裕王殿下……”

这次严嵩没有挣脱,反倒是跟裕王轻声细语着,朝着前方而去。

“该死的老物,居然准备支持那废物?”

景王五官扭曲,长袖一拂,又惊又气地钻入了王轿之中。

“为了夺嫡,连严嵩这种狗官都要费劲拉拢,这两位皇弟真让人失望……”

他们不知道,西苑深处的一座宫殿内,正有两对视线凝视着此处。

那是一座特殊的房间,四周放置着一盏盏仙鹤造型的紫铜灯座,细长的鹤嘴是烛托,插着一根儿臂粗的蜡烛,上面烛光闪烁,轻烟袅袅。

两道虚幻的身影悬于中央,通过一幕水镜,看着裕王和景王争相示好,大为摇头。

能称呼他们为弟弟,又是飘着的,唯有常安公主和庄敬太子。

相比起曾经的随性,此时的小倩神态中多了几分端庄,庄敬太子更是一扫浑浑噩噩,目光灵动,代表着身上的“锁灵环”都被解除。

小倩已经记起了所有的事情,在宫内她没几个喜欢的人,对于这两位皇弟的评价也很不留情面:“裕王畏缩,景王卖弄,皆远不如你,偏偏还要夺嫡相争,朝堂动荡……今地府混乱,赏罚不公,与其期待转世公平,倒还不如争取还阳,你真的不再考虑考虑?”

庄敬太子知道,这位妹子希望他复生,再为太子之位,如今看不上裕王和景王,就更有这样的想法。

但他并不愿意如此:“还阳当太子,实在非我所愿,死去多年的太子复生,也会给天下造成动荡!”

小倩道:“凡事有利皆有弊,相比起这两位成为皇储,你的复生又算什么呢?”

庄敬太子苦笑了一下,干脆道:“我从小在宫内长大,却难见父皇一面,只听得身边人说,真龙不能见真龙,当时就想,我若不是太子,该有多好……”

小倩跟在李彦身边,见识了许多人间疾苦,觉得这位太子哥哥很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国储君,何其尊荣,多少人渴求不得,你却不愿……要知众生皆苦,等换了身份,体会到别的烦恼,恐怕就要无比怀念太子之位了!”

庄敬太子确实没有体会,却有了新的目标,笑吟吟地道:“那我便贪心些,投胎之后,拜入妹妹座下修行如何?”

小倩摇头:“我的修行之路看不到前景,恐无力教你……”

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鬼仙之类的存在,自然就没有相关的功法,小倩是幸运的,得李彦传授了水浒世界的《太渊镇法》,聚月华阴气转为法力,成为了一只有道行的鬼。

但也到此而已了,想要走这条路修行成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庄敬太子担心地道:“那你会如何?”

小倩道:“自是转世投胎,赎清了此世罪孽后,再为人……”

庄敬太子松了口气:“那你想要当怎样的人?”

“若能重回那个人身边,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小倩心头叹息,缓缓地道:“我不奢求过多,只盼着你为太子,为臣为将,辅佐你成就大业!”

庄敬太子缩了缩脑袋,想到这段时间,兄妹俩详聊的话语,眼珠转了转道:“我倒是觉得你比我更适合,转世投胎后为太子,将来继承大宝,统御大明河山!”

第1207章 《小阁老被退婚事件》

“唔!”

天师府柴房内,加藤段藏睁开眼睛,开始寻找逃脱的可能性。

他身上的高天原神力已然耗尽,若论实力,在那位可怕的大明天师面前,恐怕一个指头就被摁死,但恰恰是强弱明显,对方才会轻敌,有可趁之机。

只是这位忍者很快发现,并没有所谓的轻敌。

无论他采取多么高明的忍术,身上的绳索都随之而变化,如藤蔓般越勒越紧,直至喘不过气来,彻底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加藤段藏昏昏沉沉地醒来,先是感受到了湿润的海风,好似家乡的气息,然后又发现一点柔和的光亮,朝着这边移动过来。

并非幻觉,四周确实萦绕着一股怪风,那灯笼也握在一个人的手中,来到了面前。

是严世蕃。

这位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的小阁老,俯视下来,看着这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忍者,有着嫌弃,又有着好奇。

加藤段藏则打量着这个人,双目透出精明的光,眼角嘴角上扬,一看便是那种既聪明又自负的类型……

他目光微动,主动开口道:“阁下是中土的大官?”

严世蕃自矜地道:“不错,本官乃工部侍郎,代首辅票拟,天下大事都能过问,在大明朝除了皇帝陛下外,没几人的权势可与我相比!”

加藤段藏对于明朝的官职并不了解,只知道眼前之人如果没有说谎,那确实是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赶紧与倭国进行比较:“那你的权力,可以与幕府大将军相比?”

“幕府将军?”

严世蕃先是怔了怔,然后嗤笑一声:“拿他们跟我相比,简直是耻辱,不过念在你是限山隔海,僻在一隅的化外小民,无知者无罪,我不与你计较。”

之前李彦看不上高天原的神祇,加藤段藏气到要切腹,对于严世蕃的羞辱,倒是没有生怒。

倭国的大将军与中土的掌权者,确实没有可比性,但他也想弄清楚对方的来意:“阁下既有如此身份,为何在这天师府中?”

严世蕃道:“我是患者,天师是医师,这样的关系,你能明白吗?”

加藤段藏不太理解:“天师为你治病?”

严世蕃笑笑:“不仅为我,连中土的神仙,天师都可以治病,所以你们倭国那住在高天原的神明,他才看不上。”

加藤段藏沉声道:“他一定会后悔,高天原的神力,绝对不是凡人能够抗衡,而中土已经没有神仙的庇护!”

严世蕃试探道:“既然这样,你们倭人的神仙,为什么没有早早打过来呢?”

加藤段藏立刻把头垂下,如果不是身体绑着绳索,恐怕就要匍匐于地面:“大神的决定,不是卑微如我等,能够揣测!”

严世蕃又问道:“不说昔日过往,你此番受命于高天原的倭神,前来我中土,是何缘由?”

加藤段藏依旧答道:“不知!”

严世蕃哼了一声:“你此时对我隐瞒,来日等到我明军踏足倭国岛屿之际,定将后悔!”

加藤段藏身躯一僵,瞳孔涨大,满是不信:“大明的军队,要攻我扶桑?”

从来都是倭寇侵扰大明边境,使其不得安宁,现在对方真的准备主动兴兵?

李彦安排汪直收集倭国凡俗的势力分布,又早早地从万圣公主和龙婆那里得到了九头蛇的下落,这些都是准备。

对此严世蕃其实是并不了解的,却从旁观的角度,认为这位天师对倭国过于重视,故而做出判断:“他会对倭国动手。”

加藤段藏强压住心头惊惧,再沉声问道:“阁下会帮我们么?”

“你莫非是痴傻的?我为大明臣子,岂会帮你倭国?”

严世蕃看傻子一般望了过去,话锋却是一转:“不过我朝太祖在《皇明祖训》里,将你们倭国定为不征之国,倘若天师要违祖宗之法,我就要与之说道说道了!”

《皇明祖训》有不少版本,在洪武二十八年版中,朱元璋确实将朝鲜、日本、大琉球、小琉球等十五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

至于原因,里面写得很清楚,“诸小国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逼近中国西北,世为边患,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明太祖认为这些地方,不仅人口构成上是夷国,并且地理偏僻,不能给大明带来实利,他打你之后可以反击,但不必主动攻打,真正的威胁还是西北胡戎,也就是残余的蒙古势力。

相比起海禁措施,这个观念对于当时的大明,是很正确的,只不过朱元璋恐怕也万万想不到,后世的明军废了,别说定下哪些不征之国,想征都征不了……

当然,任何封建朝代,祖宗之法无论是不是适用于后代,都是很难跨越的一道坎,严世蕃现在将《皇明祖训》拎出来,确实有效。

加藤段藏一喜,明白了这恐怕是大明内部的政治斗争,低下头去:“扶桑的子民永远不畏惧战争,但对于远方的友人,也会心怀感激!”

严世蕃不置可否,他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些倭人,自然也无所谓其感激,此来只是想要试探一下对方的神仙,到底能不能对那位天师造成威胁。

有了世俗的铺垫,他眼珠转了转,再将手中的灯笼举了过去,示意道:“看清楚,这里面是何物?”

加藤段藏先是有些奇怪,这不就是灯笼么,然后才发现里面的燃烧之物确实古怪。

那不是蜡烛,也非煤油,而是一张轻轻旋动的符纸,透出柔和的光亮,远比油灯要舒适。

严世蕃道:“这符纸,就是险些将你烧死的法术所化。”

加藤段藏联想到真火的威仪,再看了看面前温顺的火苗,连连摇头:“不可能!这不可能!”

严世蕃道:“收放自如,有何不能,这些都能体现出天师的强大,神仙也分强弱,我们中土的那些山神土地,就不是很厉害,你们倭国的神仙,真的是李时珍的对手么?”

“我不知……不知……”

“这严世蕃连打坐都未参透,理论上倒是一套一套的。”

加藤段藏嘴唇颤抖着,远处正堂内,李彦嘴角微扬,有些莞尔。

严世蕃自以为天赋不俗,实际上思绪过于杂乱发散,不知收敛,并不适合修行,但确实有着细致的观察力和大胆的猜想。

继地大、水大后,火大的精髓也在这段时间被吃透,用符咒照明正是体现,火焰在他的手中变得温顺乖巧,收放自如。

而萦绕在府邸的风,则是风大。

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呼吸属于风大,流动属于风大,结合谛听天赋的施展加以引导,还模拟出了几分顺风耳的功效。

外界发生的纷扰,李彦已然知晓,甚至于玉熙宫内,严嵩如何运用自己老成的谋算和对嘉靖的了解,有惊无险地过关,都如亲临现场般,历历在目。

只不过想要将恶天赋扭转为正向增益,并没有这么简单,很快他就发现,这个顺风耳,无法关闭。

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信息,无时无刻不通过风的气息,传递到耳中,冲击着心灵。

别说普通人,即便是修行者,也会被这种情况逼疯,李彦则欣然面对,将之当成第六识的磨砺。

此时在聆听完严世蕃和加藤段藏的交谈,筛选好周遭的信息后,李彦闭上双目,在风大考验下晋入物我两忘的境地。

直到一队车马,来到了天师府外。

九叶慢吞吞地迎上,发现是熟人:“劳烦通报李天师,工部尚书欧阳必进前来拜见,领严侍郎回去。”

昔日在运河中寻找九叶灵芝草时,就是李彦、陆炳和欧阳必进同行,九叶当然认得,不过欧阳必进却是认不出来这位了,只是想着那个不省心的外甥。

然而反复询问,终究没能套出加藤段藏话的严世蕃听到动静,来到前院门前,发现自己的舅舅来领人时,却是站在府内,毫不迟疑地喊道:“我不走!”

此处环境舒适,眼界大开,还能为日后扳倒对方做准备,这样的新奇又具有挑战性的日子,他过得有滋有味,再加上小兄弟还未回归,如何愿意离开?

欧阳必进急了:“是陛下让你回去!”

严世蕃眼神凌厉起来:“我在工部已然告假,这点小事岂会惊扰陛下?是不是有奸人进谗言?”

“何止是进谗言,外面早出大事了!”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