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452章

作者:桃符

说完竟然也跟着卢象升来到了军事地图前,这时二人在地图上开始比比划划了。

“能追上,建奴带着十万百姓走不快,我们只要加快赶路速度,绝对可以在河北追上他们,这就是建奴的埋骨之地。”

卢象升在地图上指了一个地方,而这个地方上面写着:“河北巨鹿!”

李德明看着空空如也的酒桌,无奈的摇了摇头,这真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李德明想起了学院流传的一句话,用得着你的时候,你是甜心小宝贝,用不着你的时候,你就是李先生。

“嘚,我自己吃吧。”

李德明倒是心大,人都不理他了,自己却自斟自饮,喝着酒,吃着腊肉不亦乐乎。

……

崇祯十二年一月十七日,晨。

卢象升大营,卢象升顶盔掼甲,看着下面站着的一万天雄军。

“将士们,这一个多月大家幸苦了,各位抛家舍业,在这里与卢某阻击建奴,让建奴不能南窥,保护了江南诸多百姓,我替百姓们们谢过大家了。”

卢象升向众多将士鞠躬,紧跟着又开口道:“这场仗,按理来说咱们赢了,建奴退了,咱们收复了失地,可是咱们真的赢了吗?没有,无耻的建奴在临走之前,掳走了咱们十万百姓,这可都是咱们的骨肉同胞啊。”

“卢某我不忍心看着咱们的同胞落入建奴手中,如猪狗一般被驱使,当做奴隶一般的使用,他们是咱们大明的儿郎,应该站着活!”

“所以我要去救他们,而你们不一定要去,其实朝廷已经下旨了,让咱们就地休息,等待朝廷的封赏,所以现在,所有不愿意跟着卢某去救人的兄弟,请自行离队,留在这里,你们会有大好的未来,你们会是朝廷的功臣,而卢某不怪你们。”

“如果你们也看不惯建奴欺压我汉人百姓,把汉人当成猪狗,愿意跟我一起去救咱们大明同胞的人,那么你们就上前一步,看到面前这些火药了吗?一人一斤火药,投弹组,每人五枚手榴弹,拿上这些跟我打建奴,救同胞。”

卢象升说道这里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道:“下面,选择权交给你们。”

卢象升这话一说完,一个守备高官踏前一步喊道:“兄弟们,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但是杀建奴算我王某一个。”

说完这话,这个守备官立刻上前拿过一包火药揣起来,紧跟着站在一旁,看到守备官这个样子,后面的士兵也喊道:“老子妻儿老小都让建奴给祸祸了,老子跟他们不共戴天,算老子一个,干死这群龟儿子。”

“娘的,老子亲兄弟打仗的时候,被建奴砍死了,这仇要报,算我一个。”

“也算我一个。”

“还有我!”

“她娘的,你们都去,怎么能不带我,够不够兄弟!”

说着一个个人上前,领一包火药就退下,手榴弹这种高端货,他们是没有的,可是就算如此这些人拿了火药,也感觉浑身都有劲了。

卢象升看着一个个人领着火药,眼泪不知为何湿润了,本来这些人已经不用打仗了,可以留在这里等着封赏,可是就因为自己一句话,这一次不知道又有多少兄弟要死在战场上了。

一个个天雄军儿郎领了火药,紧跟着默默的站了回去,最后一万人天雄军竟然没有一个人退缩,卢象升看着这些愿意誓死跟随自己的兄弟,忍不住道:“各位兄弟,这只是我卢某一人之私,大家不必如此。”

听了这话人群之中一人喊道:“督师此话何意,我们跟建奴国仇家恨,杀建奴岂能是督师一人之事。”

“对啊,督师,别的不要多说了,生生死死咱们见多了,客套的不多说了,督师在哪,我们在哪!”

“对,督师快下令吧,不然建奴这帮孙子可就跑了,咱们要赶紧追啊。”

“是啊,督师,下令吧!”

一群人看着卢象升说道,卢象升听了这话目光恢复镇定,下一刻一挥手道:“所有人听令,出发!”

下一刻一万人的大军排着整齐的队形,默默的向远方走去,不知何时天上竟然下起了白雪,在白雪中只能看到一个身穿黑甲,身披红色斗篷的男人,指挥着大军默默顶着风雪前行。

风雪中,男人回头看了一眼站在点将台上目送大军前行的老者,一拱手道:“伯雅兄,大明之事,拜托兄了。”

孙传庭看着风雪中这个男人,缓缓抱拳道:“放心,孙某在一日,定保大明永固!”

卢象升听了这话点点头道:“告辞了。”

“卢兄!”

孙传庭喊了一声,不过话喊了一半就停下了,紧跟着看着卢象升远去的背影呢喃道:“保重!”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卢兄此去,千古流芳!”

孙传庭看着卢象升的背影忍不住湿润了眼眶。

有些人明知道做某些事是有去无回,他也义无反顾,这就是大义,这就是英雄。

“卢兄,此去若是一去不回,该如何?”

“哈哈~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吧!”

“老爷,起风了。”

孙传庭在点将台看着大军消失在风雪之中,老仆这时拿过孙传庭的披风给他披上,孙传庭把披风披在身上,长叹一口气:“是啊,起风了!”

卢象升率军北追顿时惊动了所有势力,一万人马的行动想隐瞒也隐瞒不住,最先得到消息的是驻扎在卢象升不远处高唐的杨嗣昌与高起潜。

二人听到卢象升率大军北追建奴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卢象升疯了。

紧跟着高起潜就急冲冲的去找杨嗣昌。

“疯了,疯了,他卢象升疯了。”

高起潜一进屋子就对杨嗣昌喊道,杨嗣昌这时正在侍女的服侍下吃早餐呢,看到高起潜进屋,挥手让侍女退下。

高起潜看着杨嗣昌道:“杨大人啊,你还吃的下饭啊,卢象升疯了,他竟然率军北追建奴,你知不知道啊?”

杨嗣昌闻言夹了一块肉放在碗里道:“听说了。”

“那你还吃得下饭!”

杨嗣昌闻言呵呵笑道:“这有什么吃不下的,这是好事。”

高起潜听了这话道:“这算什么好事,卢象升追击建奴,咱们如何自处。”

杨嗣昌听了这话道:“静观其变即可。”

“啊,那这一比,咱们岂不是……”

“岂不是什么?高公公,你可别乱说话,让咱们不准追击,就地驻扎的可是皇上,三天前卢象升追出去,咱们还有些骑虎难下,可是现在,他卢象升这叫抗旨不遵,而咱们遵旨有什么错啊。”

“这~”

高起潜听了这话一愣,紧跟着一想道:“是这么个理。”

紧跟着高起潜看着杨嗣昌道:“杨大人,你的意思是说,这次是卢象升自己找死了?”

杨嗣昌听了这话哈哈笑道:“不然呢?”

“呵呵呵,那感情好,如此你我朝中就少了一大祸患啊,卢象升啊,卢象升,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去投啊。”

高起潜兴奋的说道,杨嗣昌听了这话倒是没笑,脸上浮现出一丝落寞道:“抛开立场,卢象升此人还是值得人敬佩的。”

第508章 崇祯的暴怒

崇祯十二年一月二十日。

卢象升经过三天的追击,终于在河北巨鹿附近追上了建奴的驱赶百姓北归的大部队,并且在第一时间发起了战斗。

卢象升与阵前亲自带队冲锋,阵斩杀建奴八人,身受刀伤两处。

天雄军斩杀建奴八百人,自己阵亡一千人,夺回百姓八千人,后建奴多尔衮派东路大军副将杜度率军一万为阻击军,自己带领大军驱赶百姓继续前行。

对此,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很是不服气,因为第一战卢象升率军偷袭而死的八百建奴是他多铎的镶白旗兵马,他本来想要杀回去,为旗丁报仇雪恨,可是多尔衮却却不想跟卢象升死磕,现在继续在中原跟卢象升死磕已经没有战略意义了。

士兵都升起了归乡之心,这时候恋战不是什么好事,而多铎好勇少谋,不能担任断后的重任,因此就派杜度为后军断后。

自己则是率领大军继续北归。

卢象升与杜度大军经过简单的交手,就互相僵持上了,双方进行了几次试探,也都开始偃旗息鼓,不在进行大规模的冲突。

杜度是不想与卢象升战斗的,原因也很简单,跟卢象升拼命没有意义,他的目的就是在这里阻挡住卢象升大军十天,过了十天,他们这些骑兵就可以追上大部队,跟大部队一切撤出中原,回归草原。

因此杜度采取的是防御状态,不主动招惹卢象升。

而卢象升则是因为在这里他又接到了一份圣旨。

原来是传旨太监回去,把卢象升准备一意孤行的想法跟崇祯说了,崇祯听后都气炸了,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肱股之臣这是准备反水啊,竟然不听话了,这还了得。

至于卢象升所说的大明百姓没有一个多余的,建奴想要奴役汉人,他卢象升不答应之类的,崇祯虽然听了这感觉热血沸腾,但是他不是一个愣头青。

他崇祯是一个政客,他要从长远来看这个国家,而不能因为一时热血上头就做出不明智的决定,他要是因为一时冲动而断送了老朱家二百六十多年的江山,他崇祯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他要的是江山,不是什么黎民百姓。

只要这天下还姓朱,他崇祯不惜百姓的生命,哪怕汉人死光,他也在所不惜。

崇祯对卢象升很不满,而朝中的大臣立刻跟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立刻反应过来,开始在朝会之时,公开弹劾卢象升,其中以周延儒与杨嗣昌在朝中的党羽最为嚣张。

直骂卢象升是无君无父之人,沽名钓誉之辈,为了他的名声不惜那国家的未来做赌注,用陛下的天雄军为筹码,为的就是博他卢象升千古流芳的名声,此等作为简直是可耻,众大臣恨不能生啖其肉。

崇祯心中本来就有火,被众大臣这一拱火,整个人顿时就炸了,咬牙切齿恨不能把卢象升千刀万剐了,崇祯现在的愤怒溢于言表。

而就在崇祯气的想让锦衣卫直接派兵去把卢象升抓起来,关进锦衣卫大牢,等候处置的时候,洪承畴在朝中的喉舌开始说话了。

洪承畴现在主管辽东兵马,权势很大,本就在朝中话语权极重,就连崇祯都不敢轻视,而且现在对付的还是卢象升,洪承畴,卢象升,这都是朝中不多能打的将领。

他们手中的兵马甚至能决定大明未来的走向,因此洪承畴的喉舌说话众人还是要听一听的。

而喉舌也不愧是混迹官场的老油条了,他首先给这件事定性了,是卢象升是一时冲动犯了错,这一下子就把事情性质改变了。

周延儒等人的意思是卢象升图谋不轨,故意抗旨不遵的,此事蓄谋已久。

可是喉舌给定性为冲动型犯错。

错,卢象升肯定是犯了,这是给崇祯看的,毕竟这件事你不能说是崇祯错了吧。

首先把责任拦下来,紧跟着再给定性为卢象升冲动犯的错。

也把卢象升的责任摘清很多,紧跟着又说了一些卢象升的功绩,如何力挽狂澜,救大明于水火,又如何对陛下忠心。

反正经过喉舌一顿操作,连消带打,最后的结果是,崇祯决定重新给卢象升一个机会。

只要卢象升现在立刻带兵撤出河北巨鹿,不要在追击鞑子了,这件事崇祯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口头批评,把原来准备的封赏扣下不封赏了。

回头你继续当你的督军,继续当你的大官,为大明效力。

这个结果朝中的大臣很不满,不过崇祯也从最初的冲动醒转过来,当情绪平复,崇祯觉得卢象升这个人用的很顺手,除了有时候犯浑,其他时候还是很好用的,如此便再给卢象升一个机会。

于是乎传旨太监二次手持圣旨来到了河北巨鹿,找到了卢象升。

“卢大人,咱们又见面了。”

传旨太监看到身中两刀,但是依旧在看地图的卢象升,心中不由感慨,上前打了个招呼。

卢象升见传旨太监来了,很客气的拱了拱手:“有劳公公又跑一趟。”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