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453章

作者:桃符

传旨太监闻言笑了笑道:“大人客气。”

说完脸上表情一严肃道:“有圣旨。”

卢象升很恭敬的进行跪拜,他卢象升是大明的忠臣,这一点誓死不变,因此只要有圣旨,他就很尊敬,毕竟圣旨代表皇上,他虽然擅自出兵,可并不是造反。

传旨太监这时拿出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卢象升尔想造反乎?”

圣旨第一句就是很严厉的问责之话,看的出来崇祯非常生气。

“汝擅自出兵追击建奴,可有朕的同意,无朕旨意擅动国之刀兵,朕来问你,天雄军是你卢象升之私兵否?”

“建奴裹挟十万百姓北上,朕心亦有悲愤,朕为大义且能忍耐,尔有何不能,这天下乃是朱氏天下,乃是朕的天下,朕尚且可以忍耐黎民百姓被夺之恨,尔却不能,难不成你认为这百姓是你家的不成。”

崇祯这几乎话,几乎字字诛心,卢象升听了脸色铁青,什么叫这黎民百姓是朱家的,这百姓是天下的,是汉人的,怎么回事皇室一家的,皇室以为百姓是什么,是猪狗,是他们私有之物吗?

想到这里卢象升心中很痛,脑海里不由想起了当初在蓝田跟李朝生坐而论道的一些事情,当时他们就讨论了蓝田与大明的区别。

李朝生说蓝田与大明的本质区别是,蓝田是老百姓的蓝田,而大明是老朱家的大明。

朱元璋逆历史潮流,重启分封的时候,就代表在朱元璋的眼中,这天下就是他老朱家的,也就是所谓的家天下。

百姓就是老朱家样的牛羊,官员就是老朱家的长工,因此到现在建奴扣关,侵害大明的利益,而官员大多是无动于衷的,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天下是老朱家的,他们就是打工的,老朱家完蛋了,换个皇帝就行了。

至于百姓更觉得这个国家跟自己没关系,他们只关心自己眼里那一亩三分地,这就是大明。

而蓝田,这里是老百姓的,我们这些当官的其实就是给老百姓服务的,他们的意见可以左右一地之政治,他们的想法可以决定他们过什么样的日子。

因此蓝田每扩张一块土地,或者被谁侵占一块土地他们都会感到高兴与揪心,因为这跟他们的切身利益很可能都是相关联的。

而我李朝生也从来没觉得自己可以凌驾于百姓之上,我的权利是他们赋予的,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维护他们的权益。

所以蓝田所有关乎百姓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情,哪怕是我治下百姓被隔壁大明州府的官员欺负了,我也会点起人马过去把这个官员抓起来,问问怎么回事,知不知道我蓝田百姓一个也不能挨欺负。

相反你看大明,边关都是什么熊样了,可是皇帝有心无力,大臣事不关己,百姓,只要鞑子不打到我们家,我们就当不存在鞑子这个物种。

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大明以皇室为主,一切都是为了老朱家服务的,而蓝田以百姓为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百姓服务的。

这就是本质上的区别,当时卢象升不是很理解,可是刚才听到了圣旨中的崇祯口口声声称百姓是他的,他为了大义可以舍弃百姓,在一对比蓝田,卢象升就感觉自己心中好堵。

他突然发现大明未来输给蓝田可能不是文臣武将,不是国力差距,而是意识形态,是最根本的国策。

也许蓝田才是真正猛子说的那般,百姓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卢象升想到这里沉默了,而传旨太监继续道:“不过念尔是一时冲动,朕也知你心,故给尔一次机会,接旨之后,立刻率军退出战场,不得追击,退守山东,交出兵权,由杨嗣昌暂时接管,等候朝廷旨意,以观后效,钦此。”

“卢大人接旨吧。”

传旨太监看着卢象升说道,卢象升听了这话看看传旨太监道:“臣接旨,谢主隆恩。”

“行了,卢大人快快起来吧,身上还有伤呢。”

传旨太监说着要去搀扶卢象升,卢象升伸了伸手拦住传旨太监道:“无碍。”

传旨太监闻言笑了笑道:“卢大人,你这次是真的鲁莽了,皇爷很生气,听了您这事,他砸了三个瓶子,都是宋的,糟蹋了。”

卢象升没说什么,传旨太监继续道:“不过大人您也不用过于担心,这事没您想象那么遭,皇爷虽然很生气,但是对您还是信任的,您这次回山东之后,把兵权暂时交了,估计会被安排个闲职,但是大人,以您的能力,估计很快就会再次被重用的。”

传旨太监对着卢象升一阵说,卢象升听了这话表情很淡定,紧跟着又把甚至放在一旁的桌子上,紧跟着来到了刚才看的地图旁,眼睛盯着地图。

传旨太监看着卢象升这个表现愣住了,瞪着眼睛对卢象升道:“卢大人,您这?”

卢象升回过神来:“哦,这两军交战,没啥好招待公公的,公公可以回了。”

“不是卢大人,您何时退兵啊?”

“哦,等我把十万百姓救回来,我就退兵。”

“啊,大人,您可不能胡来啊,这可是陛下给您的最后机会,您不能拿自己性命开玩笑啊。”

公公焦急的对卢象升说道,卢象升听了这话看了看传旨太监笑道:“公公,卢某向来不喜欢半途而废,我既然都追出来的,就不可能再退回去了。”

“啊,卢大人,您可别犯傻啊,现在陛下愿意给你一个机会,您要是把握不住,就算您打了胜仗,把百姓都夺回来,到时候逆了圣意,到时候,功劳没有,小命还可能不保啊,大人莫要犯糊涂啊。”

公公真急了,这个人咋就说不通呢?

自己苦口婆心说了半天,他就铁了心的要一条道走到黑吗?

公公看着卢象升万分不解道:“卢大人,您这是为了什么啊啊!”

“当官发财,行,您高尚,不为了这个,可是你们读书人的理想不是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吗?现在高官就在前面向您招手,您何必为了一群贱……百姓触怒皇上呢,您,您可急死我了。”

“为了什么?”

卢象升听了公公的问话,沉默了片刻抬头看了看天空道:“心。”

“什么?”

公公傻傻的看着卢象升,卢象升笑了笑道:“公公,还得麻烦你一次,把这封书信交给陛下吧。”

卢象升这时坐在椅子上,拿出笔墨写道:人生在世,自问无愧于心,陛下胸怀四海,微臣眼中却只有眼前之利,故,恕臣不敬之罪,臣心意已决,当与建奴不死不休,大明百姓是陛下之百姓,更是天下之百姓,臣不能无视之,若要治罪,臣若与建奴战而未死,再请陛下杀臣以泄愤。

臣,卢象升,敬书。

卢象升写完了之后,也不用火漆封口,直接递给公公道:“幸苦公公,再跑一趟。”

“卢大人,你这,何必呢,唉~”

说完公公不在多说,转身离开,而等公公离开之后,卢象升召集众将官,不能等了,再等不知道还有何变故,诸君随我杀!

第509章 我们真是土匪

崇祯十二年一月二十一日,夜。

卢象升率领大军夜袭杜度大营,杜度由于没想到卢象升会如此果决,大败,失守。

损兵两千,没拦住卢象升大军,卢象升军也损伤两千五,卢象升带领六千五剩余军队,夜以继日追击多尔衮。

追击一日,追上了多尔衮的后军,多尔衮没有想到卢象升会不顾一切的追击,故防守有缺,卢象升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杀入敌营,打开了关押汉人的人圈,救出汉人四万多人,汉人逃跑直接躲进山林之中,算是躲过一劫。

多尔衮知道此事后大怒,派多铎率军歼灭卢象升这一只孤军,多铎率大军围攻卢象升,而这时后军的杜度也整合兵马追了上来,于河北保定,围困卢象升天雄军。

天雄军将士再次充分的发挥出了自己的顽强性,借助火器的优势与建奴进行了长达一天一夜的拉锯战。

次日多尔衮派人前来催促收兵,因为他们得到情报,蓝田不知为何在边界增兵,怀疑是准备前来攻击自己。

多尔衮感觉现在中原很危险,别被蓝田来个关门打狗,大明派再多兵马他们也不怕,可是蓝田一有风吹草动,多尔衮都感觉危险异常。

因此多尔衮不恋战,在消灭了大部分天雄军之后,多尔衮就满足了,剩余的天雄军躲进了深山跟建奴进行游击战,多尔衮觉得没必要跟他们拖了。

对于多尔衮的收兵指示,多铎不以为意,甚至有些抵触,不过杜度却是个识大体的人,多次劝阻多铎以大局为重。

最后于二十五日,多铎与杜度率大军撤退。

此战天雄军六千五百人,最后仅剩下五百人坚守深山与建奴对峙,而建奴也在保定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三千具尸体。

可谓损失惨重,而此战卢象升亲自冲锋,阵斩建奴二十三人,再次印证了他卢阎王的称呼。

而此战天雄军算是彻底废了,一万核心人马,只剩下五百人,卢象升的胞弟卢象同战死,换回来的是四万跑进深山躲避战乱的百姓。

当看到弟弟卢象同的尸体时,卢象升脸色一白,不过却没哭,可是当听到最后整个天雄军只剩下五百人,而且大部分带伤的时候,卢象升再也忍不住了,失声痛哭出声。

其声之悲惨,令人闻之流泪,一代雄军天雄军,就此落幕。

战后,卢象升亲自写书信给保定知府,希望保定知府可以派人接收他救下来的流民,保定知府接到卢象升的信件,第一时间不是派人救助百姓,而是称病,对卢象升的信使避而不见。

卢象升无奈再次写信给保定同知,通判,各地县令,统一得到的答案是病了。

气的卢象升破口大骂却无可奈何。

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些知府,县令,卢象升现在就是个大麻烦,谁粘上谁倒霉,还是赶紧离远点吧。

卢象升气不打一处来,可是却无可奈何,只能在深山之中带着百姓求活,可是大雪封山,也没有什么可以果腹的啊,这些天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卢象升把自己骑着的宝马给杀了,这匹马陪伴卢象升征伐一路,数次救了卢象升的命,最后卢象升却把它杀了,分给一群没饭吃的百姓。

卢象升却没有吃一口。

人命是比马命值钱,可是他卢象升却下不去嘴,那可是他的救命恩人啊。

风雪中卢象升呆呆的看着远方,这一战,他抢回来四万百姓,却死了一万兄弟,还有一个自己的亲弟弟,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自己后悔吗?

最后卢象升想了好久,最后得到的答案是不后悔。

百姓饿死,冻死,病死的越来越多了,卢象升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百姓已经开始挖树根吃了,而卢象升已经五天水米都没打牙了,整个人摇摇欲坠,仿佛就要死了一般。

终于,在第六天他等到了朝廷的人,还是那个传旨太监,不过这次他身后跟了十几个锦衣卫。

飞鱼服,绣春刀,明晃晃的晃得人眼晕,传旨太监看到卢象升这个样子,差点没认出来,这哪还是那个提刀能砍建奴的大将军啊,活脱脱一个皮包骨头的难民啊。

传旨太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卢象升看到传旨太监却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对着他道:“公公,救救百姓,救救百姓。”

听着卢象升有气无力的样子,公公让锦衣卫把随身带着的饼子用热水化开,熬成糊糊给卢象升灌下去,卢象升本是不吃的,可是却被锦衣卫强行撬开了牙关。

传旨太监看着本来有望成为朝中肱骨的大人,落魄成现在这个样子,忍不住道:“大人啊,你还是先想想自己吧,陛下有旨,卢象升抗旨不遵,擅动刀兵,十恶不赦,让杂家带着锦衣卫押解你进京,三法司会审,治你的罪呢。”

卢象升听了这话笑道:“不用审,上面说的罪我都认,砍头而已,公公,现在是这群百姓,他们是无辜的,他们还是大明的百姓,他们不应该饿死在这啊。”

公公听了这话叹了口气道:“卢大人,非我不想帮您,而是陛下还在气头上,如何安置这些流民,还需从长计议啊。”

卢象升听了这话绝望道:“从长计议,公公,他们都快饿死了!”

听了这话传旨太监苦笑道:“卢大人,你就别为难杂家了,杂家就一阉人,陛下与朝廷诸公不想管,你让我该如何啊?”

听了这话卢象升都快气炸了:“陛下如何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饿死在这里啊,这可都是大明的子民啊!”

公公听了这话道:“卢大人,不瞒你说几年建奴扣关,导致京城外围失守,京城内部都缺粮食,而建奴这一路烧杀抢掠,河北,河南,山东谁家也没有余粮拿出来救济这些灾民啊,所以卢大人不是陛下不管,是陛下管不了啊。”

“当初陛下不让大人追击,未尝不是在头疼这十万人救回来,这口粮该从哪里出啊,没有口粮就算把这些人救回来,也只有死路一条,甚至多出一些流寇啊,大人你为何就是不听啊!”

卢象升听了公公的话,整个人呆若木鸡坐在冰冷的石头上,石头再冷,也冷不过他现在的心啊。

“为什么,大明为何会成为这样啊。”

卢象升感觉自己的心好痛,卢象升也不知道该如何言说自己现在的心情了。

就在卢象升心若死灰的时候,突然大地一阵震动,仿佛有大规模骑兵袭击而来,卢象升一愣,立刻警觉,眼睛充满了疑惑,莫非是建奴去而复返?

卢象升立刻招呼手下的天雄军五百人准备战斗,传旨太监这时吓得脸色铁青,跟来的锦衣卫也是面露惶恐,别看他们飞鱼服,绣春刀拿着挺威风,可是真的拼战争搏杀,他们远远不够看的。

这时大地震动,远处烟尘滚滚,下一刻就见远处竟然出现了一只千人左右的骑兵,骑兵身后还跟着上百两马车,这时候骑兵冲击过来。

卢象升看着这群骑兵,开始以为是建奴,但是又一看并不是建奴,但是看其军阵整齐,一看就是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这是哪里来的骑兵啊?

卢象升表情严肃,毕竟这样的一只军队,他不应该不知道信息啊。

这群骑兵很快就来到了山前,下一刻一人拿出了一个木头做的大喇叭喊道:“山上的老乡不要惊慌,饿是咱们河北苍山的大当家王霸天,江湖喝号,金眼彪。”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