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6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雨村兄,恭喜了,找你找得好苦,特意来向你报喜了。”

贾雨村忙回头望去,不是别人,乃是当年和他一同被革职的同僚张如圭。

张如圭是本地人,消息灵通。

“喜从何来?”

“朝廷圣人奏准,起复旧员啊。”

贾雨村大喜,冷子兴连忙祝贺。张如圭让贾雨村领了情,说了几句话就匆忙离开。

张如圭是本地人,当然有门路可使,自己孤身异乡,贾雨村愁上眉头。

第七章 闸道

冷子兴看到贾雨村表情,知道其难处。碰了碰贾雨村的胳膊,发出了笑声。

“兄?”贾雨村露出疑惑。

“刚才还笑我当局者迷,你自己岂不是也犯了?怎么不去求林老爷呢。”

“林公虽然权重,但是远离朝廷,怕走不动这个关系。”

“你呀,聪明一世湖涂一时。”

冷子兴让贾雨村去央求林如海,托林如海写信给贾府二老爷贾政,贾雨村带着信件去京城,拜入贾府门下。

介时别提官复原职,更甚至升一品都不是问题。

贾雨村恍然大悟,告别冷子兴回到林府,寻到邸报看确认无疑,次日面见林如海,央求帮助。他自革职以来,在林府求了个西席,教林府独女五岁的林黛玉读书,已经一年有余。

林如海欣然同意,接着告知。

“因为贱荆去世,岳父母挂念小女,遣了男女船只接。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京,尊兄可同路而去,岂不两便?”

贾雨村拜谢。

金陵码头。

唐清安终于见到了刘承敏,松了一口气,笑道,“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我家里只几十亩田,弟弟们也要长大了,怎么够分?索性随你去胡闹罢了。”

码头上千帆耸动,人来人往。

在贾府的船上,唐清安和弟弟们告别,刘承敏告别自己的家人,船只缓缓驶离码头进入江心。

唐清安内心豪情万丈,刘承敏念念不舍的看着金陵。

码头里,一名年轻人悄悄抹着眼泪。

他早就知道大哥二哥要走了,他不像大哥做什么事都彷佛胸有成竹,身怀大气。

更不像二哥练得一手好武艺,手能裂石。

自己只是薛家一名普通的伙计,大哥二哥从来不嫌弃自己,大哥说自己很精细,二哥说自己能来事。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最是无用。

就算如此,他还是想要跟着大哥二哥。

但是,他不能走。

“呜呜呜”

一别千里,说不定以后再也见不到大哥二哥了,情难自禁的后生,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贾船驶入长江,滚滚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从长江进入漕河有三处地方,一处是安徽的白塔河,一处扬州的瓜洲和仪真。

由于漕河的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所以这三处入口用石头修建,形状为斜坡。

为了进入漕河,船只需要用绞盘先提起来,拖过斜坡。

如果是运货的船,则还需要岸上的苦力先卸下货物,将货物顺着漕河运到岸上。

码头上排队等候的有上百条船,为此等候十天半个月都不足奇。

太上皇少年登基那几年,当朝辅政大臣还算政治清明,在此处修了几处闸门水道,可以控制水位让船通行。

水道两边高一丈,底部宽五十丈,总长则二百二十丈。

闸门由九块钢精厚板铸成,衔接厚板的是十八跟油麻粗绳,有拳头粗细,两班合计七十名苦役操纵。

在汛期的时候,此处常有上千艘装满漕粮的漕船等候水闸开门,一日一夜,可通行多则百余艘,少则数十艘船只。

如今到了十月,水位渐低,官员不愿生事担责,所以早就关闭了闸门。

所以要用旧法,像贾府这等船,需要苦役两三百人来拉。

随船来接林府小姐的,是二房王夫人的陪房,也是冷子兴的岳丈,二房管家周瑞。

周瑞去找到水道衙门的主官,递上贾府的牌子,官员很客气,告知明日就让人安排贾府的船过去。

但是想要开闸门水道却是不行,他做不得这个主。

周瑞无法,连忙使人去甄家急借轿子。

林家的小姐在船上的舱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吃喝都有丫鬟们伺候,外面还有几名婆子守着。

领头的是史老太君亲自派来的嬷嬷,连周瑞都不敢得罪。

码头上人多眼杂,到处都是船,黑压压的苦力们在岸上等着活计,不时有人为了抢活打起来。

周瑞知道唐清安和自己女婿关系不错,又是乌庄头的侄子,算得上自己人,所以也叫上了他们。

“你们守着这里。”周瑞指使着诸人。

连同随船而来的下人们,十余男丁守在船外,还有未成年的小厮,则护卫着船里头。

几层的防护下来,连苍蝇都甭想飞进去,尽心护卫林家小姐的周全,避免被不醒事的粗汉打扰。

真要是惊扰了林家小姐,就算事后把那人大卸八块也无济于事,所以周瑞小心又小心。

至于同船的贾雨村,据说林家老爷送了五千两银子给他,让其作为在京城复职的打点费用。

光有贾府的情面,却也不能坏了吏部的规矩。

贾雨村知道这等地方各色歹人都有,什么离奇的事情都能发生,所以守着自己的银子不出门。

到了第二日。

公差上来指挥其余的船只让开航路,小厮们从船上下来,高举着布幔把岸上围了起来,婆子丫鬟团团护着林家小姐下船。

哪怕有布幔也不放心,生怕露了一角让外人看见。

甄家连夜送来了轿子,送入幔中等林家姑娘坐上去,由未成年的小厮们抬起来。

唐清安等人在周瑞的指挥下,在岸上挡开一条通道,让一行人顺利走到另一头。

连河道兵丁都被派来了,提着长枪恶狠狠的盯着人群。

此处南北要道,达官贵人家的小姐不是没有见过,却没有见过这等气派,岸上数千人被震慑的鸦雀无声。

贾府的船只被绞盘拖上顶端,三百名苦力紧握着绳索,慢慢顺着斜坡滑入水面,溅起一阵浪花,等风平浪静后。

又是一番忙碌,等林家小姐上了船,众人才松了口气,连苦哈哈们也都咽了口口水。

巴不得这行人赶紧离去,太耽误事了。

贾船驶开。

贾雨村才来到甲板上,看着身后的闸道感慨片刻。

“先生可终于出来了。”

周瑞上前打趣。

贾雨村面不改色,笑道,“这时日不好,要是六七八月的汛期,可由水闸放行,那就简单多了。”

周瑞知道贾雨村做过知府,见识不浅。

“我们来时正是八月,那时候闸门就是开的,畅通无阻,哪里像此番,花了好大人情。其实这闸门多开两月也不会引起后果,只不过衙门怕事。”

听到周瑞的埋怨,贾雨村笑了,并没有多言此事,官员的心态,白丁如何能懂。

第八章 入京

唐清安和刘承敏,因为是外男,被告戒不能随意走动,在船上困了月余。

终于到了顺天府涿郡。

码头上,贾府早就派了轿子来接,一行人先接走了林府小姐。

周瑞叫住唐清安,打量了这名后生一眼。“你舅舅每年这个时候都在京城,可以跟我一起入京,免得错过了。”

唐清安连忙道谢。

船上不光有林府小姐的行李,还有林如海送给贾府的礼物,以及年关输送朝廷大员的银子珍宝。

有贾府的便利,托贾府的人一起入京,随行的还有林府的管家和幕僚。

整整二十余车的货物,在运河终点的码头上,动静闹得不算小了。

进了神京。

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金陵不同,虽然不如金陵的奢靡,却自有一股巍峨气派。

又行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到了此处,周瑞使人领着唐清安去偏巷找乌进孝一伙人。

唐清安还好,虽然觉得贾府果然气派,毕竟穿越前见过世面。刘承敏就不堪了,两腿直哆嗦。

“你还想要窝在乡里做个小地主吗?现在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了吧。”

前面带路的下人,听到唐清安的话笑出了声,刘承敏则低着头不说话,怕犯了规矩。

宁国府和荣国府大门前的宁荣街长达三百步,刘承敏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府邸。

等出了西街门往北望去,院墙竟然看不到尽头,直到走了两里地才到后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