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7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后街的情景又不同了,有门前歇着些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有卖玩耍物件的,闹哄哄三二十个孩子在那里玩闹。

下人来到一处院子敲门喊人,走出来几个老实巴交的老汉,告知乌爷去了府里。

“这是你们乌爷的外甥,交给你们了。”

几个老汉连忙请了唐清安两人进去,端茶倒水一点不敢怠慢。

乌进孝把租子交给了宁国府,见了老爷说了话,把外甥的事情也求了情。

这几日忙着和府里的管事们攀交情,听到有人说他的侄子竟然来京了,连忙与众人告辞。

回到落脚处,庄子里的人都七嘴八舌的说他外甥长得人高马大,读书认字肯定有出息。

里面走出来两个人,还没等他看清楚,其中一人就走到他身前跪下磕头。

乌进孝明白,这就是他的外甥了,上前扶起来。

剑眉大眼,鼻直口阔,满脸英气,整个人不卑不亢,真正是一表人才。

活生生是自己妹夫年轻时候的翻版,错不了了。当年自己老爹和妹妹,就是被这表象所迷惑。

“舅舅,外甥终于见到你了,母亲生前经常提起你,说她小时候喜欢吃冰糖葫芦,都是舅舅跟她买的。”

乌进孝五十岁的人了,本来已经看淡了人情世故,听到侄子提起往事,想起了妹妹,伤感涌上心头。

眼圈通红,又拍了拍唐清安的肩膀。

“有舅舅在,放心跟我去辽东,短不了你的好日子。”

“伯父。”

“这位是?”乌进孝好奇的看着陌生的后生,竟然比自家外甥个头还要高。

“这是我结拜兄弟刘承敏,和我一同长大,他家为他请了武师,从小练得一身好武艺。”

“好好。”

乌进孝满意的点点头。

几人见了面,乌进孝安顿了唐清安两人,告知已经求了宁国府老爷,老爷这几日忙着较射勋贵弟子。

如果老爷有空的话,会见他们,如果没空,就直接跟自己回辽东。

唐清安点点头。

宁国府贾珍并不简单。

其父贾敬,贾府族长,世袭宁国公,乙卯科进士,才干出众,风头无两。

因为牵扯皇储风波,受到义忠亲王牵连,对外宣称修道,放弃爵位功名,从此自囚于玄真观。

贾珍袭爵,降品袭三品爵威烈将军,挂了个虚职。

历来皇权的争夺最为血腥,也就是贾府才能扛得住这种失误,当年多少人头落地。

贾敬虽然失去了权势,却是全身而退,还保留了门楣,可见当初贾府的威望。

北静郡王。

唐清安想到了此人,贾府啊贾府,又一次的失败,就算如此,最后的结局仍然从抄家中恢复。

遍观历史,也就是贾府能做到,两次皇权的争夺中站错队伍,却都脱身而出。

自己背靠这么粗的大腿,又有毛龙的经历可以借鉴,实在想不到自己怎么可能失败。

一夜无话。

金陵是南方的经济中心,那么神京则是大周全国的枢纽。

唐清安早上起来,和舅舅吃完饭,准备去京城的书局逛逛,看有没有金陵没有的兵书。

“你身上可有钱?”

侄子能能武,来了繁华的京城也没有迷了眼,第一件事就是想看兵书。

乌进孝对这个初见面的外甥非常满意,难怪连薛府大爷都喜爱他。

“兴叔送了我二十两银子,薛府送了我一百两银子,坐着贾府的船,路上也没什么开销。”

既然如此,乌进孝没有继续过问。

虽然有老爷的书信,贾府的脸面,等回了辽东,在地方上还是要使银子的,乌进孝估摸着至少三四百两银子。

这笔银子乌进孝已经打算自己替外甥出了,不过此事不急,不需要提出来,等回来辽东再说。

出了院子,刘承敏在练武打造力气,辽东来的庄稼汉们蹲在墙角,看着稀奇侃大山。

“安哥儿。”

“安哥儿。”

庄稼汉们见到唐清安出来,纷纷打招呼,露出笑脸。

问了刘承敏要不要一起去,刘承敏摇了摇头。

唐清安独自出门。

宁荣两府的管家,有头脸的人物都住在这片,对面是一条河,引入的外河之水。

人来人往不像荣宁街那般寂静,算的上比较繁华。

“呜呜呜。”

有个小女孩,站在门前外抹着眼泪,身旁有个老嬷在不停数落,边骂边打。

老嬷身前的少妇,颇有几分姿色,角落还有个汉子。

“你去那府里,不比在你姑舅哥家强?你姑舅哥哥一个厨子,以后能帮你找什么好人家?”

小女孩委屈的看了眼汉子,汉子沉着脸没有说话。

唐清安经过,逛了一两个时辰才来到书局,在里面找了一圈,除了孙子兵法这类,并没有什么稀有的。

又去了两家书局,发现一本兵书,少年时在金陵已经读过的尉缭子,因为书本厚度不同,好奇的捡起来翻看。

第九章 推荐

尉缭子这本书,唐清安在金陵看过。

本来以为是汉书里讲“兵形势”中的尉缭三十一篇,粗略看了两眼,却发现了不同。

这本书并没有讲“兵形势”,反而在战略战术上有独到的思想,正欲继续看下去,书局的伙计上前。

唐清安在薛府做事,明白规矩,给了钱把这本书买下。

等回到后街,正是中午时分,街上人不多,先前那小女孩还在,独自坐在门前的墩子上。

小女孩长得很可爱。

让他想起了薛宝钗,小时候他带过薛家兄妹出去玩,那时候薛宝钗才三四岁。

不同于薛宝钗的静,眼前的小女孩风流灵巧,颇有一股空谷幽兰,水雾之韵。

小女孩独自在外可不安全,拍花子不少。

“你是谁家的孩子?”

小女孩吓了一跳,抬头发现眼前陌生的年轻人,眼神中露出迷茫之色。

“我我”

小女孩低下头不说话。

好清脆的声音,好出彩的眼睛,彷佛会说话一般。

“你母亲呢?快回到你母亲那里去,小女孩不要单独在门外玩,小心被拐子拐了去。”

见小女孩没有反应,唐清安摇了摇头打算离开。

“我娘早就死了。”

小女孩突然抬起头,露出一双杏眼明仁,彷若星眸。

“那你父亲呢?”

“我没见过父亲。”

眼眶渐渐红了起来,漫成了水线,汇成水珠滴下。

“真可怜。”

“谁在外面?”

门里走出来一个妇人,打量着唐清安,一脸警惕道,“你是谁?和我们家姑娘说什么话?”

“我是乌进孝的外甥唐清安,宁国府那边的。”唐清安指了指前面。又解释道,“我看小女孩一个人在这里哭,劝她回家里去。”

少妇不再多言,拉着小女孩进了屋。

讨了个没趣,唐清安转身离开。

过了几日,天气越来越冷,回辽东路途遥远,再晚恐怕大雪封路,因此乌进孝去见老爷请辞。

贾珍脸色正不愉。

组织世家子弟较射,可惜竟然没人吃得苦,才月余就各找借口不来了。

叹了口气,回房盥漱毕,换了靴帽,较射之事如今无法继续维持了,不过贾珍并没有放弃,寻思还得找个机会继续组织起来。

命人找来儿子贾蓉,跟他安排事。

“你去问问你琏二婶子,正月里请吃年酒的日子拟了没有。若拟定了,叫书房里明白开了单子来,咱们再请时就不能重犯了。

旧年不留心重了几家,不说咱们不留神,到像两宅商议定了送虚情怕费事一样。”

贾蓉忙答应了过去。

一时,拿了请人吃年酒的日期单子来了。贾珍看了,命交与赖升去看了,请人别重这上头日子。

因在厅上看着小厮们抬围屏,擦抹几案金银供器。

只见小厮进来,说道:“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了。”

“这老砍头今儿又来。”虽然如此说,贾珍还是让人带他进来。

乌进孝进府的路上,得到下人透露,今日老爷心情不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