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71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历史上多少人,就是因为忍耐不住,被权利蒙住了双眼,做出了昏招。

有时候。

熬一熬。

真的是上策。

可惜能选择熬的人并不多。

在军司的安排下。

军校生安置到了各处的军队。

有去年的教训和经验。

这批军校生很顺利的融入了军地,成为了伍长,什长,乃至队长。

也就是说。

目前的金江军,识字率远超大周,蛮族,朝鲜的军队。

有了知识就能有头脑。

军队前线能越发的活跃,更加的军令顺畅。

当这些军校生成熟起来后,金江镇前线的部队,实力又会提高。

可是同样。

那么对这些有知识,有头脑的军队,就不能按照以往那般粗俗,要开始讲道理。

军令仍然是第一要务。

可是他们会质疑。

有了知识就会质疑。

这就对统治者要求更高。至少民心,军心这些,不再是以往的手段就能应付得了。

唐清安有自己原来祖国的经验和眼光,他还真不畏惧这些。

反倒是越发的欢喜。

这才是他的强项。

而这个时代的人,局限于眼界,和他争夺这些不同以往的军心,民心之上,如何能是他的对手。

唐清安嘴角翘起。

谢友成不知道将军为什么发笑,只不过又看到了将军的迷之自信。

锦州。

潘毅也在笑。

昨日见了金江镇的军官,哪怕是那平辽侯的结拜义地,到底都是起于微末之人,见识浅手段少。

自己不过略施手段,就让那些顽固份子无法应对。

金江镇的武官没来之前。

锦州还有官员担忧。

潘毅却不同。

他之所以敢强硬的打压唐清安,是认真研究过此人,经过深思熟虑,而不是恼羞成怒。

要是连这点城府都没有,他也不会被朝廷所看重,从中脱颖而出。

唐清安六年前还是一名白丁,出生于商贾之家的伙计。

他虽然有些运道,在皇商之家接触的南北之事多,导致发现了蛮族的弱点,想到了以海治蛮的方法。

可真论起官场的手段,潘毅还真不把他看在眼里。

至于蛮族。

老奴都死了,还能成什么气候。

有锦州军,金江军在手。

自己又有国内的鼎力支援。

潘毅有时候都在感叹。

五年平辽被平辽侯喊出来了,不然他倒是要向朝廷喊一喊。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练兵

金江镇大败了蛮族,形势却复杂了起来。

原来的金江镇,内部只要极少数国内的军丁,这些年都融入的差不多了。

内部上下干净一心,如今又多了八千浙江兵,五千金陵兵,两千登来兵,三千天津兵。

这些国内兵先不提,然后还有前番榆林反正的数百余汉军。

这些汉军不同于投降的汉军容易打发。

因为都是刘兴祚的亲卫。

不少军丁光棍一个,也有一些家小都还在蛮族境内,可以说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碍于形势不得不顺从主将。

吃喝一应供应,终归还是个隐患。

对于如何处置数百反正的汉军,如果放在以往,有最开始收复金州的经验。

融入军队,几经撤裁,然后就干净了。

可是偏偏又不同。

因为有个刘兴祚。

以此人的威望,于公于私都必须厚待。

原蛮族四卫之主,蛮族汉军大帅刘兴祚,阵前反正,导致蛮族老奴大败。

功劳极大。

刘兴祚性格极为的谨慎。

反正之前的时候,虽然心里认为大周没道理会杀他,而且有自己这番功劳,其实是认为大周朝廷会大大的赏赐他的。

内心的真实想法虽然如此,却还是试探了又试探,得到了确认才肯做出行动。

可大周的朝廷对他不闻不问,他倒是真看不懂了。

唐清安不好意思的招来刘兴祚。

受到自己的牵连,朝廷并没有重视此人,反而有些忽视,对比此人的功绩,朝廷这番做法是不对的。

不过政治嘛,这东西本来就不讲道理。

此人历史上反正,事先得到了山东巡抚的保证,结果最后却没有得到大明的呼应。

或者说大明朝廷想要呼应,辽东军将们却无人理会。

最终破于形势,无奈流落到了东江镇,落到了毛龙的手中。

按道理明明是功臣,毛龙却上报,此人被他活捉,成为了毛龙的战报。

直至袁崇焕要对付毛龙时,才向毛龙索要此人。

可以说此人很憋屈。

这也是唐清安感到歉意的原因。

时空不同了,却还是受他的牵连,受到了大周朝廷的冷落。

此人。

点子的确有点背。

刘兴祚很聪明。

此人才能十足,非常的机智,不然也不会骗得老奴团团转,当众大骂,说出最恨此人的话语。

因此见到唐清安的神色,不但没有唉声叹气,一脸的平常,反而劝起了金江镇节度使。

他对大周的朝廷没有什么感情,之所以反正,是因为看不惯辽民被屠戮,心中醒悟了民族的大义。

“刘兄有大才,我想要重用刘兄的才能,不知道刘兄愿不愿意暂屈就于金江镇?”

唐清安认真的说道。

他是真的准备大用此人的。

此人能从少年奴隶,做到蛮族的汉军大帅,深受蛮族上下的信任,委托其管理四大卫,才能是母庸置疑的。

而之所以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只能说被大明的国运给拖累了。

听到节度使的话,刘兴祚没有作扭扭捏捏之态,语言大方磊落的回应。

金江镇的军队战斗力,虽然还无法消灭蛮族,可是他能看到两者的势头。

金江镇现在有三百余万辽民。

蛮族百万各族人口,治下一百余万汉民,以及从北镇获得的二十余万军民,同样也高达三百万。

但是蛮族不事生产,如今无法在从军事上获得胜利,那么毕竟陷入困境。

而老奴又死了。

以他对蛮族各大贝勒的了解,代善笼络蛮将人心的手段可以,但是对汉人态度和其余蛮将没有区别。

唯独皇台吉,重视汉人,愿意重用汉人。

如果是皇台吉登上汗位,以他的政治表现,那么蛮族还维持下去。

毕竟蛮族的土地面积,远不是金江镇能比的。

辽左大半的平原地区,仍然在蛮族手中,还有北方的蒙古草原,东边的奴儿干司,以及新获取的北镇全境。

这都是蛮族的潜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