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别赌气了,表弟也是自家人,事已至此,你又何必心心念念徒增烦恼。”

乌德知道自己二弟是个吃不得苦的,替他解了围,回头又向父亲笑道。

“爹说表弟开春后会来咱家,我到时候好好和表弟喝一杯,既然表弟是有出息的,我这个表兄,只要能办到的,当然会尽力支持他。”

“这才像样,一家子人要团结,自己人都不一条心,如何能有出息。”乌进孝高兴了。

乌顺带着乌良在外面玩,见老爹和二哥不吵了,才回去准备吃饭。

瑞雪兆丰年。

乌进孝家的,领着大儿媳妇,和家里雇的两个使唤婆子,忙碌了整整半日,准备了满满一桌子的菜。

乌德领着弟弟,站起来向父亲敬酒。

乌进孝看着四个儿子,还有一个孙子,还有一个孙女,早就忘记了先前的不愉快。

“祝父亲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呵呵。”

乌进孝嘴角咧开。

“也祝你们平平安安。”

屋舍外,辽东的大地上,已经落下厚厚的积雪,一棵棵树上挂满了白绒绒的雪球。

道路也被大雪掩盖,看不出哪里是水沟,哪里是平地。

前段时日趁着下雪前,刘承敏操练了三日,就不再报什么希望。

所里的余丁,年级最大的已过五十岁,最小的才九岁,是百户所里的幼丁,因为其父病死在山东,家里无其余兄弟,所以把遗孤登记入册。

家里只有寡母,三十余岁的年龄,以前还有丈夫的月粮勉强度日,丈夫病死后家里就断了炊。

一个女人没有收入,家里还有一个儿子要养,在现今的时代,能靠着什么活?

唐清安把周吉,李敦骂了一番。

这件事情的性质太过恶劣,唐清安亲自盘查了百户所里的情况,最后有三家是如此。

没有二话,唐清安当众鞭打了两个小旗。

三家五个孩子,唐清安把这些孩子叫到百户所里,做些砍柴担水的琐事。

每个月发三钱零花钱,钱虽然不多,但是每日可以在所里吃饱饭。

至于他们偷偷的带吃食回家,唐清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他们的举动。

离百户所三里外的一片屯子。

一名十四岁左右的少年,领着弟弟出门,因为地上覆盖了厚厚的积雪,看不清楚道路。

门口的少妇穿着素色的粗裙,外套桃红袄,一脸的担忧,连声嘱咐。

“路上小心些,去了百户所里要听话,要勤快多做事,不得偷懒,好好看着你弟弟。”

“知道了。”

少年领着弟弟拐了个弯,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前停下脚步,弟弟紧张的四处张望。

确认了没有人,少年弯下腰,从雪地里刨出两块土疙瘩,往院子里一扔,随后撒开两腿跑,踩的地上的雪“咯吱咯吱”的响。

弟弟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后面,腿短跑不快,心慌中摔了一跤,生怕被人追上,爬起来也不顾身上沾的雪。

“兔崽子。”

大门打开,出来一名汉子破口大骂,只看到远处的两个小身影,悻悻的骂了两句。

等到了百户所,两人冻的满脸通红,幸亏有新来的百户送的棉袄,不然早就冻僵了。

先去了后厨吃了饭,刘老汉让他们去柴房搬柴,今早百户大人说他中午要吃扁食。

几个孩子不等刘老汉吩咐,擦桌子的,去洗擀面杖的,烧水的,已经动起手来。

等准备好了,刘老汉又带着大家做起来扁食,是猪肉馅的,切了整整十斤猪肉。

一个上午,包了近千个扁食。

“这能吃多久啊。”

“百户大人太幸福了,天天都能吃扁食。”

说话的孩子一脸的羡慕。

刘老汉板着脸,他看到有小孩藏起来几个,因为有先前百户的吩咐,他虽然生气,也只能当做没看见。

等事情都做完,又吩咐小孩们去把院子里的雪铲干净。做这点活就能天天吃饱饭,刘老汉看来真是报应。

天天吃饱饭,几个小孩浑身充满了力气,没有丝毫的怨言。

忍着空气的寒冷,手上传来的刺痛也不感觉痛,只干了半个时辰就把院子清理干净,没有一个孩子偷懒。

寒冷的冬天,竟然干出了一身汗。

回到厨房,刘老汉果然已经开始煮起了扁食,看着热气腾腾的灶台,几个小孩挪不动脚步,盯着锅里口水直流。

“把这一锅送过去,不要撒了,小心烫。”

先前的少年,和另外一个差不多大的同伴,两人端了送去。

公房有七间半的房子,一处牲口棚子。

一间办公的公房,一间给了百户大人住,一间给了试百户大人住,一间厨房,一间库房,一间杂房。

百户大人和试百户大人往日都是一起吃饭,两个少年轻车熟路的来到百户大人处,看到大门半敞开。

进来后,百户大人在看书,试百户大人正在和百户大人说话,见到他们进来就止住了。两个少年低着头,安静的端上桌,恭敬的退下。

“一天竟然三顿饭,李如靖,你羡慕吧?”

李如靖看到同伴期盼的眼神,低着头没有搭理他。

娘说她祖籍原来是金陵的,外公是罪民,一家人发配此地,娘说那边的人富裕,娘小时候每日都吃三顿饭。

自己只知道新来的百户是个好人,不像以前的百户,以前的百户坏透了。

他来了之后,旗主也不敢再轻易欺负自己的娘了。

两人回到厨房,弟弟老远就看到自己,兴奋的跑过来,神情激动。

“刘叔说百户发了话,剩余的扁食分给我们带回家,说这几日路上不好走,放我们几天假。”

两人闻言连忙走进厨房,刘老汉果然已经分好扁食,扁食早就冻成一坨,分了三大包布袋,一边埋怨。

“真是报应啊,才做这么点活。”

第二十四章 忌讳

广宁右屯卫,位于大凌河口东岸,卫指挥使司置于锦县石山,单设卫城。

广宁中,左屯卫至于锦州西北边境,后屯卫远在义县,广宁右屯卫独在南,是大卫设五所。

年前,辽东都司突然下公,要在东海堡改设军所,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事情反常必有妖,指挥使任高,正月去辽东都司跑完年回来,仍然云里雾里。

并没有打听到,军所的事情是谁出手操作的,越是如此任高更加好奇。

来的人背景神秘,发生的事情也离奇。

自己治下小小的一个百户,连自己都打听不到跟脚,真是奇了怪了。

他去上面跑年,的拜年。

忙碌中把这件事暂时忘记了,直到卫指挥使司同知韩彬来到他家中拜年。

韩彬在卫所掌实权,负责广宁右屯卫所屯田、验军事宜。

一看到他,任高立马反应过来。

去年他从山东回到司里,就帮助那东海堡百户落实承职之事,自己真是骑驴找驴啊。

任高亲自来到堂外迎接韩彬,韩彬随着门子进府,看到迎接自己的上司,露出一脸的笑容。

两人进到大厅落座后,任高的长子亲自带着小厮送来茶水,点心。

“世叔,正准备去您那里拜年,不知道世兄在家否?”任高长子上前见礼。

韩彬笑道,“今年要科举,他从去年就开始闭门不出,反倒是冷落了你们这帮朋友。”

“世兄乃我辈最有才华之人,早有功名在身,理应科举为重,我等不敢上前打扰,只等世兄早日高中,我等必定好好寻他热闹一番。”

“这是正经。”

任高长子寒暄完就退了出去,客厅里只留下任高和韩彬两人。

“我治下来了个人物,韩兄可有教我?”任高主动开口,脸上露出笑意。

韩彬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碗。

这是景德镇官窑出产的特等瓷器,胎釉厚重,胎质洁白细腻,青花用料薄,呈色淡雅。

专人专窑烧制成,一年才不到两千套。

指挥使家里这套茶具,花了不少力气才得来的,向来不轻易示人。

韩彬轻指了指茶具,笑道,“往日里都见不到的东西,难怪今日轻易给我使用,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

“哈哈哈,一套茶具而已,回头让人送去给你。”

“别,好鞍配好马,用这套茶具又要用好茶叶,凭白浪费功夫,我还是用我的好。”

韩彬打趣完,暗自沉吟了片刻,要不要如实告知。任高在主位上也不催,笑着看着同僚。

“是贾府的人。”

韩彬说道。

果然,任高的笑脸立刻僵住了。

有时候不知道反而是好事,知道后只会左右为难。

“这可是烫手山芋啊!”

良久,任高感叹一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