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84章

作者:肥鸟先行

吃完了午饭,高适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吏部送上来的资料都是优秀的年轻人,恐怕都是朝堂要重点培养的人才。

等到高适翻到刘宴的资料后,眼睛更是挪不开了,这份履历实在是太精彩了。

刘宴是神童出身,又在陇右做了一阵子官,高适越看越是喜欢,立刻向吏部要了刘宴,担任自己的中书五房公事。

因为高适在扬州主持盐院和市舶司,所以宰相们商议将户部的工作分给他,如今政事堂宰相们各有侧重,基本上都会按照擅长的领域分派公文处理。

不过临近傍晚的时候,今日秉笔宰相崔光远说道:

“今日还有一事,是鸿胪寺紧急呈上来的。殿下要见大食使者了,我大唐对大食的政策态度,要尽快商定下来。”

第七百四十章 海洋

对于大食使者,宰相们的意见分歧很大。

包括李泌在内的一众宰相,认为如今刚刚平定了安史之乱,大唐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应该维持和黑衣大食的关系,留下西域这个缓冲区域。

其实李泌也隐隐的担心,监国太子会不会变得和他的祖父一样,好大喜功浪费国力,让大唐陷入到了困境中。

另外一派以崔光远为首,认为大唐应该要积极向外开拓,他们对于如今的朝贡体系有了调整的想法。

在听女婿王成伟讲了陇右的铁路之后,崔光远对于帝国疆域的边界有了新的看法。

以前大唐就算是征服偏远的地区,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统治。

但是如今在海上出现的快船,从胶东半岛抵达新罗半岛只需要一日时间。

速度越来越快的陇右铁路,让士兵可以一日之间从沙州上到吐谷浑高原。

这样的神兵利器,大大减少了边境驻军的成本。

比如现在南诏宣慰使胡瑜就上书朝廷,在蜀中平原修建一条铁路,就可以彻底镇压南诏内的叛乱,只要哪里叛乱就用铁路将兵运过去,不需要多少士兵就能平定南诏。

河东那边也同样如此,比起蜀中崎岖的山路,河东平原更适合修建铁路。

整个华北地区大片的平原,可以从蓟县直接修铁路到洛阳,如果这条铁路修成了,那朝廷对河东的影响力更大了,再也不会出现安禄山史思明这样的叛乱了。

崔光远野心勃勃,他秘密提交了将新罗化为郡县的方案,资助新罗留学生回国办书院,也有崔光远的授意。

因为陪同黑衣大食使者入长安,众人的目光看向了高适。

高适吞了一口口水说道:“我认为大唐和黑衣大食终将还有一战。”

李泌的脸色阴沉了下来,高适继续说道:“不过我觉得战斗不会在西域。”

众人看向高适,这位新宰相是傻了吗?大唐和黑衣大食共同影响的不就是西域吗?两国在陆地争夺的就是西域,不在西域那在哪里?

高适抛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倒是觉得,大唐和黑衣大食的战斗,会在海上发生。”

海上?

众人低头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高适继续说道:“我沿途曾经和萨玛使者交谈,他就是从海上抵达大唐的。”

“从黑衣大食出发,沿途经过天竺、狮子国、暹罗国、膘国、真腊国,这些小国都靠着贸易繁荣,有不少海港城市。”

“而且这条航线非常的安全,甚至不需要远洋的船。比如当年狮子国从天竺求佛牙舍利,用的就是独木舟那样的小艇就能往返。”

“如今我大唐在扬州的造船厂,就能造容纳百人的战船,日后造出千人战船也不在话下,那时候以这些南洋小国为跳板,就可以直接攻入天竺,那时候和黑衣大食在海上必有一战。”

众宰相们都沉默了,东南地区越来越发达的海上贸易,已经让大唐上下都认识到了大海的重要性。

在离开扶桑之后,李道源没有返回大唐,而是继续南下开始搜索东南亚地区。

一篇作者匿名的文章,开始在《长安日报》上来连载,这个文章的名字叫做《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从大唐最熟悉的新罗和扶桑开始,讲述他们的历史、地理和物产,如今扶桑篇已经完结,最新的文章开始介绍中南半岛的真腊国。

如今就算是长安的黄口小儿都知道,真腊的稻米可以一年四熟,真腊的糖非常的便宜,因为他们会栽种极甜的甘蔗。

苏行在北新罗的吞并活动,给大唐打开了一个几百万人口的新市场,而在北新罗发现的巨大铜矿,更是让户部官员欣喜若狂,这座铜矿就在鸭江边上,开采难度不大储量相当的可观。

如今户部计划在大行城直接建造一座铸币局,这样说不定就能解决北方铜荒的问题。

更让户部关注的是市舶司的收入。

虽然市舶司的收入是要和地方衙门分成的,而且为了调动地方积极性,分成大头是地方衙门。

但是沿海几座市舶司的收入,依然让户部吓了一跳。

扬州市舶司的关税加上榷卖海商资格的收入,竟然和江南盐院收到的盐税差不多了!

要知道第五琦在江南的盐院改革,是支持大唐朝廷打赢安史之乱的重要支柱,在关中近乎于绝收的时候,就是靠着开征的盐税给大唐输血。

高适看到大家的表情变化,知道自己的这番爆论已经说服了一些同僚了,他继续说道:

“我从那萨玛使者口中得知,黑衣大食也非常重视航海,如今那位哈里发组建了海上舰队,不过是在和拜占庭争夺西方海域的控制权。”

“但是东方航线同样是一条黄金航线,等到黑衣大食在海上战胜拜占庭,必然会向东扩张。”

众宰相纷纷点头,任何一个帝国都不会放弃嘴边的肥肉,更不要说黑衣大食这种骨子里就有扩张本能的帝国了。

李泌思考了一下问道:“高相的意思,我们暂时和黑衣大食保持和平,积攒海上的实力后再和他们争雄?”

高适点头,李泌也思考起来。

他反对和黑衣大食宣战,不是因为惧怕战争,而是害怕太子好大喜功,过于浪费国力。

按照高适的计划,那大唐需要建造海船,探索航线,怎么也要几年时间。

那时候大唐应该就能从安史之乱的伤害中缓过一口气来了。

而且海上争霸这种方式,似乎成本要比陆地进攻低一些,还可以避免长途行军的困苦。

中南半岛的那些小国家,大唐怎么都是要控制的,这也是朝堂上下共同的想法。

这也是一条循序渐进的方案,想到这里之后,李泌点头说道:“高相这是谋国之言,请您写成奏章送进太极宫吧。”

高适大喜,宰相是不能单独向皇帝上奏章的,除非得到其他宰相的同意。

秘密奏章会破坏君臣之间的信任,李倓厌恶密室政治,这是他监国后对朝廷大臣明令的规矩。

李泌让高适写奏章,表示政事堂其余宰相同意他的计划,至少是不反对他的计划。

这就是进献国策啊!

高适刚入政事堂,就能筹备大唐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国策!

为国定策!笔理阴阳!这才是真宰相!

高适终于感受到了身为宰相的权柄!

第七百四十一章 索然无味

萨玛终于见到了大唐的统治者。

御阶上的李倓过分的年轻,如此强大帝国的统治者竟然是这副样子。

不过萨玛倒是不敢小觑这位大唐的监国太子,他在随同高适入长安的时候就听过太多的监国太子的事迹,那位博学又睿智的维齐尔都如此崇拜的人,必然是非常英明的统治者。

在迎宾馆中,萨玛也知道了如今大唐的局势。

大唐内部的叛乱也是被这位监国太子平定的,几十万叛军被忠于监国太子的将军们击败,叛乱者的脑袋挂在了长安城墙上。

李倓的功绩配得上是一名强大的统治者,要知道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的时候也才三十二岁而已。

萨玛作为哈里发的近卫,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他用极为恭敬的态度对御阶上的李倓行礼,然后掏出了哈里发写的国书。

穆荣接过国书,一名精通外语的玩家拿起国书,立刻对国书内容进行的翻译。

“黑衣大食哈里发向伟大的大唐皇帝问好。”

国书的内容平平无奇,黑衣大食显然也想要和大唐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位哈里发提议双方互相派遣使者,共同维持海陆丝绸之路的秩序。

不过这位黑衣大食的哈里发,在国书的最后提了一句西域,认为西域作为大唐和黑衣大食之间的区域,大唐应该退出西域,保留这个缓冲区域,而哈里发也“大度”的表示黑衣大食不会进军西域。

等到读完了国书,李倓对着萨玛说道:“孤也会给哈里发写一封国书,感谢使者带来了哈里发的善意和友谊。”

紧接着李倓说道:“萨玛使者,西域自古以来就是我汉人的领地,在黑衣大食还未建国的时候就有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黑衣大食想要和平,却要让我们大唐放弃西域,这是什么道理?”

萨玛冷汗湿透了脊背,他当然知道这个要求不合理,在来大唐之前,巴格达那边的消息是大唐陷入到了混乱中,已经无力维持西域的控制,哈里发的宫廷顾问们才写下这份国书。

西域诸国虽然都不大,但是这条商贸路线非常的重要,而西域商人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果大唐真的放弃西域,那黑衣大食势必会加大对西域的影响,这是一次谨慎的试探。

可是萨玛没想到,大唐竟然如此迅速的平定了内乱,沿途所见大唐的繁华,也让萨玛对于和大唐开战这件事产生了恐惧。

萨玛连忙说道:“西域的事情只是伟大哈里发的一个提议,并没有任何的威胁和恶意。”

李倓点点头,他说道:“我会提议在大唐和黑衣大食之间保留天竺这个缓冲,西域是大唐的西域,两大帝国之间可以存在一个缓冲,天竺就可以充当这个缓冲。”

萨玛听到李倓的话后万分的惊讶,如今哈里发的将军们正在攻打天竺,没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唐监国太子竟然知道了?

萨玛离开太极殿,李倓对着自己的翰林学士们说道:“看来大唐和黑衣大食终有一战啊。”

崔涛点头说道:“两个距离如此近的帝国,又怎么可能和平相处呢。”

李倓也对于两国之间的和平没有太多的幻想,这个黑衣大食的使者态度非常的恭敬,可是黑衣大食内却不会这么理智。

崔涛继续说道:“黑衣大食是一个扩张型的帝国,无论是宗教还是制度,它都不能停止扩张。”

“宗教上要求他们征服异教徒,需要向更多的人传播宗教,这就需要征服更多的国家,黑衣大食上层的神职人员和文官们也会要求扩张。”

“突厥化的军事贵族要获得权力,也必须要发动更多的战争,就连哈里发的近卫军也会要求打仗,要不然他们拿不到赏赐,也会失去权力。”

李倓点点头,现在的黑衣大食就和安史之乱前的大唐很像。

边境的节度使和武将们,为了获得军费和赏赐,也为了自己的权利,需要不断地发动边境战争。

而随着周围弱小的势力全部被征服,剩下的就是难啃的硬骨头了。

如果不想和大唐一样爆发内战,黑衣大食就要寻找更强大的敌人。

从历史上黑衣大食就是一个扩张型的国家,当他扩张受阻的时候,也就从内部毁灭了。

崔涛笑着说道:“只可惜黑衣大食没有大唐这样的地理优势,中亚可是四战之地,他们的敌人可多了去了。”

众人纷纷的笑了起来,李倓根本不担心自己的国书会激怒黑衣大食的哈里发,因为他笃定黑衣大食现在根本不可能和大唐开战。

黑衣大食在恒罗斯之战后反而撤出了西域,拜占庭、天竺、埃及、地中海,黑衣大食有太多需要征服的目标了,西域反而是最贫瘠和难打的那个。

更不要说还要越过西域面对大唐这个敌手了。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