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85章

作者:肥鸟先行

众人很快对黑衣大食这个对手失去了兴趣,无论海上还是陆地上,要和这个敌人交手都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李倓很喜欢这种自由议论的氛围,玩家们虽然总有爆论,但是也总能给他启发。

其实到了这个位置上,李倓明白了一件事,有时候自己不做什么,要比自己做了什么更重要。

大部分政策都说不上有什么最优解。

开凿大运河是利在千秋的工程,可是隋炀帝太急躁,征发人力太过,就成了百姓的灾难。

征高句丽也是必须要做的,但是隋炀帝好大喜功,没能征服高句丽反而空耗国力,甚至成了运输大队长,这也成了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王安石变法很多政策都是想要富国强兵的,可是执行的时候歪了反而成了害民的恶法。

如今大唐帝国到了这样的疆域,李倓更加发现没有什么完全的国策,重要的是执行国策的人。

李倓深深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也明白了朱元璋杀官时候的无奈,整顿吏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大唐积累的矛盾也不仅仅是豪强大族这么一个问题。

江伦说起占城稻神采风扬,又说起了陇右的新蒸汽机,但是李倓都失去了兴趣。

强大的帝国都是自从内部溃败的,李倓站起来,看着御阶顶部的皇帝宝座,打断了翰林学士们的讨论声。

“这些事情交给政事堂去办就好了,孤要做的是整顿吏治!”

第七百四十二章 治吏难

谈论到吏治,众人都看向了崔涛。

作为负责吏部的翰林学士,崔涛也被称呼为影子吏部尚书。

甚至因为如今正牌的吏部尚书无能,世人都知道崔涛的影响力,外朝都有人称呼他为天官。

李倓说要整顿吏治,崔涛自然要发言。

崔涛说道:“殿下,这吏治的问题,主要就是贪懒暴三字。”

李倓点点头,贪自然是就是贪官,懒就是懒政,而暴就是酷吏了。

这是自古治政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无外乎这三个问题。

见到崔涛有思考,李倓问道:“那么卿以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崔涛拱手说道:“臣以为是懒。”

这个结果倒是出乎李倓的意外,自古以来治政者治贪,这不是第一要义吗?崔涛竟然说懒政是最大的吏治问题。

只听到崔涛说道:“百姓为何要供养朝廷和官府?其实朝廷官府提供的就是一种东西,那就是——秩序。”

“朝廷有法令,杀人偿命,所以百姓们才不会互相残杀,才能提供种田生活的秩序。”

“这就是秩序,也就是一种规则,让老弱病残能够生存下去,让妇孺能够安全的活下去,让弱者能够从强者手里得到一杯羹。”

李倓点点头,唐律森森,正是因为唐律的存在,才让了弱小的百姓有了生存的空间。

崔涛继续说道:“可是秩序这个东西,就和光一样,如果朝廷的光照不进来,那就是别的光照进来了。”

“地方官员懒政,那权利就会被乡绅,地痞,村霸,商人分走,如果朝廷官员懒政,那就会大权旁落,地方藩镇割据专权。”

“所以臣以为,贪和暴虽然也危害巨大,但是和懒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这么一说,李倓倒是明白了崔涛的意思,懒政的危害确实巨大。

“那卿以为,如何杜绝懒政?”

崔涛又抛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结论:“慎权和公平。”

“何解?”

崔涛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政事堂的宰相们尚且不敢说绝对没有私心,不要说基层的官员和吏员了。”

李倓也点点头,人都是有私心的,如果真的能断绝私心,那就天下太平了。

就连如今的玩家,也都是有私心和圈子的,这也都是治政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何压制官员的私心,秦和明初用了同样的办法,用严刑峻法来恐吓百官,用苛刻的制度来管理官员,结果是天下人都畏惧当官,可是在任的贪官依然无法断绝。

崔涛说道:“不谈私心,为官也是劳心劳力的事情,无法耕种养殖,朝廷的俸禄如果不能让官员一家吃上饭,那官员就要想别的办法了。”

李倓想到了长安钱荒的时候,长安低等级官员的惨状,这也是他平定了长安粮价后能够得到百官归心的原因。

不过李倓问道:“卿的意思是高薪养廉?”

大家也都看向了崔涛,高薪养廉这个话题在论坛也是一边倒,几乎所有人都反对。

原因也很简单,历史上官员待遇最高的朝代——大怂,就是历史上最软的朝代。

宋代厚养士大夫,最后出的都是一帮什么大臣有目共睹,所以崔涛竟然在御前提出高薪养廉,这也让李倓非常的惊讶。

崔涛摇头说道:“臣说的不是高薪养廉,而是让官员吏员的收入和他们的付出对等。”

“都说种田苦,办厂苦,经商苦,可是做官也不是轻松的事情,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做一个好官没办法养活自己和家人,那还会有人要做一个好官吗?”

“就算人人都有很高的道德,没有足够的薪水,那也不可能好好花心思做好官。”

李倓倒是点头,提高基层官员的俸禄,将一些要紧的吏员也纳入到朝廷的官俸体系中,这也是政事堂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成为上位者之后,李倓就不再对官员的道德水平有太高的期待,但是也没有如同以前那样仇视他们。

帝国的官僚也是帝国的一部分,也为帝国在做贡献,打压他们并不能给百姓带来繁荣。

反而放任他们剥削他们,会让他们更加疯狂的去盘剥百姓。

崔涛说道:“公平的意思,不仅仅是给官吏们公平的晋升机会,让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可以升迁,让没有关系的普通官员也能任之高位。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公平的面对官吏的付出,给予他们应该有的回报。”

李倓点点头,他突然想到了穿越前的那个世界,省部的基层薪水微博,也没有什么油水可言,寒门子弟无力承担惊人的房价,甚至连租房子都租不起。

这些职位逐渐成了家底丰厚的人家才能让子弟去熬的地方,通过薪水和待遇就筛选掉了那些寒门子弟。

如今长安也有同样的问题,在提升御史待遇之前,顾况连租房子都租不起,在长安都要靠王成伟和韦应物接济。

这种不正常的低待遇,逼着寒门子弟外任为官,或者结党抱团,或者被招入大族为婿,最后也导致了寒门和豪门之间的尖锐对立。

李倓点头说道:“孤知道了,让吏部和户部议一下,商议一份补贴基层官吏的条陈来。”

“那慎权又是什么意思呢?”

崔涛说道:“慎权,就是每个层级的官员都要限制他们的权力,限制他们运用权力的冲动,而不是无节制的使用权力。”

“臣在灵州的时候,就有州里的官员,喜欢插手县里的人事安排,甚至有朝廷直接插手县务的时候。”

李倓疑惑的问道:“这不好吗?”

“当然不好,灵州的各衙门插手县的事务,县中吏员的事情都请托到州里,再由州里压到县里。”

“县中有职位空缺,吏员都来到州里打点。有些州刺史直接插手安排县吏,侵夺县权。”

李倓疑惑的问道:“这和懒政有什么关系?”

“殿下,倘若您是一位县令,您的手下升迁罢免皆不由县令,他们的奖功罚过州里都要插手,您还有什么办法号令县中?”

“谈若您是一名州太守,全州这么多县的具体事情,又能件件都知道吗?您又能知道治下县中一小吏是贤能还是愚昧?”

“上夺下权,则下不能任事,那就只有躺平了。”

“上揽大权,事事都要管,事事都管不好,看起来是勤政实际上也不过是任人唯亲,也不过是懒政也。”

“等到基层都懒了,这朝廷的法令下达不到县里,征粮征兵都动员不了,那是亡国之时了。”

第七百四十三章 治河事

李倓也长叹息了一声,吏治的事情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就算是玩家,为了混经验懒政怠政的也不少,如今随着大唐疆域的扩大,更多的基层玩家都完成了原始积累,大唐需要大量的土著基层官吏。

后世说到吃财政饭的人,几乎大众都是一边倒的声讨,认为国家供养了太多的人。

这种想法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是在李倓这个位置上,才明白不是什么东西都越少越好的。

就如同崔涛的比喻,社会秩序这个东西,如果官府撤出去,自然又别的东西照进来。

没有足够的镇压力量,那么黑帮就会代替警察成为社区管理者。

如果没有足够的税吏,那么豪强大族就会代替税吏成为百姓的盘剥者。

而这种灰色或者黑色的秩序,对百姓更糟糕,对国家也是更糟糕。

有明一朝,对于基层官吏非常苛责,大部分吏员都没有薪水,最后的结果是到了李自成进京,百官都迅速投降了。

当然吃财政的饭同样也不能太多,所有的权力机关都有两个欲望,扩张权力和扩张人手的冲动。

如果放任所有部门招募吃财政饭的人,那么也会和大宋一样陷入到冗官的问题上,给朝廷的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

李倓看着崔涛说道:“孤想要改革官制,要从什么地方入手?”

崔涛立刻说道:“编制。”

崔涛早就准备好了预案,他说道:“凡编必考,杜绝权力的内部传承,国家公器都是朝廷的,不可以私相授予。”

“以编制来定官吏人数,严格控制各层各级的编制人数,明确一个地方财政可以供养的人数上限,保证一个地方不会出现官员太多或者太少的问题。”

“最后就是齐待遇,大唐州县分类太多,上县官厚,地区也是富饶,是所有官员都抢着去。”

“下县偏僻穷困,官品也低,去这些地方任官如同流放,大家都不愿意去。”

“拉平县和县的差距,在待遇上保障去偏僻地区的官员的待遇,给他们一些优待,这样才能将落后的地区发展起来,而不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李倓点点头,崔涛所说的确实是可施行的方案,李倓作为监国太子,不可能过问到每一个县的人事任命,这也和崔涛所说的上下明权的慎权思想违背。

作为朝廷,需要管的是重点岗位上的人事,更重要的是编制这种高屋建瓴的制度层面的东西。

“这件事就交给崔卿去办,这可是百世之功!”

崔涛欣然的领过了命令,这自然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也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吏治的事情问完了,李倓再次问道:

“工部的预算户部为什么打回了?”

对接户部的翰林学士江伦上前说道:

“殿下,工部的预算太多,户部还要留着钱赈河南灾民,没有足够的钱给工部。”

这时候一名玩家跳出来说道:“怎么户部有钱修房子!没钱给我们修河?”

江伦说道:“什么修房子!那是各地战乱被损毁的官府衙门,你不能让大家在露天办公吧!”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