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48章

作者:肥鸟先行

群臣各有各的想法,不过长安朝廷算是安定了下来。

紧接着,朝会上议定的各项措施开始实施。

徐俊带着参谋部的玩家,现在已经改成内廷参谋司,开始接管长安附近的关防要塞。

隋唐定都长安,除了是因为隋唐是靠关中起家之外,更重要的是关中之险。

关中大局已定,接管这些关隘要塞完全没有费力气,一行人迅速来到了潼关,接管了这座通往关中最重要的要塞。

等到潼关落入玩家军队手里,李倓才真正的舒了一口气,这下长安定矣!

这时候长安已经恢复了正常秩序,章武和南霁云骑着马进入长安城,得到了越王进京摄政的消息。

南霁云茫然的看着章武说道:

“章兄,我们要怎么办?”

本来两人不远从齐鲁赶来长安,南霁云就是抱着必死的心,想要劝谏李亨这个皇帝的。

可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好不容易赶来长安,李亨这个皇帝没了。

章武自然是知道越王摄政的消息,他看着长安城说道:

“要不,我们求见越王殿下?”

南霁云想了想,自己来长安是为了面君,既然如今越王是君,那就见越王吧。

两人在通政司送上了奏章,通政司的官员看着这个游侠打扮,看起来风尘仆仆的家伙,竟然是朝廷大员,也不敢有什么怠慢,将他们的奏章送入了太极宫中。

李倓很快召见了章武和南霁云。

李倓对于章武和南霁云很感兴趣,拉着两人问东问西了半天。

又向南霁云详细询问了睢阳之战的故事,听到南霁云万军丛中突破封锁,带着补给杀入睢阳城的时候,李倓更是抚掌叫好。

李倓接受了南霁云的劝谏,表示会坚定的剿灭河东叛贼。

南霁云激动不已道:

“殿下,南愿意为殿下效死!”

南霁云这类的将领其实很简单,当年他愿意追随张巡为睢阳赴死,心中将大义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

而南霁云不是士大夫出身,不像是张巡那样的纠结。

如今越王表示出对他的欣赏,又表态要坚决平乱,更是让南霁云有了一种“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想法。

李倓立刻命令南霁云在长安附近练兵,准备带兵去前线支援郭子仪。

而对于章武,李倓看着自己手下这位“传奇刺客”说道:

“章武。”

“臣在。”

“命你和殿中侍御史顾况会和,前往汴州索拿太子俶入长安论罪。”

“遵殿下钧旨!”

南霁云和章武接了新的差事,又有快马疾驰入了长安城。

李辅国身边的义子将李辅国的脑袋送入长安,这引起了神策军故将“小小”的震动。

在正常的历史轨道上,建宁王李倓就是被张皇后联合李辅国害死的。

而李隆基也是在李辅国的谗言下,被李亨囚禁而死的。

只不过因为穿越,这两件事都没有发生。

但是李辅国依然是大唐朝廷排名第一的权阉,暗中也做了很多不法的事情,更是将神策军搞的乌烟瘴气。

李倓只是命令人将李辅国的脑袋挂在城墙上,又嘉奖了这名献上李辅国脑袋的太监玩家。

这下子长安上下都知道尘埃落定,在关中再也没有能够威胁越王的势力了。

太极宫的夏季非常的难熬,暑气从四面八方涌入这座宫殿中,李倓也开始怀念起空调来。

话说现在的技术能制造空调吗?

李倓摇晃着扇子,试图消散一些暑气,他不喜欢宫女站在身后扇风,只能自己摇晃扇子。

李倓也终于明白自己的祖宗太宗皇帝,为何要在太极宫外另外修建大明宫。

今天天气阴沉,闷热的空气似乎快要降雨了,李倓坐在凉亭中,和李泌下着棋。

从上一次大朝会之后,李倓再也没有上过朝。

一开始的时候,群臣百官暗自庆幸,本来以为越王上京,会大幅度的调整朝堂,可没想到越王并没有这么做。

群臣觉得可能是越王长期在陇右,手下的人才不足,所以没办法对朝廷进行大规模的调整,看来大唐还是依仗咱们这些“老臣”啊!

这下子,朝堂上的大小官员又重新有底气了,长安衙门的风气似乎又懒散了起来。

但是群臣还没能高兴多久,突然一群手持了越王手令的中书舍人们,冲进了六部衙门,开始对六部衙门进行“审计”。

中书舍人,这本就是内朝的职位,和翰林学士一样,都是皇帝的私臣。

不过大唐的中书舍人,基本上都是陪同皇帝玩乐的词臣,级别也不高,甚至算不上是朝廷大臣的序列。

但是李倓入长安之后,就任命了很多的中书舍人,反正中书舍人的俸禄也不是户部发,朝廷大臣对这种事情倒是没什么感觉。

可没想到这些中书舍人们杀进了六部,竟然真的将六部搅的天翻地覆。

账上再小的差错,都能被这些中书舍人发现,然后揪着不放追究。

最惨的自然是吏部、户部和工部了。

吏部的那些官员勘磨,可是足足堆满了好几个库房的,十几名中书舍人冲进了吏部,直接开始清查这些官员的档案。

一开始吏部官吏都是抱着看笑话的想法,这些档案就连吏部都理不清楚,越王手下这些连进士都不是中书舍人,能看出什么问题?

可是没想到这群中书舍人看了几天,就列出了长长的问题清单,从吏部侍郎开始,凡是经手的人一个个喊过去过堂问话。

违反朝廷规定提拔的,考核有问题的不辞退的,勘磨前后不一致伪造档案的,这些问题都被中书舍人们翻出来,一条一条的写在纸上。

吏部尚书战战兢兢,这其中大部分的问题都是他不知道的。

对于吏部这样运转了很久的部门,自然有一群刀笔吏世代在这里工作,这些吏级别不高,但是掌握了大量的文书工作,就连吏部尚书都拿他们没办法。

每一任吏部尚书新任,也都想要做出一点改变,杀鸡儆猴一番。

可是看到吏部这些浩繁的档案,面对吏部这么多明里暗里的规则,历任吏部尚书也很难查出问题。

可没想到越王的中书舍人们来查了几天,就查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让吏部那些积年老吏颤栗不已,不是老于政事的积年老吏,是绝对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的。

就在吏部焦头烂额的时候,户部和工部的账本审出了更多的问题,据说大理寺少卿单涛已经带着大理寺的人,在户部和工部搜捕有问题的官吏了。

这时候礼部和刑部的官员乐呵呵的看着同僚们遭殃,没想到越王麾下有这么多精通吏事和财计的人才,但是我们礼部和刑部都是专业的事情,恐怕越王也没办法清查吧?

可是刑部官员还没开心多久,十几个中书舍人就手持越王谕令来到了刑部门口。

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律,依律而决

刑部官员打开大门,刑部尚书李晋带领刑部众官吏站在刑部大堂前,迎接了越王派来的中书舍人们。

相比于户部和工部的慌张,这些刑部的官吏们淡定不少。

户部和工部的账本繁多,而且都是财计上的事情,自然难免要出纰漏。

而且财计这种工作虽然繁杂,但是只要懂得算术,总是能够找出问题的。

听说陇右商业发达,懂得理财之术的人自然就多,户部和工部遭殃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咱们刑部不同啊!

刑名之术可不是简单的学问,光是唐律和唐律疏议,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接触的。

而且刑部之中还有大量的判例,虽然大唐不以判例为法条,但是在讨论案件的时候,也会引用这些之前的案例。

而律法这个东西,本身也是最接近国家意识形态的,其中的法理辨析的部分,更是大儒才能进入的领域。

自春秋以来,律法一直都是国家最重要的根本大法之一,刑名之法虽然只是律法的一支,但也不是普通人能够研习,更不要说从刑部这些世代家传研习律法的积年老吏了。

所以刑部是六部中最不慌张的,别的部能发现问题!咱们刑部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

你越王麾下人才再多,还能有精通刑名之术的人才吗?

就算用,这些州县里的刑名吏,还能够和我们刑部的辩论律法?

所以刑部的心态大概是有恃无恐的,对于越王的审计,刑部官员将这几年的判决全部都从库房里搬出来,堆放在刑部大堂的两边天井中。

玩家周毫走进了刑部,就看到两边堆得如同小山一样的卷宗,他冷笑一声,这是给自己下马威啊。

不过周毫并不在意,他首先向刑部上下宣读了越王的谕令,然后在刑部尚书李晋的陪同下去了公堂后的偏厅。

一坐下来,刑部尚书这位正二品的朱紫大员就忍不住大倒苦水。

“总算是把诸位盼来了啊!”

周毫惊讶的看着李晋,别的中书舍人们进了六部,都是上下嫌弃,怎么您这位尚书好像是盼义军啊?

周毫做过功课,这位刑部尚书李晋,也是李唐宗室,是天宝年的进士,熬着资历到了如今这个地位。

李晋如今才四十多岁,但是看起来像是五六十的样子。

李晋苦着脸说道:

“诸位舍人可不要见笑,这刑部老夫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接着李晋开始大倒苦水,说自己被刑部欺压的经历。

“上皇,不对,陛下回銮长安后,就任命吾为刑部尚书,天子厚恩,吾一天都不敢懈怠,上任之后更是夙兴夜寐,整日都扑在公事上。”

“可恶那些刀笔吏,从吾上任第一天开始,就整日拿着地方上那些积年陈案来请示,这些案子都是历任尚书都解决不了的陈案,每一个都复杂无比难办之极!”

“我在这刑部大堂坐了一年,每一日都是如坐针毡!日夜操劳却像是什么事都没办成!”

周毫看着这位二品大员眼泪都快出来了,就知道这位是个老实人,这是被手下折磨的不轻啊!

大唐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并称三法司,刑部的功能类似于最高法,如果大理寺不能决的案子,就会送到刑部来复核。

各地陈年积欠的案件,或者反复上诉的案件,也会都汇集到刑部来审理。

还有一种就是皇帝交办的重要案件,比如这次如果太子俶送到长安,那就要三法司会审。

李晋本来也是想要在刑部有所作为的,可是被刑部这些老吏整日拿着最难办的案子折磨,根本没有时间去管理刑部的其他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