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47章

作者:肥鸟先行

“度支郎,第五琦可在殿上?”

第五琦浑身一颤,那些早就已经远离他的同僚们纷纷献上了同情的目光。

从今日朝会以来,越王殿下还未曾杀人,难道今日要用第五琦的人头了?

不过第五琦在朝廷本就是孤臣,他主持推行的钱法,让官员的工资也大幅度的贬值。

那些七品的御史们天天盯着第五琦,找机会就要参奏他。

不过第五琦在推行钱法上非常的刚强,他又有李亨的全力支持,所以一直在强行推行新钱。

那些中低层的官员深恨第五琦,朝廷大员也对第五琦没有好脸色。

第五琦掌管度支后,对各部的开支都大幅度的削减。

偏偏第五琦砍掉的费用,都卡在了这些部门的底线之上。

所以第五琦就算是在户部,也很少有人和他说话,人际关系不说是团结友爱,也算是人憎狗嫌了。

看着第五琦出了班列,李倓缓缓说道:

“钱法乃国之大事,孤王也听说了长安钱法混乱之事,第五琦你主管铸币局,责无旁贷。”

第五琦平静的说道:

“臣知罪。”

大臣们窃窃私语,都等着第五琦被拖下去。

却没想到李倓话锋一转说道:

“不过钱法这种事情,推行不易,朝廷铸乾元重宝,也是有朝廷的难处。”

“第五度支为大唐在江南兴盐院,于平叛有大功劳。”

“第五琦继续掌管度支。”

众大臣惊讶的看着李倓,就这样放过了第五琦?

殿下竟然不追究第五琦的责任了?

就连当事人第五琦,也恍惚的看着皇帝,这就结束了?

自己不仅仅命保住了?官位也保住了?

紧接着李倓说道:

“钱法乃是国家大事,父皇就是推行的太过仓促,又有小人从中渔利,这才让长安钱法大坏的。”

“孤准备在内廷设立一机构,名为财政司,专门负责稳定物价,发行新钱之事。”

户部官员都非常的惊讶,本来以为越王主政,应该会废除乾元重宝,或者干脆让乾元重宝自行流通,不再强制规定乾元重宝的价值。

这是户部官员所想的,也是大部分官员期待的。

可没想到李倓并没有直接废除新钱,甚至还要新设一个部门继续发行新钱?

李倓继续说道:

“第五琦,你有过执掌铸币局的经验,就入财政司做一个舍人,磨炼一番吧。”

财政司?

顾名思义,这个部门肯定不是只负责铸币的工作,财政就是财之大政,这不是户部的职权吗?

不过大唐的官制本身也是在不停的演变的,皇帝在内廷增设机构,然后逐渐将这个机构推到外朝,这也是正常的操作。

而李倓进长安后,第一个设立的内廷机构就是这个财政司,足以可见这个机构的要害。

竟然还让第五琦进这个部门,众大臣对第五琦立刻换了一张脸,看来他还收到越王的信任啊!

有些心思叵测的人,还在暗暗思考,难道第五琦推行长安钱法不利,是早就和越王勾结了?

故意将长安的钱法搞乱,然后越王趁势进京讨逆的嘛?

细思极恐啊!

众臣对越王更是生了不少忌惮,看来这位大唐的新任执掌者,要比他父亲难对付多了!

本来以为过关了朝臣,再次低下头。

处理完了钱法的事务,李倓继续说道:

“父皇的旨意。”

众大臣一肃,李倓没有掏出任何的圣旨,只是随口的宣布了几个人事命令。

“前秘书监李泌,忠于任事,入政事堂。如今天下未定,事且从权,宣麻拜相和三拜二拒的虚礼就先不办了,泌公今日散朝后就去政事堂办公吧。”

站在前排的李泌连忙拜谢,众大臣这下子更是明白了越王的工作作风,那就是效率!

就连委任宰相这件事,李倓都不愿意走完过程,着急将李泌安插进政事堂。

李泌拜相也是情理之中了,如果两次定策都无法拜相,那反倒是稀奇的事情了。

紧接着李倓说道:

“长安动乱期间,京兆尹李揆稳定长安有功,也和泌公一起入政事堂。”

李揆大喜过望,没想到他什么事情都没办,竟然就这样入了政事堂。

众大臣都嫉妒的看着李揆,这家伙真的是摊上了一个好下属啊。

李倓继续说道:

“万年令王成伟,佐赞京兆尹有功,升京兆少尹,掌京兆事。”

这下子众大臣更是惊骇了,京兆少尹可是从四品的职位,这王成伟可以说是连升三级了。

但是这一次长安动乱中王成伟表现出众,而且他本来是陇右人士,是陇右举荐来长安参加科举的。

如果说他和越王没有关联,那是谁也不信的,看来这位王万年早就是越王安插在长安的心腹了。

这下子众臣更加惶恐,越王看来早就有夺嫡之心,布局之深,谋划之久,简直让人心寒!

而站在宰相班列的崔光远心中更是百味杂陈。

他虽然看不惯王成伟这小子,可是如今他已经做了京兆府少尹了,回去一定要尽快将婚事给定下来!

自己是宰相,又有这样的女婿,王成伟这个年纪和资历,迟早也是要进政事堂的。

就算是儿子不成器,崔家也能继续兴盛下去!

“大理寺评事单涛,协助京兆府安定长安,有功,升大理寺少卿。”

然后李倓又宣布了在内廷成立参谋处,负责统筹平叛军事,对于这个命令兵部也没有任何想法,这也算是正常的操作了。

宣布了一系列任命之后,就在大臣们都觉得自己过关了,李倓的语气突然严肃起来。

“长安县令崔望,以推行钱法之名害民,大理寺那边审理的怎么样了?”

还是一身低等官员服饰的单涛,从殿宇外走进了大殿,对着越王拜道:

“崔望借推行新钱牟利,摧残长安百姓,人证物证俱在,崔望也画押认罪。”

李倓继续问道:

“按照唐律,该当何罪?”

刑部尚书站出来说道:

“当绞。”

李倓点头说道:

“那就依律吧。”

终于杀人了!

就在大家都觉得今天已经过去了,突然大殿外,有响亮的声音喊道:

“臣,殿中侍御史顾况,参奏东宫太子俶‘铸假钱,通史贼’!请朝廷下旨,诏太子俶入长安问罪。”

第六百九十二章 审计

顾况站在太极宫门外,手上捧着弹劾太子俶的奏章。

满堂的官员都看着顾况,这位科举考试第二名,是刚刚拜相李泌的弟子,在场不少大臣都知道这层关系。

李泌刚刚拜相,他的弟子就弹劾太子俶。

能够站在朝堂上的,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他们很快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大臣们都沉默了,长安这边可以说是尘埃落定了,对于朝廷来说,养一个太上皇也是养,养两个太上皇也是养,越王就算是登基,也不会害皇帝的,顶多就是将李亨囚禁起来。

但是如何对待太子俶,就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李泌也很是惊讶的看着自己的弟子,从离开长安之后,李泌就和顾况分开,虽然一直书信不断,但是李泌并没有指使顾况上书。

顾况自己能够想到写这封上书,足以可见自己的教导是有效果的,看样子自己这一脉算是后继有人了。

如何处置太子俶,李倓心中也是非常的矛盾。

但是在顾况上书之后,李倓心中的矛盾反而消失了。

是啊,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太子俶所犯的罪行,就是捉他的理由!

先将他抓来长安问罪再说!

李倓说道:

“着殿中侍御史顾况,前往汴州拿太子俶回长安问罪。”

“遵殿下钧旨!”

这下子满朝堂的大臣才反应过来,又一个定策大功劳从手边飞走了!

如何处置废太子,也是李倓登基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想到是一个小小的殿中侍御史抢了这份功劳,站在朝堂内的大臣纷纷扼腕叹息,怎么自己就没想到呢!

也许是想到了,不敢出头罢了。

就这样,李倓入长安之后的第一场朝会终于结束,群臣返回家里,一部分人心怀余悸,为死里逃生而抱着妻子痛哭流涕。

一部分人雄心勃勃,想要在新朝建立功劳。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