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46章

作者:肥鸟先行

长安动乱的这些日子里,不少大臣都动了各种心思,特别是本来很多官员就和太子或者齐王有关联,很多人都在积极的联络串联,试图通过这次机会立下大功。

可谁也没想到,越王竟然来的这么快!

越王几乎是平推进了长安城,而据说昨日越王和上皇在花萼楼上交心,上皇还为了越王亲自演奏了《秦王破阵乐》!

这说明什么好!?说明皇位继承已经没有问题,老李家的玄武门继承法就是这么的平稳!

那些心中有鬼的大臣们,战战兢兢的如同上刑场,心中也满是咒骂,你们老李家也太玩人了吧?

一直以来长安夺嫡的就是太子和齐王,最后竟然是在陇右的越王突然上位,这等于你在轮盘下注单双,突然开盘说这把是豹子赢一样,这他妈的不是坑人吗?

天刚亮,大明宫前已经是密密麻麻的人了,这一次的朝会是大朝会的规格,在长安有品级的官员都被召集了过来。

等到朝阳的光芒洒入太极宫内,韦应物这一众殿上御史开始维持秩序,他们手持勿板,将殿上失仪的官员名字记录上去,见到这些身穿绿袍的御史们,众大臣立刻安静了下来。

不过今天殿上御史还有别的任务,他们拿着名单开始点名,那些没有上朝的官员也被他们记录下来。

等到御史整顿完纪律,一声清脆的鞭响,朝廷重臣们在宰相们的带领下,走向太极宫的大殿。

而那些品级不高的大臣,则站在太极宫的殿宇之下,大家虽然都低着头,但是都用余光在看着大殿中央的御道。

“越王殿下到!”

随着穆荣的一声尖锐的大喊,太极殿的正门被甲士们拉开,只看到一名年轻的身影出现在御道上。

越王佩戴着泰阿剑,穿着亲王的服饰,却大步走在皇帝上朝才能走的御道之上。

在众臣的注视下,李倓从御道走进了太极宫内,不过出乎裴冕等人的预料,李倓却没有直接坐上龙椅。

他让穆荣在御阶之上,龙椅的侧面设了一个新座位,然后坐了上去。

殿上群臣有些犹豫,到底要用什么礼法来拜见李倓呢?

等到李倓坐下之后,他开口说道:

“父皇染疾,命令孤为讨逆上将,掌摄朝政,总讨逆平叛诸事。”

群臣都愣了一下,这时候还是崔光远踏步上前道:

“陛下夙兴夜寐,为国事操劳累倒,是臣等无能!”

说完,崔光远竟然对着大明宫方向大礼参拜,接着崔光远又对李倓说道:

“陛下染疾,幸有殿下主持朝纲,但讨逆平叛乃朝廷大事,礼乐征伐必须自天子出。”

紧接着崔光远竟然以参拜天子的礼仪,对着李倓重重一拜道:

“臣请殿下行秦王故事,尊陛下为太上皇,才能安天下人之心!”

这句话说完,就连暗中投靠了越王的裴冕也是惊讶非常,朝堂上其他大臣更是一句话都数不出来。

还是你崔相国厉害啊!

就连站在朝堂末班的王成伟也没想到,第一个劝越王登基的竟然不是玩家,是崔光远这个土著!

李倓表情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时候其他大臣反应过来,纷纷和崔光远一起,向李倓劝进。

从昨天裴冕在永宁门迎接越王可以看出来,越王又去见了皇帝和上皇。

皇帝和宰相都被控制,那足以说明越王已经彻底掌控了长安。

越王登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这时候群臣才大呼崔光远是老狐狸,这可是今日朝会最大的功劳,他就这样拿下了!

这其中最愤怒的自然是裴冕了!

你崔光远是个什么东西!本宰相可比你要更早投靠越王!

没想到这个脸皮厚的家伙,竟然独吞了劝进的功劳。

这时候大臣的眼神都看向宰相班子,反而让剩余的几位宰相尴尬了。

崔光远不要脸,可是其他宰相要脸啊。

跟着崔光远这样的小人一起劝进,那日后史书上的评价是什么?

众宰相没有说话,李倓这才说道:

“父皇安在大明宫,孤岂能篡位,那不是和那些逆贼一样了吗?”

“此事莫要再提了。”

不过李倓倒是没有斥责崔光远,这所谓“莫要再提”不过是走个形势罢了。

紧接着李倓说道:

“御史中丞,今日未到朝的官员有几人?”

御史中丞已经拿到了殿御史的报告,他踏步出列道:

“殿下,今日朝会缺席朝官合计五十七人,御史都将名单记下了。”

“小穆子。”

“奴才在!”

“拿着名单,去东厂核对一下,有问题的交给有司查办。”

“遵旨!”

众大臣惊骇的看着穆荣,如今朝廷早就知道,皇帝在宫内设置东厂,监察百官动态。

有些消息不灵通的官员,还以为这是长安的都市传说,却没想到东厂竟然有所有官员的档案?

这也太吓人了?

这下子众多官员更是胆颤心惊,越王竟然这么快的掌握东厂,那自己在长安动乱这段时间做的那些事情,不是都被记录下来了?

这下子死定了!

第五琦绝望的站在朝班中,他四周的同僚都下意识的远离他,显得第五琦更加扎眼。

就在第五琦在考虑自己要诛几族的时候,李倓说道:

“小穆子,去东厂把群臣在长安动乱期间结交的资料都送到大殿前。”

什么?

众大臣更是觉得如同被棒子重重捶打了一下,难道越王要秋后算账了?

长安动乱期间,长安的大臣们都在互相串联,和太子齐王联系的也不在少数,这下子长安城内要人头滚滚了!

只看到穆荣风风火火的带着太监离开太极殿,大臣们站在朝堂上,汗水都湿透了后背。

过来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几十名太监捧着大量的文书档案资料,来到了太极殿前的广场上。

这如同小山一样的资料堆在广场上,就连宰相们都深深的咽了口水。

这东厂也太恐怖了吧!竟然暗中搜集了这么多朝廷大臣的资料!

怪不得上皇前段时间这么厉害,总是能抓到朝廷大臣的要害,原来都是东厂的功劳!

可是这东厂竟然这么快投靠越王,难道穆荣这阉贼日后必成大患!

这是宰相们所想的,但是此时此刻他们不敢吭声,长安动乱期间宰相也暗中和很多大臣有私下串联,如果真的追究起来就连裴冕也不能幸免。

难道越王要血洗朝堂?

宰相班列中,和太子牵涉最深的崔涣几乎要跌倒在地了,他和太子那些交往要是翻出来,那可是要诛九族的!

就在这个时候,御阶上的李倓说道:

“小穆子,这可是东厂底册?”

“回殿下,这些档案都是底册。”

“父皇病重,长安动乱,群臣串联互保,此乃人之常情。”

“孤王不愿意搞什么因言获罪的事情,全部都烧了吧!”

第六百九十一章 过场和意外

站在火光边上,穆荣脸上没有表情。

越王不过是做做样子,这些资料他都有备份。

不过看样子越王也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如果以后用心做事,长安动乱时候的事情就算是翻过篇了。

不过这些官员恐怕已经上了越王的黑名单,日后都不得重用了。

接下来李倓重新回到御阶之上的座位上,从政事堂往下,朝廷诸臣都向李倓口呼千岁。

裴冕首先出列,将政事堂封存的大印交给李倓。

政事堂的相印上刻“政事堂除”,这枚印章理论上是归属于皇帝的,是皇帝授予政事堂使用的。

在旧皇驾崩的时候,政事堂都会封印上缴到皇宫,等到新皇登基之后再将大印赐给政事堂。

裴冕主动送上大印,李倓接过大印之后,就重新赐给了政事堂。

朝廷大臣们都明白了政事堂的态度,这下子更是彻底的臣服越王了。

皇帝的父亲和祖父都服了,现在宰相班子也服了,那不服不就是逆贼了吗?!

接下来吏部尚书也送上了全国官员的勘磨总册,这是整个吏部最重要的东西,等于是全国有品级官员的履历和官员的档案。

不过所有的勘磨都在吏部存着,吏部献上来的只是官员名单的总册。

李倓这次倒是没有客气,直接收下了总册。

接下来各部也依次上前,户部送上了国库的度支账本,礼部、工部、刑部也分别送上了各种账本,最后兵部站出来,李倓挥挥手说道:

“兵者国之大事,如今兵部的事情还交由兵部管着,前线郭将军那边孤自会去安抚,长安调拨的后勤补给不可短缺。”

“遵命。”

“不过长安附近和关中的武备要撤换了,这事情自然有参谋部的人协助兵部来办,兵部协办就行了。”

兵部尚书连忙称是,李倓没有过问前线的战事,但是要将潼关以内的武将都撤换成自己人,这也算是新旧交接的正常过程。

六部都表示了臣服,在今日大朝会之前,李泌就已经和他们一一谈话了。

做这事情李泌也算是一回生二回熟了,这一次比上次李亨回銮长安交接还要顺利,就是简单的走了一个过场。

不过就算是这些过场,从清晨到现在也过了半天,如今已经日上三竿,六部以下的部门这才走完了过场。

等到最后一个衙门献上了忠诚后,李倓环视群臣说道: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