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肥鸟先行
王亚东激动的看着李道源,连忙问道:“李大神来扬州,是想要出海吗?”
李道源点点头,王亚东又问道:
“大神是准备出海去哪里?”
“我准备先渡海去扶桑看看。”
王亚东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自从确定游戏未来会推出大航海的元素,玩家们在论坛中讨论中,扶桑、琉球、宝岛和南洋,这都是目前玩家排名前几的目的地。
这其中人气最高的,自然就是扶桑了。
如今的扶桑,正处于大化改新的中后期,也是扶桑全面学习大唐的时代。
大化改新,在扶桑历史上是仅次于明治维新的第二大革新运动。
大化改新的滥觞可以追溯到圣德太子的改革,在著名遣隋使小野妹子的协助下,圣德太子实行了“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的改革。
圣德太子的改制随着他的去世人亡政息,扶桑的社会矛盾进一步的加剧。
等到了公元七世纪末,也就是到了唐高宗时期,扶桑孝德天皇(年号大化)仿照大唐,在全国实行“班田制”的改革。
班田制,其实就是仿效大唐的授田制,实行的土地国有再对成年男性授田的制度。
在大化改新前,扶桑还处于很落后原始的部民制度,也就是大贵族大贵族奴役部民,属于半奴隶制度的落后时代。
等到大化改新后,班田制让扶桑进入更先进的封建时代,扶桑也迎来了一次经济上腾飞。
公元710年,由于都城迁到了平城京,扶桑进入了奈良时代,这也是扶桑历史上文化经济最繁盛的时代之一。
商人玩家都喊着要给扶桑提前来个“黑船来袭”,军将玩家们嚷嚷着要打进扶桑,给扶桑安排一个五星天皇。
王亚东钦佩的看着李道源,别人还在口嗨的时候,李道源已经在造船准备出海了。
在另外一座港口,这场出海探索的竞赛还有一个竞争对手。
第五百六十七章 青州之苦
就在李道源在东海港督造船只的时候,青州的莱州湾附近,张端阳正和南霁云一起巡视新建的造船厂。
自从平定了青州之后,南霁云和张端阳的这支追究安庆绪的军队就在青州按兵不动。
为乱河南道北部的安庆绪叛军,也知道青州的南霁云军队不好惹,所以也不进攻青州。
双方就这样诡异的对峙起来。
郭子仪围绕洛阳建立了防线,安庆绪也因为粮草不足,南下进攻的脚步也缓慢了一些。
相州叛军和大唐洛阳守军对峙,朝廷下令让史思明从范阳太原方向夹击安庆绪。
但是史思明这个老狐狸却以太原和范阳军队疲敝,粮草不足拒绝了朝廷的请求。
同时史思明父子也在整军备战,开始动员三镇的士兵,准备再次反叛大唐。
前线的战事焦灼,唐军因为相州的败仗士气大落,就连南霁云手下的精锐,如今也不愿意陷入到焦灼的战事中。
张端阳这段时间除了处理青州的民政,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莱州湾的造船厂上。
今天他拉着南霁云来到了造船厂,看着正在烘干的木料,南霁云忍不住问道:
“史家父子真的会再次叛唐吗?”
张端阳点头说道:“史家父子狼子野心,当年安禄山叛乱,史思明就是安禄山的左膀右臂。”
“前阵子史思明投降,也是看到伪燕气数已尽,这才不得已为之。”
“如今安庆绪又搞出这么大的声势来,史思明岂能没有反应。”
这下南霁云更加的郁闷了:“仅仅是安庆绪纠结了一些相州的反贼,就让几个州糜烂成这个样子,如果史思明父子也加入叛乱,那洛阳岂不是危险了?”
南霁云心急如焚,他想要返回洛阳协助张巡守洛阳,可是张巡来了军令,这位洛阳留守听从了张端阳的建议,命令南霁云死守青州,并且听从张端阳的建议,在青州建设码头船厂。
看着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船坞,南霁云对于这个跨海作战的计划依然心存疑惑。
张端阳说道:“唐初苏定方大将军征服百济,就是从青州莱州大造船只,渡海登陆半岛的。当年苏大将军能跨海登陆对面的半岛,我们只是绕道范阳,这可要比当年苏大将军容易多了。”
张端阳在研究了历史资料后,发现在唐代胶东半岛上的造船能力其实不亚于江南和泉州。
在禁海之前,大量商船往来于新罗、扶桑、渤海等国,胶东半岛的东北亚贸易曾经非常繁荣。
不过在战乱之后,贸易断绝,随着胶东半岛卷入战乱,欣欣向荣的海贸也就断绝了。
张端阳为此十分的可惜,若是能够按照正常发展,胶东半岛未尝不能成为东北亚海洋贸易的中心。
可惜因为安史之乱打断了发展的这些地区的发展,后世大宋的胶东地区又处于前线,再也没有安心发展的机遇。
等到世界迎接来航海时代,胶东半岛留给中华的就只有遗憾和痛苦的回忆了。
张端阳看着莱州湾,这里的海洋资源丰富,又是天然的深水港,再加上如今繁华的东北亚贸易航线,如果不能盘活这里就太可惜了!
而随着南霁云在青州打击土匪,剿灭叛军,一部分玩家也在张端阳的引荐下,逐步进入青州官场,如今青州的秩序已经逐渐建立起来。
卢道是随着王成伟进入长安参加科举的玩家,卢道自己知道策论不是长项,参加了明经科的考试。
考上明经科之后,卢道去吏部选官,本来他是明经科的高第,只需要稍作打点就能够得到好的职位。
不过卢道是个直性子,他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不满官场的黑暗愤然辞职,到了游戏中自然更加不愿意去屈就迎合那些小人。
因为性格太直,卢道被吏部刁难,给他了一个青州寿光县丞的职位。
而授官的时候,青州寿光县已经在青州贼的叛乱中被攻破了县城,县令县丞县尉全部被杀,整个寿光县都被贼兵屠戮了。
吏部竟然还给卢道下了文牒,要求他一定要在限期内赶往寿光县,不然就要取消他选官的资格。
如果是普通人遭遇这样对待,恐怕也只能乖乖的给吏部官员送上银子,求得吏部免去这一次的任官,然后等下一次重新选官。
不过卢道的直脾气也上来,自己在原来单位就遭遇了很多不公平,身为业务骨干却被外行接二连三爬上头,上级领导尸位素餐外行领导内行,几次工作成果都被关系户窃夺了。
如今玩个游戏,难道还要受气吗?
卢道打点行李,直接向着寿光县上任去了。
不过卢道的运气也是不错,他还没赶到寿光县上任,正好遇到了南霁云和张端阳进军青州。
在张端阳的引荐下,南霁云自然是大喜过望,卢道可是新科明经,正儿八经科举出身的读书人。
南霁云最敬重的就是读书人了,他立刻将卢道安排到了军中,让他负责军资后勤。
卢道在现实世界本来就是基层政府职员,处理的就是乱七八糟的杂事,而军队后勤其实大部分也都是乱七八糟的杂务。
而卢道秉公执法,分配军资的时候从来不区别对待,对于军中其他收受贿赂的同僚也是举报起来毫不手软,很快南霁云军中就知道卢道是一个好的后勤官。
做事踏实,办事效率高,又能够秉公办事,不贪腐不受贿,南霁云战青州的时候,卢道从没有掉过链子,将军队后勤安排的好好的。
等到平定青州之后,卢道则拿出了吏部的文书,辞别了南霁云前往寿光县上任去了。
对此南霁云还非常遗憾,他还想要向朝廷请功,将卢道转为武职,推荐他去洛阳留守张巡麾下做事呢。
卢道到了寿光县的时候,也被这个残破的县城吓了一跳。
在来寿光县之前,卢道曾经在网上查过资料。
寿光县是如今山东省百强县,是全国蔬菜之乡。寿光县在唐代户部的记录上,也是“皆平田息壤,无悬崖陡壑之观”,整个县全部都是肥沃的平原,这在古代是最好的地区了。
在安史之乱前,寿光县一直都被认定为中县,也是大唐经济比较好的县。
可是没想到经过安史之乱,以及后期青州贼兵的摧残,曾经富裕的寿光县竟然是如此的惨状。
县城内十室九空,整个寿光县的衙门的官吏衙役,都在被贼兵攻破县城的后杀光了。
好在卢道前往寿光县的时候,也带走了十几个不想继续从军的兵,这些都是和卢道共患难的军中兄弟,也就随着卢道来寿光县上任。
有了这些兄弟的辅佐,卢道很快重新整理出县衙。
县令已经死了,按照大唐的制度卢道这个县丞就是寿光县的一把手了。
卢道也曾经参加过前单位组织的扶贫工作,在偏僻的农村中做过两年村的工作。
他重新整理了县衙之后,就立刻找到寿光县内残存的老人,向他们搜集寿光县的情况。
在这些老人的口中,他又从县城内找了二十个身家清白的成年男子,授予他们吏员的身份。
如果不是寿光县衙的吏员都被杀光了,这些职位根本落不到这些普通人身上,他们对于卢道是感恩涕零。
卢道紧接着将他们派出去,清查整个寿光县的情况。
等到汇总之后,卢道倒吸一口气。
开元年定的标准,中县人口是三千户,唐代对于大家族相对宽松,并不勒令分户,一户平均有六口人。
以账面上的数据估算,不计算在大唐盛行的隐户黑户,三千户也就是一万八千人。
可是经过吏员们的统计和调查,寿光县如今只剩下两千多口,人口足足蒸发了九成!
什么叫乱世人命不如草,看看寿光县的情况就知道了。
青壮年要么被抓了当兵,要么就落草为寇,人口大量的减少,大量的土地荒废。
土地荒废造成更大的粮荒,从而更多人落草为寇,或者南下江淮逃难。
不过南下江淮逃荒的日子也不好过,听说在临淮城北部都是南下逃难的齐鲁百姓,他们和临淮本地百姓抢夺本来就不多的生存空间,常常发生大规模的械斗。
而这些逃难的百姓没钱没田,就算是渡过了淮河也只能投身当地豪强做隐户,在大唐做隐户的地位要比奴婢还要低,好歹奴婢的买卖也需要官府备案,奴婢死亡也要向官府报备。
这些隐户不是朝廷丁册上的人口,就算是死了也不需要上报,处境比奴隶还要悲惨。
看到寿光县的老弱病残,卢道莫名产生了一种责任感,仿佛自己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面对两千多真实的百姓。
一定要让寿光县的百姓生活好起来!卢道暗暗下了决心。
第五百六十八章 争做大唐狗?
“臣想要去灵州。”崔涛对着李倓说道。
崔涛自从向李倓请辞之后,就迅速布置完了最后的工作就封存账簿,准备移交知州的职位。
看到崔涛的去意坚决,李倓只好选拔玩家接任崔涛甘州知州的职位,调任崔涛前往灵州。
灵州作为战略要地,又是新归附地区,崔涛满怀期待的踏上了前往灵州的道路。
花费了一段时间调整过内政后,李倓的目光放在了榆关之上。
二月十五,此时的榆关中,驻扎着蔡文景的一万范阳军。
蔡文景是范阳节度使史朝义的亲信,也是史朝义麾下著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