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呼啦圈大神
大宋也有擀毡匠人,分布在北方和西北各地,但比起蒙古人制作的毛毡来,那质量就没法比了。
毛毡的防水特性,决定了它是用于制造帐篷的最佳材料,但是收到各种各样的现实情况限制,毛毡的价格非常低廉,而且能卖到大宋的数量也非常小。
比如当下毛毡在市场上的价格,不是论匹或者论尺的,而是论斤称,一斤毛毡根据厚度和质量,价钱大约在三文钱一斤到五文钱一斤上,几乎就是破烂价。
可以想象,这些毛毡运过送到大宋来,运输成本和商人的利益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源头上负责擀毡的蒙古部族百姓,收益大概只有售价的十分之一。
不用扯什么剩余价值理论,那些蒙古部族的擀毡匠人和牧民们,是受到了极大的剥削的。
这也注定了蒙古部族的百姓,从骨子里对剥削压迫他们的契丹人有一种天生的反抗心理。
即便如此,擀毡所用的羊毛,也不足理论羊毛产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北方游牧民族能生产的羊毛,其实大部分都被白白浪费了。
相反,在大宋,布匹衣料虽然不缺,但冬天扛风保暖的衣服,依旧以毛皮为主,毛皮的价格就相当昂贵了,也只有有钱人才穿的起。
普通百姓顶多能用得起整张的羊皮,毛皮保暖衣服是几乎用不起的,普通的民众所能穿的棉衣价格也不便宜,而穷苦百姓的麻制棉衣,甚至只能往衣服里填草。
这样的衣服能有多保暖?
所以杨怀仁想到了利用羊毛来纺织成毛料,然后用毛料来制作保暖衣服卖给百姓的想法。
一来可以给大宋的百姓带来更好的冬季保暖衣料的选择,也许一开始价格还不够亲民,但如果北方草原成为大宋的一部分,没有了契丹人在中间盘剥,羊毛便可以大批量的运送到大宋来。
北方草原的牧民可以充分把羊毛这个资源变化成财富,用来改善他们的生活。
随着羊毛不断的输入,毛纺行业不断的发展和成熟,毛料价格也会逐渐下降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让所有大宋的百姓都可以买的起,用的上。
而最重要的,便是杨怀仁觉得可以成功的用经济手段,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融合。
当汉人和北方游牧民族通过羊毛,逐渐维系一种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的时候,民族的融合也就顺理成章了。
原本北方游牧和南方的汉人不断发生战争,归根结底还是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通过侵略的手段来获取汉人的食物等资源。
如果未来北方游牧民族可以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只需要辛勤劳动,就可以通过羊毛、毛皮和牲畜的出售,来获取足够保证他们生存,进而可以让他们过上更富足美好的生活,那谁还愿意去打仗呢?
当这个根本的矛盾得到了缓解甚至最后得到解决,那么汉人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根源也就不存在了,反而两边会因为生存利益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因素了。
当然也不能说经济利益决定一切,民族性和文化以及风俗习惯也是阻碍民族融合的几大重要因素。
但在经济基础的作用下,汉人强大的文化便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了,文明程度更高的文明,自然会融合相对较低的文明。
第2020章 建设毛纺作坊
所以毛纺机,以及毛纺的工艺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学院的先生们里,其实有不少人从廉先生那里学到了超前于这个时代的机械知识。
但理论和实践,是两码事,从理论到实际的机械产品,也需要一个长期的研发,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目前也有已经制作出来的样品,但材料是木质的,这根本就没有实用性,就更别说工业化的生产毛料了。
当然也不能说一点用处没有,就当是样机,用于研发中的理论验证,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现在杨怀仁要求改变材料用钢铁来制作毛纺机,听起来好像只是材料有了变化,可实际上这种转变,是非常困难的。
木头零件的制作其实不难,经验丰富的木匠,只要你给他图纸,说明尺寸,做出样品来根本就不难。
但换了钢铁材料,那就困难重重了,大号的,结构简单的部件还好说,可一些轴承,小的零件制作的难度就难以想象了。
精确性这个问题在古代,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同的零件结合在一起,还能顺畅的运转起来,又需要保证零件的寿命,做起来是一件比一件难。
杨怀仁也知道他突然改变了毛纺机的制作材料,是给学院的先生们出了一个极大的难题。
不过他相信,既然能做出木头的毛纺机来,那就一定也能制作出钢铁材料的毛纺机来。
干什么事都会有困难,所以困难不可怕,怕的是人畏惧了困难。
为了激发负责研发的先生们和负责制作的工匠们的积极性,杨怀仁当即拍板,拿出一万贯钱来成立一个奖金,专门用于奖励在研发以及制作毛纺机的过程中,有重大研发成果和贡献的人。
杨怀仁又一想,光是为了毛纺机拿出一万贯钱来似乎还不够,其他行业和其他技术进步上,也需要这种奖金的刺激。
宋朝虽然已经是历朝历代中科技发展最迅猛的时代了,但受到封建社会思想的限制,这种技术的进步也只是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
对比欧洲几百年后的工业革命,东方大国的科技发展还是没有爆发式的进步。
可实际上从历史来看,汉人的科技文明是傲立于其他文明的,这就说明中国人的智慧非常卓越。
只是制度的限制,思想的束缚,让很多非常伟大的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并没有普及,藏在那些书籍里没得到发扬光大,反而逐渐被慢慢遗忘了。
所以杨怀仁觉得研发毛纺机,其实也是一个机遇,对他是机遇,对那些先生们工匠们是一个机遇,对整个国家和民族,也是一个机遇。
于是他又给学院的先生们,也包括学生们许诺,不管是发明创造还是技术革新,部分行业,也不分人,只要是能利国利民,能实际奏效的,都给予一定的赏金作为奖励。
至于赏金怎么给,给多少,由柔石和利水先生在学院里成立一个类似委员会的组织,这个组织来评判新发明和新技术的优劣,能给社会带来多少进步,能给百姓带来多少方便,然后给予发明创造者一定的财物作为奖励。
杨怀仁自告奋勇成为这个组织的主席,他觉得以他的眼光,应该更有效的分辨那些发明和技术才是最有实用性和普及性的。
一万贯钱的数目,也绝不是上限,只要发明的东西和革新的技术有用,奖励的赏金甚至可以不设上限。
这样的做法可能在某些迂腐的文人眼里显得非常市侩,好像会搞得所有人都向钱看似的,但杨怀仁不觉得这有任何问题。
人家的发明创造对国家和百姓有益,就该得到应有的奖励,这才是激发所有人都积极进取,产生主观能动性的好办法,好主意。
他甚至愿意拿军中的奖励制度来做类比,将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就该得到应有的奖赏,那么所有人都能因为发明创造改变这个世界,便更应该得到奖励了。
这一点杨怀仁是不怕那些闲的蛋疼的人来指谪他的,谁敢来,他能把那些人喷得无地自容,这点信心要是没有,杨怀仁也就白活了。
柔石和利水两位先生是最激动的,其实他们心中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拿出来变成现实。
现在杨怀仁给予了这么大的支持,他们很快就能弄出一个制度来,把这件事搞得有模有样。
视察完书院,杨怀仁才去了杨家庄子。
说起来他好多年没回来了,远远看到庄子的发展那么迅速,他也是大吃一惊。
新起的房子几乎占满了庄子里可用的宅地,早先剩余的旧房子也都不见了,一水的青砖瓦房,外墙都刷上白灰,显得有又整齐又气派。
而那些作坊也都扩大了好多倍,在庄子中间的位置,而山坡上则是大片的大棚,果树正在酝酿着开花,远远的隐约还能听到养鸡场传来的鸡叫声。
看着庄子里人来人往的客商和忙碌的庄户们,杨怀仁有种难以自持的自豪感。
连附近的几个庄子,也因为毗邻杨家庄子,可以补足某些产业链上的行业,逐渐富足了起来,这就更让杨怀仁觉得当初所做的一切,现在都有了回报。
不过也有个问题,杨家庄子能开发利用的土地几乎没有了,未来要建设毛纺作坊所用的土地也相当大,更别说需要大量的毛纺工人。
他不想打扰了忙碌的人们,所以没有进庄子,而是派人去请了庄子里的几个老庄户出来,大家研究着将来要开毛纺作坊,需要从周边的庄子买地。
其实早几年杨家庄子东边的一个庄子的地就被买下来了,这个老李头也很熟,便说买地不难,只要能让百姓多赚钱过上更好的日子,他们也愿意把土地卖给杨家。
于是由老李头出面,从西边的一个庄子里,轻松的谈下了一千多亩的土地,价钱比正常的市价还低了三成。
有了土地,杨怀仁也安排人加紧建设毛纺作坊,用不了三个月,一座崭新的庞大的毛纺作坊便能拔地而起。
第十一卷 征程
第2021章 女真开战
春天来了,仿佛一夜之间,东京城里繁花锦簇,百姓们自是心情大好,连那些纨绔子弟们也开始走出家门,寻花问柳不亦乐乎。
东京城也重新展现出它繁华的一面,各国的使节也逐渐汇集东京城,向大宋的新皇帝表达他们的贺喜之意。
实际上无非是想要更好的条件,在大宋经商赚钱而已。
大宋自诩礼仪之邦,这一点要求倒也不难答应他们,只是大壮要接见那么多外国使节,还真是有点累得慌。
一过了四月中旬,春天便立刻走了,繁华散尽,树木的枝叶猛长,夏天又来了。
毛纺作坊的建设进度非常不错,兰若心对自家生意的关注度一向很高,人力充足的情况下,工期还能减少一些。
毛纺机的研发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试验已经进行到了关键阶段,估计那边建设完成,这边的机器也可以批量生产了。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杨怀仁乐得清闲。
孩子们的心情很好,朱太后从那些被送进宫的官宦女儿家里又选了十几个知书达理的,再加上杨家的三个女孩子,如今也一同进宫伴读。
当然,出于礼教约束,男孩子和女孩子虽然公用一间教室,但偏偏又分了两个门出入,教室中间隔了一道帷幔,隔开了男孩子和女孩子。
授课的先生自然是更重视小皇帝和那些男孩子的教学,至于女孩子嘛,这些人里边不少人将来有可能是皇后妃嫔什么的,他当然不能得罪,但用心程度上就差了很多。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传统的观念一时半会儿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女孩子们更像是旁听生。
杨家的孩子要上两份学,家里朱先生这里上一份,去宫里还要上一份。
不过大官的说法呢,还是家里朱先生教的好,也许宫里的先生和家里的朱先生着重点不一样。
宫里的先生主要还是教处事,朱先生更注重教做人。
杨怀仁不怎么介意两者之间的差别,总之就是告诉孩子们认真学,多学点东西总是没有错的。
一场雷雨之后,天气更热了,似乎预示着夏天正式来临,杨怀仁盘算着几件事的进展,都在向着积极的方向进行着,看见雨后碧空如洗,心情自然大好。
只是入夜的时候,风神卫给他带来了一个大消息,女真部和契丹人在鸭子河开战了!
杨怀仁有点惊讶,却又不太惊讶,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诸部,目的就是为了和契丹人开战的。
只是杨怀仁没想到他竟然这么着急,这里边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这就很难搞清楚了。
他的消息渠道比朝廷还要快一些,所以他可以确定朝廷还不知道这件事,这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考虑他自己,还有大宋会如何看待这件事,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杨母和何之韵她们更关心的是鬼姐和大羊的安全,杨怀仁给他们解释了好久她们母子在中京,那里离开战地点非常远,根本就没有什么危险,才让母亲和几个老婆放下心来。
杨怀仁虽然这么安抚家人,但他内心里是清楚的,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耶律跋窝台亲自带兵镇压,鬼姐和大羊留守中京,虽然没有被战争波及的危险,但越是这种时候,辽国的朝堂上也越是波谲云诡,鬼姐和大羊同样处在危险的漩涡之中。
他能确定的,是以鬼姐的智慧,起码他们母子二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就算真有什么人趁乱谋反,也不会伤害他们,而是会挟持他们为质,逼迫耶律跋窝台就范。
问题就在里,耶律跋窝台把女儿和外孙当做他权力延续性的依靠,但如果有人谋反的话,反而他不会真的把女儿和外孙当回事。
手上的权力和军队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有可无。
好在现在的消息里,中京还算稳定,并没有出现超出预料的混乱,忠于耶律跋窝台的大臣还算是有些本事,并没有让他后院失火。
从时间上算,杨怀仁收到的女真部和契丹人开战的消息,应该是半个月之前的了,眼下他们打成了什么样子,他也说不准。
在杨怀仁的意识里,女真人和契丹人因为长久以来的矛盾真正交恶,应该是十年之后发生。
但现在这个时空里,既然完颜阿骨打提早几年完成了统一女真诸部的大业,那么和契丹人开战提早了十年,也不算特别奇怪了。
杨怀仁卖给他的铁锭和大量的粮食,也许就是让完颜阿骨打觉得他有了根本,为了维系眼下女真诸部趋于统一的局面,他只能选择战争。
战争可以让人团结在一起,这一点不用质疑,女真部这么多年以来受尽了契丹人的压迫,现在有了实力反抗,他们必然会精诚团结。
上一篇:重生飞扬年代,从中医开始
下一篇:星际战争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