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第106章

作者:呼啦圈大神

杨怀仁一开始也没搞清楚状况,这案子根本都没审明白,只是因为柯小川出现在事发现场,便被认定是杀人凶手,这也太草率了。

首先州官老爷所说的“人证物证俱全”就是睁着大眼说瞎话,人证倒是挺多,可这写人证都是受害者的家属或者仆从,看见主人浑身是血躺在地上,屋里还站着另一个人,自然而然的就会主观认为这个人就是凶手。

至于这个人杀人的过程,他们谁也没有看见,所以说他们的证词都是不充分的,好比你走着路,身边另一个人突然摔倒了,旁边就有人说是你把人推到的,这个理由太牵强。

柯小川也说他只是上门讨债,进了门才看见死者早已经被人杀了,所以才躺在血泊之中,他只不过是恰巧遇上了而已。

实际上很大程度的可能,确实如他所说,他只不过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而已,但是这种说法同样没有任何旁证,只是他一面之辞,州官没有采信,也是正常。

如此说起来,这所有的证词,都没有任何人能证明柯小川就是杀人凶手,同样的,柯小川也不能证明他就不是杀人凶手。

至于物证,堂上根本就没有呈上来任何物证,州官老爷说物证俱全,根本就站不住脚,只是在被柯小川一番言语羞辱,才心存报复的心态,不问青红皂白就妄下了判断。

问题的关键便在于,这个年代的刑事诉讼,并没有“所有疑点获利归被告”的原则,后世都是司法机关调查取证,来列举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如果因为没有绝对充足的证据,是无法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的。

但是这是宋朝,是古代,衙门审理这种刑事案件的原则就是只要有疑点,需要被告或者嫌疑犯自己举证,来证明自己是无罪的,若是没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无罪,审案的衙门官员会因为一些并不充分的旁证,就判定了一个人的罪行。

由于文明发展程度以及社会形态和思想的限制,在现代听起来,这绝对是毫无道理的事情,但在古代,这样的司法惯例却是无可厚非的。

当人犯不肯签字画押承认罪行的时候,官府的做法就是刑讯逼供,所以也导致了大量屈打成招的冤案错案出现。

第241章 大闹公堂

杨怀仁本来是不想暴露自己身份的,他这次回乡祭祖回到了齐州,就是为了远离京城那个多事之地,躲避那些未来几个月后即将到来的多事之秋。

所以一路上他尽量不去住官府的驿站,而是选择普通的客栈甚至借宿或者露宿野外,凡事但求低调再低调,就怕又招惹了什么不必要的事端。

可是眼下的状况,杨怀仁不敢打包票说柯小川就没有杀人,如果说一个少年可以投奔梁山落草,可以持刀拦路抢劫,那么似乎他杀了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杨怀仁不得不承认,他对这个柯小川有种莫名的好感,这少年年纪虽然不大,却是倔强的很,往好了说,这就是一个江湖好汉应该有的品质。

他拦路抢劫,也并非为了他自己,而是像杨怀仁一样看不过这些穷苦渔民家的孩子们吃不饱饭,才出此下策。

他性格倔强,同样也是讲究江湖道义和诚信的,比武输给小七,他并没有抵赖,自己饿着肚子离开的时候,俨然就是一条好汉的模样。

今日公堂之上,受了如此的重刑拷打,他仍然没有半点要服软的意思,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证明,像他这样直脾气的人,是不会敢做不敢当的,既然他不肯招认有罪,那么他就真的没有做过。

当柯小川的姐姐舍身为弟弟挡了这一板的时候,杨怀仁实在看不下去了,禁不住心中感叹,哥明明想低调的,可总有这许多事情非要哥高调,也是无奈啊。

衙役们得令,把晕倒过去的柯小川的姐姐从他身上拖开,又要再打,忽然听到堂外围观的百姓里有人大喝一声:“板下留人!”

衙役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大喝喊愣了,不知是该继续打还是该怎么样,转头去看堂上的州官大老爷的眼色。

州官老爷子当了这许多年官,还从未遇到过这种事情,心道这哪里来的不知好歹的家伙敢咆哮公堂,连本大老爷断案的事情也敢管,这人胆子也太大了。

“公堂之上,何人咆哮?真是胆大包天!”

杨怀仁从围观的百姓之中站了出来,走到大堂中间,笑眯眯的指着自己笑道:“是我。”

州官老爷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约摸着他只有弱冠的年纪,里边穿的是一身素色的儒衫,看样子是个读书之人。

他外边套的是上好的皮毛大氅,看上去就价值不菲,想必应该家里比较有钱。

再看他面目,眉清目秀,笑眼盈盈,也是个俊俏的书生模样,只是一条左臂吊在脖子上,略微显得有些奇怪。

凭他多年的经验,这站出来大闹公堂之人听口音像是本地人士,那么大有可能是哪个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许是因为身负功名,或闲得无聊了,或在哪里吃醉了酒,才在这大雪天里跑出来胡闹,竟闹到他齐州公堂上来了。

州官老爷非常生气,对杨怀仁呵斥道:“大胆!不要以为你是个读书之人就可以藐视公堂无视法度,你无故咆哮公堂,干扰衙门审案,本官照样可以治你的罪!”

杨怀仁本就对这糊涂老州官没有好感,听他竟然要治他得罪,忽然收了脸上笑容,换了一副凝眉冷对的冰冷脸色,指着堂上坐着的老头更大声的怒斥道:“你大胆!想治我的罪?你这是嫌命长了!”

州官老爷被气蒙了,他实在想不出齐州城里哪家的公子哥这么牛逼。

他作为一州之尊,是个堂堂的从五品的知州,改制之前那就是齐州刺史,在齐州城内,除了兴德军齐州观察使这位正五品军职的闲职老爷,就属他官大。

齐州又不是边地之州,那么实际权力上就是他最大,就算这人是观察使的公子,也不应该不把他放在眼里,就这么胆大妄为的在公堂之上这么跟他说话。

“来人啊,”州官老爷怒不可遏地喊道:“把这个狂妄无形的书生给我乱棍打出去!”

衙役们得令,放开了柯小川,举着手里水火棍便冲杨怀仁过来。

这些衙役们可不比后世的警察那么牛叉,论起来他们还大都是贱藉,古代衙门里的公人,除了朝廷法定设置的官员和常吏之外,衙役和捕快实际上并不算是官吏。

这些人基本都是承袭父职才进了衙门当了衙役,有的甚至是些破产的流民,被抓壮丁抓来充了衙役,薪俸微薄不说,除了能当上捕头或押司的少数几位,平时生活中甚至连普通平民的地位都不如。

做衙役干的就是听从长官命令干些粗活累活的事情,若是州县里治安良好,那他们还算清闲,若是治安混乱,贼寇不断,他们甚至是有生命危险的。

所以他们平时也很注意结交巴结一些本地的富户和豪强,也从来不敢轻易得罪什么人,见这大闹公堂的书生应该是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也不敢太过放肆,只是架起水火棍来,想把他推出公堂去算交了差事。

杨怀仁嗤鼻一笑,依然屹立不动,只见他身后忽然窜出一个身高体壮的彪形大汉来,跳到他身前,抡起粗壮的手臂只是转了一圈,这几个衙役的脸上都挨了一拳,像是脸撞在一个大铁球上一般,眼前老虎狮子山羊肥猪排着队跑了一遍,随即被撞翻在地。

小胡子师爷何曾见过这等猛人?吓得他跌跌撞撞地缩到了几案底下,探出手去拽了拽州官老爷的裤腿,哆哆嗦嗦的说道:“老爷,快跑,小底给您殿后。”

“殿你姥姥!”

州官老爷一脚踢开了他,叉着腰站起来,结结巴巴地硬挺着一杆老腰骂道:“你,你,你敢大闹公堂,打翻衙役,简直无,无,无法无天了,本官,本官……”

他连说了几个本官,却苦于惊愕之中实在没想出他要怎么样来。在场的其他衙役见这猛人如此彪悍,竟也站在原地双腿发抖,没有一个敢再走上前来。

后边围观的百姓就更惊讶了,活了一辈子也从未见过这等事情,一个书生领着一个威猛的大汉把齐州府衙门给掀了个底朝天,州官大老爷都吓得说不出话来,这也太……刺激了。

第242章 忽悠模式开启

天霸弟弟许久不曾施展身手,这么一来好似心中关了好久的一头猛兽给放了出来,忍不住兴致大起,又要上前去追打那些衙役们。

衙役们大呼小叫着纷纷后退,那些被打翻在地的衙役见状更是闭上眼睛装死。

杨怀仁拽了天霸弟弟一下,扬起下巴指了指堂上惊呆了的州官老爷,“把这老厮给我提溜过来。”

天霸弟弟“哦”了一声,“呵呵”笑着冲上了大堂的暖阁上,一伸手抓住州官老爷的衣服领子,轻轻一用力便把他提到了半空,任凭他怎么挣扎,一双小短手连天霸弟弟的胳膊肘都够不着。

杨怀仁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官引送到州官老爷面前问道,“你不是要治我的罪吗,来,治一个我看看。”

州官老爷身子被抓在半空中,使劲瞪大了眼睛才看清楚这是一份可以证明杨怀仁是三品开国县侯的文书,当看清楚“开国县侯齐州杨怀仁”这几个字的时候,他便知道这人是什么来头了。

他嘴巴一张一合的看样子是想说什么话,兴许是天霸弟弟掐着他胸前的衣领,又把他举在半空中许久的缘故,老头气息不通顺,一个字也没有说出来。

杨怀仁见他跟从水里捞出来的金鱼似的样子十分好笑,这才拍拍天霸弟弟的胳膊,示意他放下州官姥爷来。

老州官双脚着了地,这才连咳了几声,大口喘了几口气,待平复了气息,才躬身叉手对杨怀仁施了一礼,缓缓地说道:“下官齐州知州谢长礼参加侯爷,不知侯爷回乡,这才多有得罪,还望侯爷大人大量,不要见怪。”

杨怀仁以前在王公贵戚多如牛毛的东京城里,有个侯爷的名头还真没觉得有多大气势,可在地方州县里,能有个爵位的人那就相当有面子了。

何况官大一级压死人,他这个从三品的开国县侯,可是足足比他从五品的齐州知州从品秩上就高了四级。

谢长礼六十有五,说起来入仕为官,其实也不过二十来年光景。

他原是出身齐州的一户小户人家,连考了数年科举,才在三十五六岁的时候金榜高中,可是苦于出身寒微,朝中无人,在吏部备存了六七年之后,才幸运的出任了一个下县的县丞之职。

他本人实际上并无多大本事,想要在值守上创立个什么功绩,那是不太可能了,不过他这人隐忍了许多年,也算是深谙为官之道。

当县丞期间,便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中庸之道,每逢三年一度的吏部大考,他都能获得中评的评价。

加上他善于巴结上官,精于钻营,反而在众多基层官员之中,获得了上官的青睐。

这事也十分合情合理,当一个上官,不会最喜欢那种政绩斐然,对自己的官职会造成威胁的能人,也不会喜欢经常惹是生非给他添乱的下属,反而像谢长礼这种庸庸碌碌的,会更讨人喜欢。

就这样,谢老儿累年的经营之下,到了六十岁花甲之年的时候,终于熬成了一州之尊。

在宋朝当官,俸禄和待遇是相当高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没有法定的退休年龄这一说。

按照惯例,一个官员,只要不是得了重大疾病无法履行职责,哪怕干到七老八十也是正常的,干到无疾而终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谢老儿这个年纪,已经不可能在官位上更进一步了,他只求能安安稳稳的在齐州知州的位置上能多拿几年俸禄好养老。

他的官员生涯虽然从未得到过上评,却也没有过差评,一直都是不上不下,却也保了他官位的稳定。

对于地方官员的考评,税务和治安是最重要的两项,税务他从未出过差错,而治安这一项,他在任这几年,齐州城里也从未发生过影响巨大的大案。

像这种杀人的命案,本就鲜见,一般遇上这种案子,他自知凭他自己的本事是不可能查个水落石出的,不如就索性逮住一个嫌疑比较大的人就扣死了罪名,然后上报刑部等待官家勾决。

从他以往的经历来看,这么做并没有什么不妥,那些被勾决砍了头的人,大都是市井里名声本就不怎么好的泼皮无赖,加上一些还说得过去的所谓人证物证,也没有什么大的错漏。

所以这次柯小川杀人一案,他也准备照例审理断案。可现如今忽然蹦出一个从东京城返乡的侯爷出来干涉,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侯爷虽然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人家是东京城里来的,怎么都会结交一些朝廷里的达官贵人,不是他一个小小知州可以得罪的;

但是任凭他无故干涉,案子若是不能尽快侦破,那么他多年以来的好名声就毁了,吏部那边会认为他无能,说不定就会让他告老还乡,他安逸养老的如意算盘就会落空。

仔细权衡之后,谢老儿觉得兴许是这个侯爷一时兴起才多管闲事,加上他大闹公堂本就与法不合,道理还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于是他壮起胆子说道:

“下官斗胆问一句,不知侯爷今日大闹齐州衙门公堂是为何故?本官审查案情,据理断案,有凭有据,就算阁下贵为侯爷,也无权干涉本官履行职责吧?

下官还是奉劝侯爷一句,事不关己,就不要多管闲事,否则本官定会把今日之事上奏朝廷,请官家为下官做主。”

哎吆我去,你个糊涂虫还刚正不阿了是不?杨怀仁心道,哥们这侯爷好不容易装个逼威风一回,要是被这个老昏官给吓倒了,以后还在齐州城里混不混了?

既然侯爷这名头都唬不住你,那么就别怪小爷我忽悠功力全开了,无关人等速速退后,小爷要开启全力忽悠模式了,伤及无辜小爷概不负责!

杨怀仁把自己的官引塞了回去,又从腰间择出那面内卫的腰牌来戳到谢老儿鼻尖上,一脸严肃的说道:“本侯特奉太皇太后殿下懿旨,暗中巡检河东诸州诸县,凡查实贪污受贿者,冤假错案者,可以‘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第243章 怀仁升堂

杨怀仁这话一说,确实能惊骇得住人。他自然知道高太后给他的这个所谓的“便宜行事”之权,其实仅限于查找九天玄铁的事务。

不过他在这里拿出来说他是奉旨巡检京东各州,纯粹就是屁股上绑个老虎尾巴唬人。

不过他也不怕别人说什么,这年头,像谢长礼这样的地方官员,总不可能打个电话去给高太后确认一下,别说没有电话这东西,就算有,他这级别也不够格。

反正连官家和高太后这样的人他都忽悠过了,杨怀仁觉得他的忽悠名单里多出一个齐州知州来,算是抬举他了,毕竟跟前边两位大咖比起来,谢长礼根本就不算是个事。

谢长礼听了这话,是不敢有什么怀疑的,杨怀仁说的铿锵有力,手里还举着个玉牌子,他连看都不敢看,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

“下官该死,不知上使驾临,言语多有无礼,还望上使见谅。”

在谢长礼心里,冒充钦差这种事,是不可能也不会有人做的,谁也不会嫌自己命长。何况面前这一位,确实是位三品的开国侯爷。

谢老儿作为一州至尊,见了一个年轻人都服服帖帖跪拜了下去,齐州衙门里的衙役捕快们也不是傻子,肯定猜到了这年轻书生不是一般人了,也赶忙跪拜下去,连呼“小底无知,冲撞天使大人,还望恕罪。”

杨怀仁想起当初在开封府忽悠推官救出宗泽那一幕来,眼下的事情更夸张。

围观的百姓们见衙门里从知州大人到衙役捕快都跪了下去,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寻思着这个陌生的书生怎么大闹了公堂,还派人打了一众衙役,怎么他们不但不怪罪,还都给跪了呢?

人群里一个游走于附近个州县做些行商买卖的商人稍微见过些世面,大概猜到了杨怀仁的身份,忽然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了一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出京暗访的钦差?”

旁边听了这话的人也反应过来,这些百姓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忽然发现齐州城里来了一位微服私访的钦差,何曾见过这等大人物?于是不由自主的也跪拜了下去。

柯小川无力的伏在地上喘着粗气,抬眼看到杨怀仁的时候也吃了一惊,他怎么也想不到前几日在梁山泊大野坡自己打劫的这一位断了胳膊的书生,竟然是位朝廷的钦差,而且今天,他竟然不记前嫌,成了他的救命恩人。

柯小川的姐姐转醒过来,感到后脊梁上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可她现在顾不得自己身体的伤痛了,听见百姓们议论说眼前这个书生是个钦差,似乎看到了拯救他弟弟性命的稻草,忙扑倒在杨怀仁脚下,哭泣着求钦差大人给他弟弟伸冤。

杨怀仁没想到侯爷的身份不好使,自己忽悠的话语反而起了这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