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第582章

作者:七月新番

张宗没有按照惯例,令船队夜泊,他必须抓紧时间——站在楼船上往西眺望,隐约能看到县乡城郭燃烧的火光,有人说,那是吴军逃窜时烧毁仓库,也有人怀疑……

“莫非,耿将军的前锋已经打到吴县附近了?”

“不可能!东路军渡江才短短三日,岂能如此之快?”

东路军确实提前进攻了:濡须口一战过于轻松,让小耿发觉吴军抵抗寥寥,必定有鬼。而江东的地方氏族,也派人北渡提供紧急情报,说刘秀已打着“南祭泠道祖坟”,也就是祭祀他家舂陵侯祖宗的名义,带着文武大臣南下了。

耿弇遂令东路军立刻强渡!不仅打了留守长江一线的吴将王霸措手不及,也将本要策应他的张宗打懵了……

据张宗最后一次从岸上得到的消息,西起芜湖,东至丹徒,皆有登陆点,而吴军抵抗十分微弱,或许是刘秀早就下达了弃地命令,竟不战而退,江东的士人、城郭里的“汉官”们发现自己被刘秀抛弃,遂争相投降。

短短三日内,东路军竟已连克金陵、宛陵等丹阳重地,会稽这边,曲阿、无锡也相继陷落,战火烧到首府吴县!现在随便几个魏兵,举着五色旗,就能收降一个县。

所以张宗才必须抓紧,他不但要赶着去堵截向会稽南部撤退的数千汉军,还得与友军赛跑!

尽管早年打青州时,张宗曾隶属于小耿,但那之后,他们便分道扬镳。张宗镇青州十载,营建海上舟师,部下以海岱人士居多,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派系,此番大战,张宗独立成军,直接接受皇帝命令,这是重用的标志!

为了自己的重号将职,也为了底下近万人军功发财,哪怕战局已定,张宗也必须在攻城略地上争一争。

张宗曾听人形容船速,什么朝发夕至,疾若奔马,但真比起来,究竟马快,还是船快?

经过一昼夜不间断的航行,他们抵达了“浙江”入海口,尽管未到秋潮时节,但每日傍晚,钱塘江依然涛势骇人。远见潮头推拥,鸣声如雷,势如万马奔腾,待到近处,力道不减,将冒险横渡的船队冲散,等他们好不容易在江口南岸聚拢,发现竟少了十来艘船。

一场仗没打,损失就这么大,张宗心里难免有些气闷,舟师士气也大受打击,好在他们的目的地,就在眼前!

公元前后的杭州湾南侧,海岸线崎岖多石,放目望去,几乎没有能下锚停泊的地方,更别说登岸了。然而若仔细寻觅,却能发现一道呈喇叭型的河口,宽达数里,视野开阔,水也极深,连吃水很深的“琅琊台”都能轻松驶入。

这条独天得厚的河流,名曰“甬江”,顺着它溯流三里,便能抵达会稽郡最大的海港:句章港(今浙江余姚附近),此处地势低洼,江水被堰塞围成湖泊,能容纳上百艘船停靠。

据张宗所知,五百年前,越王勾践便是在句章打造战船,训练舟师,最终灭吴报仇。再后来,八千越人和三百弋船,也从句章出海,北上前往琅琊,扬威海上,图谋霸业。

这儿,就是沿海南北航线的终点……

然而就在海上舟师摩拳擦掌,准备登陆攻占句章,为这趟远征划上一个圆满句号时,眼尖的水手,却从千里镜中,看到了一个“惊喜”。

“征东将军。”

消息很快向后传到了“琅琊台”号上。

校尉明明在报捷,语气却颇为沮丧。

“句章城头,已飘着五色旗……”

世事就是如此无奈,海上舟师豁出命南下,拼着损失十几条船,数百条人命的代价,竟还是没跑过陆上的幽州突骑。

没办法,谁让整个江东不战而退,东路军渡江后传檄而定呢?听说吴会的顾、陆、朱、庄四大家族,在得知刘秀决意放弃江东时,便起义响应,派出子弟充当魏军向导,又贴心地携壶浆以待王师。

至于南蹿的会稽吴军?早就跟着臧宫跑到东瓯(今温州)一带去了!

东路军耀武扬威,海上舟师则成了这场灭吴大战的笑话,第五伦费了好几个郡的盐税,倾重金打造,朝中许多文武都无法理解,暗地里反对,觉得养一条海船的钱粮,足以武装好几个屯,如今果然一无所获。

但众人又不敢诽谤皇帝眼瞎,便只能强调征东将军张宗太久没打仗,无法抓住战机了……

更让张宗破防的是,当他派人去丹阳与车骑将军会晤时,耿伯昭说什么“海上舟师虽无功劳,亦有苦劳”,颇为“大方”地将东路军前锋占领的句章港,移交给张宗。

但句章一港,也无法提供近万人的粮秣,张宗希望能再划几个县给他们军管,好让士卒吃上饭。岂料小耿竟笑吟吟地说:“征东将军之海船数百,与其空待海上,何不如用来为东路大军运送两淮粮秣?”

“耿将军,莫非视吾等为辎重辅兵?”

张宗顿时大怒,谁说他们是“空待”?为了挽回颜面,二月份时,他不顾舟师对会稽沿海水文条件极其陌生,强令上百艘船,运三千兵出句章港,沿着海岸线继续南下。靠着本地向导指引,绕开暗礁遍布的“外越群岛”,也就是后来的舟山,奔袭三百里外的回浦县(浙江台州)。

回浦,前汉时是会稽郡南部都尉驻地,为群山秀岭包围,若走陆路,非得在山里绕个把月,但从海上数日可达。

回浦县不在会稽到东瓯、闽中的交通要道上,因此消息闭塞,本地县令竟不知魏军已破江东。仓促间,他手下仅有百来县卒,根本无从抵抗。乘小舟登陆的魏师水卒很快攻破县城,回浦县令是个铁杆忠汉党,竟跳海自杀。

此处也成了战争中,张宗唯一夺取的地方。

区区一个县,难以挽回海上舟师的尊严,眼看手下们颇为沮丧,张宗却再度乐观起来,预言道:

“大战尚未结束,何愁功业不得?”

张宗这番话,连他的亲信们都觉得不可信。

战争还没结束?不是吧,这次南征的形势不是一般好,而是大好!

和东路军几乎没遭到抵抗就席卷江东差不多,荆北的岑彭率中路军进攻夏口,进而略取鄂地,南击长沙,与此同时,马援的西路军也从巴郡南下武陵,沿着黔中故道包抄零陵郡,试图歼灭荆南的汉军冯异部。

但冯异滑得像条鱼,居然还是跳出了包围圈,带荆州汉军从桂阳郡抵达五岭,就地扼守。

据说刘秀也自豫章南下,抵达交州,以番禺为行在,炎炎汉旗依然在极南之地飘扬。

魏军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东西两路,倾向于一鼓作气,穷追猛打,强攻五岭,完成灭吴大业,不要给刘秀做“赵佗”的机会。

然而中路的岑彭,却有不同看法,武德十四年(公元38年)三月,他从长沙上奏说:“豫章、桂阳以南,五岭横亘,会稽之南,亦有群山为限,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时瘴痢横行,士卒多为北人,易水土不服。”

“再者,今魏于江东、荆南驻军,兵力分散,粮秣尚不足,若再发兵南下数千里,仰攻五岭,必千里馈粮。”

反观对面,刘秀虽然只剩下三四万人,却都是忠汉铁杆——墙头草早已做出选择,留下降魏了。其兵力收缩后,据守五岭、闽中、东瓯,都易守难攻,尚有一战之力,若贸然紧追,容易重蹈秦朝第一次征百越的覆辙。

刘秀的南遁,竟将一盘必输的棋,重新盘活,拖到了下一回合。

征南大将军提议,应该暂缓急进,而征募江淮、荆北、巴蜀的军队,在南方屯田。同时稳固新征服的州郡,等两年之后,粮秣充足了,再兴兵再战不迟,这样才能不给刘秀丝毫机会!

双方形成了相反的意见,张宗的态度,则介于两者之间。

他认为岑彭太过保守,而耿、马二将又不得其法,遂在奏疏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由陆路攻五岭,需资衣粮,入越地,舆桥而逾岭,柁舟而入水,行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夏月暑时,瘴病易发,臣唯恐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刘秀经营交州数载,我军与吴兵战于溪谷之间,篁竹之中,若不能速取,南方必乏,江东荆南恐生变乱。”

所以张宗以为,攻打闽中、交州的主力,应该是海上舟师!

他是有历史依据的:百多年前,汉朝的势力还局限在会稽北部,南方则是南越、闽越、东瓯三国割据,当是时,闽越国举兵围东瓯,东瓯向汉朝求援,刚刚继位的汉武帝力排众议,发兵出会稽,走海路去救东瓯,吓得闽越收兵称罪。

又过了十几年,汉武帝击败匈奴,腾出手来收拾南方了,遂派遣横海将军韩说,带着一支楼船舟师,横渡大海数百里,攻灭了闽越国。

如今海上舟师,强于横海将军,完全能重走昔日路线,自句章经过回浦县,奔袭东瓯(今温州)、东冶(今福州)——这两个滨海的县,与会稽本部间有群山之限,如今由刘秀部将臧宫镇守,保护交州侧翼。

张宗觉得,自己已经领会第五伦建立海上舟师的目的了:他们能将大海变成坦途,绕开群山峻岭,从琅琊到句章,只是一次演练。真正的大用,应在夺取东瓯闽中。等皇帝下定决心夺取交州时,大船更能运兵横跨南海,出现在交州番禺港口外!像一把鱼叉,狠狠刺入刘秀的背部,完成致命绝杀!

时间到了五月份,第五伦的诏令,终于送到了南方诸将手中。

第五皇帝命令马援将西路军撤回牂牁、巴蜀,着力经营西南夷,目标对准桀骜的句町国……

中路军驻扎荆州,大兴屯田,开发荆湖地区。

东路军则守备江东,兵临豫章,昔日会稽郡一分为二,北部是“吴郡”,首府吴县;南方仍称会稽,首府在余杭。

在给张宗的诏令里,第五伦对他“从海上进军瓯闽、交州”的建言大加赞赏,就这番见识,没白栽培,遂加户一百,以示勉励。

他还大笔一挥,将海上舟师一分为二:一半船只仍留于南方,整个新会稽郡,都交给他们军管,钱粮赋税用于供给军饷,修补船只,称之为“南洋水师”。

另一半船只,则返回琅琊,他们将继续警备渤海湾,清缴海寇,保护三韩和高句丽沿海越来越多的齐地商贾,称为“北洋水师”。

南北海上舟师,仍由张宗统御总领,为了适应新的职权,第五皇帝还给张宗,赐下了新的将号……

“伏波将军!”

番外7 邓禹传(上)

番禺(今广州)曾是赵氏南越国都城,但经过灭国时的战乱洗礼,早已不复昔日风光,旧时宫室透着萧索,热带藤蔓在角落里疯长,著名的“曲流石渠”也成了青蛙和昆虫的乐园。

想当初,汉武帝灭南越后,为削弱南越遗民势力,刻意将番禺边缘化,刺史常驻交趾郡,元、成后,又持节治于苍梧,反正就是不来番禺。

失去政治中心地位后,番禺日渐衰败,其所在的南海郡,人口不过区区十万,休说和交趾比,连隔壁的苍梧都不如;若以海港论,番禺虽然是珠江入海口,但外海岛屿暗礁遍布,也不如合浦繁荣。只可怜后世的一线大城市,在汉时,竟沦落为三线小城——至于同一梯队的深圳,虽已有陆地,但也尽是滩涂蛮荒,连渔村都没一个。

这种情况,直到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的“炎汉南狩”才有所改变。

尽管刘秀也没看上番禺,只将“行在”设在苍梧广信城,可南海郡毕竟是交州东门户,连山北峙,巨海东环,所谓包山带海,险阻之地也。再加上封域绵邈,田壤沃饶,正好用来安置随他南迁的十万百姓,遂令大司徒邓禹镇守。

邓禹始终认为,刘秀南狩是神来之笔,硬生生将覆灭厄运扭转,让大汉社稷,能在岭南续下去。

只可惜第五伦优势时一贯谨慎,灭汉只在咫尺,竟硬生生忍住了,他没有立刻发兵南下,而是不急不慌地经营江东、荆南。这让刘秀反击取胜,以壮士气的计划未能实现。

是年入夏后,许多人不适应南海郡炎热的气候,疾病肆虐,死者倍增,甚至连邓禹的助手,大汉九卿之一的廷尉、颖阳侯祭遵也病逝。这种情况下,哪怕最忠诚的汉兵、官吏,心中也滋生了许多怀疑,悲观的情绪笼罩在残汉小朝廷头顶。

一个传言在番禺城、南海郡散布开来。

“汉武屠南越为九郡,然越相吕嘉临死前,与越巫诅咒预言:汉蹈越辙,终亡于南海!”

吕嘉何许人也?他是百多年前的岭南骆人大姓,也是南越国的丞相。从赵佗开始,服侍了三代君王,宗族官仕为长吏者七十余人,子弟与王室联姻,威望比南越王还高。

当汉武帝想一统岭南时,最初走的是外交吞并路线,南越太后、国王本已服软,唯独吕嘉不愿。这老家伙竟带族兵攻入王宫,杀南越王,扶持新王,与汉朝对抗到底——这场政变中一并死难的,还有那位著名的“汉终军”。

吕嘉的行为惹来汉皇雷霆之怒,四路大军南征,南越国最终覆亡,吕嘉也没跑掉,被汉伏波将军路博德砍了脑袋。但时隔百余年,吕嘉的大名,在岭南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吕嘉诅咒”,被传得有鼻子有眼。

说来好笑,因为刘秀早先大搞谶纬,以证明自己的天命所归,用于凝聚败军之际的人心,以至于汉军上下迷信甚重。眼下竟赫然反噬,南海郡十余万百姓,万余兵卒将信将疑,人心浮躁得很。

邓禹看得明白,这肯定是魏国绣衣卫细作散播的恶毒谣言!

“毕竟南下时不战而退,弃地万里,众人畏惧魏军,生怕到了岭南,一旦第五伦发动进攻,大汉仍会速亡啊。”

针对“汉旗还能打多久”的问题,邓禹立刻加以反驳,写了洋洋洒洒一篇雄文,专门针对“速亡论”。

邓禹认为,大汉绝不会重蹈南越覆辙。

其一,南越开国者赵佗,其实是暴秦余孽,注定无百年之运;而刘秀是大汉正统,有天命加持。岂不闻南方火德?炎汉之旗,注定将复兴于南海苍梧!

其二,汉时历经文景之治,经营扬州、荆州一甲子,汉武帝又经过十多年策划准备,才敢发兵南征;而今第五伦内政不修,北有匈奴之害,拿下江东才短短几个月,拿什么来强攻五岭?若第五伦敢急击,一定会重蹈暴秦伐百越惨败的覆辙。

其三,大汉不是独自战斗,他们有盟友!南越国时,郁林郡以北的夜郎、且兰不堪一击,率先降汉,导致南越侧翼空出,汉军偏师长驱直入;而如今,句町国却是西南夷中的强邦,曾击败新莽二十万大军,句町王面对咄咄逼人的魏军,也终于做了抉择,他接受刘秀赐予的金印紫绶,与汉歃血结盟,足以挡住魏西路军南下。

其四,当初南越之所以灭亡,除了汉军太强大外,也因其内部分崩离析:南越太后、国王一心投降,吕嘉弑主独走,部落骆将们不听指挥,一盘散沙,焉能不败?如今的岭南,却是汉骆宛如一家,团结一致,不熟悉水土人情的魏军敢来,必遭重创!

总之一句话,在岭南作战,汉必胜!

然而邓禹的预言,尤其是汉骆两族“精诚团结”的话,很快就被残酷现实打了脸。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春,不等残汉小朝廷在岭南站稳脚跟,惊变就从更南方传来:

“交趾郡骆女征侧、征贰姊妹,杀官叛乱!”

“这一定是魏国绣衣卫煽动!”

惊闻此事,邓禹第一时间怀疑起敌国间谍来。

但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岭南是邓禹打下来的,他稍花点心思就能想明白,交趾的叛乱到底怎么回事。

过去,交州虽立郡县,但汉官的统治仅维持在郡城、县城周边,离城三十里,便是另一番光景:要么热带雨林丛生,要么就是山高水远,越人、骆人部落居住在这些地方。他们习俗与汉民大不相同,椎结徒跣,贯头左衽,言语又不通,交流起来,比江东的山越更难,长吏之设,虽有若无,想要编户治理何其难也,只能依靠各部落头人“骆将”来间接治理。

前汉甚至取消了交趾、日南、九真三郡的赋税,只征收当地珍珠、香料、象牙、犀角、玳瑁、鹦鹉、翡翠、孔雀等奇珍异物为贡,汉骆之间尚可相安无事。

汉平帝、新莽时,交趾太守是汉中人锡光,这是一位能吏,眼看中原大乱,遂闭境拒守,教导民夷,郡中还算太平,而且锡光是个铁杆复汉派,听说刘秀称帝,便遣使贡献,邓禹南征时,还策应了他。

但如今锡光已死,刘秀生出南迁心思后,自然要派遣亲信开辟岭南,希望能将善战骁勇的骆人为汉所用,组织骆兵抵御魏军,同时加征田租,让骆人上缴粮食,以养活嗷嗷待哺的南迁民众。

派去交趾的郡守将帅多为刘秀的南阳、颍川故旧,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又沿袭了当年征讨山越的坏习惯,凡事总喜欢武力降服,动辄杀伐,与不少骆将结了血仇。随着大量军民涌入,田租越来越重,几年下来,当地汉、骆关系变坏,而官府遇官司基本都袒护汉民,不论其良莠,骆将们越来越不满,矛盾便日积月累……

上一篇:这个剑修有点稳

下一篇:渡劫之王